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緣起:先前在歷史群組的友版某篇,討論戰場上盔甲顏色的文章時 有版友提到藍色染料很貴 激發了筆者的興趣,遂隨手查了一下跟本版時間帶比較有關係的藍染歷史 試圖參考技術面,藉以合理化傳世文獻的敘述 先講結論,我認為藍色染料在漢魏南北朝,貴是貴惟需審思其背後原因 亦即社會價值觀也! 漢代奢華風氣盛行,貴族跟有錢人的行頭,展現在身上的玉佩,抑或出門時的馬車上 則不可或缺的服飾,自然也會是炫富的重點項目之一,因而高價位的染織顏色 順理成章的成為一種象徵 來看《漢書‧成帝紀》:"承始四年詔:青綠,民所常服,且勿止" 可見藍色是漢代一般百姓在穿的顏色 又《後漢紀》:"年少當精義講書,曷為求近我乎?」(魏)昭曰:「蓋聞經師易遇, 人師難遭三,故欲以素絲之質,附近朱藍耳。」(郭)泰美其言" 蓋郭泰一代大儒,卻終身未仕,實稱不上有權勢的階級,是以魏昭所謂朱藍 指的應該是後面藍所象徵的平民,而非前者才對 重點在,平民自然有財產上的差異,要飽讀詩書當大儒,家裡怎能沒幾兩錢 郭泰雖早年喪父,但也不是說年紀輕輕沒老爸就肯定很窮,漢末大將朱雋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用藍色隱喻郭泰的階級,並不為過 網路普及化,藍染技術很容易查到,這裡不獻醜詳述了,僅簡單強調重點 毋須用火加熱的冷染,光門檻同其他顏色比起來,就降低一大截,但是卻很費工 好幾斤的藍料草木,方能提煉出一斤的藍染液,換句話說,投資報酬率十分的低 有了這層認知以後,就可以來講古啦,因小弟對東漢到北朝的歷史較有興趣 故本篇文章暫時鎖定此區間,其他年代有望版友補充.. 首先東漢謝承《後漢書》載弘農楊震"常種藍自業。諸生恐震年大,助其功傭, 震喻而罷之" 到東漢末年的趙歧《藍賦序》:"余就醫偃時岳,經陳留。此境人皆以種藍染紺為業。 藍田彌望,黍稷不殖。慨其遺本,遂作賦一章" 顯示作為服飾手工業大城,並且位在陳留的襄邑,為節省運送成本而種藍的合理現象 時序再往下,為了論證藍染在三國時代的運用,茲引用《魏略》作者魚豢的一段話: "學之資於人也,其猶藍之染於素乎!故雖仲尼,猶曰「吾非生而知之者」,況凡品哉! 且世人所以不貴學者,必見夫有「誦詩三百而不能專對於四方」故也。 余以為是則下科耳,不當顧中庸以上,材質適等,而加之以文乎" 這段話表明投入一堆心力飽讀詩賦,卻只有少數能在實境中運用到 最終苦無派上用場的自我實現 套用在藍染,竊以為意思是投入太多在過度艱澀的東西,結果導致真正要用的時候 因為程度高深,從而被限縮了用途,於是拿不出適合的來證明自己背過詩 反向思維就是在講,藍染其實算是十分平易近人的染織,而沒必要去鑽研太難的東西 另一個角度切入,不妨想成技術門檻不會非常高,卻對花時間的需求很高 以致有機會讓原本有心向學的人,中途打退堂鼓 接著下來舉例介紹一下,史料裡能用來藍染的作物,首先是蓼 《仲長子》(即漢末魏初之仲長統):"居積習之中,見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 斯何異蓼中之蟲,而不知藍之甘乎?" 然後請看《漢晉春秋》:"劉玄德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則甘與同敗。 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 細細去品味習鑿齒此番話的情境,劉備所作所為正所謂雪中送炭是也! 因而我們可以推論:蓼代表的並非不容易取得的玩意兒,否則難以與艱困時拿來救急 聯想在一起 同樣魏晉南北朝的《齊民要術》,在介紹藍染時,特地引用《夏小正》: "五月啟灌藍蓼...貯藍淀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瓮中,藍淀成矣。種藍十畝, 敵谷田一頃。能自染青者,其利又倍矣" 這段恰呼應前面提到即便世家大族,亦有人熱衷種植能藍染的作物 我們知道漢代蓄奴之風甚勝,儘管種藍染作物的產出率低到不行,但大姓們人手充裕 人多則產出的量比人少的量多,量多代表在市場上有競爭優勢,無怪乎有天龍人會投入 此外還有葴,《齊民要術》引《爾雅》: "葴,馬藍,注曰:「今大葉冬藍也」《廣志》曰:「有木藍」" 另引知名農書《四民月令》作者"崔寔的話: "榆莢落時,可種藍。五月,可别藍。六月,可種冬藍。冬藍,木藍也,八月用染也" 說明葴有在用來藍染 這個葴,在東漢張衡《西京賦》亦可見其蹤影:"草則葴莎菅蒯" 至於別的顏色染織史,尚且希冀有涉獵的大大們一起分享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199.19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676947685.A.41A.html
warfarin: 鏡花水月!! 02/23 23:51
PAULDAVID: 一樓只看標題就先推了齁 02/25 14:27
GELGOOG: 我住三峽,看到標題的藍染就知道是指哪一回事 03/05 10:05
GELGOOG: 不過現在看到藍染都會馬上死神的藍染 (攤手) 03/05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