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laySt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idas82539 (喵)》之銘言: : 對於不想看太多字的人,以下是結論與提醒: : 如果你可以克服上述的缺陷與問題,我才會推薦你玩莎木。 : 那麼莎木真的那麼糟嗎?不,儘管是1999年左右的作品,但即使以現今標準來看, : 莎木的畫面跟音樂,還有在一代的劇情都還是算不錯的。不過要講畫面之前, : 我想有必要先比較同時代的其他遊戲作品,例如: : 1. 女神異聞錄2: https://youtu.be/YXTVnW4NKaQ
: 當時主流RPG大概就長這個樣子。 : 2. GTA2: https://youtu.be/7-UnJevhWzA
: 你可以發現,儘管GTA2很想要模擬搶劫跟車禍等犯罪要素,但受制於當時的平台硬體 : 限制,以及3D經驗的缺乏,結果是做了一款流暢但只能鳥瞰的遊戲。 : 3. 抓猴啦! https://youtu.be/KZY8F0SiSFY
: 3D遊戲大概就像這樣,姑且不論看了會覺得「三小?」的開場。這款遊戲是PS的經典 : 之作。抓猴是非常成功也很好玩的3D動作遊戲,但受制於硬體與流暢度、讀取時間 : 的取捨,縮小人物比例變成Q版以簡化動作是當時主流做法。 在畫面這部分舉例的遊戲,第3點例子-抓猴啦, 那個畫面我不同意這款算是當時3A級動作遊戲的主流品質。 抓猴啦 頂多算當時小規模開發團隊的中低成本預算,開發的小品動作/休閒益智遊戲。 然而,莎木一當年花費了約60億日幣的開發預算, 不應該跟這類小規模中低預算等級的遊戲來當作同類型的對比項目。 我們從莎木兩款系列作品的發售時間點來看: 莎木一日版是在1999年的12月29日發售(已接近西元2000元), 莎木二日版是在2001年9月6日發售(PS2已經上市1年6個月)。   跟莎木一代有同樣3A大規模開發等級的遊戲,以1999年而言, 至少是要例如Capcom的恐龍危機1代 (Dino Crisis)--1999年7月1日發售,   或是Square soft的異魔2 (Parasite Eve 2)--1999年12月16日發售。 或是SCE的龍魂騎士:救世傳說 (The Legend of Dragon)--1999年12月2日。 恐龍危機 gamepla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_TILiZSJ8
異魔2 gamepla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U_0Bobn1s
龍魂騎士 gamepla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fsGWlXyGZE
到了莎木二代的2001年9月,同年度的PS2主機遊戲, 已經有Konami的潛龍諜影2 (Metal Gear Solid 2)--2001年11月29日發售。 或是Square Soft的FF10代 (Final Fantasy X)--2001年7月19日發售。 潛龍諜影2 gamepla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sHbwpvHcA
Final Fantasy X gamepla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5SaCdcltQ
但是如果以遊戲開頭/過場CG動畫品質來比,莎木不管是一代或二代, 都稱不上是同時代的尖端品質。 1998年Namco的鐵拳3(Tekken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vtUxEFQaU
1998年Namco的實感賽車4(Ridge Racer Type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437zrtrunQ
真的有心要找的話,1998/1999那兩年至少有上打以上數量的遊戲動畫都比莎木好。 當年1998年11月Dreamcast於台灣首發時,我也是購買了VR快打3-tb版的同捆版。 莎木在剛發售的年末商戰~隔年1999春季時,一直被當成SEGA的王牌作品來宣傳。 (而且當時莎木的遊戲類型並不是動作ACT遊戲,也不是角色扮演RPG遊戲。 當時SEGA給電玩雜誌媒體的分類是"FREE"-Full Reactive Eyes Entertainment,   中文被翻譯成:全反應視點型娛樂) 莎木開創了當時日本遊戲界的開放型世界玩法,也因為開發時間的過長, 從原本的Sega Saturn平台,轉移到下世代的Dreamcast。   它的互動方式(大量的可互動事件NPC/大量的QTE),以及廣大地圖的玩法, 的確是開了日本遊戲界的先例。 但是若要論動作模型的流暢度/畫面品質/遊戲過場動畫呈現方式, 跟因為當時硬體資源相當有限,所以廠商集中火力在封閉型環境的遊戲相比, 莎木其實並不能算是同時代的業界最頂尖水準。 (一代剛好卡在PS1要與PS2交接的時期,莎木一也許可以稱得上是DC同期最佳畫面, 但是到了二代,PS2主機已經發售一年半後相比,它已經被性能更強的PS2追趕過去。 當然,開放型環境的遊戲,因為資源更分散,畫面品質本來就更難跟封閉型遊戲相比) 莎木開創了日本遊戲業界的開放型世界玩法,它是業界先驅,這點無庸置疑。   但是若要論遊戲畫面品質的差距,應該拿同期的其它同樣大規模制作的作品相比。 而不是拿"抓猴啦"這類出發點/設計方向就不同, 開發團隊握有的資源也相差甚大的中小型遊戲作品來類比其畫面的大幅差距。 這對於要宣示該遊戲在那個年代的領先地位,難以給觀眾有較客觀足夠的說服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7.129.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563802189.A.480.html ※ 編輯: neo718 (106.107.129.229 臺灣), 07/22/2019 21:39:10
shinmori: 拿CG動畫和即時運算來比怪怪的,當時即時運算技術莎木 07/22 21:56
shinmori: 應該是頂尖的 07/22 21:56
gambitlin: 推考古文,不過如樓上所言,莎木是即時運算不是CG 07/22 22:58
mercuries2: ps2沒有同類型的遊戲畫面比得上莎木吧 07/22 23:10
tn: 怎麼會拿CG動畫比? 07/22 23:56
ace0824: 拿CG動畫和即時運算來比較,是不是有點搞笑XD 07/23 00:42
rockmanx52: PS2性能並沒有比DC好多少喔.... 07/23 01:10
rockmanx52: PS2看起來畫面很棒是靠預錄畫面造假 這個是公認的事實 07/23 01:10
hass231470: 莎木強在即時運算 那是個方塊人的年代 07/23 01:15
hass231470: 可是你看到真人涼和一堆歐巴桑在日本小鎮聊天 感動 07/23 01:15
slimu0001: dc接上vga box後畫質提升也是很有感的,還有拿純cg跟即 07/23 02:21
slimu0001: 時運算來比會不會太搞笑啊 07/23 02:21
papazzz: 拿CG比,你要不要乾脆拿Toy story2來比好了 07/23 04:01
cvs1234: Ps2性能潮強是索尼宣傳戰打的太成功了 07/23 07:09
longya: 預錄即時傻傻分不清 笑死 07/23 07:30
wingdeniel: CG和即時運算都分不清了 這樣比下去好嗎? 07/23 08:32
mogo: 拿當時一般遊戲來比較 並無覺得不妥 因為那表示就是當時一 07/23 09:06
mogo: 般的畫面 07/23 09:06
segio: 當時的SEGA不知為啥都很少使用CG動畫. 07/23 09:52
kyleJ: 因為PS2用DVD有足夠空間塞算好的CG影片進去,不過我覺得之 07/23 10:25
kyleJ: 後移植到新機上反而變成CG的畫面比較差 07/23 10:25
a19840715: 第一次聽到莎木的遊戲在當時不算頂尖XDDDD 07/23 10:45
a19840715: 上面錯字,遊戲->畫面 07/23 10:46
Adollin: SEGA就是個自豪於技術了的公司啊,在自家主機當然要徹底 07/23 16:24
Adollin: 發揮主機效能,也是一種展示給第三方廠商的目的 07/23 16:24
tsairay: 因為DC用的GD,容量小啊 07/23 17:40
qaz630210: dc顯卡的部分特性贏ps2而已,運算能力ps2贏3、4倍 07/23 18:35
qaz630210: dc跟ps2比的優勢就是畫面乾淨銳利,就這樣 07/23 18:36
PttAdmin: 不懂亂講 誤人子弟 07/24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