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剛查了下維基 發現劉銘傳鐵路從臺北到大橋頭 再經過新莊和迴龍到桃園 不就是現今北捷新莊線接桃捷棕線的走法嗎 但之前去新莊的時候似乎沒看到鐵路遺跡(? 之後日本人來了就把劉銘傳鐵路廢了 另建鐵路經板橋和鶯歌到桃園 但其實這樣比較繞 還得在鶯歌那裡大轉彎 為何不學劉銘傳那樣直直的走新莊就好 請大家賜教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0U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9.106.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447814420.A.943.html
ji394xu3: 當時的鐵道技術不比現在11/18 10:42
shun01: 從臺北車站出發,沿著淡水線,新莊線的走法到迴龍再穿山過11/18 10:45
shun01: 去桃園,所以其實也還是有繞就是了11/18 10:45
jiahwang: 龜山那邊都是山,是要怎麼"直直的"?11/18 10:47
那劉銘傳鐵路怎麼走的 ※ 編輯: xy1904312 (101.139.106.114), 11/18/2015 10:51:07
jiahwang: 在現在的迴龍到桃園那邊線型太差,才會改的11/18 10:51
jiahwang: 就我認知是類似現在萬壽路的走法11/18 10:57
xxavier2014: 很直 但是高度落差很大...11/18 11:41
countryair: 走在溪谷變吧,類似現在萬壽路的路線11/18 12:01
Alica: 土建和機械能力都有限 劉選擇節省土建成本(少繞路/蓋橋短)11/18 12:10
Alica: 但日本人覺得運轉效率太差 還是繞路以符合機械能力11/18 12:11
Alica: 當然以現代技術這些就都不是問題11/18 12:12
whistlerhu: 萬壽路就是當年的鐵路11/18 12:16
mstar: 左邊:圖層 > 日治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11/18 12:47
mstar: 這個套得比較準,但圖較少 圖層 > 臺北附近地形圖11/18 12:49
sayaku0210: 還有遺跡阿!萬壽路下還留有幾座當時的鐵路橋11/18 13:38
sayaku0210: 搜尋龜崙嶺鐵道橋應該就一堆資料了11/18 13:41
moriyaorange: 劉銘傳鐵路從台北城區到迴龍就是現在的台1甲,龜山11/18 13:44
moriyaorange: 段到桃園為現在的台1線11/18 13:44
moriyaorange: 後來龜山段爬坡過大,日本人才改走板橋鶯歌11/18 13:46
那劉銘傳怎麼解決爬坡的問題 ※ 編輯: xy1904312 (101.139.106.114), 11/18/2015 13:49:03
Alica: 就坡度大硬爬 騰雲那種小機車爬很慢啊.. 11/18 13:54
kudos12: 萬壽路,中間接萬壽東路 11/18 19:32
evilcherry: 實話騰雲號的爬坡能力比柴自強應該要好 11/19 01:10
phyllia: 爬坡看需求,劉銘傳如果是要運兵.運人.運公文 不怕陡坡 11/19 11:46
phyllia: 但如果打算是把物資運到基隆港.. 就要改善坡度 11/19 11:47
jyhlih: 萬壽路劉銘傳鐵道橋 這篇 http://goo.gl/OQS3OJ 可以參考 11/19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