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那個,我的碩、博論文,題目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想 自己決定的,所以我一直不太能理解哪些「需要」 指導教授來決定論文的研究生是怎樣的狀況... 我們舉個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的例子好了。 同樣是在大學的狀況,你們覺得那些所謂考個位數 分數的高中生,進大學是怎樣的情況... 你們是高喊著:喔,我們要有教無類的人嗎? 那,因材施教你們又覺得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我們不能鼓勵他們那些對「書」完全不太 感興趣的人,去從事其他的事情呢? 我想,主因是社會風氣的問題。 有一大堆拿到這些所謂「高等教育的學位」的人, 一副看不起人的樣子,讓很多人覺得,只有拿到 更高的學位才是有用的... 而偏偏有不少資源就是握在這些人的手上,讓整個 社會的價值觀造成了不小的偏差 而因為學校要學費,老師需要學生之類的問題, 收了更多那些原本適合去從事別的事情的人,造成了 一個社會中本來是「知識份子」的人,其實內在是 「技工」的料(沒有說技工比較低下的意思,純粹 要表達適合的工作罷了),而不是真正的知識份子, 而我想,一個地區的風氣,知識份子的組成是蠻重要 的,因為大部分書寫的工作就是由他們所貢獻的。 而社會的價值觀就會在大量書寫的內容下,漸漸地 潛移默化了... 我想,研究工作本來就是一種很奢侈的工作,所以 找來一大堆不懂得好好珍惜有這樣奢侈工作的機會 的人,只是造成更大的問題罷了! 如果真的很有心,在很早之前就會規劃好了。 如果比較晚才發現自己的興趣,那隨時開始也不嫌晚。 我講一下我自己的例子好了。 我在大二的時候,就決定想從事研究的方向了,所以 從那時候就開始閱讀及找相關的資料來看,到了碩士 班的時候,當我看到我想研究的材料,我一眼就看到 了那材料的價值及意義(不誇張,真的是一看到就知 道了),之後也順利用那材料寫成碩士論文畢業,也 發了學術文章。 不誇張,那時候,全台灣大概只有我才看得懂哪材料的 價值及意義。 也回一下 GoldLight 那個,如果我的言詞有對誰造成傷害,抱歉,我的錯。 大概對 soscoco 造成比較大的衝擊吧,抱歉,我真的 快掛了,所以你真的不用太操心了。 好吧,你們覺得「修課」是「最好」認識其他同學, 討論出研究的火花,找到合作的對象等等的方式... 那你們就繼續修課吧! 我還是覺得,要唸博士班了,對該領域有一定的熟悉度 是基本的,然後進去後,一開始的前半年或一年之類的, 是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該領域,當然和指導老師及很多人 聊過,發現自己最想探索的區塊,而指導老師的角色 就是在博士生自由探索的過程中,如果偏離太多的時候, 隨時可以適時的拉回來... 指導! 也再回一下 soscoco 所以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準備,那為什麼要唸博士呢? 是你太拘泥於博班的名嗎? ※ 引述《marsdaddy (小爹)》之銘言: : ※ 引述《craniata (嘴泡哲學家)》之銘言: : : 真的要做研究,光是看到一個現象,或是從書 : : 中或是隨便一篇研究論文的一個句子,感覺這裡 : : 怪怪的,然後開始著手讀更多相關的資料,如果 : : 需要做實驗收集資料等等的,開始去反駁或是 : : 證實,或是發現新的東西,這些過程,不就是 : : 研究了嗎? : 最近正在傷腦筋學生的論文題目,對你這段文字特別有感覺,忍不住回文。 : 板上的朋友應該都做過研究,也應該都認同找出來一個好的研究問題有多難。 : 你提到看到一個現象、論文中的一個句子,就會感覺到怪怪的,這可不是一件 : 容易的事情。如果不事先有深厚的學術知識基礎,如何看的出來怪怪的地方呢? : 如何想到那個怪怪的地方還有哪些可能的解決方法呢? : 研究方法裡面講的,研究缺口是什麼?不就是在談現實問題與既有已發表文獻 : 之間的落差,能夠看到缺口在哪裡,那勢必是要透過大量的學習、閱讀,厚植 : 自己對於該領域的知識基礎之後,才能看的到缺口。 : 目前我還是認為,透過修課、資格考,還是讓一個博士生在短時間內充實領域 : 知識基礎的最有效系統化制度。 : 我自己以前博士班考資格考的時候(算一下,竟然是16年前了..@@),資格考 : 非常非常操,後來大家也知道博士班招生愈來愈差,我們那種資格考玩法後來 : 的學弟妹根本也考不過,系上就開始開後門,可以用發表論文來抵免資格考, : 簡單說就是發表多的就不用資格考。偏偏臺灣在計算所謂的發表的時候,常常 : 都是有個I的就行了,有I的爛期刊一大堆,這就變相成了一個漏洞。我只感覺 : 到,學弟妹們的程度愈來愈差,系上的老師們也都這樣認為。我真的認為不需 : 要資格考,只看發表的制度壞掉了我們系上的博士班的訓練系統。 -- 如何才能當一個哲學家呢?有個故事這麼說 一個帝王到了哲學家家裡徵詢意見,第一個問題就是, 說吧,你需要什麼,我都可以滿足你的, 哲學家睜開眼睛, 緩緩地說著,當然,你可以移開一點嗎,你擋住我的陽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2.220.250.1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473851461.A.374.html ※ 編輯: craniata (202.220.250.142), 09/14/2016 19:13:19
Strategem: 如果是第歐根尼,當然如此。可第歐根尼也只有一個。 09/14 19:41
Strategem: Linethan的推文可供參考:個人的感覺都不足以論述 09/14 19:47
Strategem: 前略..."制度不是為一兩個人設計的",這幾句可供參考 09/14 19:50
Organizer: 看你講的話,我真的不信你研究做得多好....你自己決定 09/14 20:28
Organizer: 所以呢? 發在哪個頂級期刊了? 09/14 20:28
所以你們眼中只有所謂的「頂級期刊」才是研究? 這不是價值觀有偏差的話,那是什麼啊???
Strategem: 別這麼氣啦,討論嘛。原PO的名氣在他的學門是真的不小 09/14 20:33
感謝,不過,我認識你嗎? 沒甚麼名氣啦, 混口飯吃罷了。
marsdaddy: 我是認為,討論制度的話不應該以個案來論述,原可以在 09/14 20:39
marsdaddy: 大二的時候決定研究題目,絕對是屬於領域內的天才級人 09/14 20:39
marsdaddy: 物,討論制度的時候用po的個案來看並不恰當。 09/14 20:40
Linethan: 我覺得分享個人經驗是沒什麼問題 大家都分享個案 蒐集 09/14 20:47
Linethan: 起來也可能整理出一些比較通盤的結論 09/14 20:47
Linethan: 不過我覺得原po好像完全沒設想過其他的可能性 只憑他自 09/14 20:51
Linethan: 己的經歷就想說制度應該如何如何..... 09/14 20:51
Linethan: 例如這篇文提到進博士班前一年半年 自由學習 讓指導教授 09/14 20:53
Linethan: 幫忙牽引.....在之前的回文也有類似的看法 09/14 20:54
Linethan: 原po好像從來沒想過 有些博士生第一年根本沒指導教授... 09/14 20:56
Linethan: 甚至到第二年可能都還沒有指導教授 09/14 21:00
soscoco: 我並非沒準備好,我凡高分子,無機有機,材料,生物都有 09/14 21:25
soscoco: 所涉略 09/14 21:25
soscoco: 我只想說,一個只會開閉口講大話的,念啥博班? 09/14 21:25
soscoco: 講一下你的經歷吧!我大學專題就一篇了阿 09/14 21:27
soscoco: 別這樣,我也不想拿以前說,阿我只是有興趣做實驗而已 09/14 21:28
soscoco: 材料也幫老闆做了多空隙高分子鍍膜,現在在寫抗腫瘤論文 09/14 21:31
soscoco: 奉勸這位哲學家,不要以管窺天 09/14 21:32
soscoco: 好好念完博班才是 09/14 21:32
那個,不好意思,我兩年多就交博士論文了, 好像是沒有「好好」念完博班就是了,真是抱歉了。
shuta23: 我也是自己想好題目再找指導教授,通常都是自行摸索,有問 09/14 21:41
shuta23: 題再找扡導教授解惑,這樣我覺得沒什麼不好,獨立思考嘛,所 09/14 21:41
shuta23: 以我也覺得博班還要什麼學業導師就很OOXX,應該自己負責的 09/14 21:42
ewayne: 獨立思考不表示不需要請教別的學者!不然審期刊幹嘛兩個人 09/14 21:53
ewayne: 審?一個人審就夠啦。 09/14 21:53
soscoco: 樓上,他應該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都不跟別人討論的天才 09/14 21:55
soscoco: John Nash第二? 09/14 21:55
Strategem: nash有兩個"人"一直陪著他啦 09/14 21:56
soscoco: 你真可愛...啾咪 09/14 21:57
※ 編輯: craniata (202.220.250.142), 09/14/2016 22:05:51
foam: 博班念一半換題目換老闆的比比皆是 從大二到博士一以貫之的 09/14 22:04
foam: 是特例中的特例 別把特例當通例 09/14 22:04
foam: 選擇念博班當然是對某領域有特別的研究興趣 09/14 22:05
foam: 但是世界之大 一個博班新生能懂多少 09/14 22:06
ewayne: 我不是很想這麼說,但我是挺好奇以原po的領域,到底有什麼 09/14 22:08
ewayne: 課能修?原po在這版上發了他自己唸博班的文章 09/14 22:09
foam: C大的邏輯是 博士生應該知道需要什麼 自己對自己負責就好 09/14 22:11
foam: 不用去符合一個硬性規定的標準 09/14 22:11
ewayne: 我是真的很好奇原po的研究領域,所有學者加起來一年到底能 09/14 22:12
foam: 順此邏輯 defense和寫論文也只是形式上證明給外在的評價系統 09/14 22:12
ewayne: 發出多少論文?恐怕熱門領域一季的期刊量就能比過去吧 09/14 22:13
ewayne: 以我自己唸文科,沒有人敢說他敢不修課!因為唸文科的人都 09/14 22:15
ewayne: 知道,要跟人論戰才會有成長!根本沒人在意修課與否,大家 09/14 22:16
ewayne: 都在等別人報告他看到啥我沒看到的,我能電啥他沒注意到的 09/14 22:17
Linethan: C大的邏輯不只是博士生應該要怎樣 他還認為博士生一入學 09/14 22:40
Linethan: 就應該要那樣 說穿了就是如果還不是完全體或是接近完全 09/14 22:41
soscoco: 兩年多歐,太嫩了,我的強者學弟碩班一篇,博ㄧ一篇... 09/14 22:41
Linethan: 體的話 根本沒資格進博士班 09/14 22:41
soscoco: 比這個做啥?兩年多很厲害? 09/14 22:41
soscoco: 科學是大家一起認定某種真理,有些真理早能證明,有些晚 09/14 22:44
soscoco: !但像原po這樣的無知 09/14 22:44
soscoco: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09/14 22:44
soscoco: 要記住,永遠有比你強的 09/14 22:44
soscoco: 忘了說...科學人的價值不是在於你懂多少,而是在於你是否 09/14 22:48
soscoco: 知道自己不懂的有多少 09/14 22:49
soscoco: 否則...跟神壇上的神棍沒啥兩樣 09/14 22:49
soscoco: 難怪有人說你都在跳針...拿到好教職或是有點成就再來說嘴 09/14 22:59
Miahh: c大一方面強調個人成就跟自學能力,一方面藉此擴及全面教育 09/14 23:03
Miahh: 制度,這兩者不能相互應證吧?除非你引以為豪的個人成就其 09/14 23:04
Miahh: 實是普遍現象。 09/14 23:04
caseypie: 進了博班好幾年才決定研究的大師不知道有多少, 09/14 23:08
caseypie: 顯然這些大師都不如某大二就決定研究題目的井蛙了 09/14 23:08
soscoco: 我還真的搞不懂他到底是真強還是真虛?看看Wason的故事, 09/14 23:10
soscoco: 他有比華生強? 09/14 23:10
soscoco: 唉...他若像wason的2分之一強就好了 09/14 23:12
soscoco: 該不會連我這個6年的生化井蛙都知道的華生,這位C大居然 09/14 23:13
soscoco: 不知道吧? 09/14 23:13
soscoco: 應該不需要我跟你講古說華生強大的地方吧?連這位不謙虛 09/14 23:35
soscoco: 的強者都蠢到要拿諾獎去賣錢了!你算啥咖? 09/14 23:35
soscoco: 最後,補個虛 09/14 23:40
setu: 雖然我也不完全同意c大對修課的見解 但純噓樓上s大的態度 09/14 23:46
setu: 另外 是 Watson 不是Wason 09/14 23:47
soscoco: 我只針對這位C大的態度,沒別的意思 09/14 23:49
soscoco: 拼音一時不查,我道歉 09/14 23:50
Organizer: 你一直說你研究多強多強 那沒有A pub 怎麼說服人 你這 09/15 02:56
Organizer: 個個案多強。 09/15 02:56
expiate: 說自己多強,把你的兩年的博士論文放出來給大家公評吧 09/15 10:48
Zing119: 講的好像全世界只有你會做研究一樣 lol 10/09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