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你對「修課」的想像侷限了你的討論; 此外我覺得你想討論的其實是制度的僵化而不是修課本身。 你似乎認為修課的唯一目的在於獲取知識, 但是前面早有板友分享過修課的其他功能, 例如認識其他同學、不同系所的同學、討論可以激盪出一些火花、 找到以後合作的對象等等。 此外,修課也可以有多種形式,英國那種師徒制訓練不也是一種另類的一對一修課? (或者稱修行?) 萬一有人真的強到翻過來,例如陶哲軒等級的神之領域, 那麼系上採取其他作法讓他免修課就好了不是嗎? 美國的法學院SJD學程什麼課都不用修,可見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制度面的問題跟修課本身的價值是兩回事。 所以你東拉西扯了那麼多,其實就是想要一個靈活的制度罷了。 你舉的隨時隨地做研究的例子其實也很好啊, 但你沒有必要把這種討論放到學校這科層體制的脈絡去。 你在自家花園建個實驗室沒有人會阻止你的,你不要作奸犯科例如跑去製毒就好。 有人適合走學校的體制,有的人不適合,選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如此而已。 也不代表你需要用刻薄的言詞跟做出不同選擇的人引戰。 ※ 引述《craniata (嘴泡哲學家)》之銘言: : 那個,這就不用你操心了,我是快掛了沒錯。 : 所以我在意的不是我需不需要去修課,我在意 : 的是以後百年,千年後,在台灣唸博士班的人 : 可不可以自由自在的做研究。 : 當然,隨手拿一本書來,裡面都有一大堆自己 : 不知道的事情,不過,這和進行研究,一定有 : 直接的關聯嗎? : 雖然我對於有沒有拿過諾貝爾獎的人不是特別 : 在意,不過,既然你都提了,沒有拿過在這裡 : 大家很在意的「博士」學位,也是可以拿到諾 : 貝爾獎,所以...沒有你們那些海納百川的知識 : 也是可以做好研究的不是嗎??? : 真的要做研究,光是看到一個現象,或是從書 : 中或是隨便一篇研究論文的一個句子,感覺這裡 : 怪怪的,然後開始著手讀更多相關的資料,如果 : 需要做實驗收集資料等等的,開始去反駁或是 : 證實,或是發現新的東西,這些過程,不就是 : 研究了嗎? : 所以,我還是不太清楚為什麼有不少人如此拘泥 : 於一定要修課... : 如果沒有能力去判斷自己該不該修課,指導教授 : 這時候也應該能派上用場吧... : 喔,對了,你也是逕讀博士班的吧。忘記台灣也 : 有逕讀的選擇了。不過,我所知道的是,這比例 : 還是蠻低的。 : 這樣相比,你只有修過「一次」研究所的課程, : 那些更多在台灣已經拿到了碩士,不只修過課, : 還寫過論文,你真的覺得他們還需要「再」修 : 一次課嗎?(如果沒有換太大的領域的話) : 整體來講,我還是覺得,蠻多人還是習慣或喜歡 : 加深在台灣唸博士的「奴性」... : 還有,是不是人文組的,很重要嗎? 我拿的 : 是「哲學博士」,不是「人文博士」或是「 : 理科博士」。 : ※ 引述《soscoco (不愛睡覺的雲)》之銘言: : : 小弟不才~~是個土博,而且還是個完全沒念過碩的土土 : : 大家都知道Ph.D的由來吧! : : 即是具有高等邏輯思考的人 : : 換句話說~具有強大邏輯思考的人才能拿的學位 : : 看一下去年諾獎生醫的三無屠 : : 再看看這位嘴泡~ : : 他可是連博班教育都沒有的三無阿 : : 進了博班還只知道嘴你所知道的知識 : : 那你何不別念博班了? : : 做你想做的就好了~何必拘泥於博班的名? : : 博班除了訓練邏輯思考 : : 更是一段海納百川的學習之路 : : 若你覺得博班修的課是你已經知道的~那何不直接跟你的任課老師說明他上的過淺? : : 我當然也知道某些博班是碩博一起上~but : : 具我所了解台清交理工的碩班有不少還強過博班 : : 而這位嘴砲哲學家~我是不知道他是否真是人文組? : : 若是 : : 還真的死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8.232.23.2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473800232.A.34C.html
foam: 推 09/14 05:18
foam: 可以規定某些必修 但同時也允許學生用其他資格waive掉必修課 09/14 05:20
foam: 例如已修過graduate-level的相關課程 或發表過相關研究者 09/14 05:21
Linethan: 我的系上就允許學生waive掉某些課 09/14 05:26
Sulstan: 支持金光大的論點!!! 09/14 07:16
Miahh: 其實還有一點,美國因為學費很貴(雖然博士通常有獎學金), 09/14 07:45
Miahh: 學生進了個program卻沒課上,會有種錢花得不值得的感覺... 09/14 07:45
Miahh: 我們學校每次不得以放假(比如大雪),反抗最激烈的都是法 09/14 07:46
Miahh: 學院的學生... 09/14 07:46
Miahh: 我也覺得c大最終的糾結點其實不是制度,而是論學方式 09/14 07:49
Miahh: 如果我在台灣大學階段的上課方式像現在在美國這樣,我會更 09/14 07:50
Miahh: 享受修課這件事(好的課堂討論真的會讓人很開心) 09/14 07:51
carpfish: 你不錯啦,這種文章還這麼認真回...真有毅力... 09/14 09:57
carpfish: 我光是看他回文的邏輯都在跳針就不想follow這串了 09/14 09:57
jabari: 好想在自己家地下室蓋一間S3啊 (扭) 09/14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