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at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th232 (eth232)》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智財局審查品質是喊假的? : 時間: Sun Sep 20 12:06:40 2015 : 連週末也要加班(X 消音),看很多案子,我的感覺,智財局在發審查意見時 : : 常常是模糊比對嗎? 明明是不一樣的發明,元件與元件的關係也不一樣, : : 這樣也能拿來駁? 其實這要看實際狀況 的確有這種情況 但是有時候只是看起來是 但是實際上不是 : 推 dakkk: 不過沒看到案件時我也不能說什 但我是看過很多人的claim就 09/20 13:18 : → dakkk: 寫的很大 大到什都解讀的進來 也不自知 09/20 13:18 這一點我真的覺得是這樣! 很多時候IHPE或是發明人都是覺得引證案跟他的發明不一樣 而實際上的確是不一樣 只是這不代表審查意見有錯 接下來要看得應該是 1. 這個不一樣是不是足夠有明顯差異且有進步性 2. 引證案的技術是不是真的可以被claim中讀到 我在事務所常常遇到IHPE就會覺得不一樣 但是並沒有發現自己的claim解讀涵蓋到引證案 即便努力解釋給客戶 但是客戶通常難以接受 我的建議是真的要先確認自己的claim是不是真的沒問題 不能以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去解讀自己的claim 這樣就會鬼打牆 台灣是這樣 美國更是如此 PS:個人經驗認為 台灣再審後被核准的機率頗高 : 推 abc12812: 很多看起來就是抄美中的OA的 09/20 13:20 : 推 cloud7515: 用抄的反而是最好處理的… 09/20 13:28 沒錯!!以前我對這個情況非常反感 現在反而覺得這比較好 只要不要抄錯就好 其實依我處理過答辯的經驗來看 拿到OA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看引證案與我們的差異 而是先去瞭解審查委員的邏輯 先去瞭解審查委員的邏輯才有辦法去答辯 答辯不是在于指出引證案與本案技術的差異而已 答辯的重點應在於打破審查委員的核駁邏輯 以答辯來說明審查委員的核駁理由的邏輯是不合邏輯或是邏輯錯誤 技術差異只是手段之一 有些時候審查委員會用迂迴的邏輯來核駁 乍看之下是沒有道理 但是仔細思考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審查委員這樣核駁 我自己也覺得台灣審查委員的審查意見相對其他國家是比較弱 不過真的差到很爛的 我的經驗也沒那麼多 有時候真的只是沒有理解審查委員的理由 或是審查委員真的有錯 但是死不悔改 這也只能說是命了 不過我的經驗這是少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205.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tent/M.1442768314.A.1CB.html
dakkk: 我超怕遇到這種客戶 尤其是電案 09/21 01:04
dakkk: 引證案一下來 直接就說 電路看起來就不一樣 09/21 01:05
dakkk: 仔細去讀 電路長的是不同 但輸入輸出信號就差不多 09/21 01:06
dakkk: 功能也沒差太多 09/21 01:06
dakkk: 獨立項的cliam 也沒把元件寫進去 當然讀出來會很像 09/21 01:07
ipme: 推。但我個人是猜測e大應該不太可能搞不清楚這些。 09/21 01:07
ipme: 美國訴訟界中的華人律師他也算是有名的。題外話, 我大概可以 09/21 01:09
ipme: 猜到他在哪一間公司了XD 09/21 01:10
dakkk: 專利部門7,80人 該不會是... 09/21 01:11
forcomet: 我相信樓上說的 不過我覺得這應該是從美國回台的不適應 09/21 01:11
forcomet: 台灣的某些審查委員在某些程度上是擺爛無敵 然後就一付 09/21 01:12
forcomet: “我就是覺得這樣”的態度 真的是拿他們沒轍 09/21 01:12
ipme: 所以我覺這問題不錯,若審委就是一副權利就是握在我手上, 09/21 01:22
ipme: 我就是想駁,你想怎樣? 那申請人還要照常程序走嗎? 09/21 01:22
dakkk: 可以打電話跟他辯論看看 09/21 01:42
magamanzero: 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一分錢一分貨 09/21 10:48
eth232: 我並非不懂張飛打岳飛的道理,但還是謝謝f大的分享。我們 09/21 23:14
eth232: 部門也是很多將群冠群北美理律等等前IF的工程師,會被派 09/21 23:15
eth232: 來接案的工程師素質都很高,我們與撰稿專利工程師的溝通 09/21 23:15
eth232: 也沒有甚麼問題。這些專利工程師也比我想像中有榮譽心, 09/21 23:15
eth232: 有時候接到爛OA,他們比我們更憤恨不平。 09/21 23:16
VanDeLord: 我是很難想像連自己claim scope都搞不清楚的ihpe,如果 09/22 09:36
VanDeLord: 自己家的claim scope都不清楚,說專利布局根本就是天方 09/22 09:37
VanDeLord: 夜談 09/22 09:37
VanDeLord: 避免爛OA,TIPO應該對審查官設最高容許OA數量,案子銷掉 09/22 10:53
VanDeLord: 名聲印象也銷掉了 09/22 10:54
orsonplus: 進行OA評量,太差的人列入考績、續聘考核才會痛 09/22 20:19
kaikai1112: 公務員國考一過就有免死金牌阿... 09/22 22:17
brson: 的確是板k大所說. 09/22 22:19
brson: "設最高容許OA數量" V大...你你你 太小看tipo了. tipo裡的 09/22 22:20
brson: 標準只會要你案子做多 09/22 22:23
mark643kimo: 同意,TIPO的績效計算只看件數*那一件的大小 09/22 22:34
mark643kimo: 品質的部分,沒有績效是專門打給案件品質的 09/22 22:34
VanDeLord: 品質管理上數量也有望大望小與望目之分 09/22 22:53
VanDeLord: 單純以件數與大小來看,似乎是以銷案量為主的望大值設計 09/22 22:54
VanDeLord: 要提升審查品質,這種方式應該用望目值(特定值)加上其他 09/22 22:55
VanDeLord: 方法,如一般抽驗與極端值抽驗,這是製造品質檢驗的方法 09/22 22:56
VanDeLord: 我覺得只要在位者有心,應該還是可以做到一些防堵與激勵 09/22 22:57
VanDeLord: 的方案 09/22 22:57
mmu: TIPO有品質稽核 但品質有沒有因此提升 嗯... 09/22 22:57
VanDeLord: 嗯~tipo內部我不熟,只是看到sipo的變化,很有感覺就是了 09/22 23:01
hh47: 因為可能稽核的人能力也不佳,只想求官愛現,包括長官。 09/22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