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那個,想回一下前一篇底下的回文,不過,零零碎碎 的好像有點多,所以就另外回一篇了。 我想,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要強調我有多強,因為我一點 都不強啊,我只做我喜歡,想做的事情,其他的領域我 是真的一點都不懂。 在一些回文的口氣中,可能讓一些人覺得我很自大,不 過,你們如果從頭到尾看看我回應的對話,有些是一開 始別人有挑釁的味道,所以可能開的玩笑讓有些人覺得 不舒服。 從頭到尾,就我自己看來,大概只有對 Linethan 的玩笑 開得太大,抱歉。 我自己很多也是很無知的! 從很多地方的回文,我想,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 不少人就如我前面提到的,「價值觀」有蠻大的偏差, 覺得就是要得諾貝爾獎,要發到所謂的「頂級期刊」才 算是研究的樣子。 我要說的是,任何不同的研究,都無法互相比較其價值 及重要性的。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 Nature, Science, 但是,他們的 文章裡面總是會引用其他的文章。 裡面大部分的引用文章都不是 Nature 或 Science 出來的 喔,不過,就是有那些其他一大堆的基礎研究,才能支持 這些能讓大家出來「說嘴」的文章,不是嗎? 這樣的話,要如何比較重要性? 回一下 ewayne 在我的研究領域,一年全部的相關發表... 恩,要看多相關 就是了,不過,是的,和那些所謂的「熱門」領域,我想, 大概比不上他們一個月的發表量...??? 我也覺得論戰蠻重要的,所以我們基本上都是邊喝茶,邊聊 研究,打嘴泡! 回一下 foam 是的,一個博士班的新生能懂多少,不過,同樣的,一個大 學教授又能懂多少。 越學越多,越覺得自己的無知,所以 我覺得,在一定的程度下,就是應該可以自由自在的去探索 該領域! 回一下 Miahh, caseypie, Organizer 不好意思,我不認為我有多大的成就,純粹從是我自己喜歡 的研究罷了。 所以請容許我在我的小井裡面繼續跳來跳去! 回一下 soscoco 「科學是大家一起認定某種真理」,喔,我覺得不是喔! 我想,你可以好好想想科學到底是什麼。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要強調我有多強還是多有成就,你拿你 學弟還有 Watson(不好意思,寫別人的名字,要寫對,我 想這是基本的尊重喔!)和我比,不過,我前面也說了,不 同領域的研究是無法,也不能相比的。 ※ 引述《craniata (嘴泡哲學家)》之銘言: : 那個,我的碩、博論文,題目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想 : 自己決定的,所以我一直不太能理解哪些「需要」 : 指導教授來決定論文的研究生是怎樣的狀況... : 我們舉個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的例子好了。 : 同樣是在大學的狀況,你們覺得那些所謂考個位數 : 分數的高中生,進大學是怎樣的情況... : 你們是高喊著:喔,我們要有教無類的人嗎? : 那,因材施教你們又覺得是怎麼一回事? : 為什麼我們不能鼓勵他們那些對「書」完全不太 : 感興趣的人,去從事其他的事情呢? : 我想,主因是社會風氣的問題。 : 有一大堆拿到這些所謂「高等教育的學位」的人, : 一副看不起人的樣子,讓很多人覺得,只有拿到 : 更高的學位才是有用的... : 而偏偏有不少資源就是握在這些人的手上,讓整個 : 社會的價值觀造成了不小的偏差 : 而因為學校要學費,老師需要學生之類的問題, : 收了更多那些原本適合去從事別的事情的人,造成了 : 一個社會中本來是「知識份子」的人,其實內在是 : 「技工」的料(沒有說技工比較低下的意思,純粹 : 要表達適合的工作罷了),而不是真正的知識份子, : 而我想,一個地區的風氣,知識份子的組成是蠻重要 : 的,因為大部分書寫的工作就是由他們所貢獻的。 : 而社會的價值觀就會在大量書寫的內容下,漸漸地 : 潛移默化了... : 我想,研究工作本來就是一種很奢侈的工作,所以 : 找來一大堆不懂得好好珍惜有這樣奢侈工作的機會 : 的人,只是造成更大的問題罷了! : 如果真的很有心,在很早之前就會規劃好了。 : 如果比較晚才發現自己的興趣,那隨時開始也不嫌晚。 : 我講一下我自己的例子好了。 : 我在大二的時候,就決定想從事研究的方向了,所以 : 從那時候就開始閱讀及找相關的資料來看,到了碩士 : 班的時候,當我看到我想研究的材料,我一眼就看到 : 了那材料的價值及意義(不誇張,真的是一看到就知 : 道了),之後也順利用那材料寫成碩士論文畢業,也 : 發了學術文章。 : 不誇張,那時候,全台灣大概只有我才看得懂哪材料的 : 價值及意義。 : 也回一下 GoldLight : 那個,如果我的言詞有對誰造成傷害,抱歉,我的錯。 : 大概對 soscoco 造成比較大的衝擊吧,抱歉,我真的 : 快掛了,所以你真的不用太操心了。 : 好吧,你們覺得「修課」是「最好」認識其他同學, : 討論出研究的火花,找到合作的對象等等的方式... : 那你們就繼續修課吧! : 我還是覺得,要唸博士班了,對該領域有一定的熟悉度 : 是基本的,然後進去後,一開始的前半年或一年之類的, : 是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該領域,當然和指導老師及很多人 : 聊過,發現自己最想探索的區塊,而指導老師的角色 : 就是在博士生自由探索的過程中,如果偏離太多的時候, : 隨時可以適時的拉回來... 指導! : 也再回一下 soscoco : 所以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準備,那為什麼要唸博士呢? : 是你太拘泥於博班的名嗎? : ※ 引述《marsdaddy (小爹)》之銘言: : : 最近正在傷腦筋學生的論文題目,對你這段文字特別有感覺,忍不住回文。 : : 板上的朋友應該都做過研究,也應該都認同找出來一個好的研究問題有多難。 : : 你提到看到一個現象、論文中的一個句子,就會感覺到怪怪的,這可不是一件 : : 容易的事情。如果不事先有深厚的學術知識基礎,如何看的出來怪怪的地方呢? : : 如何想到那個怪怪的地方還有哪些可能的解決方法呢? : : 研究方法裡面講的,研究缺口是什麼?不就是在談現實問題與既有已發表文獻 : : 之間的落差,能夠看到缺口在哪裡,那勢必是要透過大量的學習、閱讀,厚植 : : 自己對於該領域的知識基礎之後,才能看的到缺口。 : : 目前我還是認為,透過修課、資格考,還是讓一個博士生在短時間內充實領域 : : 知識基礎的最有效系統化制度。 : : 我自己以前博士班考資格考的時候(算一下,竟然是16年前了..@@),資格考 : : 非常非常操,後來大家也知道博士班招生愈來愈差,我們那種資格考玩法後來 : : 的學弟妹根本也考不過,系上就開始開後門,可以用發表論文來抵免資格考, : : 簡單說就是發表多的就不用資格考。偏偏臺灣在計算所謂的發表的時候,常常 : : 都是有個I的就行了,有I的爛期刊一大堆,這就變相成了一個漏洞。我只感覺 : : 到,學弟妹們的程度愈來愈差,系上的老師們也都這樣認為。我真的認為不需 : : 要資格考,只看發表的制度壞掉了我們系上的博士班的訓練系統。 -- 如何才能當一個哲學家呢?有個故事這麼說 一個帝王到了哲學家家裡徵詢意見,第一個問題就是, 說吧,你需要什麼,我都可以滿足你的, 哲學家睜開眼睛, 緩緩地說著,當然,你可以移開一點嗎,你擋住我的陽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2.220.250.1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473885971.A.914.html ※ 編輯: craniata (202.220.250.142), 09/15/2016 04:47:32
darcytiss: 那個,看的有點累 09/15 04:53
Sulstan: 那個,你可以寫一篇無中生有的志業 09/15 05:55
soscoco: Who care?你開心就好...但我真的看不到你身為科學人應有 09/15 07:00
soscoco: 的尊重 09/15 07:01
soscoco: 講白了說穿了你的自以為讓你覺得應該如何?但回文跟回應 09/15 07:03
soscoco: 讓大多科學人感到遺憾 09/15 07:03
soscoco: 你若有志,是真的不太需要拿個三五篇論文給自己黃袍加身 09/15 07:04
soscoco: 念博班 09/15 07:04
soscoco: 還是你覺得你念完博班就功成名就? 09/15 07:05
soscoco: 有辦法就來個不錯的教職吧!好嗎? 09/15 07:05
soscoco: 去看看大師們的想法,對你的眼界會再開闊點 09/15 07:07
soscoco: 你以為自己很行的經歷其實很多人高中就有... 09/15 07:08
Strategem: 其實,你只要把你研究的心路歷程分享一下就好。對於化 09/15 07:26
Strategem: 石的熱情與執著。那個就真的很棒!:) 09/15 07:26
Strategem: 我們不認識啦,也不是同領域,只是看過你的分享而已 09/15 07:27
biolenz: 想看心路歷程分享+1。 09/15 07:33
Organizer: 真的來搞笑的... 09/15 09:25
foam: 我相信你有自學能力 但並非能力不如你的人就沒資格念博班 09/15 10:49
foam: 必修課和資格考或許會限制了前百分之十的人 09/15 10:50
foam: 但系統性的學習能讓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達到一定水準 09/15 10:50
foam: 不是很想跟你抬槓了 但你有可能會在學術界 帶學生 09/15 10:51
foam: 不希望你因為沒辦法同理後百分之九十的人 而誤人子弟 09/15 10:51
foam: 如果一輩子作學術 更不可能一個題目做到死 世界一直在變 09/15 10:54
foam: 有一定廣度的知識基礎是很重要的 09/15 10:55
foam: 你說教授不見得比博班新生知道學生該學什麼 09/15 10:56
foam: 的確有可能發生 但你又把特例當通例了 09/15 10:56
foam: 整體而言 教授比學生懂的機會大多了 09/15 10:57
foam: 更何況是很多教授組成的課程規劃committee 09/15 10:58
foam: 然後我在很前面的推文有提過 真的很強可以waive掉必修課 09/15 10:58
foam: 這樣就不會有你說的 浪費時間的問題 09/15 10:59
foam: 必修課和資格考到底需不需要 當然有討論空間 09/15 10:59
foam: 我也相信你很強 但你的說法會讓人覺得 被你帶到的學生很危險 09/15 11:00
Strategem: 同意foam的說法,這樣對帶的學生很危險,不只學業,人 09/15 13:07
Strategem: 生也是。每個所或多或少針對特別的學生有特別規定,但 09/15 13:09
Strategem: 不代表這是通例呀。 09/15 13:09
FESTUM: 原PO強不強不確定 但是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倒是很明顯 09/15 13:13
ewayne: 我不在乎你的領域到底有多少發表量,我只知道我的領域一篇 09/15 14:00
ewayne: 文章丟出來,回應人可能是文學系、藝術系、法律系、社會系 09/15 14:01
ewayne: 人類學系、經濟系、政治系,哪個傢伙有辦法只靠自己應付這 09/15 14:03
ewayne: 麼多領域?又有哪個博士生知道他將來的文章會被這些系的人 09/15 14:03
ewayne: 大加批評? 09/15 14:05
ewayne: 你知道你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以為修課就是個監牢,到底是誰給 09/15 14:10
ewayne: 你這種錯誤印象?誰跟你講修課就不能自由自在的學習? 09/15 14:10
ewayne: 你現在的研究課題,難道不是你在台灣這種制度下所形成的? 09/15 14:11
ewayne: 台灣的大學教育制度,有讓你不能自由自在的探索了嗎? 09/15 14:12
ewayne: 又是誰跟你說不用修課就能自由自在探索?歐陸學界也多得是 09/15 14:14
ewayne: 學生拿到學位後跟教授從此決裂,只因為最後出來的論文,根 09/15 14:15
ewayne: 本就是教授的意志牽著學生的意志走,自由自在? 09/15 14:16
jason770301: 原po好像是某正教授級別的,大家對他這麼嗆好嗎 09/15 17:07
Linethan: 這串文一開始原po就注定被炮轟的,因為原po泛指了所有 09/15 18:55
Linethan: 的博士班,好像根本不知不同地方不同領域的博班生態差 09/15 18:55
Linethan: 異有多大。這種不留餘地的說話方式實在不像個研究者 09/15 18:55
saltlake: 樓上 原波的回文認知到不同 但他不喜歡的不同 09/15 20:42
saltlake: 就用標準句 我不知道你們這些奴才為什麼這樣做 09/15 20:42
saltlake: 至於原波是誰? 誰管他? 就算正教授又怎樣? 你知道我誰? 09/15 20:43
saltlake: 何況 古時候流傳一則笑話是載著愛因斯坦到處演講的司機 09/15 20:44
saltlake: 誰曉得這位是愛因斯坦還是司機還是別的? 09/15 20:44
Linethan: 那我修正 原po是低估了 也輕視了 不同的程度 09/15 20:48
ewayne: 正教授又如何?原po不就說了正教授也不見得比學生懂的更多 09/15 21:22
ewayne: 既然如此,對他這麼嗆又如何?而且,他根本就是去年才畢業 09/15 21:23
ewayne: 的好嘛... 09/15 21:23
Strategem: ewayne,你們的文章怎麼會這麼多領域人來評論?很刺激 09/15 21:43
Strategem: jason770301,你誤會了,討論跟職級別無關,原PO不是正 09/15 21:44
saltlake: 爬一下這位目前的文 並沒有顯示哪方面的專業見解 只是 09/15 22:11
saltlake: 對自己求學歷程和成就的宣稱 另外就是自己對博士養成 09/15 22:11
saltlake: 制度的一己之見 哪裡看得出其具教職? 甚至他有否受過 09/15 22:13
saltlake: 碩博士訓練也難以確定 畢竟這制度並非秘密 可查而知 09/15 22:14
saltlake: 自己或親友在學校行政單位工作的也可以知道很多 09/15 22:14
kee32: 我倒很好奇鹽湖大是誰,感覺超屌的 09/15 22:21
Miahh: 明明要討論修課跟資格考制度,最後焦點都集中在c大個人,如 09/15 22:45
Miahh: 果c大是這麼帶討論的,那確實令人憂心... 09/15 22:46
Miahh: (提出的佐證大多是「我怎樣怎樣」,這是鄉民討論的級別吧) 09/15 22:48
Organizer: 突然想給推 雖然很扯很可笑 至少沒說令人失望的討論空 09/16 00:53
Organizer: 間 然後中離 09/16 00:53
saltlake: 說實在這個討論串至今仍相當有趣 貢獻主要來自其他參與 09/16 07:07
saltlake: 的網友提供實質資訊 發起討論者最大的貢獻反而是其本身 09/16 07:08
saltlake: 的"明星效應" 09/16 07:09
saltlake: 特過自身與人"溝通"的特質 引發大家討論的熱情 09/16 07:10
lail: 不過foam大的看法很有意思,制度是為了讓90%的人達到一定的 09/16 08:16
lail: 水準,但是「博士」真的需要想辦法讓這麼多人跟上嗎?那是否 09/16 08:16
lail: 又會出現博士滿街走,博士學位沒有辦法呈現其價值所在呢? 09/16 08:16
Navarro: 我想90%是指博士生中的比例跟總人數沒有直接相關 09/16 09:08
kee32: lail的邏輯讓我摸不著腦袋 09/16 09:45
lail: 我的意思是,博士已經是高等教育,不是義務教育了,是否真 09/16 13:51
lail: 的需要利用制度讓90%的人都達到標準呢? 09/16 13:51
lail: 即使f大是指讓90%博士生達到標準,真的有這個需要嗎? 09/16 13:52
ewayne: 制度能讓人達到標準,也能讓人達不到標準。 09/16 14:23
Linethan: 有這個需要 這和高不高等 義不義務無關 我認為這是教育 09/16 15:23
Linethan: 的本質 教育學生就是希望學生成功 哪有想著教失敗的 09/16 15:24
Linethan: 一個博班若要收100個學生 就該盡力教好100個學生 09/16 15:25
Linethan: 倘若覺得博士太多 沒必要讓這麼多人跟上 那應該是一開始 09/16 15:27
Linethan: 就收10個學生就好才對吧 09/16 15:27
enthusiasm: 回 soscoco ,是 Who cares 09/16 16:30
biolenz: soscoco 很可愛阿,哈哈 09/16 19:00
biolenz: 台灣我不知道博班完成率是多少,但是歐美國家似乎是60-70 09/16 19:03
biolenz: %,跟什麼比較有關倒是不得而知。不論制度如何,本來就 09/16 19:03
biolenz: 有很多人就是不適合走這條路的。 09/16 19:03
biolenz: 某種制度可以讓90%的人通過的立論基礎在哪裡? 09/16 19:05
lail: 嗯,該版友說的是達到一水準,顯然達到標準是有點過度詮釋他 09/16 19:45
lail: 的意思,我道歉 09/16 19:45
lail: 一「定」水準…前面漏字 09/16 19:46
foam: 數字是隨便亂舉的 只是為了方便表達概念 不精確之處請多包涵 09/16 21:27
foam: 我的意思就是Linethan大說的 收進來就應該要好好培養 09/16 21:28
foam: 同時也要有淘汰機制 學位不能亂給 09/16 21:28
kee32: 內心的天使告訴我學位不應該隨便給,但是小惡魔卻希望等我 09/16 23:54
kee32: 進去時,教授趕快讓我畢業 09/16 23:54
saltlake: 樓上可以稍微想遠一點 想想拿到博士學位後 09/17 00:38
saltlake: 那兒要付錢聘你 09/17 00:39
kee32: 大概就是留在原來的職位了,我們這行(公立學校老師)的好 09/17 00:52
kee32: 處壞處同一個,就是穩定… 09/17 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