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回答一下關於東漢田畝的問題 照目前出土的買地券,算法應該是用步的那種 劉公磚地券 光和五年二月戊子廿八日乙卯,□□□帝、神師,敢告墓上、墓下(中略) 青骨死人劉公則自以家田,三涼亭得東佰南田廿八畝,南北長七十步、東西 廣九十六步,田有丈尺,券書明白,故立四角封界(下略) 70*96=6720(步) 6720/240=28(畝) 所以是用第一種算法 一漢尺=23.1公分 6漢尺=23.1*6=138.6(公分)=1.386(公尺) 一步(面積)=1.386*1.386≒1.92(平方公尺) 一畝=1.92*240=460.8(平方公尺) 一頃=460.8*100=46080(平方公尺) 400頃=46080*400=18432000(平方公尺)≒18.43(平方公里) 如果從買地券的地價(雖然買地券是向神購買,不代表實際情況, 但在沒有更好的參照物情況下,只好勉強用此推論) 建寧2年王未卿買地券 河南街郵部1畝3100錢 光和7年樊利家買地券 洛陽石梁亭部1畝3000錢 中平5年房桃枝買地券 洛陽廣德亭部1畝3000錢 影響地價有太多原因,起伏很大,此僅為快速理解的方法 河南地價一畝約3000錢 400頃約略值400*100*3000=1.2億錢 從東漢末年的記載,1億錢可買個太尉 後漢書‧曹嵩傳: 嵩靈帝時貨賂中官及輸西園錢一億萬,故位至太尉。 而億錢即可富聞京師,可見這資產已算的上是大豪族層級 後漢書‧梁冀傳注引 摯虞三輔決錄注曰「士孫奮字景卿,少為郡五官掾起家, 得錢貲至一億七千萬,富聞京師」也。 --------------------------------------------------------- 不過東漢末年的土地問題不在兼併, 而在於政府無法從土地買賣中獲得任何利潤 政府在土地跟房屋買賣沒有任何的課稅手段,完全放任 我想在台灣生活的人應該很熟悉這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沒有引導資金,土地價值會飛漲,尤其在東漢後期嚴重通膨的背景之下 照理講,這樣應該農民生活也會變好才對 想想當初炒高台灣房地產的人說法是不是也是如此? 「房地產是火車頭產業」 各位可能忽略一個問題,雖然田地買賣不課稅,可是只要有田地政府就會課稅 田地正稅號稱30取1, (建武六年)癸巳,詔曰:「頃者師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稅。 今軍士屯田,糧儲差積。其令郡國收見田租三十稅一,如舊制。 但很多加稅是加在田地的附加稅 後漢書‧桓帝紀 (延熹8年)八月戊辰,初令郡國有田者畝斂稅錢。 後漢書‧靈帝紀 (中平2年)稅天下田,畝十錢。 這是史書寫的,照各地出土的簡牘,田地附加稅不少 比如只要有田地就要出芻稾,史書多載 (建武22年)其令南陽勿輸今年田租芻稾。 (中元元年)復嬴、博、梁父、奉高,勿出今年田租芻稾。 (永平18年)是歲,牛疫。京師及三州大旱,詔勿收兗、豫、徐州田租、芻稾, 其以見穀賑給貧人。 目前尚無東漢資料,但西漢的有 二年律令‧田律 入頃芻稾,頃入芻三石;上郡地惡,頃入二石;稾皆二石。 不止於此,還有門錢 甘谷漢簡(延熹元年) 侯更算、水簿及門錢 這是興修水利的代役錢 還不包括各種力役,力役的題目很大,剝削更深 然而這些對豪族來講,能減免或請人代役,官位越高,減免越多 自然形成豪族跟平民的資產差距 另外,還有對天災人禍的風險抵抗力不同 豪族資產大,對風險有更好的抵抗力 平民只要一遇天災人禍,很難不借貸,一旦借貸,很容易進入惡性循環 接下來田園產業很難不易手 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如同《淮南子》所寫 夫民之為生也,一人蹠耒,而耕不過十畝,中田之獲,卒歲之收,不過畝四石, 妻子老弱仰而食之。時有涔旱災害之患,無以給上之徵賦車馬兵革之費。 田地的價值越高,農民越窮,此時已變成農民賤價抵押,豪族坐享其成 田地本身是種資產財,東漢後期通膨高揚,錢貶值加速,物價上揚 坐擁田地的豪族資產跟著水漲船高 如果自耕農不遇災尚能活命,所剩有限,一但遇災,只能借貸 農村破產 ---------------------------------------------- 而這些跟田地買賣自由化有什麼關係?因為政府不承認這些田地是個人所有 漢初實施名田制,雖然文帝之後早已名存實亡,但土地的所有權一直是政府 照名田制,每戶照爵位能得到的田宅有其限額,所以史書常有「踰制」 後漢書‧皇甫嵩傳 初,嵩討張角,路由鄴,見中常侍趙忠舍宅踰制,乃奏沒入之。 後漢書‧百官志注引 蔡質漢儀曰:「詔書舊典,刺史班宣,周行郡國,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斷理 冤獄,以六條問事,非條所問,即不省。一條,強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強陵 弱,以眾暴寡。(下略)」 政府既然不承認人民擁有土地的所有權,就沒有土地契約 但政府不承認,不代表沒有土地私有化跟土地買賣, 政府唯有在涉及繼承或債務問題時,才會檢核兩方契券 目前簡牘出土唯一的漢代土地契約,就是債務糾紛 政府一方面承認土地私有化的事實,一方面死守祖宗法制 不敢更改跟土地有關的法條 造成民間買賣踴躍,政府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加上豪族本已有政經特權 更放大土地集中化的問題 而這問題王莾選擇復古的王田制,鐵定是天下大亂 現代這問題大多是在稅制上下手(如奢侈稅) 如果董卓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要處理東漢後期土地兼併問題 怕也是要從稅制下手 一方面要對土地買賣課稅 一方面要針對土地借貸進行債務整合 這在現代也是極難的問題,更別說古代 所以土地兼併在古代無解 不過有些方法可以降低問題的影響 主要是貨幣的穩定,只要物價不暴揚,維持穩定的低幅度通膨, 人民自會找到出路 雖然史書很常講人民捨本逐末,但商業發達是農村破產後 人民少數可以不當流民的方法 現在出土的東漢簡牘也證明,東漢的經濟絕非過去以為的莊園經濟 商業遠比過往史書呈現的發達 《潛夫論》也有點到這部份,雖然他是從反方立論,過於誇張 今舉世舍農桑,趨商賈,牛馬車輿,填塞道路,游手為功,充盈都邑,治本者少, 浮食者眾。「商邑翼翼,四方是極。」今察洛陽,浮末者什於農夫,虛偽游手者 什於浮末。 那為何東漢後期通膨問題很嚴重,跟貨幣政策的轉向有密切相關 董卓更狠,直接通膨到爆表,天下焉能不大亂 另外是賦役的改革,不過這題目太大,涉及不僅僅是經濟問題 更是政治問題 很多人說中國是農業社會,商業的影響不大 中國是農業社會不假,就算是商業最強的宋代,都市人口最多不過10~15%之間 可以說絕大多數是農民 但當農村破產,商業無法吸納,這些就成為流民 開頭的流民不需要多,只要掀起夠大的戰亂,一但變成惡性循環,帝國即無可救藥 戰亂造成農村破產、商業凋零→流民越多→戰亂越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103.2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43066071.A.5A4.html
andy82116: 首 11/24 21:34
oldfatcat: 額 11/25 02:15
Houei: 課稅、賦役的話題值得深入探討 只能推了 11/25 04:44
gurenmaru: 神...! 11/25 08:09
zox40: 推 11/25 13:15
gfneo: 推 11/26 10:05
siliver: 推,時代的悲劇 11/29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