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ZMittermeyer (ZM)》之銘言: : 一個人的事業,行動,行為,到底怎樣算勝,怎樣算敗? : 一個很基本的道理是:勝利條件是「當事人自己定義」的, : 但我發現不少人沒有這個概念 : 比如在談司馬懿對戰諸葛亮,你會去追究和討論這場仗到底誰勝誰敗,誰強誰弱 : 我想那就是一種搞不清楚狀況的行為,你這個討論是在「以你的觀點定義他們勝負」 : 這是沒有意義的行為,這個世界沒有裁判,也沒有神 : 對這種討論陷入意氣之爭,就我看來這種討論也只是幼稚 1.這一串討論串裡,不論是哪一方,都沒有人說孔明打贏了北伐,也沒有人在 討論北伐的勝利條件,而是在爭論孔明的軍事能力強弱。大嘟嘟你是不是看 錯討論串了? 2.「追究和討論這場仗到底誰勝誰敗,誰強誰弱」沒有意義?真是一個充滿虛 無主義的說法,不過大嘟嘟你這樣是把所以戰史分析通通打翻了耶,戰史分 析就是在做這些事啊! 至於戰史分析有沒有用呢?讓我們看看拿破崙是怎麼評價的: 「像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古斯塔夫、屠雲尼、尤金親王和腓特烈大王 一樣地發動攻勢戰爭,……,一讀再讀他們83次的戰史,以他們為模範,那 是成為名將和瞭解戰爭藝術秘訣的唯一途徑。」 一個是西方四大名將之一,時常在前線穿梭;另一個是被認證的小XX,別說 前線,連警察局都不敢去,我想誰說的較有道理,應該也是不言自明了。 3.「對這種討論陷入意氣之爭,就我看來這種討論也只是幼稚」,嗯,說得很 好,聽說有一位仁兄堅持東吳偷襲荊州沒有錯,被噓到後來甚至為此還發明 神奇的「吳鳳接鬼」論,大嘟嘟你一定也認為這位仁兄很幼稚對吧! : 當司馬懿對戰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有他的勝利條件,司馬懿也有他的勝利條件 : 一場戰役結束之後,可能出現兩方都勝利,或是兩方都輸,或是經典的一勝一負 : 端看互相自己定義的勝利條件有沒有被滿足 : 最重要的概念是:『兩方的勝利條件其實常常是不同的』 : 諸葛亮的勝利條件是什麼?從他出師表講那麼多次來看, : 他的勝利條件根本就沒有被滿足 對,孔明是沒有達成勝利條件,沒有人否認這點,但這又不是我們在討論的東西 ,大嘟嘟你先射箭再畫靶就算了,能不能不要畫錯靶? 再強調一次,沒有達成勝利條件=\=將領能力不行。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變數有很 多(借用李則芬將軍的話:「戰爭是雙方智慧與力量的綜合競賽,一位英雄的成 功,固然需要本身條件健全,但也不能忽視客觀環境,即造英雄的時勢。」), 將領能力只是其中一個變數而已,並不是將領強就一定會所向無敵。漢尼拔能力勝 過羅馬方任何一位將領,但羅馬終究以更強的國力、更強的向心力、更堅韌的意志 搭配一個沒有差漢尼拔太多的天才而笑到最後。 為什麼以成敗論英雄不可取,因為這是過度簡化的說法,當然也就只會得到不正 確的答案。歷史上沒有達成勝利條件的名將多如牛毛,但這些不妨礙大家認同他 們是名將。 附帶一提,如果按照大嘟嘟你的說法,那你鍾愛的孫權和呂蒙也是魯蛇耶,你這樣 說真的好嗎?XD : 所以在推導裡,論述什麼「司馬懿堅壁不出,這不是怕了是什麼?輸了是什麼?」 : 這種論述其實都很無聊,司馬懿只要不失、沒有被重大打擊就滿足勝利條件了啊! : 他們覺得時間是他的啊!如果有打擊對方也好,不打也沒關係啊~ 嗯,那還是老問題:奇怪打諸葛瑾不龜、打孟達也不龜、打公孫淵也不龜、後期救 樊城以及打諸葛恪也不龜、鎮壓王淩也不龜,司馬懿一生征戰,從來都是積極取攻 勢,唯一例外就只有跟孔明對陣時,你要怎麼解釋,難道你要說剛好司馬懿那時候 是一個烏龜愛好者? 我想堅壁不出應該不難,司馬懿這些軍事行動裡也不乏防禦戰(其實連進攻也可以 這樣玩,沿路插塔插進去就是,章楶就是用這招差點玩死西夏),照你這樣說他應 該也可以在別的時候玩這招啊,怎麼從來都沒看他玩過? 然後魏國也只有針對孔明才有這樣做,其他時候不論東線還是西線,只要兵力不劣 勢,幾乎從來都是積極迎戰的,奇怪,怎麼就是在面對孔明時這麼做? 我們再換一個說法,如果今天臺海開戰,國軍有一位將領主動發起攻勢登陸福建, 而共軍只守住武夷山和仙霞嶺,阻止國軍進入江西與浙江,但是對登陸的國軍完全 都沒有打擊到,最後還讓國軍安然撤離,請問如果你是大陸人,你會認為這樣做好 棒,共軍防禦做得真好,下次應該也要這樣做? : 在魏的國家戰略勝利條件,還有司馬懿的「個人勝利條件」而言, : 我都不覺得魏方滿足任何失敗條件,被玩得團團轉束手無策的一直都是蜀諸葛亮 : 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多次勝敗裡,會把諸葛亮判定成贏 : 基本上都一種基於第三者、基於神的立場,投下太多個人好惡的一種判斷 我們(包括古人)是說孔明能力勝過司馬懿,但並沒有說孔明北伐勝利。大嘟嘟 置換主題做得太明顯嘍~ : 你問諸葛亮本人,他絕對不會覺得他有贏,有達成他的目的 : 除非諸葛亮是一個世紀唬爛嘴,他真正的勝利條件就是不斷為戰而戰,鞏固自己的權位 : 因此,沒有達成自己目的本身的將帥,就是沒有通過考驗 : 這樣反覆試了五次,都屢屢挫敗的將帥,我們通常在管理上不會封他名人堂 : 反而會私下唸唸他不知變通 : 而且諸葛亮是一個國家長時間的集權者,他不只是將帥,被交予一項無法變更的任務 : 相反的,他可以有很大自由,可以重新變更,設定新的勝利條件 : 在這麼高的權限下,他玩了五次,無尺寸之功,更突顯他的無變通性 嗯,看來在大嘟嘟眼中,下面這2人一定也是很不知變通的了: 1.曹操:四越巢湖不成 2.孫權:合肥屢次撞牆 : 這種結果,實在很難讓人滿意,所以我通常會說諸葛亮是優秀的將,但不是優秀的帥 曹操表示:........... : 國家層級上,是很優秀的幕僚,但是不是優秀的決策者和領導人 : 但是因為諸葛亮太認真,又或許他的關卡難度太高,過度認真的人會引起同情 : 所以我們願意頒發他一個特別安慰獎 :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個歷史上的功過方面,比較中肯的評價 曹操表示:大嘟嘟你到底要打我幾槍,都已經趴到地上了耶! 開發越南就太超現實了 但攻孫權誰說不可以呢?西蜀地形易守難攻,也困難打出為什麼一定要結孫權而 不是先滅孫權? 不過這個戰略的可行性,也已經完全無法討論,也完全無法驗證了 可以啊,如果想要自召兩面作戰,想要體會孫權卑躬屈膝的感覺,那當然就可 以去「先滅孫權」嘍~ 推 gm79227922: 這個問題在於 史書一堆說法 兩邊都說自己很強 03/06 21:02 → gm79227922: 對方都是被打好玩的 因此現在才會有那麼多爭論存在 03/06 21:03 其實實在沒有什麼爭議,證據都擺在那裡,端看你要不要看而已。 1.魏軍東線不龜,而西線龜縮。 2.孔明活著時,司馬懿一直龜,一旦孔明死了,立馬追擊;但看到蜀軍擺出反擊態勢, 就又立即停止追擊開始龜縮。 3.孔明死後的西線,不再忌憚和蜀軍會戰。 4.魏方高層完全一致不想會戰(注意:只有高層不想,魏軍中階以下的將兵可是想要 一戰的,他們並不認為自己蜀軍差!)。 5.在討孟達時懂得不待回信,當機立斷進攻的司馬懿,在對陣孔明時突然知道要老闆 答應才能作戰。 6.曹叡敢於到東線迎戰孫權,但是對西線卻是打打嘴砲而已。 7.司馬孚表示: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宜預選步騎二萬, 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又以關中連遭賊寇,穀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邽 ,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賊有備矣。」 8.李世民:「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 失在斯乎!」 9.孔明:「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于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 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10.司馬懿: 「天下奇才也(不要跟我說這是在稱讚孔明內政搞得好,今天司馬懿作為軍事對手 ,又是戰後巡視孔明留下營壘時的有感而發,最好那時他的稱讚標的會是內政而不 是軍事!)」 「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惟有降與死耳。」 (所以他在對陣時一直守不就代表他自知出去打八成會被打趴。) 本來要追擊退卻的蜀軍,一看蜀軍擺出反擊態勢,立即縮回去,於是「死諸葛走生 仲達。」 如果今天司馬懿是一個庸將,那你或許還可以說他不敢出戰很正常,但是司馬懿是嗎 ?司馬懿最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好老闆,能夠瞭解前線的實際情況並放手支持他 ;而且他所屬的國家有這個資源給他耗。如果他的老闆是李隆基或朱由檢,那他只會 變成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袁崇煥第二罷了。 → xiue: 司馬懿贏了戰略,但對比他的奪權,諸葛亮的死忠贏得了精神價值 03/06 21:38 → xiue: 孔丘,關羽,諸葛亮,岳飛,文天祥,鄭成功,以目的角度看都是魯蛇 03/06 21:39 → xiue: 以統治者的政治利益為前提進行的道德洗腦,百千年前就開始了. 03/06 21:42 我同意孔明作為忠臣的傑出代表會給他加分不錯,但是要沒有實力,那也是不會被尊 為名將的。就拿你上面說的這幾人來說,有誰會說孔子、文天祥是名將?你自己想想 推崇文天祥是忠臣的資料裡,可有人說他是「名將」? 推 boman: 諸葛亮在士人階層是可以,人民未必是滿意,逃兵役還是 03/06 22:14 ^^^^^^^^^^^^^^^^^^^^^^^^^^^^^^^^^^^^^^ 襄陽記曰: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 上。 原來不滿意會自己主動自發的祭拜喔? → boman: 很多,現實是太多人為諸葛亮的失敗找借口,以弱勝強本 03/06 22:14 → boman: 來就是需要龜,務求一擊即中,必需達到目的。 03/06 22:14 亞歷山大、漢尼拔、凱立德、成吉思汗、皇太極、闔閭、拓拔珪、完顏宗望和宗翰表 示:奇怪,我怎麼不知道我是靠龜取勝的? → boman: 曹將百戰百勝只是因為這是曹方官樣文章,不然當反壓孫 03/06 22:18 → boman: 劉聯軍而非曹仁棄而去。 03/06 22:18 奇怪,這一串裡面好像沒人討論曹將有沒有百戰百勝啊。 → ZMittermeyer: 我覺得要強調的是 這篇的方法是"之一"不是"唯一" 03/07 15:42 → ZMittermeyer: 諸葛亮既無奇謀奇功 戰術戰略目標又沒有達到 只是展 03/07 15:43 → ZMittermeyer: 現出組織與治軍的才能 我想這樣應該是不夠的吧 03/07 15:44 → ZMittermeyer: 漢尼拔勝了很久 最後才失敗 也有華麗的大勝過 03/07 15:45 → ZMittermeyer: 在總和積分裡 諸葛亮的戰績戰果都很曖昧不明 03/07 15:45 → ZMittermeyer: 說來說去他能被證實的就是組織很強 拿諸葛亮比韓信 03/07 15:46 → ZMittermeyer: 比漢尼拔 比亞歷山大 比曹操 跟這些人比軍事事業 03/07 15:46 → ZMittermeyer: 諸葛亮都是遜一籌的 應該沒什麼疑問吧 03/07 15:47 沒有奇謀只是我們沒看到而已,陳壽不能把它寫出來,不然宣王的臉上就不太好看了。 就以鹵城之戰而言,戰果是「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換言之, 至少有3000以上的魏軍基層將校(或精銳部隊,古代可不是人手一甲,能披甲的幾乎都 是精銳部隊或軍官)掛掉。 其實真正關鍵的是,司馬懿是不是名將?如果認可司馬懿的名將地位,那能把在物質條 件各方面都處於優勢的司馬懿給逼到只能選擇龜的孔明反而不是名將?難道不覺得這樣 說不通嗎? 說白了,在評論孔明的軍事能力時,很多人根本是無視他所面對的對手到底是多麼強大 ,然後給他設定了「沒有北伐成功就不合格」的超高標準(有人不只無視,甚至直接扭 曲史料了,我都不曉得一個現代人怎麼會對快1800年前的人有這麼深的仇恨),這樣當 然只會得出「孔明軍事能力很爛」的結論,但這是我們在討論歷史、評價人物應該有的 態度嗎? 就以大嘟嘟上面說的四人來說,除漢尼拔有得一比外,其實其他人面臨的困境都比孔明 要好多了: 1.亞歷山大:他幸而遇到的是大流士三世,如果是大流士一世,那亞歷山大絕無可能滅 掉波斯的。 2.韓信:在垓下之前,他並沒有跟項羽親自對陣過,而作戰的對象,也大多為各地的諸 侯國,力量分散而能力也不如他遠甚。 3.曹操:直到赤壁之戰前,曹操可有遇到司馬懿這種等級的對手?可有遇到可以動員全 部華北+中原資源的國家? 但很多人在評論他們時,卻不會拿要求孔明的標準來要求他們。特別是曹操,他與孔明 同樣受困秦嶺的補給問題,導致一個不得已放棄漢中,另一個北伐未成。但沒有多少人 會以此批評曹操軍事無能,也沒人以此認為採取和司馬懿同樣戰略(理由其實也一樣) 的劉備軍事能力贏過曹操,但是主角換成孔明時,就不是這樣了。無法破解劉備龜縮的 曹操依然被認定是名將,而同樣未能成功破解司馬懿龜縮的孔明卻被指責軍事能力不強 ,補給困難相若,而孔明面對的對手強於曹操面對的對手,但是曹操不會被責備,反而 孔明會。我倒想問,為何要雙重標準一至於此? -- 某人云:抗戰期間,中共將自己的實力壯大了倍以上, ★ ;  以「始終只有個軍」的假象來應付外界觀感, * * 而且很忠實地每次派出點二個倒楣鬼去抗日。 可知"七分壯大自己、兩分應付、一分抗日"並非隨便講講, ψ sPz101 這確實是令人望塵莫及的恥力,哦不對,戰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86.1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457367187.A.F60.html
coldlian: 千年以降 古人都對孔明推崇至極 影響甚遠 03/08 00:39
coldlian: 怎麼今日就會有一群人討論他治軍無能呢XDDDD 03/08 00:39
hugo7935: 小心又進桶 03/08 00:42
xiue: 請問我哪句指說孔子,文天祥是名將? 哪句說諸葛亮沒有實力? 03/08 00:48
ckshchen: 先射戟再插直直 03/08 00:49
xiue: 要抓人來鞭也別用這種斷章取義,把沒說過的話塞人嘴裡的方式. 03/08 00:49
→ xiue: 司馬懿贏了戰略,但對比他的奪權,諸葛亮的死忠贏得了精神價值 03/06 21:38 → xiue: 孔丘,關羽,諸葛亮,岳飛,文天祥,鄭成功,以目的角度看都是魯蛇 03/06 21:39 → xiue: 以統治者的政治利益為前提進行的道德洗腦,百千年前就開始了. 03/06 21:42 你的推文一字不漏引用,如果你只是單純要說孔明這拱出來作為道德表率,那我抱歉。 因為剛剛我在打字時是在討論軍事能力的脈絡下,所以會直覺判斷你在說的也是軍事能 力。
hgt: 一部分有道理 但亞歷山大 韓信 曹操 有一個特點是三個人 03/08 01:05
hgt: 都有 但諸葛亮沒有 就是"冒險" 亞歷山大橫衝直撞不用講 03/08 01:06
hgt: 韓信背水一戰 曹操輕騎征烏桓 03/08 01:07
hgt: 風險高 報酬自然高 03/08 01:07
hgt: 所以韓信曹操軍事名聲高於諸葛 03/08 01:08
※ 編輯: Hartmann (123.204.86.161), 03/08/2016 01:17:00
ZMittermeyer: XDD 這人大概人生最近很不順 可憐 03/08 01:15
謝謝大嘟嘟關心,敝人我自覺沒有被認證是小XX,所以覺得還是不錯啦,不像有人 已經史上留名了呢,畢竟在我國能夠上版面被認證為小XX,似乎也不多見?XD ※ 編輯: Hartmann (123.204.86.161), 03/08/2016 01:19:08
hgt: 等一下 齊密特不會是路過中正一 被方仰寧嗆的那一位吧 03/08 01:42
ZMittermeyer: 那是洪崇晏不是我啊 他們一堆人根本北七 =_= 03/08 01:50
ZMittermeyer: 外行人搞不清楚圈內事 全部兜在一起了 = =a 03/08 01:51
ZMittermeyer: 本大爺烙的沒錯 但是堂堂正正沒烙跑 移送七條全無罪 03/08 01:52
ZMittermeyer: 洪崇晏是之前被方仰寧嗆 當天在現場衝第一 03/08 01:52
ZMittermeyer: 根本不同人全部混在一起 囧 03/08 01:53
嗯,堂堂正正沒烙跑,只是刪文而已 http://www.ucptt.com/article/HatePolitics/1397287486/822 簡單來說,事情是你煽動的,事前說的慷慨激昂,但當一群人被你鼓動上街時,你人在哪 ?等到事後可能觸法時,刪文的速度倒是奇快無比,以這點來說,你倒是不愧你的帳號。 但我還是誠懇的建議你,要不要考慮換個帳號?如果以田中的設定來說,我覺得米達麥亞 並不是那麼的適合你,憂國騎士團才是為你量身訂做的啊!
rockocean: 話說回來 孫權的老爸跟大哥也敢冒險超衝超嗆 老爸陣斬 03/08 02:13
rockocean: 華雄 攻城戰擊退呂布 老哥率軍打下江東六郡 但是下場都 03/08 02:14
rockocean: 慘 二個都是輕騎孤身中伏而死 03/08 02:15
ZMittermeyer: 反正原po這人已經玩壞了沒啥好說 不過關於樓上的話 03/08 02:20
ZMittermeyer: 題 孫權急襲荊州吃下關羽也是滿冒險的但成功 03/08 02:21
rockocean: 孫權比他老爸跟老哥聰明的地方就是自己不帶頭衝 03/08 02:29
rockocean: 孫權也有幾次以身犯險 像是座船被曹軍射成刺蝟差點翻船 03/08 02:32
rockocean: 攻合肥失利自己只帶少數親兵斷後 差點被合肥殺人王宰掉 03/08 02:34
孫權在逍遙津不是斷後,是不知發什麼神經在敵軍地盤上下令大部隊先走,自己帶著的一 干將領留在後面,卻又不做防備,結果被張遼抓住機會突襲,沒有準備的孫權(和一票大 將---一起被突襲的至少有甘寧、徐盛、潘璋、凌統、陳武、宋謙)因此被打得大潰,陳武 還戰死。 關鍵是孫權這傢伙不知幹啥留在後面,而且「不做防備」,才會這麼慘,不然妥善布置撤 退的話,張遼也很難抓到戰機。
shevchenco: 嗯...怎麼這串好像又開花了啊~? 03/08 03:47
shevchenco: 其實幾篇拜讀下來會覺得,H兄舉出的所有例子都能說明 03/08 03:48
shevchenco: 孔明為良將,但是這個"良"到什麼程度就見仁見智了 03/08 03:49
shevchenco: 就像前面有人提到的,98?90?70~80? 最主要的是,孔明 03/08 03:52
shevchenco: 好像除了鹵城,沒有什麼重大勝果? 這使得H大提出的所有 03/08 03:52
shevchenco: 例子都顯得過於間接,只能說明相關,難以佐證其因果性 03/08 03:54
shevchenco: 武廟那段有道理,沒人會覺得吳起有道德洗腦的可能吧? 03/08 03:56
所以我也不會說孔明是三國第一之類的話,我同意缺乏明確的大勝力道總是差了一點。 但是要問孔明指揮作戰強不強,從司馬懿的反應來看,無疑的,是強到變態的程度,足以 讓司馬懿這種名將,完全放棄出戰的念頭,看看司馬懿在遼東是怎麼玩公孫淵的,一個可 以把敵人玩弄在股掌之上,而且每次作戰都是謀定而後動,採取積極攻勢,掌握戰場主動 權的人物,卻完完全全不敢和孔明一戰...,綜觀三國,有達到這種威脅程度的,大概只 有曹操後期勉強有達到,還有就是後期陸抗對晉有接近這種程度,其他人,即使是像關羽 、張飛這樣的熊虎之將,敵方遇到會忌憚,會小心,但不會不敢戰。但曹操與陸抗面對的 敵將,卻沒有一人達到司馬懿的程度。 而且,不是司馬懿一個人這麼認為,是包括曹叡、郭淮一致如此認定。所以曹叡才會幫忙 壓制想要出戰的部下,郭淮才會只有守住北原就好,完全不想進攻。
RichardIII: 史上第一個以逃命留名的革命家 Z跑跑! 03/08 05:27
RichardIII: 朕的先祖處決的華勒斯 都沒說:造反的不是我 別把我吊 03/08 05:28
RichardIII: 分勾....Z某碰到警察 搶先落跑先XD 03/08 05:28
RichardIII: 朕光榮死在戰場 Z先生有無勇氣如此? 03/08 05:29
hugo7935: 理察又出來啦XD 03/08 07:22
gtfour: 孔明為良將大部分沒什麼爭議.良到什麼程度就看法不同 03/08 07:43
gtfour: 像是說孔明能力勝過司馬懿.我就不太有這種感覺 03/08 07:45
BoA60282: 原文出來沒多久就被戰很大...查過ID之後,只能說凡走過 03/08 08:45
BoA60282: 必留下痕跡,都督放的火還沒熄。繼續觀戰XD 03/08 08:48
Houei: 就算聖人也有不足之處 怎麼今日就會有人推他完美全能呢XDDD 03/08 09:03
要設定孔明完美全能的恐怕是亮黑吧,不然怎麼會拿超高標準來要求他。真要拿這超高標 準來要求,歷史上大概沒幾人算成功了。
RichardIII: 朕到想看共軍犯台的那一天 Z兄敢不敢招募義勇軍抗敵 03/08 09:33
Leooson: 看完系列文章也會覺得有些人黑諸葛亮黑到為反而反了 03/08 09:34
Landius: 內文說到呂蒙,我想可能是呂蒙只能入名人堂64士而非10哲, 03/08 09:38
Landius: 會覺得諸葛亮何德何能佔名人堂10哲不放吧? 03/08 09:38
Landius: 曹魏入名人堂的也只有張遼與鄧艾啊. 03/08 09:39
Landius: 諸葛亮入10哲就算是道德洗腦也不會是全部因素,若《問對》 03/08 09:42
Landius: 內容為依據,李靖的六花陣是諸葛亮八陣一脈演變,這也是另 03/08 09:44
Landius: 一種政治意圖吧? 03/08 09:44
Houei: 總比有些人對諸葛明明在賭卻講成穩 這樣為挺而挺 比較高尚? 03/08 09:50
Landius: 你沒看過把把都不跟的賭片電影嗎? XD 03/08 10:11
simako: 說得實在太好了! 03/08 10:43
siliver: 其實我也是覺得標準問題而已,諸葛亮的政治能力是無可置疑 03/08 12:38
siliver: 但軍事能力總是缺乏可觀的勝果,所以才難以評斷吧. 03/08 12:39
siliver: 用邏輯和旁證推論雖有他的道理,但很難成為說服人的鐵證 03/08 12:40
沒有要求所有人都要去認為孔明是三國第一名將,但是至少就事實分析,該有的評價 應該要給他。我想大家聚在這個版面,總不會是為了學習抹黑技巧,交流扭取史料方 式,既然如此,根據事實實事求是的評價,不正是我們應該做的。
leesteven: 以當時的條件來看,孔明若有可觀的勝果,在中國史上也 03/08 13:35
leesteven: 會是不得了的名將吧 03/08 13:35
siliver: 不過有跟沒就是有差啊,有的話,就不需要在這邊吵了 XD 03/08 14:00
Landius: 就...要戰果諸葛亮也不是完全是零,只是有點像所謂的完成 03/08 14:05
Landius: 度實在很低這樣. 03/08 14:05
ratchet: 64士中也有羊祜呀,單看作戰能力一定會想把他踢出去 03/08 15:28
羊祜:早知道就不打西陵之戰(淚) 陸抗:3萬勝8萬~
Landius: 十哲之中一代宗師比較重要吧?有自己兵學理論的還佔得多 03/08 19:58
※ 編輯: Hartmann (123.204.86.161), 03/08/2016 22:36:27
Houei: 連諸葛缺乏奇謀的推文一出現 有人就趕緊護航說是怕宣王顏面 03/08 23:18
Houei: 無光 陳壽才不寫 那到底設定孔明完美全能的是亮粉或亮黑啊? 03/08 23:19
是是是,有空說護航,卻沒空解釋下面這些事實: 1.魏軍東線不龜,而西線龜縮。 2.孔明活著時,司馬懿一直龜,一旦孔明死了,立馬追擊;但看到蜀軍擺出反擊態勢, 就又立即停止追擊開始龜縮。 3.孔明死後的西線,不再忌憚和蜀軍會戰。 4.魏方高層完全一致不想會戰(注意:只有高層不想,魏軍中階以下的將兵可是想要 一戰的,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比蜀軍差!)。 5.在討孟達時懂得不待回信,當機立斷進攻的司馬懿,在對陣孔明時突然知道要老闆 答應才能作戰。 6.曹叡敢於到東線迎戰孫權,但是對西線卻是打打嘴砲而已。 7.司馬孚表示: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宜預選步騎二萬, 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又以關中連遭賊寇,穀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邽 ,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賊有備矣。」 8.李世民:「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 失在斯乎!」 9.孔明:「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于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 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10.司馬懿: 「天下奇才也!」 (不要跟我說這是在稱讚孔明內政搞得好,今天司馬懿作為軍事對手,又是戰後巡視 孔明留下營壘時的有感而發,最好那時他的稱讚標的會是內政而不是軍事!) 「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惟有降與死耳。」 (所以他在對陣時一直守不就代表他自知出去打八成會被打趴。) 本來要追擊退卻的蜀軍,一看蜀軍擺出反擊態勢,立即縮回去,於是「死諸葛走生 仲達。」
Sunjoe33: 簡而言之,司馬懿就是輸諸葛亮一個坎。 03/08 23:26
Sunjoe33: 若諸葛亮是庸才,司馬懿只怕是廢物等級的將領了 03/08 23:26
ZMittermeyer: 完全不同意司馬懿輸諸葛亮一個坎 03/08 23:35
ZMittermeyer: 什麼「不敢出戰」,這理由太瞎了,司馬懿又沒有出擊 03/08 23:36
ZMittermeyer: 的必要。司馬懿和諸葛亮頂多只能說「判定不能」 03/08 23:36
ZMittermeyer: 根本不能把因果這樣導論。他們兩個勝利條件完全不同 03/08 23:36
不敢出戰理由很瞎?嗯,再把上面那10點看一次,解釋一下吧。 還有啊,就跟你說不要偷偷置換話題,這邊在討論的是軍事指揮能力,不是勝敗,不要 以為你置換議題沒人看出來。 不然我換一個你一定看得懂的方式好了。有個傢伙在網路上搧動人,事前慷慨激昂簡直 就要帶頭當烈士了,結果事情發生時沒去不說,還很孬的把所有發的文都砍了,最後檢 察官放他一馬沒起訴結尾。 以此來類比呢,從不要被判刑這個角度來說,你可以說這個傢伙贏了。但你如果你要討 論這個人的人格人品與能力?呵呵呵...
Sunjoe33: 不要再提自訂勝利條件的謬論了,完全阿Q精神勝利法 03/08 23:42
Landius: 很直覺啊,司馬懿做為專職武將後一生超級打猛,只遇上一個 03/09 08:11
Landius: 會打龜,那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03/09 08:12
RichardIII: 就我這個戰死沙場的國王來看 Z某根本沒資格說孔明啥 03/09 08:59
RichardIII: 朕碰上諸葛亮 下場應該還是要把首級交到他手上吧 03/09 09:02
RichardIII: 敢問Z某:你照三餐罵的ROC政府會把你吊分勾嗎? 03/09 09:04
xkiller: 推文的連結下面推文好搞笑:疾風之孬 XDD 03/09 10:01
RichardIII: 就是個靠房子賺點小錢就以為自己是神的傢伙 03/09 10:05
RichardIII: 這種人在朕統治的倫敦隨便磚頭砸下來就砸中好幾個 03/09 10:06
ZMittermeyer: .....腦殘的扮演狂重症在秀下限我有需要理他嗎XD 03/09 10:41
ZMittermeyer: 自訂勝利條件是人生的精髓,司馬懿的勝利條件根本就 03/09 10:42
ZMittermeyer: 不是全殲對方,打防衛戰勝利條件很簡單 03/09 10:42
ZMittermeyer: 這根本不是阿Q,你的目標是很多外部因素影響你判定 03/09 10:43
ZMittermeyer: 和決定的,但是司馬懿的條件絕對和諸葛亮不同 03/09 10:43
ZMittermeyer: 司馬懿的戰役勝利條件有滿足 諸葛亮則無 這毫無疑問 03/09 10:43
ZMittermeyer: 可以中立判定: 喔! 司馬懿敗! 這也是醉了 03/09 10:44
又置換主題了,是說某人能不能堂堂正正的正面討論一個主題啊?還是正面討論一個 話題很困難?
RichardIII: 證據擺出來就直接認了吧!你臨陣脫逃跟我沒殺侄兒一樣 03/09 10:53
RichardIII: 都是千真萬確 賺點小錢就到處嗆人 被封爵士的那些 03/09 10:53
RichardIII: 是不是天天找人決鬥了啊? 03/09 10:53
ZMittermeyer: ..病得不輕 03/09 11:05
gtfour: 完全不懂勝者低敗方一個坎 這是什麼邏輯.. 03/09 12:01
嗯,原來是成敗決定論喔,那我想,你一定不能理解為什麼漢尼拔敗了反而被人推崇為 西方四大名將、二戰德軍輸了可是所有軍事史家都推崇德軍普遍較盟軍戰力更強,更直 接的說,你應該很不解怎麼歷史上有這麼多不能解釋的事吧XD
want150: lol一神帶四雷被對面五個普通人打趴 03/09 15:20
want150: 因為普通人那邊贏了所以那個神也是雷 是嗎 03/09 15:20
want150: 什麼都用結果論來決定優劣會忽略很多大環境的因素 03/09 15:21
ZMittermeyer: 我覺得我們沒有說諸葛亮是雷 只是無法證明而已 03/09 15:34
ZMittermeyer: 很難證明他在軍事上是一個S或99分 就是少了什麼 03/09 15:34
嗯,這時候變成說「沒有說諸葛亮是雷」? 那「因此,沒有達成自己目的本身的將帥,就是沒有通過考驗 這樣反覆試了五次,都屢屢挫敗的將帥,我們通常在管理上不會封他名人堂 反而會私下唸唸他不知變通」 「在這麼高的權限下,他玩了五次,無尺寸之功,更突顯他的無變通性」 這些是啥?
RichardIII: 帶頭逃亡且天下皆知者 還有資格評價誰是名將? 03/09 15:59
RichardIII: 評價戰史上誰最會逃比較合適吧!或許Z跑跑可以與胡沙虎 03/09 16:01
RichardIII: 比較腳程 03/09 16:01
ZMittermeyer: 整天自以為理查三世 以他的第一人稱講話 我覺得很敢 03/09 16:10
ZMittermeyer: 啦 這種丟臉的事情我是做不出來 03/09 16:10
will0822: 胡殺虎內鬥超猛欸... 03/09 16:32
RichardIII: 至少朕不會靠房子賺點小錢就以為自己是神自己卻在面臨 03/09 16:53
RichardIII: 大事時逃得比兔子還快 03/09 16:54
ZMittermeyer: ...有病就吃藥 03/09 17:07
ZMittermeyer: 朕三小 我的天...請你去旁邊自己玩cosplay好嗎? 03/09 17:07
archerhao: 這算用字遣詞問題還是過於二分法的問題? 03/09 20:43
archerhao: lol對面四個雷,我方上路下路壓著對方打 03/09 20:44
archerhao: 對方中路是唯一會玩的強者,我不見得能把對方中路也壓 03/09 20:44
archerhao: 著打那我中路就縮一點穩穩打,反正對方靠一個中路也不 03/09 20:44
archerhao: 能回天。這樣難道可以證明對面中路一定贏過我方中路嗎 03/09 20:45
archerhao: 因為沒把神也一起壓著打,所以就只是個普通人 03/09 20:45
archerhao: 旗鼓相當的評價不行嗎? 03/09 20:45
問題就是事實就不是旗鼓相當,而是一個本來作戰一貫取攻勢,每次作戰都是採取積極行 動,而且從來不畏戰的名將,卻被孔明逼的放棄他擅長的作戰方式,只能做到防守僵持, 最後是用國力耗贏來做結(這是巨觀來看,單就以第五次北伐來說,則是好運做結--- 孔明病死),這是什麼旗鼓相當? 要知道一件事,只要你集結軍隊,即使只是龜,那補給開銷也是會流水一般的消耗好嗎! 為什麼一般可能的話都希望速戰速決?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省錢以及減少損失,這點其實對 攻守雙方都是一樣的,除非有特殊情況(如:戰力輸人不能打)或目的(為了誘敵深入再 反擊、或是像李牧那樣有耐心花數年時間,就為最後一戰徹底坑死對方),否則一定是力 求盡快擊敗敵方。如果你以為龜就ok,對守方沒任何副作用,那北宋幹嘛遼跟西夏求和? 費比又怎麼會被憤怒的羅馬人解除獨裁官職務,還被嘲諷為「慢吞吞」、「拖延者」(然 後坎尼後才知費比不肯與漢尼拔會戰的先見之明)? 再貼一次: 1.魏軍東線不龜,而西線龜縮。 2.孔明活著時,司馬懿一直龜,一旦孔明死了,立馬追擊;但看到蜀軍擺出反擊態勢, 就又立即停止追擊開始龜縮。 3.孔明死後的西線,不再忌憚和蜀軍會戰。 4.魏方高層完全一致不想會戰(注意:只有高層不想,魏軍中階以下的將兵可是想要 一戰的,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比蜀軍差!)。 5.在討孟達時懂得不待回信,當機立斷進攻的司馬懿,在對陣孔明時突然知道要老闆 答應才能作戰。 6.曹叡敢於到東線迎戰孫權,但是對西線卻是打打嘴砲而已。 7.司馬孚表示: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宜預選步騎二萬, 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又以關中連遭賊寇,穀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邽 ,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賊有備矣。」 8.李世民:「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 失在斯乎!」 9.孔明:「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于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 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10.司馬懿: 「天下奇才也!」 (不要跟我說這是在稱讚孔明內政搞得好,今天司馬懿作為軍事對手 ,又是戰後巡視孔明留下營壘時的有感而發,最好那時他的稱讚標的會是內政而不 是軍事!) 「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惟有降與死耳。」 (所以他在對陣時一直守不就代表他自知出去打八成會被打趴。) 本來要追擊退卻的蜀軍,一看蜀軍擺出反擊態勢,立即縮回去,於是「死諸葛走生 仲達。」 這些都是很明確的證據,證明司馬懿不敢跟孔明會戰,所以不得已只能龜,今天除非你 證明這些史料都是假的,而且你比李世民的判斷還要強,否則你要怎麼證明這不是司馬 懿不敢打?
will0822: 自古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阿 03/09 20:56
Sunjoe33: 前文說「當事人定義」的勝利條件,不要一直偷換概念 03/09 22:11
Houei: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蜀軍有糧食的問題 很直覺會龜起來有問題嗎 03/10 10:27
鄧艾表示:..............
gtfour: 在那種情況下選擇龜起來讓敵軍自己撤退才正是名將的表現 03/10 13:11
原來閣下的作戰觀是只滿足讓退方自己撤退就可以了? 鄧艾:原來我擊敗姜維是錯的?
Landius: 只是司馬懿第一次對上諸葛亮龜與不龜的決策很亂,所以司馬 03/10 13:21
Landius: 懿多少表現還是有了折扣. 03/10 13:21
Landius: 第二次遇上諸葛亮,魏軍高層打定主意以龜為主體才龜得有成 03/10 13:23
Landius: 果. 03/10 13:23
tony15899: 依照某些人的高標準不是應該斷糧道讓對方軍心大亂 03/10 19:35
tony15899: 然後全殲之嗎 03/10 19:36
boman: 魏軍的防衛方針兩線都一樣是龜,東線少見是吳軍好少與魏軍 03/10 22:46
喔,是嗎? 來列一下東線孫權在世時吳軍進攻的主要作戰紀錄: 1.公元233年,孫權出兵攻合肥新城,被滿寵伏擊敗走。 2.公元234年,孫權出動號稱10萬,魏軍見吳軍兵力多,滿寵擬放棄合肥,誘吳軍進至 壽春決戰,但被曹叡否決,下令固守合肥新城,同時自率軍隊增援。結果吳軍攻不下 合肥,攻城器具還被滿寵派兵出擊燒掉,最後聽到曹叡率大軍增援就縮了。 3.公元241年,吳軍四路出兵,全琮攻淮南,在芍陂被王淩擊敗;諸葛恪攻六安,無功而 退;諸葛瑾攻柤中就沒下文,大概掠了一些人民走;朱然攻樊城,一度攻陷外城,但司 馬懿率軍來救就退兵了,照司馬懿的說法是他還是有追上吳軍斬獲萬人。 除了234年因為吳軍兵力多一開始守城外,哪裡龜了?1.和3.都有跟吳軍野戰,2.假如孫 權不退兵,曹叡的本意也是要跟孫權決戰的,你說龜在哪?
boman: 對峙,都是知道魏軍到就退,不退的就是諸葛恪圍合肥的那次 03/10 22:46
boman: ,魏軍的指令就是龜。 03/10 22:46
那是因為諸葛恪發動20萬人進攻,前線兵力不足,當然守城。即使如此,魏軍也依然有 在後方集結軍力後增援,照司馬師的說法也有追上吳軍取得一些戰果,何來只龜不戰了 ?
boman: 整天把失實的證據和一相情願掛在嘴邊,除了自我催眠是沒有 03/10 22:53
boman: 用,另所謂證據如只是想像的都可以有其他理解。 03/10 22:53
嗯,「失實的證據」跟「一廂情願」,你是說「上等將領誘人出戰必然如願論」,還是 「孔明以大欺小論」,又或是「補給只要有經驗小吏論」,亦或是「洮西大捷水分很高 論」?
Landius: 東線防衛也和兩國情勢有關吧? 千里駒就任時哪有在龜的,但 03/11 10:57
Landius: 當時千里駒鎮東時孫權在荊州long stay. 03/11 10:57
Landius: 滿寵以降的鎮東大將會龜,是因為吳的中央政府回到建業. 03/11 10:59
那哪算龜,上面我整理了,吳軍主力入侵時,如果前方一時兵力不足,魏軍是會守沒錯, 但何時調動大軍到前面跟吳軍只對峙卻不戰?何時看到吳軍撤退還不敢追擊?
boman: 富敵方去軍壓境,不論東西線是龜縮等敵軍退才尋求追擊機會 03/11 20:33
boman: 是一樣,同意這點就可以。 03/11 20:33
滿寵表示:我伏擊伏假的?燒攻城器具燒假的? 王淩表示:所以跟我打的是空氣? 司馬懿表示:所以我追擊是追空氣? ※ 編輯: Hartmann (123.204.86.161), 03/13/2016 00:32:38
boman: 龜縮又不是不完全不戰,龜縮就是想等敵軍退是才追擊 03/13 10:18
本來要追擊退卻的蜀軍,一看蜀軍擺出反擊態勢,立即縮回去,於是「死諸葛走生 仲達。」 來,你東線找一個這樣的戰例給我,魏軍在東線哪一次這樣不追擊的? 不要再迴避了,給我引史料找這樣的例子出來! 東線又有哪一個魏將被人這樣笑的?
boman: 司馬懿打的根本就是魏軍一貫套路,用他進攻套路來責怪他的 03/13 10:48
來,東線有哪一個魏將被人笑「畏吳如虎」的? 東線又有哪一個魏將會帶大軍去跟吳軍對峙,中間不敢戰,吳軍退卻不敢追? 你有臉說這叫一貫套路?現在是以造謠為榮,以胡扯為樂是嗎?
boman: 守備完全炰視現實有根本性不同,竟有人要求防守方打進攻方 03/13 10:48
boman: 的套路才奇怪,反而不問責進攻方進攻炰方。 03/13 10:48
boman: 是進攻無方。 03/13 10:49
再貼一次: 滿寵表示:我伏擊伏假的?燒攻城器具燒假的? 王淩表示:所以跟我打的是空氣? 司馬懿表示:所以我追擊是追空氣? 東線魏軍對於吳軍勇於迎戰,西線在孔明時期卻是龜縮,你倒是睜眼說瞎硬指兩個一樣, 真的是... 我也想問你,你說孔明能力差沒錯吧,然後你又說「對付有孔明或陸遜守城的城池, 怎會有人帶少量糧食就想去打」,你先統一一下你的邏輯好不好。 ※ 編輯: Hartmann (123.204.86.161), 03/13/2016 12:15:00
boman: 不要整天在偷換概念,魏軍又何時燮成連追擊也不能,整天製 03/13 17:44
再貼一次: 本來要追擊退卻的蜀軍,一看蜀軍擺出反擊態勢,立即縮回去,於是「死諸葛走生 仲達。」 來,你東線找一個這樣的戰例給我,魏軍在東線哪一次這樣不追擊的? 不要再迴避了,給我引史料找這樣的例子出來! boman: 造稻草人,從來說諸葛亮好強和好弱的都是你自己, 你是昏頭了,我可從沒說孔明很弱。 說孔明一會強一會弱的是你可不是我。
boman: 亮有點實力不能證明好強,從來討論中都是水平可以但非第一 03/13 17:44
哇,這時候就說自己有承認孔明「有點實力」,真當大家都忘了你的立場了。
boman: 流水平。另死抱漢晋春秋同寄晉書的水平也差不了多少。 03/13 17:44
1.不好意思,漢晉春秋本來可信度就不差,至少裴松之引用的蠻高興的。 2.其次,你現在又是指哪一齣? 3.好了,你人身攻擊完了,想清楚要怎麼解釋我整理的那10點沒? 我很好心的再幫你貼一次,好好回啊~ 1.魏軍東線不龜,而西線龜縮。 2.孔明活著時,司馬懿一直龜,一旦孔明死了,立馬追擊;但看到蜀軍擺出反擊態勢, 就又立即停止追擊開始龜縮。 3.孔明死後的西線,不再忌憚和蜀軍會戰。 4.魏方高層完全一致不想會戰(注意:只有高層不想,魏軍中階以下的將兵可是想要 一戰的,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比蜀軍差!)。 5.在討孟達時懂得不待回信,當機立斷進攻的司馬懿,在對陣孔明時突然知道要老闆 答應才能作戰。 6.曹叡敢於到東線迎戰孫權,但是對西線卻是打打嘴砲而已。 7.司馬孚表示: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宜預選步騎二萬, 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又以關中連遭賊寇,穀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邽 ,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賊有備矣。」 8.李世民:「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 失在斯乎!」 9.孔明:「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于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 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10.司馬懿: 「天下奇才也!」 (不要跟我說這是在稱讚孔明內政搞得好,今天司馬懿作為軍事對手,又是戰後巡視 孔明留下營壘時的有感而發,最好那時他的稱讚標的會是內政而不是軍事!) 「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惟有降與死耳。」 (所以他在對陣時一直守不就代表他自知出去打八成會被打趴。) 本來要追擊退卻的蜀軍,一看蜀軍擺出反擊態勢,立即縮回去,於是「死諸葛走生 仲達。」
RichardIII: 朕想問:一個擊斃兩名敵軍大將 其中一位還是當時公認 03/13 18:28
RichardIII: 的名將的指揮官 是有多無能?說孔明無能 司馬懿與張郃 03/13 18:29
RichardIII: 恐怕反應會很激烈 諸葛亮若算無能 司馬懿與張郃豈不是 03/13 18:30
RichardIII: 廢物中的廢物? 03/13 18:30
RichardIII: 朕認為三國中 就只有曹操的用兵才華勝過孔明 03/13 18:31
RichardIII: 周瑜應該是可以並駕齊驅 但也只能與孔明並列亞軍 03/13 18:32
hgt: 擊斃張郃的功勞 90%要記在司馬懿身上 03/13 18:33
hgt: 而且如果早點讓張郃統帥全軍 不是司馬的話 搞不好會像李世石 03/13 18:35
hgt: 一樣反敗為勝 03/13 18:35
RichardIII: 督戰隊隊長的意思:張郃廢物 不會臨場應變 03/13 18:37
RichardIII: 這樣對吧?對付突發狀況不但不能贏 自己還被擊斃 03/13 18:38
RichardIII: 人家可以在街亭大破漢軍 使第一次北伐破產的狠角色啊 03/13 18:40
hgt: 臨機應變這你找別人吵去 不干我事 03/13 18:55
hgt: 不過我認為司馬懿抗壓性確實不如打過白狼山的張郃 03/13 18:56
hgt: 不夠冷靜 自然會過於高估敵方 03/13 18:56
Sunjoe33: Boman 還是老樣子 03/13 20:08
※ 編輯: Hartmann (123.204.86.161), 03/13/2016 22:24:56
bcae: 大推! 03/14 16:29
Houei: 街亭...諸葛亮用人的問題 跟 馬謖自己的問題比較大 03/14 21:45
RichardIII: 吳國一個同樣姓諸葛的大將 號稱謀略無雙 結果出動二十 03/15 01:53
RichardIII: 萬大軍北伐 輸了一屁股 為他被滅門埋下伏筆 03/15 01:53
RichardIII: 相較之下 孔明真正的用兵實力真的只能用變態形容 03/15 01:55
Landius: 張郃當時給司馬懿的建議也不是打猛啊,是要加速他們摸摸 03/15 12:38
Landius: 鼻子退兵的可能性,和司馬懿扣除對上諸葛亮以外有如猛虎撲 03/15 12:38
Landius: 兔的攻勢著名還是有差的. 03/15 12:38
RichardIII: 我從不知道奪取兩個郡叫做無尺寸之功 03/17 09:06
boman: 裴松之引用同可不可信完全無關,又一點亂講當證據如你所引 03/19 21:42
boman: 用的十點。東線吳軍常是兵少才,魏軍有絕對優勢自可戰,只 03/19 21:42
boman: 有當諸葛恪領大軍的眾可是一直龜縮,合肥被圍近百日,援軍 03/19 21:42
boman: 早已經到,可不見魏軍有勇於迎戰。 03/19 21:42
boman: 追擊敵軍見對方陣營整齊不收兵的話,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話 03/19 22:08
boman: ,這已經是笑話,自己白目反笑收兵者,真天才。 03/19 22:09
amare1015: 推~ 03/23 03:57
chrisjohn214: 這篇太強大啦,句句打臉 04/05 13:45
hazel0093: XD XD XD 04/07 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