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C_Shopp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現在萬眾矚目7nm 大家都在看性能會好到哪,因此也一堆人還在捏著等7nm出來,儘管看起來還是打不到老 黃高階卡 雖然製程跟性能的改進沒少過,但上一次這樣充滿期待性跟改朝換代的感覺是什麼時候啊 ? 我比較有印象的就當年970出來輾壓眾生,CP值事後來看也很漂亮(960使用者有點後悔QQ 之後的10XX 20XX 就比較沒感覺 價格也不是那麼漂亮 CPU我就沒頭緒了 歷史上這樣比較有感的大升級有哪些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30.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57829392.A.364.html
electronicyi: Ryzen跟八代core 05/14 18:26
tomsawyer : 顯卡嗎 900系跳1000系時 天差地遠 05/14 18:27
Bob9154 : 199美的RX480 https://i.imgur.com/gjOjf2W.jpg 05/14 18:29
sdd5426 : 不管顯卡或cpu 上一代跟上上一代比都跳很多啊 05/14 18:30
cp109 : intel第八代 I7變 6C12T 變I5 6C6T I3 4C4T 05/14 18:30
commandoEX : 大躍進的話Fermi到Kelper算大躍進吧 05/14 18:33
commandoEX : 同期的AMD也是大跳躍 05/14 18:34
tint : NV的10系列提升滿大的 1060就能打到前代980了 05/14 18:34
commandoEX : Kelper到Maxwell反而是近年效能增幅最小的一次 05/14 18:35
tint : 以NV來說 60等級能打到前代80等級時提昇都算大 05/14 18:36
commandoEX : 780Ti→980只有10%增幅,980Ti→1080的增幅有40%呢 05/14 18:37
scarbywind : 不就奔騰跳到i.. 05/14 18:40
commandoEX : 剛剛查了一下580→680的增幅其實還好,20%左右而已 05/14 18:41
Nexus5X : 討論這個不談每元效能跟每瓦效能沒啥意思 05/14 18:53
scarbywind : 每瓦沒插吧..又不是挖礦要算電費 05/14 18:55
TISH12311 : 當然是1080漲價前啦 05/14 18:56
scarbywind : 不然可逆循環引擎轉換近百%但是根本沒屁用 05/14 18:57
Bob9154 : 每瓦沒啥差 但瓦數有差 像是Hawaii那種... 05/14 18:57
scarbywind : 慢到你根本不會想用 05/14 18:57
scarbywind : 用i7k能電上去根本不會想管那每瓦效能吧 05/14 18:58
tint : 不看功耗的話 R9 290/390 也能打1060 XD 05/14 18:59
ltyintw : amd現在他們RD內部應該有設定功耗牆了近幾年沒出現 05/14 19:00
ltyintw : 過amd官方500w了(aib弄出來的吃電怪物不算) 05/14 19:00
Shuoger : 事實就是酸民口中的passcard反而最能打,反指標笑死 05/14 19:01
scarbywind : 然而打1060根本不是甚麼功績吧.. 05/14 19:01
mayjan : 1366跳到2011的時候 05/14 19:04
WeAntiTVBS : 1156 → 1155珊迪橋 05/14 19:06
maplefoxs : 每瓦性能 重點不是電費 而是效率 也算是進步 05/14 19:06
tint : 覺得目前NV反而最符合Tick-Tock策略 從Kepler開始 05/14 19:07
tint : 一代改良架構 一代提昇製程拉頻率 05/14 19:07
JoyRex : 單核雙執行緒噴火龍到Q6600吧.還無腦超個20~30趴 05/14 19:08
tint : 也許之後7nm的N卡又是拉頻率多塞核心的Turing 05/14 19:08
TrueTears : C2D 2代i7 後面都牙膏 05/14 19:12
MrDisgrace : 就扣肉->愛妻有改朝換代fu Ryzen其實就框框*2 05/14 19:14
scarbywind : 2 3 4 都有進展吧.. 3代發熱跟sata3 ubs3.0 05/14 19:15
scarbywind : 4代多卡個AVX2跟sata3給好給滿 05/14 19:15
scarbywind : 打樁到Razen天差地別吧.. 05/14 19:16
MrDisgrace : i7後都擠牙膏升級也沒fu 05/14 19:17
MrDisgrace : 那是相對速度啊 看跟誰比XD 05/14 19:17
MrDisgrace : 要看全部的U啊 05/14 19:18
scarbywind : 跟AMD自己比吧.. 05/14 19:18
scarbywind : Ryzen沒出來i家還在4c8t謝主龍恩 05/14 19:19
scarbywind : 而且R5給了6C12T在看到i7 7700就會想轉投(?) 05/14 19:20
scarbywind : 你要說框框*2 可不只'而已' 05/14 19:20
scarbywind : 不然i3跟i7也就真的框框*2 價格可是*3惹 05/14 19:21
AsuMckD : 你到底知不知道970跟1070差多少啊 05/14 19:21
scarbywind : 差多少還不是漲多少.. 05/14 19:22
twsaixuan : C2D啊,我永遠記得E6300打爆PD960,時脈差了快兩倍(1. 05/14 19:29
twsaixuan : 86ghz vs 3.6ghz) 05/14 19:29
hbj1941 : 絕對是C2D效能超有感 05/14 19:32
Kitakami : C2D阿 AMD完全被壓在地上磨擦 05/14 19:35
windrain0317: C2D啊,從被K8打趴進步成打趴K8 05/14 19:37
yymeow : 當年控肉大翻轉真的是十分的戲劇化 05/14 19:40
a3939889 : C2D +1 AMD開啟黑暗十年 直到真香才開始有救 05/14 19:40
x86t : p4->c2d->core i都算真正的改朝換代吧xd 05/14 19:43
WeAntiTVBS : C2D應該是再前面幾次了 距離上一次也差不多五 六年 05/14 19:44
batschris : 路過推C2D 05/14 19:46
kaj1983 : e8400讚! 05/14 19:55
a1379 : P4->C2D 這個升級最大吧 05/14 19:56
Z1000 : 3D加速卡voodoo CPU應該是雙核心剛出現的時候 05/14 20:01
a2018197 : 消費級CPU出現8核16緒算大越近嗎? 05/14 20:09
a2018197 : P4到i系列算嗎? 05/14 20:10
BlacKlonely : i7 4790跳到i7-980x的時候 05/14 20:15
RealGeforce : 而且Core 2 Duo的E6300超好超,很多人外頻266->400 05/14 20:16
RealGeforce : 時脈從預設的1.86GHz直接跳到2.8GHz輕鬆寫意 05/14 20:16
kamir : nV顯示卡Maxwell→Pascal 05/14 20:31
kamir : Intel處理器Kaby Lake→Coffee Lake 05/14 20:32
b19900127 : 970 1060 這兩款吧 05/14 20:33
kamir : AMD顯示卡Northern Islands→Southern Islands 05/14 20:34
kamir : AMD處理器Piledriver→Zen 05/14 20:36
saimeitetsu : Pentium D → Core 2 Duo 05/14 20:36
delaluna : Intel CPU: P4 -> Conroe -> SNB -> CFL 05/14 20:40
delaluna : 真正最創新的進步我認為是Nehalem -> Sandy Bridge 05/14 20:41
delaluna : 控肉就是把P4錯誤路線砍掉拿P3改 05/14 20:42
delaluna : Coffeelake 就是加核心而已 05/14 20:42
delaluna : SNB加入的uop cachc算是真正從架構面創新提升IPC 05/14 20:43
laup300687 : 應該是10年前的SB架構了 05/14 20:53
as920909 : GT6到7吧 7300GT就可以挑戰6600GT 05/14 20:59
ltyintw : amd在龍二哥那時算是因為吃k8架構改上來的老本,本 05/14 21:01
ltyintw : 身ipc就不錯,所以沒有那麼黑暗,結果推土機一出... 05/14 21:01
ltyintw : . amd就黑暗時代了 05/14 21:01
ltyintw : intel的大翻轉就是 p4 > c2d,第一代 i系列 > 第二 05/14 21:04
ltyintw : 代i系列 05/14 21:04
Geforce2GTS : 可以挑戰6800 05/14 21:04
ltyintw : 然後intel從二代以後就慢慢養這個架構了 05/14 21:05
Nappa : Sandy有躍進嗎? 反正我覺得2600K用了8年很划算 05/14 21:07
xxxEVA : core以前的摩爾定律時代幾乎都是五六年就十倍速啊 05/14 21:11
xxxEVA : 最近十幾年才開始無感升級 05/14 21:12
TYUGHJBNM : 雲使用者 05/14 21:15
ttykimo : intel擺脫90nm P4後的C2D 05/14 21:16
tako2000 : 1代I上2代 連牙膏本身都換了 05/14 21:17
desamber : C2D,發售時當下所有cpu砍一半賣都擋不住他 05/14 21:17
desamber : 最基本的E6300超個頻就打趴原來3萬多的CPU了 05/14 21:19
labbat : Sandy進步有感 但貪婪的intel不會讓你便宜體會 05/14 21:22
JoyRex : 從噴火龍升級到Q6600爽啊,要不是MB掛了不然還能+-用 05/14 21:29
tint : C2D架構 當年Intel緊急把海法團隊的Pentium M架構 05/14 21:40
tint : 改良拿來救援 效能大幅提昇 05/14 21:41
tint : 之後的Sandy Bridge架構也是有感提昇 也是海法團隊 05/14 21:41
scarbywind : 結果8代也是.. 05/14 21:43
GarfieldCxT : NV的9代還有20顯卡出來 跟AMD的4代跟7代 05/14 21:48
Karter : GeForce 5800->6800->7800->8800 進步幅度都超大的 05/14 22:24
Karter : C2D E6300也是 1.86G超3.5G 超嗨的 05/14 22:25
nok1126 : 卡等老人現身說明 05/14 22:59
ms0545173 : 9系列到10系列 05/14 23:18
AmibaGelos : 絕對是C2D 我07買的6320 1顆才22美 回來直拉2.8G打 05/14 23:54
AmibaGelos : 爆2年半前貴5倍的[email protected] CP值高十幾倍空前絕後 05/14 23:54
ariadne : C2D架構不就是造成這兩年漏洞的偷吃步架構? XD 05/15 00:10
tint : LOL 05/15 00:36
windjammer : 永遠忘不了串接3dfx Voodoo卡玩古墓奇兵的震撼 05/15 00:38
Andy7577272 : Core 2 當時從奔騰D換成E7500 簡直飛天 == 05/15 00:52
cvn21 : Core2 Duo 05/15 00:57
HsieHsieH : TNT -> GeForce2 05/15 00:57
MrDisgrace : 樓上的TNT2和GeForce1咧?XD 05/15 01:18
tint : 如果是2002年以前的古老年代 那時CPU和顯示卡都是 05/15 01:24
tint : 飛越性的成長的XD 05/15 01:25
tint : 初代GeForce是GeForce256 那時加入了硬體T&L功能 05/15 01:28
tint : 在之前是CPU負責的 所以NV創造了GPU這個名詞 05/15 01:29
tint : GeForce256價格滿貴的 而且之後就推出GeForce2 05/15 01:30
tint : GeForce2 MX系列價格平易近人許多 成為熱賣卡 05/15 01:31
windjammer : 贊同tint 已經非常久沒看到讓人驚豔的進步 05/15 01:40
windjammer : 去年的光追算有一點點感覺吧 05/15 01:41
windjammer : 古老年代每一年遊戲畫面的成長都是很巨大的 05/15 01:42
windjammer : 進幾年真的相對無感 還是高CP值的效果都被做完了? 05/15 01:42
kimula01 : 其實這代也不差了 2060 差不多1080 只是價錢沒降 05/15 01:47
tint : 遊戲畫面的話 覺得目前就需要跟著家機的幅度進步? 05/15 01:49
tint : 家機性能提昇一階的話 大作畫面應該就會推升 05/15 01:49
tint : PS5這代 感覺效能會在2060~2070這範圍? 05/15 01:50
tint : 如果是配置和桌面Navi中階主流卡差不多等級的話 05/15 01:51
waiter337 : 大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某個人發明了電腦 05/15 02:15
Layase : 看到一堆被廠商產品命名策略騙到的消費者 05/15 03:42
Layase : 當初有在組電腦的應該毫無疑問都會投c2d 也是從k8換 05/15 03:48
Layase : e8400之後用I到現在...等著換真香 05/15 03:48
galactic : 七月真香7nm 16核即將再躍進 05/15 08:49
HMKRL : Ryzen阿 05/15 09:55
Allen0315 : N牌9X0跳10X0系列明明效能就差很多...... 05/15 11:15
RealGeforce : GTX1070的效能跟GTX980Ti差不多 05/15 11:31
shion770119 : Pentium 4 到 CONROE吧 05/16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