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科 這種東西只是變相的換個名目"領政府經費"罷了 以前是大學教授爽領政府經費 現在變成大學教授和企業一起爽領經費 弄來弄去,爽的永遠都是大學老師和企業 學生不管在以前或現在都是人家的工具人 每個月給你幾千元就夠了,不然還要怎樣? 產學合作對學生有沒有幫助? 當然有! 1. 在產學合作初期 企業沒有適合的人可以居間協調產學關係,所以要聘人 而大學老師也要拉攏人心,幫學生找工作好做宣傳 因此在初期的確是有某些學生受惠 只要你夠巴結、聽話、稍有點研究能力(只要稍微即可,因為研究能力不是重點) 畢業後自然可以到合作的企業工作 這樣一來,企業有合適的人可以居間協調和大學間的關係 老師也可以據此拿去做宣傳,吸引源源不絕的學生到門下 各有其利,何樂不為? 但要注意,這只是短期的榮景而已 企業既然聘到人居間協調 老師既然已經做了宣傳,不愁沒學生 那之後雙方就不會再有動機給學生福利或找工作 後面進來的學生做再多,都只是便宜好用的工具人 用來榮耀老師、企業、和在企業工作的學長姐 利用完了,畢業後就自己想辦法 即使幫你弄工作,也都是隨便找些爛缺、小企業鳥缺...來應付了事 你工作個1-2年離職,老師也可以推說已經有找工作給你了 你不願當工具人?反正想進門下的學生多的是,老師又不缺你一個 況且,很多學生會不甘心碩士學位沒拿到,所以只好忍受被壓榨3-4年 2. 另外,產學合作經驗對學生的幫助就是: 提早認識業界的醜惡面 以前單純做老師助理時,認識到的只有學界的醜惡面 但現在業界一起加進來了,當然醜惡面就看更多 比如浮報帳目、研究亂弄、虛應故事、替業界某些主管寫論文 護航業界主管拿學位..... 產學合作,業界、教授爽歪歪,何樂不為? 至於學生,除非你是在合作初期有沾到甜頭的那些人 否則都只是工具人罷了 老師與企業還巴不得你延畢或簽博班,這樣可以多壓榨好幾年 ※ 引述《RungTai (RungTai)》之銘言: :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0396 : 打假球?政府力推的產學合作,竟成為把研究生變成廉價勞工的幫凶 : 撰文者謝宇程 : 本來許多人以為「產學合作」是教育與經濟的出路,但這條路上似乎陷阱遍布。 : 在生技領域「產學合作」某個極為成功的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卻因畢業即失業而焦慮萬分 : 。在機械領域也很奇怪,明明多年來有許多產學合作的預算、計畫,現在仍然呈現死氣沉 : 沉,好像不來一針「愛擱發」(編按:ECFA)就會倒光光? : 近幾年來,有識者發現學界只重視期刊發表,研究與教學無益產業;業界只重視削價競爭 : ,不重視應用新知識與技術提升價值,並高聲呼籲改革。教育部和經濟部也「從善如流」 : ,推出了許多產學合作計畫,也爭相用採「產學合作」計畫數量、預算數量作為評鑑指標 : ,似乎欣欣向榮,蔚為風氣。但實況並沒有這麼樂觀。 : 產學合作在台灣,出路已變成陷阱? : 某大學的生技研究所以產學合作量極大而備受矚目。但這個實驗室的研究生並沒有因此充 : 滿樂觀,反而愈接近畢業愈憂愁惶恐,為什麼呢? : 原因在於,這個大學生技研究的產學合作做得太好,附近許多生技公司都與學校合作進行 : 技術研發。企業出錢,支援部分器材成本、人事費用,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就幫企業做研 : 究。由於大學教授已拿大學薪水,而研究生薪資低廉至極,所以許多企業長期產與產學合 : 作,就樂得不必擴充本身的研究部門編制。 : 所以就發生了一個諷刺的現象:某些學校產學合作愈成功,教授得到愈多資源和績效,招 : 收到愈多研究生,但這些研究生一旦畢業,就愈可能失業;畢業生離開實驗室之後,正式 : 的研發職缺非常難找。 : 產學合作打假球葬送掉的台灣前途 : 「真槍實彈」的產學合作可能反而導致許多失業的研究生畢業即失業,在另一方面,「打 : 假球」的產學合作現象,可能也腐蝕了產學合作的良法美意。 : 日前訪問到一位業界人士,他指出台灣有許多學者、廠商、研究機構互相合作,將教育部 : 和經濟部推動的產學合作視為蹺腳發大財的機會。 : 這些學者和廠商結盟申請大量補助款項,雙方並沒有真的做什麼研究,只是研究期程到了 : ,業界提供一堆單據把預算報銷,學者指派碩士生將過去既有的研究成果包裝粉飾一番就 : 可以上交報告,得到的經費各方分食。 : 品質鬆散和粗劣的研究報告,其實經濟部和教育部都很難審查。到底哪些研究是什麼時候 : 做的,經費是否真的用來研究,成果是否對產業有益,官員的肉眼不可能看出來。就算找 : 學者來當評審,若是隔行就會隔山,同行之間就常常出現互相掩護–今天你幫我過關,明 : 天我也閉一隻眼,大家悶聲發大財。這樣的模式在過去審查論文的時候就不曾少過,「整 : 廠輸出」到產學合作的領域,只是使個眼色的工夫而已。 : 過去幾年,我們終於問對了一個問題:學界將力氣投入學術論文,業界不思技術和策略創 : 新,兩者的隔閡是台灣經濟引擎失速原因,怎麼辦? : 但我們的答案可能是錯的:編列預算、訂定指標–政府各部會在產學合作投入大量資源, : 並且列為教授與學校的評鑑要項。這些事情做得沸沸揚揚,但明確的效益何在?當產學雙 : 方合作研究,業界卻可以因此不設研究職缺;當產學雙方合作造假,更可以瓜分利益吃乾 : 抹淨。 : 當然,許多產學合作案沒有造假,也不是所有產學合作都無益於畢業生的職涯。但產學合 : 作推行至今,也許是該檢討,到底造成多少效益,或者,反而有些資源被用來鏟掉、削掉 : 了我們的希望與前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5.52.3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hD/M.1418549216.A.49A.html
theory: 你知道的太多了 12/15 00:52
saltlake: 之前的國防役還是替代役 補助特定科系博士到法人做博後 12/15 01:18
saltlake: 政府推出的政策都是補貼業者做研究 於是業者幹嘛自己養? 12/15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