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讚!國研院開發出全球首套斷橋預警系統 台灣位於極端降雨區域,暴雨經常沖刷橋樑造成意外,2009年雙園大橋斷橋造成6車10死 的意外,為降低災損,國家實驗研究院整合六大中心,透過跨領域合作共同研發出世界第 一套「斷橋預警-雲端防災互聯網」,已在中沙大橋等4座橋樑進行實測,可全年全天候監 測橋梁安全,並在斷橋前6小時提出預警,橋梁管理單位人員透過雲端就能即時監看橋梁 現地狀況,作為封橋決策的依據。 國研院長羅清華指出,台灣有大小橋樑約2萬座,年齡大都在30至40年,而近年來全球氣 候異常,極端降雨氣候明顯,暴雨導致橋樑沖刷情況嚴重,對橋樑安全形成極大威脅,例 如2008年后豐大橋橋墩沖毀造成3車6死、2009年雙園大橋斷橋造成6車10死的意外,過往 慘痛經驗提醒國人橋梁安全的重要性,故國研院進行跨領域合作,以超過5年時間開發出 世界首套斷橋預警系統。 國研院指出,橋樑會斷的原因是河水沖刷、淘空橋墩下方沙土,國震中心與晶片中心合作 ,製作出一整排可感測水流震動、又可防水及防撞擊的感測晶片,埋在橋墩下深約5到10 尺泥土下,一旦橋墩被沖刷淘空導致晶片露出在水中時,晶片就會發出訊號,得知橋墩遭 沖刷的狀況。 除上述晶片外,國研院其他中心開發出橋面震動感測晶片,將即時監測資料透過儀科中心 高速網路傳輸系統,傳送到雲端的超級電腦後進行分析與計算,再將結果傳送給橋梁管理 單位,根據狀況出現綠燈、黃燈、紅燈等訊號,作為封橋的科學依據。 國研院地震中心主任張國鎮說,該系統目前已在中沙大橋等4座橋樑進行實測,證實可達 到全年、全天候監測橋樑安全,目前一套系統約一百多萬,包括日、美等國的研究單位也 對這套全球首套斷橋預警系統有興趣,未來期望進一步整合台灣居於世界領先群的ICT產 業及相關領域,將防災技術服務輸出國外,為我國產業開創新的防災互聯網產業藍海。( 許敏溶/台北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006/70576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23.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444112045.A.A30.html
ultratimes: 中沙大橋基本上是不可能斷的,要找也不找容易斷的橋 10/06 18:05
ultratimes: 中沙大橋要是斷了,不是沒人死傷就沒事這麼簡單... 10/06 18:05
canandmap: 中沙大橋不可能斷的依據從何而來? 10/06 19:19
ultratimes: 中山高興建時期的工程品質有做出來 10/06 19:38
BillHuang: 又來了 鐵拳無敵中山高 10/07 02:06
ultratimes: 你看中山高中斷,對台灣經濟動脈會有多大影響 10/07 09:22
ultratimes: 而這個影響,二高完全無法替補 10/07 09:23
ultratimes: 南北高速公路不是叫假的,為何南北高市中山高而非二高 10/07 09:23
mykorianda: 樓上持續秀下限嗎? 10/07 09:30
johnjiang: 中沙大橋斷就西螺北斗間改道台1溪州大橋罷了 10/07 09:54
johnjiang: 同樣又寬又好走 多個5,6分鐘是有什麼大不了? 10/07 09:56
johnjiang: 連這也可黑二高..XDD 10/07 09:58
canandmap: 工程品質不代表不可能斷,更別說是民國60年代 10/07 15:17
canandmap: 請不要繼續鼓吹一高神論化,否則我將直接依板規檢舉之 10/07 15:19
aaagang: 聽起來蠻爛的,不難設計 10/07 19:36
aaagang: 耐用度才是問題 10/07 19:37
cbate: 一樓是不是以前的尼克大還是aixx? 10/08 02:28
canandmap: 是反串 10/08 12:58
traystien: 工程品質在好基樁裸露,埋深不夠還是GG啊 XD 10/09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