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ail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篇文章是網路新聞經友人翻譯,同意後轉載。 原文網址:https://news.yahoo.co.jp/byline/torizukaakira/20190528-00127585/ --- 從鐵道博物館展示車輛解體看國家的文化程度低落 文/鳥塚亮(前夷隅鐵道社長) 譯/王彥翔 新聞傳出鐵道博物館為了迎接新館藏,且沒有空間,因此原有展示車輛將「結束展示」。 還在想「結束展示」是什麼意思,日前又有新聞說是要「解體」。 蛤?解體? 我還以為我聽錯了。 “現存最後的展望型クロ381形朝向解體,日本的鐵道車輛保存課題到底該往哪走?” 還沒看過這篇報導的讀者,我想請你先看看這則報導。 博物館到底是什麼? 報導中雖然提到很多問題,但筆者想要先釐清的是「博物館到底是什麼?」 從巴黎羅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開始,世界各國也開設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日本包含美術 館在內,也有很多的博物館。那麼,博物館收藏展示新的文物,展示至今的舊藏品該怎麼 辦呢? 「因為展示結束了,所以就把他丟了。」這是什麼話?我認為沒有人會這樣想。然而,這 個博物館卻說「因為新展品入藏,所以舊展品要報廢。」這就是筆者覺得是不是聽錯的部 分。 基本上,博物館應該要有文物倉庫。文物倉庫要保管、保存多少珍貴的資料或文物?博物 館要收集什麼樣的藏品?筆者認為,作為一座好好管理文物的博物館,展示空間本來就是 博物館的一部份。這個博物館恐怕沒有足夠大的文物倉庫,「因為新展示品入藏,所以舊 展示品要報廢」反映的就是博物館根本沒有最基本的構造。那麼,沒有文物倉庫的博物館 還能叫做博物館嗎? 這不僅是這個博物館的問題,其他鐵道博物館也一樣。國鐵時代便曾為了將來博物館成立 而將許多珍貴的車輛保管20年以上,然而等到博物館終於成立的時候,民營化後的鐵道公 司卻將無法入藏的鐵道車輛全部拆解。因為博物館在建設、設計時,紀念品商店和餐廳便 佔去大量空間,而沒有考慮文物收藏空間。如果這樣經營博物館,這就不是博物館,而是 商業設施了。再說,如果是商業設施,也有正常的營運方式。比起鐵道公司,讓對於商業 更加拿手的民間業者經營,搞不好還可以經營的比鐵道公司還好。畢竟,由沒有商業概念 的人經營,餐車、車販或是臥鋪車演示也全部都不行了。 從鐵道公司公關看見「防禦性思考」 在J-CAST的這則報導中,JR東海表示「根據綜合判斷,決定結束(117系和クロ381形的) 展示」,筆者對於這句話感到十分在意。 「根據綜合判斷,而決定結束展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什麼問題都不要問」的意思。 「綜合判斷」是「以公司立場考慮所有方面因素所得出的結果」。也就是說,鐵道迷說「 留下珍貴車輛」或是「為文物考量了些什麼」等等問題「公司都充分考量過了」,所以沒 有意見交流的機會。 公關代表公司的立場,今天公關發表這樣的聲明,也就代表了這間公司的個性就是如此。 如果沒有這則報導,這樣不友善的言論也就不存在。這樣的言論反映的是主事者對於這個 議題沒有深入了解,一邊向知情者詢問一邊發布回應又會造成「業務障礙」。也就是說, 「因為太麻煩了」,所以什麼都不要問。 博物館的展示品價值,應該是由大學教授、研究員或是博物館館員判斷。然而,在一個公 司組織中,館員無法自己發表意見;外部研究者也無法左右公司的意志。對外發表的所有 言論,都是由公關室系統處理。但公關並不是由擁有館員知識的人擔任吧!大企業的公關 主事者每隔幾年就會變動,就算詢問國鐵時代的事情、文物的價值等等也都無法回答。 不過,作為發布正式聲明的公關不可能說「我不知道」這種話,因為說錯了就會變成責難 的對象。因此,才會出現這種避重就輕的回答。雖然這樣的公關言論操作被稱作「保守的 公關」,但最近大企業都以避免負面新聞為藉口,讓這樣的公關越來越多。這種公關最大 的武器就是,一切都是「根據綜合判斷而決定的結果」。 於是,借他們的話就是理解文物價值的人等於「鐵道迷」,「怎麼可能正經看待他們的要 求。」這樣的公司結構,對於結束展示車輛也就沒有惋惜地拆解了。 雖有文明卻沒有文化的日本企業 昭和39年(譯註:西元1964年)登場的新幹線電車時速只有210公里,經過技術人員日夜 研究新幹線的性能,50年後已經提升到時速320公里,可說是非常大的進步。日本是世界 注目的技術開發國,技術的革新就是「文明」的展現。 這個國家確實「文明」相當發達,但在「文物的價值理解」方面,也就是「文化」相關的 事情卻相當薄弱。 文明的判斷基準,例如新幹線時速從210提升到320公里,就只有一個。毫無疑問,不管是 誰都很容易理解。然而,文化的價值卻不是只有一個衡量基準。有的人說「很好啊!」, 也有人說「哪個地方很好?」有些人可以理解,有些人無法理解的就是文化。也就是說, 能測量出一個人的知識深度的就是文化。 對於鐵道公司來說,這種沒有一個基準可以做的價值判斷,不是會面臨人事更迭的公關主 事者可以理解的。又或者是說,如果理解的話會被公司當作鐵道迷,所以最好不要理解。 在這方面,日本人不是很難將文化價值作為社會價值的社會結構,對吧?仔細想想,即使 是被指定為文化財的浮世繪或陶器,在戰前都曾被賤賣給理解他們價值的外國人,貴重的 物品落入外國博物館或收藏家之手也是事實。 有關鐵道車輛保存的問題點 現今,舊型鐵道車輛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據說其中含有石綿。去年政府發出通知,針對鐵道 公司將含有石綿的車輛讓渡予民間課予相當大的限制。最近鐵道公司加速進行保存車輛的 拆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萬一日後出了什麼問題,是產生產業廢棄物的單位的責任 ,所以鐵道公司都想盡早將未來可能的麻煩給消滅。 過去各地方自治體曾向國鐵買下蒸汽機車進行展示,但現今都對蒸汽機車保存感到困擾。 考量到這樣的情境,鐵道公司會有「不要做多餘的事情會比較好」這樣的公務員思考也就 可以理解了。那麼,只要不是日本不就好了?於是將會產生問題的鐵道車輛全部向國外輸 出,如果企業真的是這樣想的話那真是可怕的事情。 那麼,鐵道公司不能把車輛讓給民間該怎麼辦?答案只有一個─ 鐵道公司向鐵道公司買下車輛。 這樣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如果是使用鐵道車輛進行運送業務的鐵道公司,就能堂堂正正地進行讓渡,這是相當重要 的一點。 在夷隅鐵道運行的昭和時代柴油客車 很多人都知道夷隅鐵道使用很多昭和時代的柴油客車。「啊!就是那個鐵道迷社長做的嘛 」有這樣想法的人或許也不少。 但如果讓我稍微解釋一下,夷隅鐵道所使用的昭和時代柴油客車是有做為文化財的價值。 於是,懂其價值的人就會來搭乘,或者造訪沿線村莊,不僅是鐵道,地方也能從中獲得好 處。筆者在還是夷隅鐵道社長時,引進了三輛國鐵型柴油客車。這三輛都有其意義,當時 是考量到「現在不做不行」,於是就將這些車輛收集進來。今天想要做這樣的事情已經是 不可能了,所以當初真是慶幸有做這樣的事情。 1960年代,國鐵針對車輛用途進行設計,並區分為通勤用(短距離用)車輛、中距離用車 輛、長距離用的急行車輛以及特急用車輛。夷隅鐵道保存的三輛是這其中的三種,也就是 都市近郊通勤用的キハ30形、中距離用一般型車輛キハ52形以及長距離急行用キハ28形。 這三種車型是昭和40年代以前,活躍於千葉縣內鐵道的三種車輛型式,並且每種形式保存 一輛。尤其是キハ30形和キハ28形還是實際在房總各線載客營運過的車輛,數年前都還在 線上服務。 在「今天不做不行」的情況之下,將這些車輛引進夷隅鐵道。但畢竟是公司,作為社長為 了獲得董事們的認同,於是匯集了所有知識,將這些車輛作為吸引乘客用的觀光列車。現 在,後繼的古竹社長也十分理解這些柴油客車的價值;而在各方的群眾募資下,車輛也重 新塗裝變得相當漂亮。 今後的鐵道車輛保存 歐美各國的博物館除了國家或政府經營外,大部分都是大企業與財團經營。有心的經營者 ,為了擔負起公共責任,大多將博物館作為「企業社會責任」一環經營。企業社會責任是 企業基於企業倫理,自發性地負起貢獻社會的責任。不僅是博物館,凡是從經營利潤觀點 看來難以維持的業務也都繼續經營,顯示了追求利潤並不是企業唯一的目標。當企業的規 模成長,對於社會的影響力越大,就越不是只屬於股東的東西,社會共有的性格也變強。 不秉持股東第一主義,也不只考量客戶與職員的利害關係,更追求地方社會的利益。基於 這個理念做出社會貢獻,也就代表企業有注意到企業社會責任。然而日本其中一家據說賺 最多錢的鐵道公司,首先第一聲高喊「為了各股東的利益」,社會貢獻則被放到後面順位 。 做為高獲益的公司進行社會貢獻活動的一環,應該積極經營博物館。但看到博物館的商業 價值被擺在文化價值之前,日本在大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貢獻方面,觀念仍然相當 薄弱。雖然是文明上的先進國家,但筆者認為在文化上仍然是開發中國家。 不論是名古屋、大宮或是京都,比起以前在秋葉原或是弁天町時代(譯註:指鐵道博物館 搬家改建前的交通博物館和交通科學博物館)都有相當足夠的空間設置庫房。設置庫房這 件事不做,實際上根本不是博物館,而是藉博物館之名行商業設施之實。遺憾的是,現今 的日本大公司只有這點程度的思考,遠不及歐美基於企業社會責任所成立的鐵道博物館。 既然如此,鐵道公司以外的企業或各方經營者共同成立一個組織,認同文化財的價值,一 起進行將文化財傳給後世的活動如何?事實上,在日本各地就有很多個人收藏鐵道車輛的 例子。 不過,因為這些保存活動都僅止於個人,考量到保存車輛的將來,還是得寄望有心的經營 者或是地方居民一同分擔。在聯繫到下一代這點上,還是留有些許不安。如果能將其組織 化,認真的組成博物館營運團隊,有沒有可能成立一個非商業設施,而是回歸文化財保存 初衷的博物館?筆者是如此考慮著。 「鐵道迷什麼東西都說因為很貴重,所以都要留。」 這不是一句話可以一刀兩斷的。理解鐵道價值的人組成組織,基於企業社會責任出資並成 立保存設施,不讓商業化博物館將「展示終了」車輛解體而承接這些車輛,不就可以做為 保存車輛的基地?而鐵道愛好者在說出「因為很貴重,所以要留」這句話的同時,也應該 思考「為了留下它,什麼事情是必要的」。與其說些事不關己的話,提供金錢或勞力組織 成立保存團體才是當務之急。 雖然現今透過群眾募資進行組織很容易,但募資只是一時的催化劑,要永續經營只靠募資 是有困難的。因此,尋求企業協助還是必要的。 然而,在這樣的博物館之前,真正非做不可的事情是為現在運行中的地方交通線做些非做 不可的事情。好不容易現在有「活的博物館」,到底要如何流傳到下一代?筆者認為這才 是真正的當務之急。 因此,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將現在營運中的鐵道公司整個接收成立保存團體,並基於企業社 會責任繼續開行列車。不只是保存鐵道,筆者認為如果可以號召地方人士組成與成立鐵道 公司的博物館,不論是地方、鐵道或是貴重車輛就能全部留下來。 新幹線之類的吸睛商品就交給商業設施去做,而做為文化設施的博物館,具有保存鐵道心 意的人們會像鐵道一樣沿著鐵軌向前進。這是現階段最有可能實現的結論。 -- 新新竹竹北 しんしんちゅちゅほく ◤ 新苗栗豐富 新桃園青埔 XinMiaoLiFengFu XinXinZhuZhuBei XinTaoYuanQingP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6.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559557604.A.97C.html
Xkang: 鮪魚的解體秀?XD 06/03 18:28
omkizo: 文史工作者發病發到日本去了? 06/03 19:03
沒看作者喔
omkizo: 對企業來說 唯一的事就是賺錢 That' s all 06/03 19:04
那這樣乾脆不要開博物館好了
crazy203: JR東海:不爽你就買回家啊 06/03 19:06
可以看一下石綿那段,之前長崎電軌的案例是要買都不給買
cic2014: 想到前幾天jr北的183系500番台(應該是)一台被買下來了 06/03 19:26
這台印象中是群眾募資的
WongTakashi: 甚麼發病發到日本去 這篇原作者不是日本人嗎.... 06/03 19:56
而且還是有名的鐵道迷社長 ※ 編輯: whistlerhu (61.230.6.90 臺灣), 06/03/2019 20:20:44
pchunters123: 大概以為是台灣人寫的吧 06/03 20:36
Mecklinger66: 每每只要提到文化保存,就是會有人出來幫企業跳針… 06/03 21:25
Mecklinger66: … 06/03 21:25
cic2014: 是阿,那台183系是募資的 06/03 21:35
omkizo: 因為開鐵博繳稅可以繳少一點 06/03 22:39
wcc960: 磁浮鐵道館就JR東海的形象廣告,終究是不能傷到利益的 06/03 23:36
wcc960: 與其說幫企業,不如說只是正視現實罷了 06/03 23:42
hn9480412: 那鐵道事故博物館不就JR東日本的黑歷史XDDDD 06/03 23:43
wcc960: 也是另一種形象廣告啊,代表我們有記取教訓/重視安全 06/03 23:44
wcc960: (如JAL在羽田研修設施內展示的JL123殘骸) 06/03 23:45
wcc960: 文化保存要創造利益需結合觀光,但JR東海也不太care這塊 06/03 23:47
hn9480412: JR東海現在只想要把東海道新幹線的運量和閉塞榨乾吧 06/03 23:58
hn9480412: 看能塞多少班車就塞多少 06/03 23:59
deathsong: JR除了四國跟北海道 根本就是民營企業吧 06/04 00:34
deathsong: 日本鐵道迷很無力啊 幾乎都是私人企業 抗議什麼的根本 06/04 00:34
deathsong: 不會鳥 06/04 00:34
wcc960: 但國鐵時代也沒比較好啊XD,搞不好根本不談保存直接報廢 06/04 01:29
wcc960: 不少SL還是JR時代花錢修復才得以重新上路的 06/04 01:29
QF2200DA: 社長有提到可行的辦法 台灣是不管啦 我喜歡政府就要買單 06/04 13:17
NCC1305: 看向國鐵的1000形新幹線試作車.....值得紀念的真正1號新 06/04 13:53
NCC1305: 幹線車輛為了測試濱松工場解體設備而順便解體 06/04 13:54
ymad: 雖然我也對磁浮館為了700系而把 06/04 15:38
ymad: 300系量產型解體的做法不以為然 06/04 15:38
ymad: 但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文物只會越來越多 06/04 15:39
ymad: 總要解決塞不下的問題 06/04 15:39
Everforest: 東海說那不是博物館 只是堆放舊車 嘻嘻 06/04 15:42
andy810625: JR東海只會賺錢,毫無文化意識不太意外... 06/05 10:00
zzzz8931: $$$ 06/05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