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先大家應該有劉備原本帶走大批荊州百姓,卻在長阪為曹軍大量擄獲的共識: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衆輜重"(先主傳) 這意謂關羽士卒很可能有著,曹操刻意派荊州兵迎戰老關的安排 荊州中北部百姓為避免,遭遇自家人互相殘殺的窘境 竊以為會比較傾向跟著劉備參與益州之戰,而非留在家鄉,好比傅彤等人 如此一來守候烽火臺的,自然由荊南人組成的比例較高 會提荊南守留守,是有原因的,請看以下分析 史料多有珍稀物品自交廣,轉運至京城的記載,不難查到,故暫時省略 重點在交廣之後的路線,譬如《讀史方輿記要》: "三國吳亦曰桂陽郡後漢建安中,吳蜀分荊州,以湘水為界,桂陽以東屬吳,是也... 北瞻衡岳之秀,南當五嶺之沖,控引交廣,屏蔽湖湘...漢建初八年,鄭弘為大司農, 舊交趾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泛海而至,風波艱阻。弘奏開零陵桂陽嶠道, 至今為常路。此桂陽於楚、粵之交,有咽喉之重也" 告訴我們桂陽,乃這些運送珍稀物品的路線首選 東漢於此置有金官,而由《述異記》:"桂陽郡有銀井,鑿之轉深。有村人焦先, 於半道見三老人,遍身皓白,云:「逐我太苦,今往他所」先知是怪,以刀斫之, 三翁各以杖受刀。忽不見,視其斷杖是銀,其後井遂不生銀也" 雖為怪力亂神,但銀井未嘗必不為事實也! 此外《後魏書》:"銀出始興陽山縣,又出桂陽陽安縣...宣武帝詔,并置銀宮, 每令探鑄",可知到了南北朝仍在採銀 愚見以為控有桂陽者,會很希望往北拓展,打通前進中原的通道 非但只有進貢而已,另包括經商等,都需要保持桂陽以北的水路暢通 再考量曹丕說的"江表唯長沙名有好米"、《吳錄地理志》:"零陵香陵有香茅, 古貢之縮酒"、黃蓋幫助平武陵蠻亂且劉備攻殺金旋,所可能造成的裂痕..等 突顯出部份在湘水之盟前,即從軍跟了關羽的長沙桂陽人,若為謀求商業 & 政治傾向 會拒絕認同劉備北伐,因為這樣一來會降低與北方政權的友好度 而對南北互通有無,沒有助益 反觀在孫權稱臣於曹操了幾年下來,荊南人選擇作內應,倒戈關羽,完全不意外 於是乎,《吳書》的這段,便顯得合理許多: "將軍士仁在公安拒守,(呂)蒙令虞翻說之...乃為書曰:「..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 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 關羽和國舅不和,派國舅幫來守烽火台的機會不高,且〈董昭傳〉云"(關)羽為人彊梁, 自恃二(江陵、公安)城守固,必不速退" 就算老關明瞭本篇估計的諸多隱憂,但假設他 1.認同荊州對江東多年來征戰的仇恨值 2.只要守將夠靠譜,堅城依舊有恃無患,誰知...QQ 當然〈張飛傳〉裡,關羽終究"善待卒伍",是故並非所有留守荊州者,皆做如斯想 不歡迎吳軍者亦所在多有,〈虞翻傳〉: "後(呂)蒙舉軍西上,南郡太守麋芳開城出降。蒙未據郡城而作樂沙上,翻謂蒙曰: 「今區區一心者麋將軍也,城中之人豈可盡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蒙即從之。 時城中有伏計,賴翻謀不行" 既然都扯到民心,就順便聊一下劉備治荊州時的民心衝突好了,《後漢書》: "建安中,劉表為荊州牧。理今江陵郡也。劉備時在荊州,眾力尚少,諸葛亮曰: 「荊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即人心不悅,凡有游戶,皆使自實, 因錄以益眾可也。」備言其計,故表眾遂強" 只是《魏略》的版本變成:"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 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劉表),令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衆可也。」 備從其計,故衆遂彊" 差別在有無向劉表報告,然劉表豈不知該化黑戶為著籍者? 惟擔心魅力值爆表的劉備爾!畢竟有〈先主傳〉:"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 (劉)表疑其心,陰禦之"的情形 所以我猜想劉備為免除走出山林的隱匿人口,棄表歸備的疑慮 而肯定會向劉表示誠,不會接納那票人,以致有表眾遂強的字眼 其次,知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所以需要諸葛亮提供配套方法,以便於推行 事實上還有幾點造成影響到劉備治下,荊州人的忠誠度: 1.從《諸葛亮集》可以得知,其治理方針原本就在抑制豪強 和大力提倡以儒術傳家的世族,唱了反調,實例便是蒯、蔡等大姓看劉備不順眼 等到曹軍南下時,隨劉備跑路的中下階層,又很多被抓了回去 新佔的荊州郡縣裡,強調賞罰分明的法治,其實和傳統儒家,不太對盤 2.劉表在荊州大搞了,五經之類的今文經,《英雄記》: "州界羣寇旣盡,表乃開立學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闓、宋忠等撰五經章句, 謂之後定" 偏偏我們統領荊州二爺所愛的左傳,為古文經,於是驕於士大夫的老關 隱然又埋下一起衝突的概念 3.承上,個人觀點,荊南的經濟組成,從商者比例應甚高,因相較會投機的商人 農民較易控制,故而劉表碑盛讚其推行重農抑商的儒家,有傲人之農業成就 《司馬彪戰略》:"劉表之初為荊州也,江南宗賊盛...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 具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足見當時的荊南莊園經濟規模不小 劉表卻曾主張"奢不僭上,儉不逼下,蓋中庸之道" 張羨之亂部份原因或許就出在,違背相較老莊物暢其流的商業理念,而發生的 之後孔明儘管重法治國,仍未見重商,反倒相當熱衷不合主流的扶助自耕農 〈廖立傳〉:"王連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王連一事暗指入蜀後鹽鐵被收歸國有,以此反推入蜀前不無可能 有類似壓抑商人的舉措,然後我們知道黃老之術底下,容易因為無為的架構 導致貧富差距擴大,自然苛稅會壓的基層民眾,喘不過氣 故可知廖立長沙太守任內,理應會抑制商人,更由一開始他得到諸葛亮稱讚 即代表很可能傾向法家路線,而不會任憑道家順著M型社會,走向2個極端 結合前面講的,多重原因推波助瀾於,劉備底下的荊州人之內應孫權 其他原因想必還不少,看有沒有版友願意幫忙表列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57.2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613319168.A.FD3.html
nanhu0423: 要避免荊州人打荊州人想太多了 除非開口 誰看的出來籍02/15 04:01
nanhu0423: 貫在哪 而且自古自己人打自己人是最用力 決定打仗部隊 02/15 04:01
nanhu0423: 調動也是上層決定 兵跟將走 兵將不熟是要怎麼打仗02/15 04:01
籍貫..《江表傳》:"(劉)備從魯肅計...日遣邏吏於水次候望(孫)權軍。 吏望見(周)瑜船,馳往白備,備曰:「何以知之非青徐軍邪?」吏對曰: 「以船知之。」備遣人慰勞之" 208年曹操擄獲荊州人中的小孩子,等關羽派軍北上時,小孩也長大了
nanhu0423: 原來荊州人長大頭上會標示荊州02/15 08:07
nanhu0423: 他都說是從船判斷,還是荊州人長大了只會造荊州船 然後02/15 08:31
nanhu0423: 開上陸地打關羽 02/15 08:31
原來在荊州開打,可以不帶水軍的,樊城跟漢水其實沒有相鄰
lkrichard: 不錯的思考方向 細節02/15 10:53
mybelief: 引用冷門史籍,超厲害的~02/16 06:23
吊書袋罷了QQ..願意耐住性子看完,小弟已不勝感激
bellas: 銀井就挖洞挖銀礦 挖挖總是會挖完的 或以為挖完了可能下02/17 14:10
bellas: 面還有 02/17 14:10
bellas: 挖不到銀了 總有人愛唬爛 02/17 14:11
bellas: 我都也常無聊和小孩胡說八道ㄧ些事情02/17 14:13
參考《六朝桂陽郡的白銀採掘與使用——以郴州晉簡為中心》 漢、晉皆有銀礦,那麼三國時代不間斷的可能性不小? ※ 編輯: Houei (101.12.60.225 臺灣), 02/19/2021 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