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S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因為個案我年齡已經過30幾歲了 忘記小時候的狀況很久了 但是有時候在參考某些幼年導致成年行為心理學現象時有些可以很準確發現自己狀況 例如自己一口氣全符合符合:童年被忽視的情感特徵 特徵1:空虛感.內心深處有個空洞 有時出現有時消失 特徵2:反依賴 害怕依賴別人 特徵3:不切實際心理評價 較低自尊 特徵4:虧待自己 把同情心留給別人 完美眼光看自己 特徵5:罪惡感 無法認同某個情緒 而且還會壓抑 生氣難過焦慮挫折 而再感到羞恥感 特徵6:特徵五的羞恥感後再變成憤怒感 特徵7:隱藏自己真實情感 覺得自己與他人不一樣 不敢嶄露自己 特徵8:無力滋養自己跟別人 愛關懷幫助 自己童年被忽視所以沒這方面感受 長大後也無 法跟人這方面連結 特徵9:缺乏自律.發展長處處理短處 特徵10:述情障礙.脾氣暴躁,會毫無理由對人發脾氣 因為現在每天有密集團體生活,所以可以很明顯感覺"我是誰",所以這是實際行為 並非因為像是星座一樣講得模擬兩可結果自己對號入座的情況 如果以這種狀況,我是不是本身幼年有這方面遭遇呢? 因為我只有記憶家裡小時有三個小孩,我是最小.父母最疼大哥這記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5.74.75.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M.1548888440.A.10F.html
ChenDao: 自己想很容易困在自己思考的迴圈 你要知道 透過自己的眼 02/01 15:45
ChenDao: 光看事情都是偏見的 不管你認為再怎麼中立 02/01 15:45
hopecoming: 找本適合自己的心理學的書來看吧 02/01 23:38
hopecoming: 至於回想過去也不是一下子就想的到的要好幾個星期才想 02/01 23:39
hopecoming: 起一件事 想到了其實也未必能改變甚麼 02/01 23:40
hopecoming: 碰運氣吧 02/01 23:40
lifeful: 先不論回想到的正不正確 願意開始回想是好事 可以先把想 02/02 19:04
lifeful: 到的事情記下來 02/02 19:04
saram: 有位老牌精神醫師說:"許多精神病患是自己不想回來真實世界" 02/23 12:12
saram: 而非回不來. 02/23 12:12
saram: 另外,關於個人體質問題.套上前述模式,可說人自己決定了 02/23 12:14
saram: 別人對他疼愛與否. 02/23 12:15
saram: 現實上,別人真的不疼他嗎?那很難說. 02/23 12:15
averyavery: 也許就像樓上說的 對你而言'感覺'到這些遭遇是真實的 02/25 15:52
averyavery: 那這些感覺就是自己要先認領回來的 先不管客觀上如何 02/25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