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hgt: 比仲達差一段啊!暴民的見解雖有理,但我一直以來認為2人差 02/24 11:10 → hgt: 不多 02/24 11:10 → hgt: 不過用上庸比陳倉,孔明確實不如 02/24 11:12 → hgt: 連張郃都知道孔明的行動太慢,必退兵! 拜託你hgt趕快認為孔明用兵很爛,被你這種人認可,我想孔明地下有知也會感到可恥。 像你這種只想當督戰隊,叫別人去死;還有開分身被抓還恬不知恥的,孔明哪可能容得 下你這種人存在,早就踢出去了。 上庸跟陳倉根本是亂類比,什麼時候攻城變成衡量將領能力的唯一標準了? 如果這能算,那周瑜打江陵打一年多,還挨了一箭才因曹仁放棄而勉強得到,你是不是 也要說他是廢物。 還有,張郃是說孔明補給困難,應該在他率援軍趕到陳倉前,就會糧盡退兵,啥時說 孔明動作慢了? ---------------------------------------------------------------------------- 成為諸葛亮粉這無所謂 但幻想自己諸葛亮上身 說甚麼可不可恥這種話 還扯東扯西 真也令人啼笑皆非! 在下不才 經暴民兄提點 發現諸葛的缺點正在"不擅速攻" 所以張郃說他率軍趕到陳倉前 諸葛必糧盡而退 表面上是說諸葛補給 困難 但深一層的意義 恐怕就是暴民說的 諸葛亮的打法 在張郃 司馬懿的眼中 這種堂堂之陣作戰 不利於蜀國 應該用奇謀要速攻 所以魏國將領總希望龜 一方面是正面作戰確實只有55波或64波 一方面正是抓住諸葛這種不擅速攻的弱點 所以我才說諸葛出兵太慢 → hgt: Hartmann要怪就怪天,誰叫天意不歸孔明 02/24 23:53 → hgt: 暴民說得很公允了,沒實績就很難評名將 02/24 23:55 → hgt: 有實績的像蘇定方,都有可能因為得罪人而被忽視 02/24 23:56 → hgt: 孔明亦有可能是文人因崇敬而高估 02/24 23:57 有各種證據告訴我們,魏方高層有多忌憚孔明,是你們自己裝死不看。 不然你就給我解釋,為什麼司馬懿一生只有這次在龜,其他都不龜?為什麼魏軍東 線敢於迎戰,西線卻不敢?為什麼同樣是西線,也只有這段時間採全面龜守,後來 姜維北伐時魏軍就不再避免野戰?為什麼司馬孚要特別建議準備2萬人的中央機動 部隊,而且指明就是要專門用來應對孔明入侵?為什麼司馬懿本來要追擊,一看蜀 軍擺出要迎擊的態勢立即縮回去? ------------------------------------------------------------------------------ 必須承認 諸葛的正面作戰很強 但似乎也因為喜歡堂堂之陣的關係 導致補給困難的問題 被放大了 更明顯了 所以司馬懿龜 並不一定是正面作戰就會大敗潰退 而是龜起來 損失實在小太多 而且我看張郃 也沒有懼怕諸葛亮的感覺啊 他的發言是著眼於 正面作戰確實取不了利 所以使用別動隊側翼 迂迴 我想這正是展現一個將領該有的"有正有奇"的素質 單單解釋成懼怕諸葛亮 太過偏頗 → hgt: 李世民是有誇大成分的 可以看看"大唐創業起居注" 02/25 19:50 → hgt: 作者是李淵的參軍 他筆下的李世民 確實沒那麼"神" 02/25 19:51 沒有那麼神跟否定他是名將意思差很多。 即使李世民有給自己抹粉,他討平隋末群雄這點卻不會改變,他在安市城下以3萬破15萬 這點也不會改變。 ------------------------------------------------------------------------------ 你這段來的莫名其妙 我只是說李世民有被誇大 沒說他所有戰績都灌水啊 你安市城下破敵又怎樣?? 最後你還是攻不下安市城啊 目的沒達到 過程再精彩 都要打折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道理! -- 王曰:夫軫,天下之辯士也,孰視寡人曰:『軫必之楚。』寡人遂無奈何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78.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456548225.A.937.html
abckk: 疑? 你在跟誰講話.... 02/27 13:05
hgt: 哈特曼兄台! 02/27 13:09
thanks123: 我看起來蠻像你在跟自己對話 02/27 13:53
thanks123: 你所在回應的對方段落應該用不同顏色區分一下~ 02/27 13:54
hgt: 上色我不會用Xd 02/27 14:41
will0822: 要好好討論歷史就不要扣帽子...什麼諸葛亮粉超無聊 02/27 15:57
rssai: 我想並不是諸葛亮不會速攻, 而是蜀軍沒有速攻的本錢 02/27 17:27
yuriaki: 以小博大不速攻只會給大國更多的準備時間 02/27 18:18
Lordaeron: 速攻這件事,百年前就吵過了. 02/27 19:29
Houei: 或許蜀軍因為對阿亮的向心力 比起東線士兵對其老大的向心力 02/27 20:18
Houei: 更大 自然其戰鬥力就更強..至於孟達遼東王凌跟司馬的兵力差 02/27 20:22
Houei: 到更多 如果這樣還龜 恐怕讓其他想反叛的 會覺得有喘息空間 02/27 20:25
Landius: 真要加速,蜀漢軍也要出了隴右諸道重整陣勢才有辦法吧? 02/27 22:50
Landius: 但一出道就會碰上曹魏本身擺在隴右的陣容了,我想不出來要 02/27 22:50
Landius: 怎麼個速攻法? 02/27 22:50
Lordaeron: 你想不到沒關係, 魏延不就講了. 02/27 22:55
yuriaki: 不速攻還要更面對來自各地的增援 敵軍多多益善是嗎? 02/27 23:06
yuriaki: 現代人想要諸葛亮把魏軍集合在一起AE 只怕諸葛亮沒AE技 02/27 23:06
ZMittermeyer: 沒辦法也要想辦法,就這樣。 02/27 23:48
hareluyac: 諸葛:冰=>雷=>光線 誰說我沒AE(誤 02/28 07:19
hareluyac: 我覺得諸葛神算的灌水程度只怕還勝過美濃的竹中半兵衛 02/28 07:41
Landius: 魏延是本文的說法還是曹魏以外只有(略)的說法? 02/28 09:31
Qaaaa: 魏也愛走子五道結果失算就找魏延一起坦 02/28 09:51
Qaaaa: 不過用姜維戰法來看就可以了 可以一次打爆對手 但也可能失 02/28 09:54
Qaaaa: 誤使自己損失慘重 所以諸葛亮還是走穩定的打法 02/28 09:54
Landius: 本文的話純論紙上兵曹魏也有對策就是了,曹操對馬超的攻略 02/28 09:57
Landius: 法. 02/28 09:57
Lordaeron: 走子午失算? 哪三道入蜀是有一道消失了就是了. 02/28 11:07
Lordaeron: 別想拿剛好下大雨的情況來比擬. 02/28 11:07
Lordaeron: 狂衝型的打法, 夏侯淵就做過了, 還大勝呢. 02/28 11:08
Qaaaa: 夏侯淵就是成也輕兵敗也輕兵啊 02/28 11:16
Lordaeron: 啊?人少打人多, 有必勝的方法嗎? 期待呢. 02/28 11:19
will0822: 曹操少了個夏侯淵還有其他人,蜀國少了個魏延剩誰... 02/28 11:28
will0822: 當然這樣講很偏頗,不過蜀國後期將才短少是不爭的事實 02/28 11:28
will0822: 要能獨立領兵的也就吳懿王平趙雲鄧芝等人了 02/28 11:31
will0822: 將領為求"戰鬥"勝利提議奇襲,主帥求"戰役"勝利走穩,兩方 02/28 11:32
will0822: 都很有道理拉~ 02/28 11:32
amaranth: 歷史上已經有兩個冤大頭告訴我們走子午道可能死得很慘了 02/28 11:49
Lordaeron: 誰? 02/28 12:04
Lordaeron: 你統計過失敗比較多還是一定失敗? 02/28 12:05
Lordaeron: 這邊幾位認為,弱勝強可以用穩打, 請舉出幾個成功的例子 02/28 12:09
asdf95: 倒底打下長安能做啥?一個殘破的城市,蕭條的農業 02/28 13:45
Landius: 更別說王平還是靠著第一次與第四次北伐才拿到地位的,他在 02/28 13:55
Landius: 這階段屬於練出來的人士之一. 02/28 13:55
Landius: 其實子午說應該像是魏延的傳本文說法流傳到洛陽就變成子 02/28 13:56
Landius: 午攻長安? 多少有點像但傳本文至少有參考馬超諸軍的做法. 02/28 13:56
Lordaeron: @asdf95好問題, 哪請問, 亮哥是不是該水路直攻洛陽? 02/28 14:17
Lordaeron: 能幹嘛? 學劉邦囉. 02/28 14:18
boman: 長安是交通樞紐,控制長安,魏國對關右的控制被切斷, 02/28 14:30
boman: 漢中受到的威脅減少,長安對漢代也有特殊意義的城市。 02/28 14:30
boman: 從子午谷攻長安如果有孟達在上庸,不是沒有可能據潼關 02/28 14:30
boman: ,但這需要過程有更理想的戰果發生,如郿城守軍被滅或投降 02/28 14:33
Landius: 所以延本傳的點子比較不Ok? 02/28 14:50
amaranth: 桓溫第一次北伐的司馬勳部隊,明代的闖王高迎祥 02/28 15:05
gm79227922: 本傳是魏延速攻潼關 諸葛亮在關中關門打狗 02/28 15:18
boman: 對手不同,布置又不同很難判斷是否不成功,正如不少強調 02/28 15:46
boman: 劉邦從漢中打進關中不能算數一樣。 02/28 15:46
boman: 魏延本傳可沒有要諸葛亮在關中打狗,得潼關沒有相應兵力 02/28 15:47
boman: 守關,有同沒有是豪無差別,所以講最理想下才有會師潼關. 02/28 15:47
Landius: 延本傳的概念比較像關門放狗,但說真的當曹真把關隴防線構 02/28 16:16
Landius: 築起來以後情況有變,延本傳的提案也應該也不是萬用於任何 02/28 16:17
Landius: 北伐時機. 02/28 16:17
Landius: 但魏延大概也會一直講一直講一直講一直講吧? 02/28 16:25
Lordaeron: 失敗的兩個@amaranth, 要不要找成功的來比較一下? 02/28 16:53
Lordaeron: 而你哪兩個失敗的, 正好證明了, 路是可以走的,沒問題的 02/28 16:55
Qaaaa: 諸葛亮原意不是說此路不能走 而且第一次北伐的戰略方針也沒 02/28 18:21
Qaaaa: 有問題阿 一個用賭的的確有可能取得戰果 另一個安穩也可以 02/28 18:22
Qaaaa: 取得戰果 所以選擇了安穩的而已 02/28 18:22
Qaaaa: 子五已經爭論很久了 02/28 18:23
amaranth: 成功的就等你找吧 02/28 18:32
yuriaki: 安穩方針取得的戰果差不多都吐回去了 02/28 18:49
Lordaeron: @amaranth,成功的,你去DH 版看我的文章吧. 02/28 19:21
Lordaeron: 慢得請問諸葛亮取得了什麼戰果? 移入人口, 沒了. 02/28 19:25
Lordaeron: 之後呢? 02/28 19:25
Landius: 武陰二郡與隴蜀諸道的控制權? 雖然這二郡已經被老曹淨空. 02/28 19:56
Lordaeron: 蜀諸道的控制權? 這不就是本來就在哪嗎,不然哪來疑兵嚇 02/28 19:58
Lordaeron: 到曹魏? 02/28 19:58
Landius: 如果本來就握有的話那郭淮幹嘛反應這麼大,遇陳式就來打, 02/28 20:00
Landius: 遇諸葛亮又半路縮了? 02/28 20:00
Lordaeron: 回收武陰二郡,就別說了, 無人區一塊. 02/28 20:04
Lordaeron: 啊,就是本來就蜀的,才嚇人啊,你本來就沒兵防的啊. 02/28 20:06
Lordaeron: 本來就有兵防, 哪來嚇到? 02/28 20:06
Landius: 沒兵防又有兵防? 02/28 20:21
Lordaeron: er...你是看不到標點符號? 02/28 20:43
gm79227922: 慢也不是不行 就要等曹魏大亂 體系崩潰才有機會 02/28 20:54
gm79227922: 國力差距這麼大 真的只有靠運氣 02/28 20:55
Houei: 等曹魏大亂 例如像當初袁紹死後繼承問題 導致分裂吧 這樣說 02/28 21:05
Houei: 來亮哥是否低估了司馬一族對曹魏的控制力?否則乾脆速攻算了 02/28 21:11
Houei: 自己在蜀軍政一把抓 就以為更龐大的魏 沒人可做到像他一樣? 02/28 21:33
Landius: 亮哥時期司馬懿還只是功狗一名啊,控制力有這麼大嗎? 02/28 22:37
Landius: 沒兵防有兵防的主詞分別對應哪些? 02/28 22:38
Landius: 武陰到諸葛亮奪來為止都是曹魏搞堅壁清野的少人區不是? 02/28 22:39
Qaaaa: 大家都拿了後代歷史課本與滿手地圖去說當時的決策很爛 但 02/28 23:09
Qaaaa: 第一次北伐的戰略甚至街亭的佈防都有完整準備 二三次北伐 02/28 23:09
Qaaaa: 拿下的武都陰平也使的漢中的防禦線更完備 02/28 23:09
Landius: 第一次我認為的問題在於被三郡噎到,特別是安定郡離主戰場 02/28 23:13
Landius: 太遠,第二次過程太快也很難評斷什麼,反而是曹真的防衛機 02/28 23:13
Landius: 制怎麼運作的這點看得比較清楚,第三次就以主力出奇的手法 02/28 23:14
Landius: 擋走郭淮拿下武陰,第四次就是新官司馬懿的洗禮戰,第五次 02/28 23:15
Landius: 則是"你們為什麼要玩欺孫吳? 因為超好玩的." 02/28 23:15
boman: 第一次北伐一開始就是行軍慢,但最重要是根本不應該去隴右 02/29 00:09
boman: 武都魏國沒有管從第一次北伐就能知,陰平更遠相信更不會管 02/29 00:09
Lordaeron: 咦,開始扯文法?@Landius, 你的MAJOR 是? 02/29 00:18
Lordaeron: 武都陰平-->奪回, see? 要開始扯邏輯嗎? 02/29 00:19
Lordaeron: 武都陰平,劉備時間曹操就抽空了,奪回是為什麼呢? 02/29 00:21
Lordaeron: 要扯第一次北伐,咦,我在WARFARE版有時程的推算呢,你看 02/29 00:23
Lordaeron: 過? 你知這些地點的位置? 02/29 00:23
Lordaeron: @Landius,你有看到曹魏的記述? 02/29 00:24
Lordaeron: 而最終,諸葛亮打了哪麼次,勞民傷財, 傷不到曹魏,就是結 02/29 00:27
Lordaeron: 果. 你扯東扯西, 說什麼太遠的, 不就諸葛亮的主意嗎? 02/29 00:28
Lordaeron: 再扯下去,你就是明著講他笨了. 02/29 00:28
Qaaaa: 第一次北伐的結局是因為有人違反節度 而非一開始設定的戰 02/29 10:03
Qaaaa: 略有問題亦或是行動太慢導致失敗 02/29 10:03
Landius: 1.不是扯文法,而是你在寫啥我真的是看不懂. 02/29 10:59
Landius: 2.照你的說法,那不就是曹魏不認為武陰是他們的,諸葛亮也 02/29 11:00
Landius: 不認為武陰在他們手上? 那奪武陰就不存在任何目的了? 02/29 11:00
Landius: 那當初老曹在恐啥劉備北取武都,還要等到諸葛亮再來取? 02/29 11:14
Lordaeron: 你看不懂,請回去好好的學好,我救不了你, 包括你連 02/29 11:20
Lordaeron: 武陰兩處的故事都不知. 更別說,你是明著說諸葛亮笨這件 02/29 11:21
Lordaeron: 你也沒搞清楚. 02/29 11:22
Lordaeron: @Qaaaa,誰反節度? 書中哪有寫? 02/29 11:23
Landius: 喔,所以老曹抽空了,地就自動變劉備的? 再者我也不是亮粉, 02/29 11:27
Landius: 我只是不希望黑亮結果造成鎮西陣容臉上無彩的小小魏粉而 02/29 11:27
Landius: 已,諸葛亮有失策的地方我又不是不能講,搞得好像我是專業 02/29 11:28
Landius: 來粉亮似的. 02/29 11:28
Lordaeron: er....你真的該回去K 一下三國志,去了解一下曹操抽空 02/29 11:31
Lordaeron: 是什麼樣子的時候. 02/29 11:32
Lordaeron: 致於你是不是專業亮粉, 你自已知道. 軍事非他專長, 他 02/29 11:33
Lordaeron: 該學管簫哪樣就可能有機會了. 02/29 11:33
Landius: 張既傳有寫啊,但我還是連結不到為什麼地會自動變劉備的, 02/29 11:48
Landius: 然後還需要過了幾年諸葛亮興師動眾來取地? 02/29 11:48
Landius: 然後取地的過程中又不是魏毫無抵抗就雙手一攤歡迎自取. 02/29 11:50
Lordaeron: 沒事,加油. 02/29 12:17
will0822: 這年頭討論事情不能夠保持開放態度還要扣帽子吵沒營養的 02/29 14:19
will0822: 真的是很悲哀...有這麼大的憤怒嗎,就好好討論阿 02/29 14:19
will0822: 隴右>子午>武陰>亮粉不讀書...這主題是扯到多遠去 02/29 14:21
will0822: 然後如果上面回"這幾位認為弱勝強可以用穩打"有包括到我 02/29 14:23
will0822: 的回應,我想表達的是,用客觀角度看,當然弱勝強打穩 02/29 14:23
will0822: 是完全沒機會的,就是被國力強的拖到拉開差距,但是走奇的 02/29 14:23
will0822: 風險就是那被抓到主力軍或主力將領就崩潰,誠然蜀中有險 02/29 14:24
will0822: 可守,但一波失利代表的可能就是10~20年的國力回復(這邊 02/29 14:25
will0822: 指的是大敗),以諸葛亮生平來看,不選擇這麼高風險的也不 02/29 14:25
will0822: 能說他的"戰略"選擇有錯誤 02/29 14:26
yuriaki: 所以諸葛亮採用樓上所說「完全沒機會的戰略」是沒有錯誤 02/29 14:27
yuriaki: 自己打臉都沒有發覺嗎? 02/29 14:27
will0822: 沒有打臉阿...他選擇穩穩拓展而不是拼一兩場的戰鬥勝利 02/29 14:30
will0822: 這樣我打自己的臉了嗎... 02/29 14:30
will0822: 然後地區的戰役策略跟整個國家上還是有所區隔,這是我的 02/29 14:31
yuriaki: 穩穩拓展不就是所謂「被國力強的拖到拉開差距」 02/29 14:33
will0822: 然後我真的是不想用激烈言詞,照您的說法,孫子的「昔之 02/29 14:33
yuriaki: 而史實不就是「根本沒有拓展嗎」? 02/29 14:33
will0822: 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是完全沒機會囉 02/29 14:34
will0822: yes,史實的確是完全沒有進展,您是對的,但不代表我們應該 02/29 14:34
will0822: 否定他一開始規劃的想法,這也只是我的想法而已 02/29 14:34
yuriaki: 孫子更說「先勝而後戰」也就是沒有優勢還主動出兵去「先 02/29 14:35
will0822: 我上面說的當然有語病,我想表達的是如果故步自封完全不 02/29 14:35
will0822: 發展就會被拉開,出兵以穩為主,尋找對方失誤來攻擊,這是 02/29 14:36
yuriaki: 為不可勝」是本末倒置 孫子所說是整備防務等待勝機 不是 02/29 14:36
will0822: 豬葛的做為,我應該沒說錯吧? 02/29 14:36
will0822: 諸* 不好意思,筆誤 02/29 14:36
yuriaki: 發出不可勝之兵然後在戰場上求不可能之勝 02/29 14:36
will0822: 恩....他那兩段應該是分開的段落?好像沒有本末倒置 02/29 14:37
yuriaki: 孫子更說上兵伐謀 伐兵以是下策 何況在不可勝的局勢下發 02/29 14:37
yuriaki: 兵是下中之下 02/29 14:38
will0822: 以發兵來說就牽扯到諸葛的理想了這可能就跳脫戰爭層面 02/29 14:39
yuriaki: 以孫子諸葛亮為例 除了首次北伐是有勝機的出兵 其他都是 02/29 14:39
yuriaki: 突然虛耗國力 違反先勝的原則 02/29 14:40
yuriaki: 「以孫子對照諸葛亮為例」 「徒然」 02/29 14:40
ironkyoater: 雖然說北伐是虛耗國力,但不也是創造機會嗎 02/29 18:30
Landius: 北伐其實還有練將的結果,靠著對外戰爭養出來的有王平與姜 03/01 09:05
Landius: 維,張翼等人. 03/01 09:05
Landius: 這也和先前劉備噴掉一堆中青生代的將領也有關聯吧. 03/01 09:18
mimicy: 練將... 以為在玩game嗎? 將領栽培在平時 戰爭是殘酷與嚴 03/02 17:37
mimicy: 肅的事 生死存亡之爭 不是練習用的 應該說王平姜維等將領 03/02 17:37
mimicy: 把握了機會一展將才而出頭 03/02 17:37
yuriaki: 未必 加意培養人才而令其歷任各種職務是常見的方式 而長 03/02 17:57
yuriaki: 年泰平的軍隊戰力低落也是常識 所一美軍幾乎年年都有在戰 03/02 17:57
yuriaki: XD 03/02 17:57
siliver: 平常的栽培,其實根本不夠吧,真的強的戰力還是需要實戰來 03/03 12:13
siliver: 鍛鍊吧. 03/03 12:14
ColdP: 像是陸遜雖然是在夷陵之役一戰成名, 但他之前其實一直在吳 03/03 12:26
ColdP: 打山越同時累積經驗;他的作戰能力並非突然從無到有, 而是長 03/03 12:28
ColdP: 年的實地操作累積起來的。 03/03 12:28
boman: 小國要勝大國不是好像諸葛亮這樣頻出兵來練兵將的,小國 03/03 23:37
boman: 要贏大國,奇襲是少不了的,為了奇襲勝利,一定要令對方 03/03 23:38
boman: 沒有提防才有機會,頻頻出兵,你練兵將,對方一樣在練兵 03/03 23:38
boman: 將,受惠比小國還多。最好的情況是大國覺得沒有威脅,荒 03/03 23:38
boman: 廢軍事,這樣小國可以在大國集結軍隊前爭先取得戰略目標 03/03 23:38
boman: 或從根本動搖大國的指揮系統,削弱或拖慢大國重整軍力。 03/03 23:39
Landius: 蜀漢的狀況不是北伐以戰養將,就是在南中練,但南中練要有 03/04 11:38
Landius: 能夠代表成都來調和鼎鼐的能力,張翼就是南中搞不好丟去北 03/04 11:38
Landius: 伐軍養. 03/04 11:38
Landius: 再來就是奇襲需要將領有相當的執行力,諸葛亮還需要靠北伐 03/04 11:41
Landius: 以戰養將,包括失敗的馬謖案例,代表的是他手上沒幾個執行 03/04 11:41
Landius: 力與經驗兼具的將領,像魏延吳懿這種少了一個對諸葛亮都是 03/04 11:42
Landius: 重傷,萬中有一的情況下諸葛亮會遇到比夷陵之後蜀漢將領更 03/04 11:43
Landius: 加青黃不接的情況. 03/04 11:43
boman: 練將是有好多辦法,有些本來天分高,不需要怎樣練已經能做 03/04 20:33
boman: 好,看當權者有沒有能力去找到,正如馬忠、鄧芝,即使韓信 03/04 20:33
boman: 是一起用就立即用,將領不拿來用,要來何用。問題是丞相重 03/04 20:33
boman: 的都不怎樣強就是。 03/04 20:33
hgt: 丞相還有道德考量 並非只以才取人 03/04 21:05
boman: 丞相身邊的道德反而不怎樣過關如楊儀、張裔 03/04 21:13
Landius: 魏延也是諸葛亮重用(只是不是魏延想要的方向?),所以他也 03/07 11:01
Landius: 不怎麼強的意思囉. 03/07 11:01
boman: 前面在講道德考量而非強弱 03/07 13:53
Landius: 在講道德以前不是先講強弱? 03/07 14:36
Landius: 馬忠治南中本事強,那也只好讓他長期釘在這個位子;鄧芝北 03/07 14:41
Landius: 伐亦有參與,第一次北伐是中監軍隨趙雲出陣,第四次北伐回 03/07 14:42
Landius: 師參李嚴那筆他是督左部,諸葛亮死後蜀漢借重的是他東和孫 03/07 14:47
Landius: 權的能力鎮東. 03/07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