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S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omoberry (Berry)》之銘言:
mamaway: 希望可以合法安樂死 10/28 17:28
J7565J: 希望合法安樂死 10/28 18:10
mango2014: 恩為那是你誤以為它好轉 其實只是剛有動力時 11/03 22:03
mango2014: 因為那是你誤以為它好轉 其實只是剛有動力時 11/03 22:07
mango2014: 明顯有議題還沒有解決 你就把它push出去 敘事治療最喜 11/03 22:12
mango2014: 歡這樣做了 掉病態標籤化就是正常人了 有一個敘事治療 11/03 22:15
mango2014: 歡這樣做了 去掉病態標籤化就是正常人了 push push 11/03 22:16
mango2014: 有一個敘事治療博士心理師見我第一句話就是說:你根本就 11/03 22:18
mango2014: 沒病 為甚麼來這裡? 我根本ㄧ句話都還沒說出口,果然是 11/03 22:22
mango2014: 將敘事治療發揮到極致! 一句話就去掉病態化標籤並push 11/03 22:28
mango2014: 我出去 真高阿!比較low一點雖然不會一見面就這樣說,但 11/03 22:31
mango2014: 本質還是去掉病態標籤化 並push你走出去在這療派的認知 11/03 22:38
mango2014: 所有人都是正常人 push我拿到精障手冊 改天push我去死 11/03 22:39
mango2014: 廢物學派 只是抄襲別人的東西而已 11/03 23:18
mango2014: 其實很多人沒學過敘事治療都會用敘事治療 11/03 23:30
mango2014: 廢物學派 11/03 23:32
mango2014: 其實文章明顯看出去死個案有議題還沒有解決 11/03 23:35
mango2014: 原po看不到那是原po的問題 11/03 23:36
臨床技巧的確會有差異 不過我倒覺得以原po的情況看不到是正常的 當然在危機後的檢討有其必要 但不能先有了答案之後再去看問題是什麼 箭射出去落點後再畫靶 自然每個人都不下呂布 我跟同事和實習生檢討時 跟電影Sully的飛航檢討一樣 分析諮商師的能力 病人的能力 以及現有體制內能做到什麼 以事發時的資訊去判斷做到的是否為當下的臨床最佳解 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本來就跟瞎子摸象一樣 不管是上司-下屬 家人-家人 醫師-病人 或是諮商師-病人 我只能看到別人選擇讓我看到的那一面 別人也只能看到我選擇讓人看到的那一面 當然彼此的頻道對了 再加上長久相處之下 可以了解得更多 但在原po只有5-6節的接觸機會 想建立信任關係是很不容易的 以我自己的領域來說 (煙毒酒癮和創傷後症候群) 有能力自費治療 甚至自費住院90或是180天的話 能達到的效果遠遠比醫院3-5天的勒戒或是幾個禮拜的安養要來得好 但現實是絕大多數人手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 不管是臨方或是病友 只能在現有的體制下 想辦法用手上有的資源盡力去達到最大的效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29.152.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M.1509854718.A.FDC.html
mango2014: 我講明了就是個案現狀與現實 之間的落差 這就是議題 11/06 12:42
mango2014: 有時候是心理師造成的 因為很多心理師喜歡談夢想 夢想 11/06 12:44
mango2014: 越美好 與現實落差越大 個案面臨時越痛苦 偏偏心理師看 11/06 12:46
mango2014: 不到這落差 不去處理這落差 又喜歡腦補談夢想 根本只是 11/06 12:47
mango2014: 欺騙人而已,還不如一開始不要談夢想;一些心理師只會迷 11/06 12:49
mango2014: 信大師手法,以為談了夢想,個案就應該起某些化學變化,有 11/06 12:51
mango2014: 辦法自己弄個神奇辦法自己治好自己.很多大師的個案都這 11/06 12:53
mango2014: 很多大師都有這種案例,也有羞辱人的要不要試試.如果 11/06 12:54
mango2014: 認定施加某種動力 就能讓個案好起來 家暴的鬼父各個都 11/06 12:56
mango2014: 有這種能耐,不需要妳們這些心理師拉!讀那麼久,還不如 11/06 12:58
mango2014: 鬼父打一頓個案,虐一虐,插一插.浪費錢和時間幹啥! 11/06 12:59
pmove: lu大沒有談到啥麼夢想好嗎? 11/06 13:10
mango2014: 這是很多心理師慣用技巧之一 ,每次我遇到這種談夢想的 11/06 15:13
mango2014: 這是很多心理師慣用技巧之一,或許對他們而言也是最佳解 11/06 15:15
mango2014: 我都已經拜託心理師不要談夢想了 卻總是好幾次反覆談 11/06 15:20
mango2014: 這不是個案喔 對理師認定是教科書最佳解 對個案不是喔 11/06 15:25
mango2014: 很多心理師總是在談夢想喔 不是一個而已喔 11/06 15:27
mango2014: 我推文要反駁的是原po看不到是正常 到 先射箭在畫靶 那 11/06 15:41
mango2014: 一段 有些議題是心理師明明就該看到甚至是心理師弄出來 11/06 15:43
momoberry: 我在我原文下面有補充說明 11/07 13:50
momoberry: 不太能夠理解您說我看不到是甚麼意思 11/07 13:53
momoberry: 我的program是非常短期的服務 11/07 13:53
momoberry: 接觸的病患 很多都是長期有自殺的念頭 11/07 13:53
momoberry: 我們都是很關心的 而我分享的兩個個案 11/07 13:53
momoberry: 事件發生的時間點 是已經轉介到長期服務很長一段時間 11/07 13:54
momoberry: 而我想長期服務的治療師和社工 也都是很關心病患 11/07 13:55
momoberry: 會發生遺憾的事情 我們心裡也都很難過 11/07 13:56
momoberry: 而我原文補充說明也有提到 "比較好轉"是指病情的部分 11/07 13:58
momoberry: 但心理和社會的壓力 有時候在病情好轉的時候增加很多 11/07 13:59
momoberry: 不清楚為什麼你不喜歡談夢想 你心理師還一直和你談 11/07 14:03
momoberry: 我認識的心理師 通常都會依照個案調整治療方式 11/07 14:04
momoberry: 加上現在各大醫院基本上都是CBT為主 11/07 14:05
momoberry: 很少聽到心理師和個案談夢想的 通常是討論個案對於 11/07 14:06
momoberry: 心理治療的期待和目標(expectation and goals) 11/07 14:06
momoberry: 如果妳都告訴你治療師你不想談夢想 她還繼續談 11/07 14:09
momoberry: 那是那個治療師的問題 11/07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