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ublicServ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個題目很有趣 但從你的回應內容來看,我有幾點觀察點給你參考 1.先從你選擇的觀察別縣市來說 你說選擇這台北市、嘉義縣跟高雄市是因為產業別的理由 因為你想瞭解的另外一個重點是「環境」因素。 你的原文是這樣的: 「我另一個要觀察的重點在環境 這三個地方政府正好處於三個不同產業分布的都市:金融、製造業與農業 另外也可以觀察不同地方政府同一局處的職場」 我想即便您有公務經驗,但應該沒有待過地方政府吧。 以地方政府的權限跟能力,即便在公務員素質較為整齊的台北市而言 台北市對於產業能夠發揮的「實質」影響力其實很小 為甚麼? 因為缺乏產業所需要的政策工具,特別是財稅工具跟勞動力的調控部分 這幾乎都是中央權限,前者舉例來說是減稅或者投資獎勵,後者主要是外勞配額 地方政府頂多可以在都市計畫的編定上面給予方便或某種就地合法(科科) 也就是說 一個身處於地方政府的公務員,他個人職涯的規劃及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是跟所處縣市產業環境可以說關係很低 所以如果你真的用這個理由去作為篩選縣市的考量,那在我看來真的沒啥意義。 2.那影響公務員職涯規劃及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之「環境」因素是甚麼? 相對來說,應該不是你說的產業別。 如果以組織內外部來說,組織外部因素可能會有下面幾種考量 (1)家鄉考量:北部的南部人想返鄉,南部的北部人想回北部,後面以此類推 (2)煩人的干擾因素:這就很多了,機車的媒體、王八蛋的一元,神經病的刁民都是 另外組織內部因素也許會有: (1)不管基層死活的政治人物,愛作秀的政務官,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無良主管 (2)一大堆無聊沒有必要的考核考死人 因為是你的博士論文不是我的,我就列到這邊就好 我相信上述這些因素都會比你說因為產業別而能更貼近 你想要研究的職涯規劃跟工作及生活的平衡是怎麼回事 3.如果還是選擇這三個縣市,我絕對不會用所謂的產業別來作為篩選的理由 選台北市,因為是首都,所有的公務體系建置相對完整然後上面所說的干擾因素粲然大備 都可以找到支持職涯轉換及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好理由。 選高雄市,是因為考量縣市合併後,對原本各自區域內各安其位的公務同仁會不會因為 體制的轉換而讓這些想要研究的東西產生變化 選嘉義縣是因為嘉義縣是縣市規模而不是直轄市規模(上述兩者都是) 也沒有縣市合併的體制干擾因素,比較可以從縣市體系本身的問題衍生出來 探求與上述兩直轄市有別的相關因素 我想這樣講會讓人比較覺得你有懂地方政府,而不是套套邏輯。 4.我看一個在學術道路上前進的人,到底是不是「夠資格」這件事情 不是因為他通過了所謂的系上考察 也不是因為外國人口試時說這個主題很有趣通過口試 更不是因為他們在各自領域上的專業素養就可以類推認為在判斷非他們領域的東西是 「夠資格」拿來做研究 台灣學術圈充滿了一大堆拿到公共行政領域的英美博士 卻吝於對台灣公共行政實務上遇到的問題,腳踏實地的去理解實地的因素 去發掘背後的原因,去提出夠水準的解決方法,然後回饋在教學上可以教出好學生 一大堆符合SSCI的研究與報告,然後對實務問題一點解決力都沒有 擺在架上都覺得浪費空間,這就是我們國家公共行政的資格水準。 5.同場加映 2005.3.01 天下雜誌318期 兩萬名「教授長工」的故事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0796 2012.10.3 天下雜誌507期 高教悲歌 教授拼業績 http://www.cw.com.tw/magazine/magazine.action?id=1014 希望你拿到博士學位後,不會成為國家官僚鄙視的對象之一。 -- 那一年。我在公部門的日子。 狗臉歲月,持續連載中........... http://ocrder.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22.14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Servan/M.1397053341.A.F1A.html
zimt:淚推第四點 難怪志X 保X會變成台灣公務員的搖籃 04/09 23:58
zimt:然後這個搖籃專門餵準公務員吃除了口號嘴砲一無是處的垃圾 04/10 00:00
zimt:考進去以後官方辦的受訓課程還是ㄧ堆差不多的東西 04/10 00:01
DoD:我想挑選研究對象的論述一定不是幾行就講完的。 04/10 00:10
DoD:另外因素是什麼,不正是他的研究要做的嗎? 04/10 00:11
DoD:再來,台灣一大堆博士,與原PO也沒有關係,不需一概而論吧。 04/10 00:12
leise:謝謝您的指教,這些我都會納入考量,但其實我的主題不是公 04/10 04:12
leise:共行政,所以公務體系對我來講只是一種產業,我關注的重點在 04/10 04:12
leise:層面,細節部分很難在版面上討論清楚,但您的意見非常寶貴, 04/10 04:14
leise:確實有助於我設計問題,並在解讀訪問結果時能更確實捕捉到背 04/10 04:15
leise:後的原因,所以非常感謝您 04/10 04:15
leise:產業並不是公務員執行公務後的結果,而是他生活的背景值 04/10 04:17
leise:老實說,如果我的專業是做公共行政,我大概會選擇做英法公 04/10 04:49
leise:務人員錄取與遷調制度吧,因為剛好兩個極端,也滿有趣的,剛 04/10 04:50
leise:好反應兩國的政治與文化思維....可惜我不是 04/10 04:50
silentocean:第4點的問題套在公務員也一樣 04/10 05:56
dollyann:我不覺得補習班怎麼了,我補了一年習覺得除了考試的東西 04/10 08:19
dollyann:很多熱血的老師也會提供很多社會關懷和公務體系現狀的 04/10 08:20
dollyann:反省檢討 個人覺得這是很有價值的 反觀基礎訓上的東西 04/10 08:21
dollyann:才更流於口號吧,內容空洞… 04/10 08:23
silentocean:基礎訓真的很空洞,遠不如集中實務訓來得有意義 04/10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