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說真的,以目前的狀況,自動駕駛技術雖然已發展到一個階段, 但短期內要取代公共運輸還有很多問題,尤其如果是很多人所想的公共無人小車的模式, 首先,無人化如何處理人的問題就是個大問題,社會中總有人不守規則,故意破壞等, 也因此任何社會勢必要去付出這些少數的社會成本,來讓系統能夠運作下去, 或著解決那些很少數的人才會碰到的問題,這就是產品設計的安全性在探討的。 科技產品本身在設計上也必須考慮這個問題,才能讓大家去接受。 無人小車如果有使用者故意弄髒或破壞,大家還能信任嗎? 今天會信任大眾運輸,因為這還是個有人維護的環境,但無人小車就不同了, 想想看如果前一個人把很髒的車子交到你手中,誰敢坐上去? 還有,無人車也會故障,如果突發故障或燃料不足,有沒有自我處理機制? 比如故障前自動用地圖導航至最近的修理廠等人維修,燃料不足前自動到最近的加油/氣/ 充電站? 就算有,萬一碰到那千萬分之一的拋錨,是不是一樣是要等人類來處理? 再說無人小車也是車,現有的停車問題其實也存在, 雖然可能車子把人放下來之後就自己去接其他客人之類的, 但不管如何總會有需要停車的時候, obike造成的管理問題也是類似的狀況,基本上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都要處理人的問題, 而任何科技面對人類這個超難以控制的因素,都沒有辦法透過產品自身來處理好人性, 但人類先天就是要靠工具才能有一定的移動速度,這也說明運輸脫離不了處理人性 的問題, 只要碰到人性這塊,就不只是安全性的問題了,還有很多東西用來預防少數人做出侵害大 家利益的事情, 所以現在真的還不用擔心自動駕駛取代軌道,台灣其實也有一些小規模實驗無人車的計畫 展開了。 或許有一天自動駕駛會取代軌道,但那也是很多年後的事, 且到時候一定不指一個國家發生,而是世界性的, 到那時再來煩惱軌道會不會被取代吧!而且現在對於自動駕駛的發展方向也沒人說得準, 基本上分為兩種,一種是作為短途接駁,仍有固定路線,只是少了人類駕駛, 另一種就真的是共享的個人化運具, 在此情境下基本沒有大眾運輸的概念岑在, 但這顯然比前面的公共運輸更難達成,還要很多時間去解決所碰到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88.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525089166.A.D33.html
shter: obike跟無人巴士最大的差別正好就是不用處理人的問題 04/30 19:54
shter: obike亂象之一是駕駛人不受管控的亂騎亂停 04/30 19:55
shter: 無人小巴則是照路線行駛跟停靠,乘客不能主動控制方向 04/30 19:55
Austronesian: 我現在想知道膠輪捷運會不會因為自動駕駛而興起 畢 04/30 19:56
Austronesian: 竟減少興建軌道成本 04/30 19:56
shter: 至於車內的管控倒是簡單,透過對講機和攝影機跟中控溝通 04/30 19:56
shter: 也就是一個人力可以處理多組車,不再需要一車一司機管理 04/30 19:57
shter: 高架專有路權BRT也許會興起,興建BRT跟自動駕駛的專用道 04/30 20:02
shter: 所有的BRT也都是自動駕駛的,有固定的時刻表 04/30 20:02
shter: 而BRT的班次之間由AI計算分配放行固定數量自動駕駛 04/30 20:03
shter: 這些自動車會按照排程進入高架軌道行駛至定點後下來 04/30 20:03
shter: 在上路的同時就會申請路權,計算排程行駛專用道是否會較快 04/30 20:04
shter: 如果排程已經需要等太多台就行駛平面道路不上專用道 04/30 20:04
chadhsieh: 台灣就都是政治問題 人民沒有MRT就是矮人一截 二等公民 04/30 20:05
chadhsieh: 誰要BRT啦 04/30 20:05
ewings: 如果是人的問題話,那連ATM和自動販賣機都會先遭殃,還輪 04/30 21:24
ewings: 不到車廂內外都有一堆攝影機的自動車 04/30 21:24
copycat14: 自動駕駛普及後,整個交通系統和過去都不一樣了。我們 05/01 10:52
copycat14: 很難預測自駕普及的具體情況 05/01 10:52
copycat14: 每單位重量 鐵軌 膠輪的能量運送效率大概是多少? 鐵 05/01 11:00
copycat14: 路運輸全是歸因於鐵軌運輸節省能量嗎?如果是,膠輪串 05/01 11:00
copycat14: 成一列自動駕駛,節省的能量只限於精準控制速率而已吧 05/01 11:00
copycat14: ? 05/01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