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reschool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分享一下 我也是一個不喜歡給誘因的媽媽 我比較會採取不定時距的增強教育方式 通常我會不厭其煩用各式各樣的說法的告訴她後果是什麼! 我覺得3~6歲的孩子對於選擇的後果其實概念非常的模糊 例如不起床就會遲到 但遲到會怎麼樣? 他們其實是沒有概念的 所以我可能會先跟她進行問答(不能有憤怒或是催促的情緒) 你不起床等等就會遲到你知道嗎? 那遲到了你跟同學玩玩具的時間變短 那你希望玩玩具的時間變少嗎? 或是你遲到了老師可能不會讓妳進教室 那你就要跟媽咪去上班可是沒有玩具可以玩 那你要跟我去上班嗎? 或是委屈的跟她說你再不起床變成媽咪遲到 媽咪遲到了老闆就不給我錢那我們就沒有錢可以去迪士尼之類的話 通常想一想,她就會認命的起床趕緊去上學 不刷牙也是類似 如果你不刷牙就會蛀牙 然後下次去看牙齒的時候 醫生可能就會罵媽說怎麼沒有幫你把牙齒照顧好 你希望牙齒的醫生罵媽媽嗎 或是如果蛀牙了以後新長出來的牙齒就會長的亂七八糟 然後別人可能會笑你牙齒不整齊 你覺得牙齒不整齊漂亮嗎? 那你還要不刷牙嗎? 當然,常常上演這些劇情爸媽也不會口氣很好 只能說幫爸媽就是一種修練 我自己的媽媽是覺得我很煩跟她講這麼多幹嘛打下去最快 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他們都懂得要做這些事情 但是就是一個盧小的情緒上來就跟你鬧脾氣 跟孩子硬碰硬就輸了! 最後通常落得一個她大哭媽媽氣到一個爆炸的狀況 通常最後我就會用很冷靜的態度說 好,那我覺得之後都不要上學好了 我等等去打電話給老師說從明天開始我們沒有要去上學 然後她就會崩潰放棄她原本的堅持 有時候事後哭完一段時間後 你再問她說為什麼不去做我們要她做的事情 例如早上不起床不想上學之類的 她都會很無辜的跟我說媽咪其實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我沒有睡飽之類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說出那樣的話 或是說出一些很可笑的理由 雖然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但還是不能放棄每一個教育的機會 要一一擊破她那些孩子氣可笑的理由 讓她知道這些理由在媽媽跟前都是不管用的 下次盧小的時間就會縮短 她也知道跟媽媽耗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特 以上是我用囉嗦的方式跟小孩互動的分享 也許再大一點會不管用 教養這條路有夠長 大家一起努力了! 補充回應原po的標題 我想親子教育不是只有自然後果跟萬事鼓勵這兩個選項 中間一定還有很多選項可以斟酌實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也不要覺得自暴自棄的放棄教育或是督導孩子 畢竟,他們真的還是孩子而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59.1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eschooler/M.1539760280.A.966.html ※ 編輯: vivienjim (223.137.159.112), 10/17/2018 15:20:35
rimadyl : 這些差不多是我平常碎唸的日常了,謝謝您的分享,10/17 15:59
rimadyl : 我會繼續唸下去的qq10/17 15:59
我覺得不是唸就會有用 而是要幫孩子找到原因 理解這樣行為不當的後果是什麼 如果只是持續的碎念 最後是會被當成耳邊風的 我的方式用文字描述起來可能像是碎念 但實際上是進行持續的問答 幫她找到原因並且協助她解決阻礙她的原因 並且提早告訴她 很多事情雖然我們都不想做 但還是要去做
zetaj : 我是認為找出原因跟提供動力比持續碎念有用,孩子也10/17 16:20
zetaj : 許知道道理,但是做不到(譬如知道要早起但就是起10/17 16:20
zetaj : 不來),要找出起不來的原因,是睡不夠還是動不夠,10/17 16:20
zetaj : 如果每天都能九點就寢大概都不會賴床10/17 16:20
rimadyl : 每天大概是八點半到九點上床,在無光無聲的狀況下大10/17 16:24
rimadyl : 寶十點前睡著就阿門了10/17 16:24
rimadyl : 找出原因是很重要沒錯,但我自認在可控制範圍下,作10/17 16:26
rimadyl : 息已經穩定許久,也長期都是放山雞騎車跑步游泳狀態10/17 16:26
rimadyl : 了,還是有些孩子會為了莫名原因不願或無法入睡,包10/17 16:26
rimadyl : 括我一直擔心的adhd10/17 16:26
莫名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排除特殊疾病的因素 像是我女兒可能只是想撒嬌 想要媽媽一起跟她睡而遲遲不肯睡著 這時候我就會告訴她 媽媽是有家事任務在身的 沒辦法為了滿足她的需求而放下手邊的事情 而我可以提供替代方案(講床邊故事)讓她可以帶著媽媽的愛去睡覺 她就接受了自行入睡的選擇而不會遲遲不肯去睡覺
zetaj : 那就是不夠累,動不夠。10/17 16:27
zetaj : 飯後休息一個鐘頭後,可以跳跳繩10/17 16:27
rimadyl : 我們是飯後去騎滑步車,吊單槓,惟一早睡方式是下10/17 16:30
rimadyl : 午不睡,但你知道的,半夜一樣狂驚醒10/17 16:30
rimadyl : 個人並不認同「那就是」,雖然大寶也還無法確定是否10/17 16:32
rimadyl : adhd,但孩子百百種,不是一種法則就可以教好所有孩10/17 16:32
rimadyl : 子,運動我們一直都持續著,必須跟您強調這點10/17 16:32
當媽媽當然就是要持續幫孩子找原因去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 我自己有的時候太累反而也不好入睡 也許睡前說說故事聊聊天 像我習慣把小牛津放著唱歌請她聽 最後總是呼呼大睡
zetaj : 如果有懷疑就找專業的諮詢或管道,我知道孩子有各10/17 16:35
zetaj : 種不同模式,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盡力試過各種方法(10/17 16:35
zetaj : 因為你一直在反駁)孩子的常規還是沒有進步,那是否10/17 16:35
zetaj : 該讓更專業的來試試?10/17 16:35
zetaj : 原文指出你的自然後果跟先生的鼓勵模式對孩子都沒10/17 16:37
zetaj : 有產生作用,那代表還沒找出原因,我也只是提供方法10/17 16:37
zetaj : (但都被你說都做過了沒用),與其一直懷疑孩子有10/17 16:37
zetaj : 什麼狀況,不如求助專業10/17 16:37
zetaj : 我在教學現場(之前是中學老師)看到很多家長後來10/17 16:42
zetaj : 放棄教養,把孩子交給學校(不是指你)美其名是「10/17 16:42
zetaj : 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被老師處罰責罵」,結果是一群10/17 16:42
zetaj : 連常規都無法處理好的青春期孩子讓老師焦頭爛額10/17 16:42
zetaj : 我有朋友的孩子是氣質特殊的孩子,也是從小開始上10/17 16:44
zetaj : 職能課,現在大班改善很多,我想說的重點就是「不斷10/17 16:44
zetaj : 發掘原因比固守現有教養方式有用」10/17 16:44
推發現原因 我覺得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他的原因 也因為如此我也幫朋友發現他的孩子有過動的問題 在這之前她們只能不斷的打罵但依然無效 我個人很喜歡一句話 *溫柔且堅定的教育孩子* 孩子不能理解我們就說到他理解 但還是要持之以恆的不斷建立正確的生活模式
NOTHINGES : 推z大 其實交給專業人士判斷 詢問其意見最有效10/17 16:46
rimadyl : 目前孩子做過數次評估,因為年紀未到,也無法做出是 10/17 17:10
rimadyl : 否有adhd,樓上說過的專業人士,包括醫師,幼稚園老 10/17 17:10
rimadyl : 師,兒童諮商,遊戲治療,這些是我目前已經和正在繼 10/17 17:10
rimadyl : 續嘗試的部分,我的反駁就是基於以上接觸過的專業人 10/17 17:10
rimadyl : 士認為父母方已經有努力但還沒成效,運動一直都是 10/17 17:10
rimadyl : 我自己很堅持的部分,所以我也只能針對運動不足做 10/17 17:10
rimadyl : 反駁 10/17 17:10
zetaj : 運動有強度之分,不是有動就有,每個孩子需求的強 10/17 17:11
zetaj : 度不同。但那是你的孩子,你認為不是原因就不是 10/17 17:11
rimadyl : 我更想知道的就是您能提出我還沒嘗試或努力不足的 10/17 17:14
rimadyl : 部分,光是運動或作息,並不足以解決「起床」問題,10/17 17:14
rimadyl : 至於常規那是不可能也不應該放棄的,也許我的說法10/17 17:14
rimadyl : 讓您誤解「媽媽只有碎唸而無其他作為」,不過目前10/17 17:14
rimadyl : 其他版友提出的做法我也一直在實行,尋求專業協助也10/17 17:14
rimadyl : 未間斷,爸爸用的方式我有疑慮但未阻止,如果解釋這10/17 17:14
rimadyl : 樣會成為辯駁,那也沒什麼好溝通的不是?10/17 17:14
rimadyl : 包括我自己正在取得阿德勒親子訓練師認證,辯駁對10/17 17:16
rimadyl : 我的現況並無幫助,我只是試圖解釋目前已經/正在嘗10/17 17:16
rimadyl : 試的方法10/17 17:16
hsinlingchu : 我也用過這種碎唸法,常常下場就是親子怒目圓睜,10/17 17:23
可能是因為字句的問題 應該是每次一句話等她回應你 讓她知道她應該可以做什麼而不能做什麼 重點是,媽媽不能先生氣 先生氣就輸了! 要讓她理解並認同正確的行為
hsinlingchu : 關係緊張,自己變成自己痛恨那種嘮叼媽,後來就 10/17 17:25
hsinlingchu : 減少說教,改用其他方法鬥智10/17 17:26
rimadyl : 碎唸對我大寶時有時無效,有時是鬧脾氣不說話有時是 10/17 17:34
rimadyl : 想睡臉,二寶就會「我知道了」接著會引導說出如何 10/17 17:35
rimadyl : 做,我想還是存在個體差異的 10/17 17:35
hsinlingchu : 讓小孩啞口無言是你想要的結果嗎?對我不是 10/17 17:41
可能有點用詞不當 應該是說我覺得對話是一種延續性的行為 很多時候我還是會遭遇到她沒有辦法達成媽媽原來提供她成就感的目的 會開始*張* 我通常就是會持續的問出她真實拒絕執行指令的理由然後反擊她 所謂的啞口無言應該是說不能讓她用莫名的理由想要拒絕執行指令 畢竟大人也會有想要偷懶不上班或是很累不想洗澡刷牙的時候 但理智會告訴我們不能如此的原因 我也常跟我女兒說,很多事情媽媽也不想做但不得不做 當然,我個人是覺得教育也是需要恩威並施,動之以情,言之有理 我個人檢討自己是沒有辦法從頭溫柔到尾或是只使用好棒棒鼓勵的方式 但我沒辦法肯定絕對的鼓勵或是放任自暴自棄啦!
hsinlingchu : 這樣小孩會有一種挫敗感,我更希望小孩感受目標 10/17 17:42
hsinlingchu : 達成的成就感 10/17 17:43
hsinlingchu : 我希望小孩從一次一次的小成功培養我也能做到 10/17 17:46
hsinlingchu : 的自信心 10/17 17:46
當然也不是持續打擊孩子囉! 適時的自主鼓勵當然是要的
hsinlingchu : 我也會說教,要說到讓孩子心悅誠服很不容易,要10/17 17:49
hsinlingchu : 一直換情節,找時機,反覆用不同方法好好的說10/17 17:51
hsinlingchu : 溫柔而堅定背後,我覺得要先理解小孩,了解他10/17 17:55
hsinlingchu : 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達不到你的要求,是他做不到還是10/17 17:56
hsinlingchu : 大人的要求不實際,然後再去用小孩能接受的方法去10/17 17:57
hsinlingchu : 溝通
認同找出困難的地方 或是他不願意執行的地方 總是要多方嘗試的啊! 而且不同的事情也會有不同的應對做法
hsinlingchu : 我自己是覺得溫柔而堅定非常非常難,我一直做不好10/17 17:58
rimadyl : 非常難,但真的是真正的惟一準則,10/17 18:33
hsinlingchu : 我是已經放棄溫柔而堅定這個信條,因為和小孩搞10/17 19:00
hsinlingchu : 到後來,我就變成堅定而不溫柔,或溫柔而不堅定10/17 19:01
hsinlingchu : (媽媽舉旗放棄原則),所以我決定這個原則不適合我10/17 19:02
hsinlingchu : 自我反省另求生路10/17 19:03
hsinlingchu : 我是講我自己的失敗經驗,應該有更多EQ高的媽媽能10/17 19:07
hsinlingchu : 堅持10/17 19:07
rimadyl : 很難也是真的(抓頭)但是情緒是大人自己的課題,10/17 19:20
rimadyl : 我也一直在練習=每天都爆氣,但還是得努力10/17 19:20
hsinlingchu : 小心溫柔而堅定讓自己變成碎唸嘮叨媽,小孩聽而不聞 10/17 20:27
hsinlingchu : 我一個朋友是這種碎唸媽, 他常抱怨孩子講不聽10/17 20:28
hsinlingchu : 他兒子也跟大家抱怨他媽媽有多煩10/17 20:29
我覺得碎念跟諄諄教誨還是有一段落差 至於要怎麼拿捏 就是一門媽媽終身要學的學分啊!
hsuehhm : 碎念+1 不過現在孩子大了盡量避免,一來太貶低小孩10/17 22:40
hsuehhm : 自制或思考能力,二來小孩會麻痹對碎念無感10/17 22:40
hsuehhm : 所有大人教的東西都有其實質能為個人帶來好處的目10/17 22:45
hsuehhm : 的不是嗎?這算賄賂或現實?只是小小孩無法了解或10/17 22:45
hsuehhm : 體認這些目的,幫小孩加顆糖有這麼嚴重嗎? 10/17 22:45
rimadyl : 我還不知道加顆糖的嚴重程度,但我閱讀的書籍和網 10/17 23:51
rimadyl : 路資訊基本上都不贊成以賄賂去獎勵孩子的學習或練 10/17 23:51
rimadyl : 習,都與動機是否是內發性的有關,如果我只是要求 10/17 23:52
rimadyl : 孩子做好本分,的確可以用許多獎勵鼓勵,但問題就在10/17 23:52
rimadyl : 於我希望動機是正確的,如果日後獎勵需求越來越高,10/17 23:52
rimadyl : 或是學習越來越難,賄賂性的動機能持久與否,我個人10/17 23:52
rimadyl : 是不樂觀的10/17 23:52
我想R媽媽可以參考一下所謂的“不定時距增強”這個教育方式 畢竟孩子要能完全在沒有正增強的條件下主動積極完成爸媽或社會期待的目標過於理想 但我們又不能放棄這個理想而全部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 老話一句 還是要繼續努力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 套句隔壁版的名言 別人的兒子都這麼難教了! 自己的孩子更要好好教!
hsinlingchu : 給予獎勵之前,可以先跟孩子溝通好,這是要幫助他養 10/18 02:42
hsinlingchu : 成習慣10/18 02:42
hsinlingchu : 以後習慣成自然就不需要獎勵 10/18 02:43
hsinlingchu : 教養沒有一定原則,不同方法都可以試試 10/18 02:44
hsinlingchu : 起碼我家施行正向增強收效滿好的 10/18 02:46
MarcusWright: 數增加而需使獎勵變新(或變大)才能驅動的副作用,但 10/18 06:44
MarcusWright: 誘因鼓勵和碎念講理我會混合使用,前者的確會有隨次 10/18 06:46
MarcusWright: 數增加而需使獎勵變新(或變大)才能驅動的副作用,但 10/18 06:46
MarcusWright: 我發現一個附加的效果,討論獎勵和獎勵門檻時,孩子 10/18 06:46
MarcusWright: 有時會主動要求提升門檻,太容易達成可能不夠具挑戰 10/18 06:46
MarcusWright: 性(成就感)吧? 10/18 06:47
MarcusWright: 回到碎念講理,我想補充兩點,持續碎碎念到擊中他不10/18 06:53
MarcusWright: 配合的背後原因的確很重要,但當中需要注意口氣,不10/18 06:54
MarcusWright: 耐煩或變兇,小孩都會分辨出來,而我兒也會明確反應10/18 06:54
MarcusWright: 他不想被這樣對待。另外有時在設法快速說服他的時候 10/18 06:54
我非常認同孩子都會發現口氣不對的問題 如果口氣不對最後往往是交涉失敗 我也會提供她快速的選項讓她做選擇 最後她就會發現選擇常規的那條路是最好走的
MarcusWright: ,我會直接開出選項(兩、三種),幫助他決定(配合),10/18 06:54
MarcusWright: 多數時候也能奏效,而有的時候,我會給他開放選擇10/18 06:55
MarcusWright: 這件事你要自己決定OK,但後果自己負責喔,而爸爸也10/18 06:55
MarcusWright: 不見得總是對的,若你的選擇比較強比較有道理,爸爸10/18 06:55
MarcusWright: 也會配服你稱讚你。10/18 06:55
MarcusWright: 總之,我的原則是希望把小孩當大人、完整的人來對待10/18 06:56
MarcusWright: 盡可能尊重他,他也可能有比我們對、比我們對的時候10/18 06:57
MarcusWright: 我們自己不想被怎麼對待,就別用那招去對待孩子。四 10/18 06:58
MarcusWright: 五年相處下來,成效也還不錯。10/18 06:58
MarcusWright: "比我們懂" 10/18 07:00
我也是會誠心接受我女兒的理由 例如睡前她不想把拼好的積木或堆好的娃娃屋收起來 我問她理由 她說,我很辛苦的才拼好 但是你要我現在花時間收起來 然後明天我要玩的時候又要花時間拼 這樣我玩玩具的時間不就變短了嗎 我後來想想好像也不無道理 我接受了她的說法 折衷請她把那堆積木娃娃屋集中到某個角落 是一個達成母女共識的結果
puccalove : 純粹個人經驗,我並不喜歡不停被父母問原因後又被 10/18 08:11
puccalove : 個個擊破,因為話都是大人在說,理都是成人在講,沒 10/18 08:11
puccalove : 有同理我的感受,我學生時代也只是覺得我那當老師 10/18 08:11
puccalove : 的媽媽,只是想表示她對她有理,都是我找藉口(攤手) 10/18 08:11
puccalove : ,因為我怎麼講都講不過她啊(煩躁) 10/18 08:11
有的爸媽會採取絕對壓制的態度去指責孩子都找藉口確實令人不耐 但我很努力的在孩子在常規表現不好的時候 (冷靜且平靜)告訴孩子為何我不讓她這麼做但也許你可以這麼做 下次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我通常會反問她你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其實她心裡根本也是都知曉也沒什麼特別好掙扎的了 最後自然就會建立起應該什麼時後要去做什麼事情的模式 目前這樣模式下 孩子的表現在學校老師也說自理能力算是比同期孩子來得好
puccalove : 樓上爸爸講的+1,也許原po媽媽可以取中間值,兩種 10/18 08:19
puccalove : 方式混雜著用,楊過不也悟出武學各派各有巧妙,唯 10/18 08:19
puccalove : 對戰時不需拘泥於何派招式,當用則用XD 10/18 08:19
MarcusWright: "擊破"的用詞不是那麼妥當,隱含我們比孩子都懂都10/18 08:26
MarcusWright: 正確的感覺,我更正成"瞭解"好了。10/18 08:26
hsuehhm : M大的適用比較小的小孩,p大該是中年級以上小孩感受10/18 09:40
※ 編輯: vivienjim (223.137.132.109), 10/18/2018 10:23:13
marmalade : 不要先入為主先貼標籤 仔細觀察和用心感受孩子的需 10/22 16:18
marmalade : 求 10/22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