看板 PC_Shopp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rrenwu (二乃騎士)》之銘言: : ※ 引述《zhtw (届かない恋...)》之銘言: : : B站中文翻譯(官方授權) : : http://bit.ly/2VqyzVG : : Youtube英文版 : : http://bit.ly/2Vqz81K : : 測試結果是貓頭鷹風冷吊打海盜船AIO水冷... : : 貓頭鷹真D牛 : : https://imgur.com/g15hkZ6.png
: : https://imgur.com/KyniOzF.png
: 大家好,我是AIO水冷雲用戶,也就是我雖然覺得水冷很COOL但其實沒用過 : 而我看完這個影片,覺得這樣說AIO水冷被屌打不是很公道,所以來大聲一下 : 這個測試裡面, CPU 是 Intel i7-9700K @ 5Ghz : GPU 是 RTX 2070 : 水冷的優勢是在於可以把散熱鰭片放在你覺得比較好的地方, : 而空冷的散熱鰭片就只能像棵大樹一樣長在CPU上面。 : 參考影片裏面的圖 : https://i.imgur.com/mOTK8WA.jpg
: 在這個實驗裡面,他們把水冷的散熱鰭片放在機殼上方 : 他們用的那張 2070 散熱方案並不是渦輪扇(blower),通過顯卡的空氣會往上流動, : 這種情況下,散熱鰭片所吸到的空氣是相當熱的(2070遊戲功耗約215W)。 : 要最大化這個水冷的效益,理論上要把散熱鰭片放在前方,讓冷空氣直接通過水冷散熱器 : 副作用可能就是GPU吸到的空氣會熱一點,不過GPU通常距離前面比較遠, : 機殼下方也會有冷空氣進來,受到的影響可能沒那麼直接。 : 然後我有找到一個針對AIO水冷散熱鰭片 上方 vs 前方 的測試 : https://youtu.be/xNAMxZgvves
: i7 7700K @5GHz + GTX 1070 (渦輪扇和open的卡都有) : 結果部分可以直接看 12:10 的地方 : https://i.imgur.com/QAE4EAy.jpg
: 我們感興趣的部分是 Open Card 的部分 : CPU溫度 GPU溫度 : 上方 86 71 : 前方 76 71 : 所以從這實驗結果看起來,把散熱鰭片放在前方,水冷的效益會大很多; : 而GPU所受到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 順道提個AIO水冷有關的事情, : 最近常常被比較的 酷媽 Silencio 352 和 全漢 CST320 (靜化論), : Silencio 352的前排水冷可以裝比較大的 240mm 規格喔! 從學生時代到出社會打滾一陣子了 一家四口每人各一台PC 從頭到尾PC通通都自己來 經手7台有了(能夠整台運作的PC) 除了前兩台還在繳學費學習期 什麼都不懂只會去商場被當羊宰 頂多就回家自己練練手試著組裝 什麼散熱 風扇的都只是照著說明書安裝 好歹我在學期間也過了電腦硬體丙級XD 從第三台開始從損友那邊接收到利民散熱器的訊息後 後面連續3台通通都是用空冷 空冷用了好一陣子的心得 空冷跟機殼的防塵度"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講三次 只要機殼防塵度不夠 你每年就是要固定把主機全拆 空冷+顯卡脫光衣服好好清一遍 所以我從第四台主機開始機殼預算都至少拉到3500NT起跳 然後第六台主機就是我目前的主力機 用大概3年多了 這一台主機用的是AIO水冷 可是我PC幾乎開著沒關 只有出遠門才會關機 溫度上來說我個人的觀感沒有特別強勢 大概是因為我只拿240mm的冷排(或者是Intel的牙膏害的?) 這台主機也是自己組裝 水冷排有夠之難搞 我的龜毛整線個性弄了快4小時才搞好這台 上機後連續開機一個月也有發現 溫度下不來 大概就是上篇推文有說過的 液體的溫度還是會持續上升 對AIO水冷來講 冷排還是不很夠力 第七台 孝親機 機殼花費3800 AMD內顯 這台沒有在散熱器額外花錢 只用AMD的信仰扇 不過我還是要重談 機殼防塵度"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現在這台機殼是玻璃測透 前上下通通都有濾網 濾網兩三個月拆起來清一次 目前肉眼看機殼內部還蠻乾淨的 用一年半了沒有整機拆起來清過只清濾網 再過一陣子記憶體可以拿來插屁眼(X 顯卡回歸比較正常的價位(我希望... 再來更新用了三年的主力機看看 不過我大概有9成會使用空冷 AIO水冷裝過一次我就不想再摸第二次了 更不用說DIY水冷 沒那個閒時間 就如同影片最後結語所說的 想享受使用電腦的人我建議用空冷再加上防塵度好的機殼 想享受折磨(X 被折磨(O 電腦的人那你大可選擇DIY水冷 以CP值來說我不推薦AIO水冷 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噱頭 不實用 要炫炮跟效能的請直上DIY水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68.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57481585.A.106.html
Nafusica : 你只要是靠電腦吃飯我都不會推薦水冷,如上篇推文 05/10 17:50
cowboyas0413: 我2600 用OCCOOL 360 1.35v 全4.0 玩GTAV只有40多 05/10 17:50
cowboyas0413: 度 05/10 17:50
Nafusica : 不管AIO或是DIY自佈水道都一樣 05/10 17:50
cowboyas0413: 冷排放前面 05/10 17:50
Bob9154 : 好看+空間運用吧 05/10 17:51
Nafusica : 至於某些大品牌套裝AIO水冷下兩套我真覺得吃飽太閒 05/10 17:51
cowboyas0413: 還以為自己看錯但aida64 afterburner ryzenmaster 05/10 17:51
cowboyas0413: 顯示都一樣 05/10 17:51
Bob9154 : 一堆殼能裝一堆冷排 14cm風扇的塔散就裝不下 05/10 17:51
Bob9154 : OCCOOL? 你要說的是alphacool嗎 05/10 17:52
Bob9154 : 如果是的話 eisbaer本來就是偏向自組的結構了 05/10 17:52
cowboyas0413: Bob 是啊 05/10 17:53
JoyRex : 灰塵多的地方冷排會變集塵板很難處理 05/10 17:54
iuytjhgf : 所以我一直重複的強調 機殼防塵度很重要 05/10 17:55
iuytjhgf : 銀彈充足的話請放多一點的比例在機殼上面 05/10 17:55
Nafusica : 我個人是覺得不管空冷水冷都是要2~3個月清理/巡一次 05/10 17:56
Nafusica : 但水冷除了長期使用沒什麼優勢/單價相對高之外,漏 05/10 17:56
Nafusica : 液/管劣等風險加上成本,真心沒啥優勢 05/10 17:57
Nafusica : 除非是壓縮機殼寬度,水冷頭才有點正面幫助 05/10 17:58
Bob9154 : 好看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大優勢了 05/10 17:58
Nafusica : 好看個人覺得也是在單價上,便宜AIO離好看有點距離 05/10 18:00
Bob9154 : 便宜AIO就只剩空間運用的好處了 還有不擋RAM 05/10 18:01
JoyRex : 水冷最大的優勢就是冷排放的好廢熱就不會積在機殼內 05/10 18:02
arrenwu : 但我覺得 8+8pin (300W+) 顯卡如果你要風扇聲音小, 05/10 18:02
arrenwu : 也只有水冷了吧? 05/10 18:02
JoyRex : 這點優勢就可以讓風扇轉慢點,相對安靜集塵速度也慢 05/10 18:03
Bob9154 : 不只 morpheus ii那種也能接近水冷效能 05/10 18:03
arrenwu : 我其實滿care噪音的XD 05/10 18:03
Bob9154 : 只是一樣是空間運用問題 裝下去直接變四槽卡 05/10 18:03
JoyRex : 像我房間熱+轉檔,用空冷單靠機殼對流很難壓溫度 05/10 18:05
Bob9154 : 我很想嘗試自組水冷 冷排放陽台 感覺很好用XD 05/10 18:07
Bob9154 : 不會加熱房間 冷排風扇直接上3000RPM都沒差 05/10 18:07
Bob9154 : 配個貓頭鷹iPPC 髒了直接拿水管往冷排噴 05/10 18:08
arrenwu : 挖靠,Morpheus II這啥小啊XDDD 05/10 18:08
iuytjhgf : 版上有人自己土炮幫浦 把冷排放到隔壁間過 05/10 18:09
iuytjhgf : 幫浦+冷排放到隔壁間 有沒有冷排我倒是忘了 05/10 18:10
Bob9154 : 有正常一點的方案啦 ARCTIC的Accelero Xtreme 05/10 18:10
iuytjhgf : 可是那池水是開放式 大概一個禮拜要換一次 很精彩.. 05/10 18:11
Bob9154 : 開放式水池... 冷頭當濾水器用嗎 05/10 18:11
iuytjhgf : 冷頭也是土炮的 怎麼清我就不清楚 總之很精采XD 05/10 18:12
arrenwu : Accelero Xtreme 這個我比較喜歡 : D 05/10 18:12
JoyRex : 01有用壓縮機冷熱交換管當冷排的,我看沒風扇都OK 05/10 18:12
arrenwu : 不過能用空冷我是會盡量用空冷沒錯 05/10 18:12
Bob9154 : 我覺得顯卡改空冷反而比AIO簡單 05/10 18:13
Bob9154 : AIO只有GPU VRM和VRAM的風扇很麻煩 05/10 18:13
JoyRex : 如果沒冷排,單靠水泵把整個水塔來熱交換我看也OK 05/10 18:13
JoyRex : 300W的電湯匙是能把水塔水燒到哪,櫻花牌嗎? 05/10 18:14
iuytjhgf : 你冷排跟管線牽這麼大又長 那顆泵就要幾瓦了.... 05/10 18:14
Bob9154 : 如果只是普通水冷 冷排放室外 電腦放窗邊的話 05/10 18:17
Bob9154 : 其實水泵用18W DDC之類的就夠了吧 05/10 18:17
Bob9154 : 反正沒什麼阻力 05/10 18:17
arrenwu :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8+6pin以內的卡,一般廠的散熱器 05/10 18:19
arrenwu : 是可以滿安靜的 05/10 18:19
JoyRex : 股哥一下->水冷也可以這樣玩~不專業測試報告 05/10 18:24
saito2190 : 樓上那個是拆冷氣的吧,之前看過 05/10 19:01
Ohmy : 同意這句:好看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大優勢了 05/10 19:07
Ohmy : 事實上現在趨勢也是好看當道 不然不會一堆廠商在做R 05/10 19:09
Ohmy : GB裝置、玻璃透側機殼、AIO水冷 05/10 19:09
JoyRex : 現在連車的內裝也走夜店風了.還氣氛燈啥的 05/10 19:35
iuytjhgf : 要好看 上空塔也能搭RGB扇阿 又不是只有水冷能RGB 05/10 19:37
kaj1983 : 有沒有灰塵要看使用環境,如果是開空調都不會開窗的 05/10 19:38
kaj1983 : 房間,根本沒多少灰塵可以清 05/10 19:39
arrenwu : ㄟ 我不太同意樓上的講法XD 你光是走來走去就可以有 05/10 19:42
arrenwu : 很多灰塵了 05/10 19:42
Ohmy : 沒什麼好說的啦 塔散就是會遮光 遮多遮少而已 05/10 19:43
Ohmy : 好不好看其次 但塔散就是沒辦法達到下面這種效果 05/10 19:43
Ohmy : https://i.imgur.com/GQIDGNs.jpg 05/10 19:43
kaj1983 : 所以要看你家情況啊XD 05/10 19:46
kclonline : 不清灰塵不會出事,不顧水冷是會出事的。 05/10 19:59
valkylin2 : 我自己硬管水冷用了兩年多心得是...換水清潔很麻煩 05/10 21:12
valkylin2 : 準備回歸空冷了...自組水冷清起來比空冷累好幾倍 05/10 21:13
valkylin2 : 光是o環就建議一年換一次了.... 05/10 21:14
JoyRex : 懶人就空冷.要無腦壓溫度就AIO.自組真的是身體勇 05/10 21:19
a73126 : 真的水冷應該看看Linus Tech Tips這個影片 05/11 03:55
a73126 : https://youtu.be/CFXyyJyEtVI 完全靠流動水龍頭 05/11 03:55
a73126 : 搭配加拿大超低水溫,效果超高,但是水費..... 05/11 03:55
ariadne : O環不定時換沒關係啦 出事整台換新的就好了 XD 05/11 15:03
Hurricaneger: 機殼側扇,我都用友情牌,機殼內溫度搭配冷氣都只有 05/12 23:12
Hurricaneger: 30,CPU和GPU還是有低一點啦。該掃地拖地的時候還是 05/12 23:12
Hurricaneger: 跑不了。 05/12 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