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剛好翻到有關三國疾病的書,順便回一下舊聞好了,臆測居多 還忘醫學專家不吝批評指教,主要參考景蜀慧《魏晉文史尋微》這本的內容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銘言: : 所以我說我不知道東漢三國時代書上有無記載風痺多久可以好。 : 或許當時的人已經觀察到年輕人stroke後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恢復行動力也說不定 : 只是到底有沒有文獻記載我不知道 我這篇主要以唐初人的理解去推論,首先是孫思邈所撰《備急千金要方》: "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風痱,三曰風懿,四曰風痺" "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卧冷濕地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 冷痺 、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 另《長沙耆舊傳》雖非唐代的書,卻提到長沙人夏隆"遂患風濕,一腳偏枯" 吻合唐代《備急千金要方》所寫該病的因果關係 其他兩種意思相近,"風痱者,卒不能語口噤,手足不遂而彊直者是也" "治風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曳方" 可知該書把偏枯、風痺同歸為風濕一類,而風痱、風懿又成一類 個人認為 風痺 是個偏義複詞,既然偏義,端看偏在風抑或偏在痺 先來說風,《後漢書》有風疾、〈武帝紀〉和《晉書》和《北齊書》有中風、 〈賀邵傳〉有惡風,患者會產生視覺聽覺、說話與表情上的障礙 因為並非本篇重點,所以這裡簡單提一下,有興趣的可以去查完整原文 顯然《魏末傳》中,把荊州聽成并州、又"錯亂其辭,狀如荒語",並喝粥喝到全流出來的 司馬懿 唬弄李勝到認定他"舊風疾發" 講到這裡要先假設司馬懿在曹操刺探那時,就已經嚴重到如此程度的話 再怎麼用人唯才,一個吸收、表達都有問題的傢伙,才都不才了 故若《晉書》裡司馬懿辭以風痺的偏義在風,實在於理不合 與此相對,以曹董地位,即便照1天3班輪流專門伺候仲達走路,亦非啥難事 其次為和唐初《備急千金要方》一樣,將痺和風濕連結在一起的史料 《漢書》有多筆此類描述:"〈五藏六府痺十二病方〉三十卷。顏師古注:「痺,風溼之 」" 恰好顏師古也是唐初的人 又說漢哀帝"即位痿痺,末年寖劇。如淳注:「病兩足不能相過曰痿」 顏師古曰:「痿亦痺病也」" 且劉髆息"疾痿,行步不便"。顏師古注:「痿,風痺疾也」" 至於行動力嘛..《益部耆舊傳》:(張)嶷風溼固疾,至(成)都寖篤,扶杖然後能起" 《晉書》主要作者房玄齡,恰好也活躍在唐初: "呂猗母皇氏得痿痺病,十有餘年...顧謂猗曰:「扶夫人令起。」猗曰: 「老人得病累年,奈何可倉卒起邪?」靈曰:「但試扶起。」於是兩人夾扶以立。 少選,(幸)靈又令去扶,即能自行,由此遂愈" 若再把年代稍微往前延伸一點,《魏書》: "(稚)子彥亦患腳痺,扶杖入辭" 回頭看司馬懿當時並未顯現出任何聽、說上的異狀,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房玄齡在風痺的 認定上 無異於時代背景接近的孫思邈、顏師古,是基於風溼而非中風的觀念而下筆的 然後司馬懿的"辭以風痺,不能起居",竊以為其實只是少強調了不能"自行"起居 亦即硬要靠旁人攙扶的話,仍是有辦法走路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5.25.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93183653.A.BB5.html
hint: 痛風?06/27 21:40
好像有即使同為濕相關,風濕偏寒、而痛風偏熱的說法? 以此邏輯思維的話,除非仲達待的環境算是濕熱,否則以風濕論之並不為過這樣@@? ※ 編輯: Houei (180.204.3.81 臺灣), 06/28/2020 03:09:35
chordate: 說是舊風就代表以前就有這些症狀了 06/29 15:21
舊風應該未必包含全部跟風有關的症狀?我是覺得 風 只是統稱,不然醫書沒必要細分各 種風..
chordate: 另外一點就是中西醫的風濕痛風講的是不同的東西06/29 15:22
chordate: 討論的時候最好把它分開06/29 15:22
是說冷熱那個嗎?感謝提醒!忘記說那個也是用中醫觀點看的 ※ 編輯: Houei (101.10.15.255 臺灣), 06/29/2020 17:24:23
amaranth: 當初翻譯的人為了方便,把有點類似或接近的中醫/文詞彙 06/30 00:07
amaranth: 拿來套用,最後就產生很多偏差跟容易混淆的問題 06/30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