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到內文和標題,突然心有戚戚焉 我的經歷和原PO的朋友不同,但有點類似(而且我也是女生) 只是我很幸運,身邊一直有人幫助我,所以才能撐過來 和原PO分享一下我的狀況作為參考 以防萬一先聲明:這篇文章有個人經歷,我不希望轉到別的板 1) 申請美國博士班槓龜... 我是2012年秋季班,我當年採亂槍打鳥方式 但我自己又很愛面子,所謂的亂槍打鳥基本上都是我領域的top 10... 想當然,槓龜率很高。我也只拿到兩間offer 沒上,不代表你不夠好 有時真的是運氣(SOP和自傳寫得好不好,影響也很大。像我SOP就寫得非常爛!) 我見過台清交的卷哥卷姊,人家也不是百發百中 甚至還見過某卷哥申請7間只拿到一間offer(不過那間叫UC Berkeley...) 2) 當研究助理這回事... 我研究所畢業後,在台灣當了兩年研究助理 理由當然是希望能發一點paper,增加錄取率 paper有沒有用?有 但paper重要還是GPA重要?答案是"GPA" (我指導教授到現在還是會看我們每學期GPA就知道...) 所以若你是GPA峰頂魔人、又想出國讀博,奉勸你不要浪費時間在台灣當研究助理 我當初在台灣讀研究所 + 兩年研究助理 = 大學畢業後花了4年 這件事情被我目前的指導教授念了一年多"你在台灣浪費時間" 雖然我不否認我老闆每次這樣念讓我覺得頗煩XD (他自己也覺得,所以後來就不念了XDD) 但我指導教授這樣講,也是站在一個關愛學生的立場,他認為我應該值得更好的 所以我基本上也不會阻止他念 (謝謝老師 QAQ) 所以你問我"當研究助理值不值得",我會回答:case by case 因為,有些人的硬體條件(GPA)不夠好,所以要靠paper,因此跑去當研究助理 而確實也是有不少人靠這段經歷上了很不錯的學校,所以我會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投資 我個人不會把當研究助理這件事情看得如此負面 但我還是建議:GPA很高又想出國讀書的人,還是趁大三、大四就準備申請吧! 但我認為當研究助理有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要保持/增加你對研究的熱誠" 如果你當研究助理的這段時間,你對研究的熱誠不增反減 那麼你要好好思考:到底是你不適合做研究?還是這份工作糟蹋了你? 畢竟大家也知道研究助理這工作薪水不高、有時又像在打雜 高不成、低不就,確實是很尷尬的狀況 必要情況下,我認為還是要設個停損點。 因為青春就這麼一次,而且不讀博士班人生也不會因此完蛋 3) 申請上博士班後呢?(後面還有資格考啊!研究主題找不到啊~~~挑戰多著呢!) 假如原PO順利申請上今年秋季班,我相信原本文章中的疑慮,大概會打消一半 因為拿到AD特別是好offer,會帶給我們默大的自信心 但,我認為真正的挑戰,是從拿到博士班門票才正式開始。 今年是我在美國第四年。我才真正要開始做我的研究,為什麼? 我到美國第一年,過得不算很順,但好歹資格考第一階段是過了,但後來研究上和 我第一任老闆出了摩擦,加上我資格考第二階段就掛了...QAQ (我和前老闆之間的恩恩怨怨,就不談了。某種程度上我自己也是要負起責任 大家好聚好散...至少表面上我們現在還是會通通信。就別問我八卦了) 是的,我要滾蛋。而且我還拿不到碩士。 因為我在台灣已經拿了機械碩士,而我就讀的科系規定是不會給我第二個機械碩士 這表示我在美國兩年,什麼都沒得到(連張文憑都沒有) 唯一欣慰的大概就只有從頭到尾都領獎學金、不用自己繳學費這件事 我不甘心,所以我2014年3月底,拼命連絡曾和我接觸過的教授 甚至還跑到學校的造船系、航太系去敲教授的門,問他們要不要收我 基本上都是拒絕,我當時心灰意冷到一個星期瘦了3公斤... 但我真的很幸運,我現在的指導教授(以下簡稱恩師,他真的是我的大恩人) 回了我的信。這件事情我至今想到依然覺得很感動 我不過就是2010年的年底,曾在台灣和我恩師有過一面之緣(當時還在聊電影XDDDD) 而且2012年拿到的兩份offer,一份就是這邊給的,但我嫌人家(到底哪來的臉去嫌...) 1) 錢少 2) 資格考難考 3) 聽說讀航太很難找工作,還是留在機械吧 所以就沒選擇這裡。看來冥冥中註定... 我恩師當時大概在收到我信後不到四小時,就回我信。要我把我的CV和成績單寄給他看 並且第二天下午(我還記得是星期五)他就要我打給他 我當時在電話的另一端講到涕泗縱橫、泣不成聲。而且我還在外面的咖啡廳, 聽不懂中文的人恐怕會以為我家死人了還是和男朋友分手了... 那個周末,我老闆就邀請我去他那邊面試,而且還出機票和住宿!TAT 其實整個面試過程不算順利,我還被我老闆罵得很慘(海賊王裡面那種涕泗縱橫...) 三天兩夜的過程,我基本上都是由我現在實驗室的學姊、學長帶我 我真正見到我恩師的總時數,應該不到40分鐘 後來,我恩師大概是想說大家都係逮丸郎~~~又是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科系畢業的 何況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把我這孤魂野鬼給收在他門下了 所以我當時狀況大概是: 3月底被通知要滾蛋 ==> 4月初去面試、回到原校後不到48小時,我恩師就叫我趕快去 申請他們航太系,他會收我 ==> 4月底把申請函搞定 ==>> 5月第2周拿到AD + 獎學金 但我千里迢迢一個人開車從北搬到南(花了兩天)、轉到了航太系後,也不是一帆風順 我資格考還是考了兩次才過...ORZ 先說說我們系上的規定,讓原PO朋友參考一下: 本系博士班要修50學分(啾咪!真想知道當初是誰訂的,系上多數教授當年也沒修50學分) 資格考要選兩大領域、一個領域兩個科目,總計四個科目,全程口試 (據說2013年前是考6個科目,拆成三個領域...過去挺過來的學長姐真勇者) 怎麼口試?一個領域派三個考官(每個人的考官都一樣,系上指派) 一個考官一票,學生至少需要5票,資格考才會過(所以我們通過率大概30%-40%) 一個領域考75分鐘。會問一堆問題。有可能出個情境題讓你當場解 有些組的老師們甚至有個共識,就是每年都要創造新題目!非常認真、非常折磨! 考場只會提供白板和白板筆、板擦。如果你稍有口誤又沒自覺,那就可能會死得很慘 舉個例子:有位同學在考熱力學部份時,因為基本功不夠紮實,被考官玩了15分鐘 "what is temperature" 這表示你不但古典熱力和統計熱力都要很熟,還要很會用英文喇賽 心理素質還要很強,被考官玩弄還要懂得如何懸崖勒馬把自己救回來 如果連基本定義都搞不清楚,那麼後面題目根本就不要做了! 所以這位同學根本沒完成那一題 (以上是隔壁實驗室一個義大利學長幫我們模擬考時,親口分享的他衰尾朋友的案例) 國際學生(特別是亞洲學生)很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physical interpretation部分不夠強 語言又不夠好,此時若心理素質又不夠好,那資格考很容易就掰掰 本人屬於很會閒扯蛋,但只要遇到壓力就可能會大腦當機的類型 所以我第一次資格考就突然大腦當機掛得很慘 (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外,我連發生什麼事都不記得...ORZ|||) 我還因此去學校看心理醫生(anxiety disorder)看了快一年 壓力大不大?很大。 先別說準備資格考那幾個月,一星期大概讀65-70小時書、完全沒有娛樂 而且我當時家裡的狀況和台灣霹靂火有得拼、我連電話都不敢打,導致我非常不想回台灣 所以我給自己壓力更大。我拼命把"資格考"以及"回台灣面對家庭霹靂火" 這兩件事情畫上等號,結果就是讓自己的狀況更差 而且,這不止是我這樣。我至少認識兩個系上的博士生,他們平常都笑容可掬、待人親切 甚至為朋友兩肋插刀。但也是定期去找學校心理醫生聊天。因為讀博班真的壓力非常大... 特別是準備系上的資格考,還有遙無止盡的50學分!(在美國通常一學期修三門課就很難 兼顧研究,一門課通常是3學分。大家可以算算看修滿50學分要花幾學期) 總而言之,套句我恩師的話,可能我家祖上保佑,或是我平常善事做得多。第二次資格考 算有驚無險地過了...lol 而且我碩士+第一所學校學分可以抵!大幅減少修課的時間, 50學分我也在上學期搞定了 QAQ 終於可以做研究了! 掐指算算,我也30了...(= =|||) (此時只能自我安慰,亞洲女生在美國看起來會像20幾....ORZ) 4) 博士班要做什麼?考完資格考就天下太平? 我從機械熱流組轉航太並且繼續搞熱流,整個轉得也不算太硬。 資格考這梗在心中,只差沒造成精神傷害的最大關卡也爬過了 重頭戲才要開始: 你要做什麼研究? 坦白說,如果未來要去業界,那麼你PhD做的東西和你未來工作的內容,不見得100%相關 特別是我們這種"重工業" 走我這領域的國際學生們,不少拿了PhD後轉汽車產業或其他產業,甚至是麥肯錫這種 顧問公司。因為在美國沒有身份,航太系的學歷很難找到相應對的工作 回台灣......恐怕也找不到可以讓我搞"飛機"的工作 說不著急是假的,但我也還沒畢業,乾著急也沒用。 但我眞的很幸運,我老闆分配給我的計畫,和大數據有關,所以我修了一堆統計課 還好敝校該領域全美排名頗優、相關資源豐富,托恩師老人家的福 我算開始開闢第二專長,路變得比較寬(某種程度上也算二度轉職?!) 當然,能這樣走是因為我自己讀一讀也算讀出點興趣 (在此之前,本人對統計的認識停留在高中程度...) 如果我眞的完全對統計無感,那麼我會做得很痛苦! 要走這條路,興趣是很重要的。大多數PhD畢業後就投身業界,那是因為 1) 教職難找 + 業界錢比較多(事實,特別是錢淹腳目的CS...) 2) PhD讀書過程把熱誠磨光了(坦白說我剛到美國投兩年,有這種感覺) 3) 其它原因(這部分有待其他人分享了,但我身邊多半是前兩種原因) 結論: 原PO疑問研究助理當這麼多年值不值得,這要看你中間的收穫有多少 如果這份工作已經讓你質疑起做研究甚至是讀博班的意義 那我會建議原PO,先休息幾個星期,好好想一想 如果你還是想走這條路,那可能是目前的工作環境不符合你的興趣與期待 如果你真的感受不到足夠的熱情,那我會建議原PO,考慮轉換跑道或是離開學術圈 你也可以想想看出國讀書是否只有你原本預設的那條路可以走 有時候你興趣很廣,反而可以考慮開闢新的戰場 舉例來說,我就有大學兼研究所實驗室同學,後來到美國改讀石油工程方面的PhD 完全不同領域,但他依然申請到很好的學校外加獎學金 當然,他申請個過程做了很多努力。不是隨便丟個申請函、請人改改SOP就好。 我常常看到他FB的動態都是紅光滿面、幸福洋溢, 我14年3月的低潮期時,曾和他通電話,才知道他也不是出國後一帆風順 也有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但他心理素質非常好!還和我分享如何熬過那段間熬期的心得 我相信這段過程是許多PhD學生都曾、也會遇到的 走過這麼一遭(?)後,我對讀PhD的心情是: 讀PhD和投胎沒兩樣,找到好老闆[註]就像含金湯匙出生一樣 但除了好老闆,這也是一場馬拉松,自身的努力也要配得上,撐過去就是你的。 這樣形容或許有點誇張,可箇中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註]: 我對好老闆的看法是這樣的 常常罵學生、兇學生都無妨,當然要看怎麼罵,很多時候老師罵學生也是希望學生更好 重點是在學生最糟糕的情況下,總是會站出來拉學生一把,不會隨便放棄學生 此外,也會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不會提出不合理的任務要求 (我就有個朋友的指導教授,經常提出不合理的任務要求,所以他考完資格考後,就休學 回台工作了) 周末打電話叫你meeting也無妨,因為這表示"你有進度"(個人覺得基本上是好事) 但也不會因此阻止你放假,只要和老闆報備過就好 另外,不會亂留學生。因為這是在糟蹋學生的青春。 (我老闆名言:工學院讀PhD超過5年的指導教授都有問題!) 可能我從小被我媽又打又罵,已經習慣了。 所以若被現任指導教授罵,反而有種遇到媽媽的感覺(喂!) PS:雖然我經過轉學,在第一所學校有些不愉快的經歷,但那僅只於我和研究/指導教授 之間。而且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我根本找錯了實驗室(興趣根本不對)! 所以我對於第一所學校的印象,依然是非常美好的,特別是認識了很多很棒的朋友 同時也認識了幾個很關心我的教授(我申請轉學時幫我寫推薦函、事後還追蹤我的 近況,問我是不是都很好)。一切只能說無緣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26.230.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455674266.A.3CF.html ※ 編輯: yuhung (8.26.230.180), 02/17/2016 10:16:44 ※ 編輯: yuhung (8.26.230.180), 02/17/2016 10:26:53
setu: 除GPA那段不完全認同(現在還會看GPA是否可能跟你老闆是台灣 02/17 10:35
setu: 人有關?) 但全篇很勵志 ;) 恭喜 02/17 10:35
yuhung: GPA各校都有一把尺,至少我經歷過的兩間學校,都是沒過基 02/17 10:36
yuhung: 本標準,就先放到一堆。除非運氣好,不然大概不會被拿出 02/17 10:36
yuhung: 來看。雖然說GPA標準會根據負責人變化有所浮動,但確實是 02/17 10:37
yuhung: 無可撼動的硬體條件。此外,大學GPA重要性不亞於研究所GPA 02/17 10:37
yuhung: 我就遇過一個當過program chairman的俄國老師表示,他負責 02/17 10:38
yuhung: 時會先篩大學GPA,接著才是研究所。不過他現在不負責了... 02/17 10:38
yuhung: 但你說的也沒錯,我老闆是台灣人(4年級生),所以特別看重 02/17 10:39
yuhung: GPA,看重到我都覺得很毛...ORZ||||(人家想偷點懶嘛!) 02/17 10:39
setu: 基本上你描述的我同意 申請時的GPA能高就高這是當然的 paper 02/17 10:48
setu: 有個一篇當然比沒有來的好 很難說GPA就一定比較重要 要看整 02/17 10:48
setu: 體條件 唯一可確定的 就如妳所說的 硬體條件沒過系辦負責那 02/17 10:48
setu: 關 比較難翻身 02/17 10:48
是的,我就是說系辦負責那裏。因為每年申請人太多,負責教授不可能全部過目 所以GPA是很殘忍的一關,除非先找到指導教授,一切都談好。 有些科系這方面很彈性, 但也有的是指導教授想收,但GPA或是托福等條件不到,系辦不給過 所以申請美國研究所真的不是學生優不優秀的問題,有時也是天時、地利、人和 至於SOP,我在美國第一任老闆表示,他當年當審查委員時 只要看到第一行寫"when I was a little boy/girl"之類的話 就全部先扔一邊 他說"一年大概800-1000個人申請PhD,我們只要40個左右,看到八股文就會忍不住先放 資源回收區" 後來想想,我的SOP好像就是屬於資源回收的那邊XD
setu: 至於讀博時在校門檻就是GPA 3.0 或是平均B 我還沒聽說有過 02/17 10:49
setu: 門檻還被關心的 不過各個校系實驗室可能不同 只能說妳老闆 02/17 10:50
setu: 很*關心*你們 :p 02/17 10:50
他們當年上台清交前三志願的都是各縣市前幾名,會關心學生GPA很正常QQ 但我眞的很討厭一些"老師教得很爛、我還硬要吞下去的課", 這種課上大學時會死命拿高分(沒辦法、要申請研究所QAQ) 但都讀博班了,我只想過就好...人生應該花在比較有趣的課堂和研究上啊!
audition: 原PO人生好精采,推 02/17 10:54
※ 編輯: yuhung (8.26.230.180), 02/17/2016 11:37:19 ※ 編輯: yuhung (8.26.230.180), 02/17/2016 12:07:19
wayne1229: 推 02/17 12:29
goldduck: 不管怎羊你都是遇到好老闆 02/17 12:54
jessti: 推 02/17 12:57
tainanuser: 推! 02/17 16:43
mmonkeyboyy: GPA各校都不一樣啊 02/17 17:28
mmonkeyboyy: 所謂金湯匙並不代表實力 只是路好走很多 02/17 17:33
FESTUM: 好人好事 02/17 17:45
saltlake: 有點同理心 想想你是一個名校教授一堆公務和研究事務 02/17 18:03
saltlake: 然後負責研所招生要審閱全世界一堆五花八門的申請資料 02/17 18:04
saltlake: 你! 會! 花! 多! 少! 時! 間! 細! 看! 02/17 18:04
saltlake: 所以依些"明確"的數據指標像是學科成績和語言成績 02/17 18:05
saltlake: 就很好用 因為可以畫一條明確的線讓助理或秘書 先殺! 02/17 18:06
saltlake: 所以有人是後發現自己那些數據指標被某教授"看過" 02/17 18:06
saltlake: 啾咪! 您的運氣已經算不錯了 多少陣亡的兄弟姊妹的資料 02/17 18:07
saltlake: 根本"入不到"任何教授的眼就再見了 02/17 18:08
saltlake: 本帖作者描述的博士資格考口試部分 也不是很前面的美國 02/17 18:09
saltlake: 博士班才會這樣搞 中等程度左右就會 這一點在美國修過 02/17 18:09
saltlake: 至少研究所等級的課程的人就會知道而且覺得正常 02/17 18:10
saltlake: 因為課程平時就會一再教導與考較學生對"物理"觀念的了解 02/17 18:10
saltlake: 那邊認為的重點就是各專業學門的實體也就是物理了解 02/17 18:11
saltlake: 而不是強調計算或者"玩弄"數學 美國日常生活倚賴計算機 02/17 18:12
saltlake: 很普遍 早就深入股隨認為專家是懂得數字背後的"真相"才 02/17 18:12
saltlake: 是專家 另外美國從小就強調口表達 因為這是最直接的方式 02/17 18:13
saltlake: 總結起來博士班口試當然會細細考究考生用自己的話表達 02/17 18:14
saltlake: 專業意見的能力 02/17 18:14
saltlake: 畢業在美國職場上求職和嗣後表現 口頭表達也是重點 02/17 18:15
saltlake: 所以說 就學時期好好操練學生"學以致用"也是天經地義 02/17 18:16
saltlake: 說是大學甚至研究所教育不以就業為目標 其時操的基本功 02/17 18:17
saltlake: 對於就業還是有大實用 不是為自爽而操練學生的 02/17 18:17
saltlake: 拿到美國中等程度博士卻說自己無能力分析自己專業領域 02/17 18:18
saltlake: 的問題並砍殺出解決之道 這拿到學位的過程恐怕.... 02/17 18:19
vicbbit: 辛苦了! 02/17 18:43
FRAXIS: 關於 GPA 那邊 如果念的學校並不有名 GPA 再高還是得靠 02/17 19:15
FRAXIS: 論文來幫忙 學校審申請人不只是看數字 還會看學校 02/17 19:15
FRAXIS: 畢竟 grade inflation 越來越嚴重了.. 02/17 19:16
FRAXIS: 而博士班就讀期間 GPA 重不重要就見仁見智了.. 02/17 19:21
FRAXIS: 我們學校是不看重研究生的 GPA 因為重點是研究 02/17 19:21
FRAXIS: 你 paper 發的出來就代表你有一定的了解了 GPA 高只是反應 02/17 19:22
FRAXIS: 在某一短時間內的學習成果而已 02/17 19:22
FRAXIS: 所以在我們學校 研究生的成績都是被大學部電假的.. 02/17 19:24
FRAXIS: 因為大學生要找工作得靠 GPA 他們都用生命在寫作業.. 02/17 19:24
FRAXIS: http://goo.gl/Jp8puu 研究生的 GPA 的重要性 02/17 19:32
jabari: ....那是啥? 02/17 19:41
NotUniqueSol: 真正的挑戰,是從拿到博士學位那一刻開始… 02/17 19:48
saltlake: 真正的挑戰 在人生任何階段遇到強大競爭開始 02/17 20:51
saltlake: 假如你小學同學有像胖虎的人物 你還沒念博士就開始挑戰 02/17 20:52
yuhung: 阿...那個,我沒有說paper不重要,而是表示和GPA比後者更 02/17 21:55
yuhung: 重要。理由就如推文的saltlake大所言。但有paper絕對加分 02/17 21:56
Narcissuss: 研究助理越當越滷 02/17 21:56
yuhung: 我自己也是當了兩年研究助理,寫了幾篇paper,自然知道 02/17 21:57
yuhung: paper是否有用。另外我同意上面說的,人生只要遇到強大競 02/17 21:57
yuhung: 爭,就無時不存在挑戰...>"< 02/17 21:58
FRAXIS: 我覺得必修 50 學分好拼.. 一個學期 9 學分也要 6 學期 02/17 22:45
FRAXIS: 如果是上下學期制的學校 不就前三年都沒辦法作研究了.. 02/17 22:45
FRAXIS: 更何況還有資格考 02/17 22:45
s19037: 推~ 02/17 22:45
okinawaa: 非常謝謝經驗談! 我真的覺得我越當越滷QQ 02/17 22:49
Narcissuss: 30歲後 給你拿到哈佛博士 其實也沒什麼幫助 02/17 23:10
yuhung: 樓上一定要這樣說話嗎?不否認年紀越輕越有優勢,但不表 02/17 23:29
yuhung: 示年紀大的人拿到博士學位沒有用 02/17 23:29
redsa12: 剛剛隨便點進去Harvard Business School今年的job market 02/17 23:35
redsa12: candidate看 超過半數都超過30歲了 根據N大的說法 看來今 02/17 23:36
redsa12: 年HBS的placement會極其慘烈唷~~~ 02/17 23:36
goldduck: 有沒有用跟幾歲沒有關係 只是年輕身體機能比較好一點 02/17 23:46
jasontang: 不用酸N大吧 很想知道他這樣說的根據是什麼? 02/18 00:01
jasontang: 賺錢沒什麼幫助是真的 02/18 00:01
Narcissuss: 位置都卡滿了 沒靠山只能萬年博後 02/18 00:22
Narcissuss: 你又不是白種人 以為美國工作這麼好拿 02/18 00:25
jasontang: 所以N大看過很多30歲以上的哈佛博士找不到工作? 02/18 00:28
Narcissuss: 有夢最美 自己拿時間砸下去就知道了 02/18 00:39
Narcissuss: 更多的是花了時間最後休學 什麼都沒有 妻離子散 02/18 00:39
jasontang: 我已經砸下去啦 目前還沒打算休學 02/18 00:53
jasontang: 在哈佛MIT也沒看過什麼妻離子散的 02/18 00:53
goldduck: 按照這講法啊 40歲有博士的應該都裁掉 因為三十後唸哈 02/18 01:06
goldduck: 佛也沒用 02/18 01:06
Narcissuss: 要走學術 靠山才是重點 點數都是浮雲 02/18 01:06
jasontang: 所以N大是在美國哪間大學受了這麼多委屈? 02/18 01:18
RASSIS: 是說我幾個在美國唸PHD的同學學弟都拿到不錯的JOB 02/18 01:34
RASSIS: 真的有這麼慘嗎 囧 02/18 01:34
年齡確實是個傷感的問題,誰不希望英雄出少年?但,每個人的際遇都不同 個人不太喜歡過於憤世嫉俗的想法,如果都抱著這樣的想法,那麼翁啟惠院長也不會 有他現在的成就了(他當了約8年的台大化學研究助理、34歲拿到MIT的博士學位) 當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中研院的翁啟惠院長。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40多歲讀博、50歲拿到教職 這些例子不多,但也不至於少到成為"個案"。如同前面推文有人說的:實力才是重點 讀PhD並且能夠堅持下去,除了本身要有一定實力和一定的熱誠外,毅力也很重要。 不要說在美國,連在台灣找工作都是有身份比沒身分(外國人)方便。 也因此許多國際學生付出比美國人多N倍的努力。 我無意在「幾歲拿PhD人生才有希望」這議題上打轉。 發這篇文章的原意,是想給原PO以及有類似困擾的板友一個參考, 也希望原PO不管結果如何都不要氣餒,同時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畢竟想出國又申請不順利、當研究助理又感受不到前途, 讓人心灰意冷、轉換跑道事小,但打擊自信心、開始自我懷疑,影響可能更嚴重。 即使沒申請上,也千萬不要認為自己低人一等。 我第一次資格考因為心理因素精神崩潰沒過時,我老師把我罵了一頓後 還是諄諄叮嚀「你千萬要記得,你雖然沒過,但你絕對不比別人差。不然我幹嘛收你?」 雖然不排除他是在進行"每日一善"啦!XD 但這句話對我真的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眞的很感激一路走來都不願放棄我的老師 我希望原PO就算今年申請真的不幸都槓龜(但你還沒啊!) 也可以把這句話放在心裡、鼓勵自己 至於要幾歲拿PhD最好?這真的沒有一個定論。有人未滿20就拿PhD但成就不見得比較高 坦白講,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會選擇大學畢業後就出國讀碩士。不一定會讀PhD 後來選擇走這條路,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有過小小家庭抗爭) 我會拖到這麼晚才出國,和我身體因素有關(我大學因此少讀一學期)。 推文也有人提到,年輕時讀書的好處是能拼,有個健康的體魄真的比什麼都強。 因為氣喘和過敏體質,我身體一直都不算好。準備資格考時還發作過兩次,都進急診 最嚴重的那次還吃了整整半個月的類固醇(不是噴劑,是藥丸),只能說老天保佑撐過來了 所以真的,不管是讀書還是衝刺事業,有個好身體最重要。 至於年齡,我眞的不覺得是最大的障礙。如果很堅定就是要走這條路 那我相信即使今天這個人60歲了,他還是會拼老命去讀PhD 不過我認同讀PhD的目的不是要賺大錢,想賺錢還是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學校... ※ 編輯: yuhung (8.26.230.180), 02/18/2016 07:32:38
FRAXIS: 加油! 02/18 08:10
setu: 在ptt 有些言論不用太過在意 酸民到處有 有時候酸的東西某程 02/18 09:28
setu: 度上也反映一些現實 唸phd跟會不會賺大錢沒有因果關係 查看 02/18 09:28
setu: 看hedge fund裡那些人就知道 基礎科學的是比較難是真的 XD 02/18 09:28
setu: 我對於後進是否讀博的建議很簡單:要有熱情 沒過重的經濟壓 02/18 09:33
setu: 力 要有認賠殺出的本領 要有能懂得海闊天空的心境 博士只是 02/18 09:33
setu: 一個人生選項 不是必需更不是全部 02/18 09:33
deepwoody: 哪邊有人酸原po?? 02/18 09:43
mimi0254didi: 推 02/18 09:57
agete: 某樓講話一直都那副樣子阿 印象中他也不是在美國阿 02/18 10:01
agete: 我是不太相信過的好的人講話會那樣啦... 02/18 10:02
lenux: 因為他不是在美國所以他才充滿負能量吧 02/18 16:03
popstarkirby: 我老師也會念說我當初是浪費時間啊,我都回要是我沒 02/18 17:02
popstarkirby: 這經歷,我履歷在國際學生中根本不會被注意 02/18 17:02
dontcowba: 某人不是土博嗎xD 怎麼這麼懂國外的事? 02/18 23:06
momo4th: 我個人就是做研究助理感卻覺很值得的反例XDD 02/20 09:23
momo4th: 碩士班老闆實在太廢了 研究助理待在一個嚴苛的環境學習到 02/20 09:23
momo4th: 不少新想法與概念 成為現在博士研究的重要知識基礎 02/20 09:24
momo4th: 碩班兩年研究助理兩年 博士今年第四年應該可以畢業了 02/20 09:27
momo4th: 人生兩個4 + 4年的經歷 對我來說像是讀了兩個PhD 02/20 09:27
jabari: 我覺得越廢的老闆 越能學東西耶 T_T 02/20 16:31
Callister: 推樓上 但這樣學生很艱辛 然後對於學術... 02/20 17:33
astushi: 不覺得gpa不重要欸,據我所知回台找教職,系上看你資料 02/20 18:03
astushi: 的老師只要看到你任何一個階段(尤其是大學) GPA不好, 02/20 18:03
astushi: 都會是一個很有力的拒絕理由 02/20 18:03
FRAXIS: gpa 重要性跟你的競爭對手是誰有很大關係 02/20 19:32
FRAXIS: 申請同等級的學校 找教職本來就比博士班難上很多 02/20 19:33
FRAXIS: 所以有一大堆可以拒絕你的理由 02/20 19:35
saltlake: 找博士班好歹是自己或他人出錢給學校靠教導這人賺錢 02/20 19:41
saltlake: 申請教授職位是請求學校出錢讓這人來幫學校做事 02/20 19:42
saltlake: 帶錢進來跟進來要錢 哪個簡單? 申請教職的傢伙如果自帶 02/20 19:43
saltlake: 經費進來跟學校分著花或者勢力龐大可以照著學校賺錢 02/20 19:43
saltlake: 這種人申請教職為啥總是比較容易 就表現得更清楚了 02/20 19:44
xcycl: 英國有些學校有政府研究經費就直接聘任了 ...:Q 02/21 06:32
xcycl: 但要拿到研究經費的難度比找一般教職可能更難 xD 02/21 06:32
JiaNien: 紅顯,就我認識的四大教授,他們重視血統跟GPA 02/21 09:31
mmonkeyboyy: 非我族類就先清掉啊 XD 02/21 19:54
mmonkeyboyy: 說好聽是有保證 說難聽是幹的更差被人一比很難看 02/21 19:54
Miahh: 年紀大讀博還得考慮私人人生規劃,尤其女生,除非打算單身 02/22 05:47
Miahh: 一輩子... 02/22 05:47
jameskey: 還好 02/25 11:16
jameskey: 推 02/28 17:06
Stille: Hi YH,很高興你遇到一個好老闆,助你未來一切順利~ 03/01 16:31
Stille: (是的,我不小心認出你來惹~) 03/01 16:31
yuhung: 請問樓上是?^^" 03/02 09:23
Stille: 樂活的讀者~~~(飄走) 03/02 17:20
yuhung: lol 世界真小 03/03 03:07
mittys0827: 推!真的挑戰是拿到博班門票開始.. 03/03 17:16
god4785: 推 03/09 00:04
giayaib: 讀博班好恐怖 03/11 01:35
heuristics: 推 03/25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