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aradox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玩了一陣vic3 v1.2.4 版, 把和v1.0版玩法中的差異較大需要調整的地方寫出來做個紀錄 1. 民間建廠 民間建廠來說,感覺上是依出資者屬性比例去建廠,然後會找利潤高的優先蓋 初期貴族比例高時,自動建廠骰到貴族蓋時擴張往往是農場、藝術學院, 尤其是傳統藝術贊助模式 和v1.0版不同的是,v1.0版藝術學院在1838年時往往不賺錢,但 v1.2.4版是一開始就能夠賺錢且有不錯利潤 中期之後資本家高以後就往往是蓋工廠礦場鐵路 經濟體制中,干預經濟 和 自由放任 兩個選擇中 50% 私人建設分配 與75% 私人建設分配 指的是: 在投資池很高,錢很多,但建設力不足時私人建設分配的得到的建設力比例 相反的,當建設力遠高於投資池的累積速度時, 私人建設用不到的建設力會讓玩家以政府建設的方式使用 因此"私人建設分配"的設定在玩家大量堆高建設力時形同虛設 干預經濟 和 自由放任 的差別主要就是在資本家投資池貢獻效率加成 以及大後期要整併工廠時要切干預經濟把沒效率的小廠拆掉把基建值空出來 2. 市場與AI 和1.0不同, AI 不太會大規模從A進口,大規模賣到B國當批發商了 由於AI傾向自給自足不會大規模轉賣,使得大量蓋廠壓低國內市場商品售價成為可能 然後由於英國傾向自給自足,所以v1.0版能從英國買到1400染料 變成只能買到400染料 AI會依科技轉換生產方式,但還是會受到國內工業品產量的限制導致拒絕轉換生產方式 (如因為紙張產量不足,行政機關使用檔案矩而不是標準檔案系統) AI工業化的時間似乎是按照史實 1850前就主要是英法在用滿200+建設力大量蓋工廠, 而奧地利與俄羅斯卻空有150+建設力卻只有民間建廠自己在蓋 直到1860奧地利與俄羅斯2階科技到位了才開始工業化150+建設力蓋工廠 3. 科技 科技需求基本點被調高了,從 v1.0 的2階科技基本需求 7.5K 上升到 10K, 3階科技需求創新點也上升,整體科技慢了不少 另外一個重大的調整是,電力科技從3階1層被下調到3階2層,電容器科技被下調至4階 由於整體科技變慢, 加上另外就是初始物價設定上衣服家具基本物資設定上普遍往下掉了20%~30% (v1.0版衣服家具廠非常賺錢,但v1.2.4版卻只有生產高級衣服與高級家具才非常賺錢) 反應到遊戲內就變成1836年~1840年鐵礦場、工具廠的利潤普遍比衣服廠家具廠賺 故2階優先科技也要做調整 重要度排序: 2階生產科技: 機械工具 = 大氣蒸汽機 > 水管鍋爐(優先提高鐵產量) > 機械化工坊(因為只有高級品賺錢) > 鐵路 > 硝化甘油(會死人) 集約農業假如是農業國優先度調高 至於不推食品廠線是因為烈酒必須要有軍事科技分診 + 打仗 搭配才會有高產量需求 而玻璃 + 造紙 線 主要還是因為會卡染料的問題導致優先不高 2階社會科技 辯證法(社會)(提高科研點) > 奎寧(殖民) = 中央檔案館(徵稅) = 勞工運動 民族主義:普魯士 奧地利 義大利會比較優先 由於科技普遍變貴,大學效率要盡量提升 AI普遍殖民熱情度和v1.0比大幅下滑,工業線跑完後, 奎寧變得值的自己研發一下去非洲找橡膠 勞工運動,由於科技點需求變高,要加速科技就只能走提高識字率, 勞工運動這個科技可以解鎖限制童工(需要工會執政,資格選舉或普選制後研發) 開4階教育機構 3階生產科技: 改良化肥 > 黃色炸藥 > 苯胺 > 發電 = 硫化 改良化肥 +黃色炸藥 是一組的,農業礦業在這兩個科技下有飛躍的進步, 並且間接為鋼框架構建築工法做準備 苯胺解決缺染料的問題, 有預先殖民非洲拿橡膠的話可以硫化加強高級衣服的生產力 發電由於電容器被移去4階了,變成在3階時主要用途是伐木和城市照明 3階社會科技: 鋼框架構建築工法 > 人權 = 共同基金 > 開化使命 和v1.0版不同v1.2.4版 1860年 500建築力可能還是不夠用, 早點用鋼框架構建築工法省的轉型困難 共同基金能增加資本家勢力 人權能解鎖 義務小學 和 言論自由 這兩項和識字率與科技擴散的法律 開化使命殖民用 4階科技,最主要就是電容器,剩下就是缺啥補啥 缺電補蒸汽輪機,有提前殖民拿橡膠就能夠先電話 + 內燃機搞電子工業, 有油可以搞汽車 假如有電話會對提高行政力加強政府機構等級有很大幫助 4. 普魯士相關(僅供參考) 建設: 1836年,一開始直接爆建設力到60,權威多收個陶瓷消費稅, 取消教會扶持改成扶持資本家,扶資本家到開投票 然後工具省開促進生產+20%吞吐,鐵礦省開促進資源產業+20%吞吐,開到大學鋪完 北萊茵蓋2級彈藥廠 + 開補貼(升到5級)解日誌拿膛線科技點(彈藥賠錢各種出口) 彈藥任務解了取消補貼,砍掉賠錢貿易,把軍隊從散兵降級成線列步兵省預算給工業建設 哲學系和中央檔案櫃等1月7日後再切換解任務 由於ai會自己蓋藝術學院所以贊助藝術任務把紙張價格往下壓就會自己會解掉, 科技:民族主義 > 水管鍋爐(優先提高鐵產量)> 機械化工坊 or 軍事科技(準備打仗) 然後就一路蓋工具廠 + 礦場 + 紙張廠把價格往下壓到+20%,建設力到80 資源沒問題後直接鋪到有20個大學,把創新點拉到識字上限 民族主義完成時會開始吞併北德小邦, 所以可以把軍隊從線列步兵降級至非正規步兵而不至於丟掉列強地位 1843年左右北德邦聯會完成,科技大約跑到剛研發機械化工坊,建設力約140 貿易面可以把大量具有競爭力的工業品傾銷至俄羅斯與大清 由於自己主動賣貨收不到關稅,所以中期工業有競爭力時可考慮自由貿易 法律上第一個可以開殖民機構,非常容易過關 殖民機構完成後讓資本家入閣,才能繼續後面的法律改革 由於初期就廣鋪大學所以知識分子的政治勢力會爬的很快 接著可以考慮改財產投票,資本家和知識分子會贊同,容克也不會非常反對 (不要選寡頭制,這會妨礙後面的改革) 試圖用選舉方式把容克地主趕下台,或者改自由放任經濟加強投資池 基本上容克不下台專職警察是改不了的 等到選舉知識分子入閣就能改集會權,資格性選舉 等工會勢力上升後就能改普選制、限制童工 軍事上奧地利初期工業基礎非常差,甚至需要向普魯士買槍砲 以至於缺乏物資有散兵科技但是主力部隊還是用線列步兵 普魯士1850左右就能研發機械化工坊 + 2階軍事科技研發完 然後正在研發後膛炮 基本上膛線 + 散彈炮 + 野戰工事3個科技有了就能打 重視傷亡率的話可以等研發分診再打, 假如爭奪德意志領導時有列強干涉的話可以等一下3階的後膛炮科技 開戰前1年要記的把兵營生產方式改回散兵 + 火炮 俄國站奧地利,其他德意志小國不參戰的話,大約140~160旅就能得勝, 80旅守俄國60~80旅打奧國 不需要200旅全部動員節省軍費,打仗一樣先防守等AI把主力撞死差不多了再推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152.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radox/M.1679067439.A.BDC.html ※ 編輯: michaelxxx (114.40.152.176 臺灣), 03/18/2023 00:55:20
shirman: 專業心得給推 03/18 07:43
allergy: 推 03/18 09:00
saberr33: 推 03/18 12:13
Elasmotheria: 推推,最近也在玩普魯士,也在研究科技研發順序,1. 03/20 00:40
Elasmotheria: 2終於可以設排程^^ 03/20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