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銘言: : 是時候省去意氣之爭,只針對核心大綱提出論證了,說穿了其實就幾個大方向罷了: : 一、故關 - 狄道的相對位置 : 從《淮南子》的敘述,愚見以為臨洮比狄道更西邊: : "秦之時,高為台榭,大為苑囿戍...丁壯丈夫,西至臨洮、狄道,東至會稽、浮石; : 南至豫章、桂林.." : 《後漢書.西羌傳》: : "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將兵略地,西逐諸戎,北卻眾狄,築長城以界之,眾羌不復南度" : "至于漢興,匈奴冒頓兵強...臣服諸羌。景帝時,研種留何率種人求守隴西塞, : 於是徙留何等於狄道、安故,至臨洮、氐道、羌道縣。及武帝征伐四夷,開地廣境, : 北卻匈奴,西逐諸羌,乃度河、湟,築令居塞;初開河西,列置四郡.." : 顯示部份羌人被匈奴從北邊驅趕,於是選擇南下先到狄道 : 之後才安置在"隴西塞"的所在地臨洮 : 配合我前一篇,可看出臨洮乃位於狄道西南的方向 這里又解錯史料,"隴西塞"不是一個要塞,這是指邊界,意思守隴西邊界, 因此這批羌人被分配到狄道、安故,臨洮、氐道、羌道這五個縣。前四個 縣在秦長城範圍,。隴西當時是西漢西邊的邊界。 : 接著我要強化故關座落於臨洮而非狄道的假說,《後漢書.西羌傳》: : "迷吾子迷唐及其種人向塞號哭...將五千人寇隴西塞...迷唐因而反叛...復寇金城塞 : (貫)友乃遣兵出塞,攻迷唐於大、小榆谷.. : 上面一段告訴我們大、小榆谷應該介於金城塞 & 隴西塞之間,又金城在隴西之北 : 這表示金城、隴西當中的狄道,極可能沒有關塞! : 否則迷唐直接寇掠離大、小榆谷最近的"狄道塞",豈不省時多了? 花點時間認真看看史料怎樣寫,再花點時間去思考,解不通就去看白話版 史料,找地圖來看在現今也非常方便,就不會有現在的瞎子摸象。 金城塞和隴西塞如前述是邊界,大、小榆谷在金城和隴西邊界附近,迷唐 時隴西邊界已經不是在秦長城。從臨洮北上到安故、狄道是秦長城所在, 認為這段沒有關塞就太奇特,這本是秦長城整條西長城怎可能沒有關塞, 光縣城就有兩座。 : 順便回應一下迷唐較合理的逃竄路線選擇為: : 不會找沒出口,亦即沒關塞的地方而去,而離長城越遠越好,以免把自己逼入死角 : 所以我才會認為他由北往南逃到臨洮的南部,甚至是"隴西塞"的西南方 : 脫離"起臨洮"的長城範圍,如此更不會被長城封死,然後再往北找機會返回大、小榆谷 : 至於為何不直接往西逃?因為有來自枹罕的漢軍啊啊啊 : 綜合以上諸點,我認為故關是在狄道以南的 迷唐入塞是還沒有去到秦長城,因為西漢版圖已經往西推進很多,金城郡和 河西四郡是新邊郡,在東漢隴西郡新增洮水以西及黃河以南的範圍,在金城 西北有新長城切斷南北交通,西南沿湟水有護羌校尉守護金城西及南邊界。 迷唐最有可能是從夏河到白石、枹罕、大夏,未到原秦長城就南下臨洮,從 臨洮沿洮水向西逃向西傾山離開東漢邊界最有可能,高山應就是指西傾山。 故關在什麼位置,前面已經引《三國志集解》的說法,你只有空談,還 建基在錯上加錯的誤解下。 : 二、狄道的價值 : 既然閣下認為王經不可能比姜維還早到達狄道,但王經又把狄道作為前線基地 : 在狄道前部署兵馬守備...這不就意味著狄道的價值,在於這據點失守之後的危機 : 但 #1SQ1D8pT 這篇卻認為〈陳泰傳〉裡,形容狄道重要性的講法,本身嚴重跨張失實? 先前已經有回,自己回去看。 : 三、"奔北"是否僅作為戰敗之意 : 關羽自襄樊"引軍退還"(關羽傳)時,可沒有潰散耶,是直到老家江陵丟了的消息傳來 : 才"羽軍遂散"、"兵皆解散"(吳主傳) : 關羽也不是如你所說,詳盡記錄自己威風的獲勝方啊 : 還有,《三國志》的袁譚敗奔平原,是已經發生在他兩兄弟"大戰(鄴)城下" : 連曹操都收兵回許昌以後的事了,跟我舉的是兩則不同的戰事 可沒有人說引軍退還會一定有潰散,"奔北"有戰敗的含意可不代表戰敗就 會稱為"奔北",但《英雄記》的"奔北"說法可能提供額外信息給讀者。 《三國志》的袁譚敗奔平原與《後漢書》的奔南皮後再奔平原沒有什麼大 不同,《三國志》跳過袁譚在南皮又大敗這一段。 : 四、解狄道之圍真的只有陳泰一人所為嗎 : 我質疑是否有部份鄧艾的功勞被陳泰搶走,被你以非得官方定案,這樣才算數的話 : 那你以前引用魚豢"私撰"之《魏略》,該怎麼解釋? 你有寫出來嗎?你寫出來的與現在的說法相去太遠。 "發生弒帝以後才成書的《晉書》,直接把解狄道之圍的,從陳泰換成了鄧艾" 要說《晉書》敘述的不同,反而是王經部份,已經沒有稱是大敗。 : 五、《水經注》 : 蕈川縣當作地名沒有問題,找蕈川縣確實並不困難 : 然而你自己也沒往不遠處繼續找,《水經注疏》跟其他史書存在矛盾之處: : "《隋志》,水池縣,後魏曰蕈川。水池故城在今洮州廳東北一百六十里。 : 蕈川水當在其北" : 另一方面:"《隋志》後周改蕈川為水池,蓋周廢蕈川縣,移水池於蕈川城也。 : 魏水池城當在蕈川之北" : 這又意謂後面"蕈川之北",即便如同你所聲稱《水經注》的"(蕈川水)東逕蕈川北"那邊 : 指的是蕈川縣,則後魏時的相對關係會變成: : 蕈川水 : 水池城 : 蕈川縣(水池縣) : 問題在,《(後)魏書》告訴我們,水池縣在後魏時,並非叫做蕈川縣,兩者是平行單位? : "洪和郡領縣三,水池真君四年置郡,後改。藍川真君八年置郡,後改。蕈州延興四年置 : 因為《水經注疏》誤以為水池縣 = 蕈川縣,於是可能之一的真實情況是: : 水池城(水池縣) : 蕈川水 : 蕈川縣 : 差別在我特別強調蕈川水離蕈川縣較遠,故酈道元要寫也是寫"東逕水池南"之類的 : 總之,既然《水經注疏》連這幾個縣的履歷都沒釐清了 : 則不排除它錯解實際上在蕈川水以北的水池縣,當作蕈川縣的可能性 : 換句話說《水經注》的原文:"東逕蕈川北"的主詞,不一定指的是蕈川水 : 仍有主詞為洮水支流的可能 當你懷疑北魏人寫錯北魏行政區的名字,這通常已經顯示是你錯。 你會錯是因為《水經注疏》是更不好閱讀的書,水池故城在今洮州廳東北 一百六十里。這是同蕈川水無關的附注,只是提供水池故城的信息,即北 魏水池縣的位置,但非《水經注》的北魏蕈川縣位置,《水經注疏》是講 得清楚蕈川是北魏蕈川縣或相等於後周水池縣。 蕈川水當在其北的其是指後周水池縣非北魏水池縣。與北魏水池縣(水 池城)有關的可以在《水經注疏》中的藍川水看到。 藍川水注疏 董佑誠曰:《地形志》,河州洪和郡藍川縣,真君八年置郡,後改。即此 《注》所稱藍川也。當在今狄道州西南土司境。歷水池城北,朱訛作水城 城。趙刪下城字。戴改水作桑,刪同。守敬按:《地形志》洪和郡有水池 縣,真君四年置郡,後改此。惟上城字當作池。別無訛衍。《隋志》後周 改蕈川為水池,蓋周廢蕈川縣,移水池於蕈川城也。魏水池城當在蕈川之 北,在今狄道州西南。 蕈川水就是你要找的洮水支流。從《水經注》和《水經注疏》都找不到的 洮水支流還有可能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199.245.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51281689.A.F06.html ※ 編輯: boman (14.199.245.54), 02/27/2019 23:57:20 ※ 編輯: boman (14.199.245.54), 02/28/2019 00: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