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Queer_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人長大了,就會開始回顧過去,解答小時候未知的謎,這個謎可能是難以啟齒、觸動心 裡最深處不願意揭開的傷,等待長大的自己,走向療傷之旅。這部在台北電影節的作品 黃惠偵導演「日常對話」2016年完成,2017年上映。剛開始我沒有選擇這部片來當作我 觀影的對象,一方面是看到海報上描繪失落的母親形象,剎那看似為了同志子女而傷心 難過,我誤解這是在講同志的父母親故事。另一方面我很少看女同片,如果有,大多也 是在女性影展驚鴻一瞥,鮮少認真仔細看女同志主題作品,少了對比的鏡面。 這次因為政大藝文中心舉辦社會公義影展緣故,我從都市的郊區跨越了中心來到木柵山 坡上的視聽館,斗大的月亮,比看不見月娘的中秋夜更顯團圓。月光照亮走往山上的楓 香步道,路上幾乎是來看「日常對話」的觀眾,展廳座無虛席熱鬧非常。當影片播放時 我才明白原來導演描寫她女同志的母親,年過半百的雲林婦人是片中主角,留著平頭, 穿褲裝,儼然男生模樣,但臉卻還是女子的面容。片名雖然叫做日常對話(small talk) 其實他們對談內容一點也不日常,可謂非常,那是很難說出的話。導演黃惠偵是長女, 從小跟隨母親跳牽亡歌陣,小學沒畢業就開始賺錢,下面的妹妹也一起工作,連妹妹的 兩個女兒後來也加入,這個被社會看不起的行業,總在邊緣中的邊緣,很少人瞭解。 直到黃惠偵二十歲那年認識紀錄片導演楊力州,牽起她想要拿起攝影機拍下自己家的故事 以及她與母親之間難解的親情謎團。映後座談導演講了,傳播媒體在社會中很重要,誰擁 有了解釋權,發言權,就能夠影響群體。紀錄片就是一種可以讓大眾知道什麼是藏在影像 背後,真實活生生的人物心聲。楊力州當初為了要拍攝他們的牽亡歌陣,用意在於讓觀眾 可以透過其他觀點來認識這個源自閩南習俗的喪葬表演,目的在於牽引亡魂到極樂世界, 工作性質其實很神聖,卻被外界誤認為不入流,問題很多的陋俗。 看了電影會知道主角幼年辛苦,生活在農家的雲林北港鄉下,母親其實很疼她,導演把 主角帶回老家,和她的兄弟姊妹相聚,那一幕很感人,他們大概心裡也有數這個主角小 時候就跟其他人不太一樣,雖然後來也嫁人,還生了兩個女兒。不過,因為家暴,丈夫 酗酒、賭博讓主角帶著導演跟妹妹逃離這個可怕的家,相依為命,日子清苦。卻也熬了 過來走到現在,十幾年前丈夫過世,他們才開始放下心中重擔,免於活在恐懼之中。 主角說,如果殺人合法,她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丈夫,還要把他剁成肉醬,從情人到仇人 這個婚姻讓主角非常不幸福。或許,我猜想,當初婚姻也許是被長輩決定的,儘管她是 女同,卻還是結婚生子。再來就是說,主角雖然與兩個女兒生活,彼此卻沒有太多交集 很像是陌生人,明明是最愛最親的人彷彿生活在另個世界。她們知道母親有很多女朋友 也曾經來家裡同居,主角對外很公開不隱藏,大家也知道她愛女生,對喜歡的人很好, 錢都花在追女朋友的事情上。這個對老年同志來說很不容易,因為以前的社會風氣保守 要忍受異樣眼光,也不像現在有很多支援管道,承受巨大壓力很辛苦。但是,主角做她 自己,如果讓她重新選擇人生,她不結婚,寧願一個人生活,比較自在。 導演黃惠偵也透過拍攝,重新修補與母親的關係,這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導演結婚 生了女兒,她知道為人母的辛酸與幸福,養育小孩長大,她想知道母親,是不是也很愛 她們,雖然有人說主角在外宣稱小孩是領養來的,讓導演啼笑皆非,卻著實心裡難受, 因為這是她的母親,懷胎十月把她生下,她最愛的人。於是透過孫女與主角互動,導演 開始把問題慢慢丟給主角,一步一步來解構母親心裡深處的提防,看似日常卻非常的對 話過程。導演說她拍了十多年,終於在這幾年下定決心,跟母親說把故事講出來。當然 是很困難的拍攝,尤其是拍最親的人,面對鏡頭哪會如此自在,所以導演動之以情,說 之以理,希望母親能夠同意拍攝,也說出多年來藏在心底的諸多秘密。 最精彩也最不堪的一場對話是導演與母親在飯桌上,只有兩個人的現場,沒有攝影師、 燈光師,三台機器錄製的片段。從早上拍到傍晚,七、八個鐘頭,最後呈現出約十分鐘 的動人劇情。是該好好坐下來來談談,主角想要逃避,不想回答卻無法離開,面對導演 提問,好幾次都默默無語,顯露出不安焦躁,眼睛無法直視對方的困窘。導演很勇敢的 說出幼年被父親非禮的痛苦往事,主角說她不知道。這也安撫了導演以為母親不愛她, 小時候排擠她的誤會,在對話中逐漸解開。天底下很少有父母不愛小孩的,導演想要母 親知道,雖然她現在是別人的媽媽,但也還是主角的小孩,也想要得到母親的愛,這是 無法被分割的,儘管導演長大了,主角老了,不過心中的遺憾,還是得找機會彌補。 我記得主角在老家時掃她母親的墓時說,小時候看到媽媽準備農藥要自殺,她很聰明的 把農藥拿去水中倒掉,媽媽的婚姻同樣也不幸福,到死之前,掛心不下的就是主角。看 到這裡,我認為電影呈現出三個世代的母親,一是主角與母親,導演與主角,導演與小 女兒,共同交織出深厚親情,她們彼此互有關係,也有切不斷的連結,愛小孩的心都是 一致的,喜歡看細膩情感的觀眾,看這部紀錄片會有很深的觸動。 整體來說,電影基調是嚴肅的,沈重的,可是也有笑點,比如導演的妹妹的兩個女兒, 看到在小時候問阿媽是男生還是女生的問題,重新回頭看以前影片,覺得有趣,童年的 回答是大人無法模仿的天真,回答的語言也從母語變成了華語,情境改變了。又或者, 導演訪問主角的前任以及現任女友們,引起觀眾們的笑聲,知道主角是很會追女朋友的 以及肯花錢,還被某一任說是「匪類」(閩南語),讓導演知道原來母親有迷人、傻傻 的一面。導演在家裡是看不見母親的開朗與好笑的樣子,反而是嚴肅的母親。 最近看到新聞報導,「日常對話」獲得國內外影展的高度肯定,同時獲選為代表台灣參 加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賽,再次要恭喜導演,拍下這麼讓人糾結紀錄片,也帶領觀 眾深入身為母親,作為有年紀的女同志,她們心中的感覺。這是很難讓人知道的,藉由 對話,言語可以療傷,讓每個觀看電影的人柔軟,知道我們終將不是孤單,而是有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2.95.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Queer_drama/M.1507448040.A.4FC.html
mohiwa: 謝謝推薦 10/08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