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簡單補充一下上篇的推文,恕刪 ※ 引述《hudson2257 (陳某)》之銘言: : 因此他認為轉盛的原因在於諸葛亮用當地竹子做成了天然氣輸送管道 〈諸葛亮傳〉引《蜀記》寫到西晉時《陳情表》作者李密兒子李興,是拿千井拿來與八陣 、木牛、神弩 這些著名的孔明牌發明物,相提並論,用的形容詞一下微妙一下祕要 詳細技術如何因為篇幅有限,而未敢肯定,但個人認為至少有其獨創且實用性在,才會一 併列舉 : 《元和郡縣圖志》:初,曹公入漢中,諸葛亮出屯江陽 《晉書地理志》:"(蜀章武元年)又分廣漢立梓潼郡,分犍為立江陽郡.." 又〈諸葛亮傳〉:"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江陽這地名另出現在《季漢輔臣贊》的註解裡,為劉璋遷程畿當太守之所在 自然不會位於張魯所據之漢中,所以兩個江陽極可能是同一個 不清楚當中是否又有合併或拆解的改制 看有沒有版友願意幫忙補充這中間的變化@@ 總之我自己感覺漢中之戰,亮哥搞的應該是往返成都平原,藉以督促後勤補給的事業這樣 雖然只是"常"鎮守成都,但考慮監工好幾處烽火樓所花的時間,另種可能便是漢中後、夷 陵前這段期間? : 《水經注》:北百二十里有興勢坂,諸葛亮出洛谷,戍興勢,置烽火樓處,通照漢水。 : 《元和郡縣圖志》:興勢山,在縣北二十里。蜀先主遣諸葛亮出駱谷,戍興勢山,置烽 : 樓,處處通照,即此山 注意到了嗎?諸葛亮是"出"洛谷來蓋烽火樓,回頭看興勢之戰時,〈王平傳〉云"曹爽前 鋒已在駱谷" 姑且排除史書無載之烽火壞掉不能用的可能,一個原因便是蜀漢有人想實踐姜維的肅壁防 禦政策: "諸將大驚。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 足得救關。」" 抑或諸葛亮根本沒把烽火樓蓋到洛谷之外,而僅蓋到白水關而已?以致敵軍來襲而不自知 等到發現時,魏兵已經進入洛谷惹 : 《通典》:宣王使二千餘人,就軍營東南角,大聲稱萬歲。亮使問之,答曰:「吳朝有 使 : 至,請降。」亮謂曰:「計吳朝必無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煩詭誑如此。」 《晉書宣帝紀》裡,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我不是宣王本人(毆飛),查其他史書也找不到出這招究竟想幹啥,只能臆測其中兩種簡單 的可能性: 誘使亮哥強行攻城(寨?),或撤軍回蜀以應對情勢的變化 前者照司馬給亮哥的評價來看,不太可能冀望亮哥果斷見機全力攻城,所以似乎後者較有 可能? 當然這是個人獨斷,未必正確 此外應該不會意圖搞激將法而開打野戰,畢竟蜀軍一直在請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9.133.1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82905932.A.3C0.html
KittyGod: 姜維的漢中守備雖不同於魏延 但記載也說了加固很多02/29 00:55
KittyGod: 周圍也有安排協同防守者 跟王平時代被曹爽突襲不太一樣02/29 00:56
我忘了呂蒙白衣渡江的故事XD..或許曾有親曹爽的某人,用類似的方法摸走了烽火樓 卻因政治不正確而沒記上一筆(基本上連單獨立傳都省了)
KittyGod: 然後晉書裡的諸葛亮根本垃圾 智力跟蔡中蔡和差不多 02/29 00:57
不見機、少決,應該是因為個性謹慎之故,立場不同,表達方式果然有異
wz02022: 還是比較認同緣山截嶺 拒敵於險道之中02/29 01:19
wz02022: 如果自己人多於對方 放敵人入平原的想法還算可行02/29 01:19
wz02022: 至少我這麼想的02/29 01:20
長久以來我一直懷疑興勢之戰,魏國領軍的那幾個其實另有別場實績 (從司馬懿放過郭淮妻子連坐王淩之亂,郭似乎較偏司馬?) 只不過勝利者司馬一方的史書不會去寫 故即便有防守優勢加成,倘若仍沒把握殲滅並非雜魚等級的敵軍,那不如來比誰先餓死 搞不好勝算還多一些,畢竟肅壁相較於重門,切斷已深入之敵人補給的效果更優
rockocean: 宣帝本人跟阿亮幾次拚野戰 都以多打少 還被孔明打臉02/29 03:18
rockocean: 最後在五丈原還被孔明送女裝玩cosplay 02/29 03:19
越在意對手,就表示你越認同他的能力 好像很少看到諸葛亮在意司馬懿的橋段?(蜀國史料本身的問題也是其中之一)
hudson2257: 我也覺得司馬懿這麼做應該是要騙諸葛亮退兵,也有可02/29 11:49
hudson2257: 能是故意擾亂軍心 02/29 11:49
hudson2257: 只是這則故事只在通典找得到,不知道是不是杜佑(通典02/29 11:50
hudson2257: 作者)自己編造出來的02/29 11:50
假設裴松之之前有人記載過,而破綻又很明顯的話,那依裴公模式應該就會拿出來怒鞭一 番XD ※ 編輯: Houei (117.19.133.140 臺灣), 02/29/2020 15:32:03
hudson2257: 畢竟通典是唐朝作品,裴松之想拿來也鞭不到了哈哈 02/29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