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ENIORHIG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了解我國原本是內閣制之後 之後再來了解如何從內閣制走向半總統制(實為總統制...) 第一次修憲 背景:李登輝於民國80年5月1號公告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由於此時我國用的憲法依然是大陸時期所設立的憲法 因此在國家尚未統一 現階段為一小國的狀態下 用此憲法會有許多不合時宜之處 前言有講 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依照憲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一百七 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增修本憲法條文如左: 結果: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並第一屆國民大會於同年四月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於80年5月1日由總統公布第1到第10條 主要內容有 (1)國民大會選舉方式 名額 第一條   國民大會代表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二十六條及第一百三十五條之限制:   一、自由地區每直轄市、縣市各二人,但其人口逾十萬人者,每增加十萬人增一人。   二、自由地區平地山胞及山地山胞各三人。   三、僑居國外國民二十人。   四、全國不分區八十人。   前項第一款每直轄市、縣市選出之名額及第三款、第四款各政黨當選之名額,在五人 以上十人以下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一人,超過十人者,每滿十人應增婦女當選名額一人 。 第四條   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監察院監察委員之選舉罷免,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 法之規定辦理之。僑居國外國民及全國不分區名額,採政黨比例方式選出之。 (2)第二屆國民大會應選舉日期 任期 及目的 第五條   國民大會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應於中華民國八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選出,其任期自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一日起至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國民大會第三屆於第八任總統任滿前依 憲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集會之日止,不受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之限制。   依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增加名額選出之國民大會代表,於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一月三 十一日前,與國民大會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共同行使職權。   立法院第二屆立法委員及監察院第二屆監察委員應於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前選出,均自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一日開始行使職權。 第六條   國民大會為行使憲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款之職權(修憲),應於第二屆國民大會代 表 後三個月內由總統召集臨時會。 (3)改變立法院 監察院之選舉方式 第二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六十四條之限制:   一、自由地區每省、直轄市各二人,但其人口逾二十萬人者,每增加十萬人增一人; 逾一百萬人者,每增加二十萬人增一人。   二、自由地區平地山胞及山地山胞各三人。   三、僑居國外國民六人。   四、全國不分區三十人。   前項第一款每省、直轄市選出之名額及第三款、第四款各政黨當選之名額,在五人以 上十人以下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一人,超過十人者,每滿十人應增婦女當選名額一人。 第三條   監察院監察委員由省、市議會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九十一條之限制:   一、自由地區臺灣省二十五人。   二、自由地區每直轄市各十人。   三、僑居國外國民二人。   四、全國不分區五人。   前項第一款臺灣省、第二款每直轄市選出之名額及第四款各政黨當選之名額,在五人 以上十人以下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一人,超過十人者,每滿十人應增加婦女當選名額一 人。   省議員當選為監察委員者,以二人為限;市議員當選為監察委員者,各以一人為限。 (4)修改緊急命令(原憲法第43條) 第七條   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 決議發布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不受憲法第四十三條之限制。但須於發布命令後十日 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5)總統得設國家安全會議及所屬國家安全局 行政院得設人事行政局 第九條   總統為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得設國家安全會議及所屬國家安全局。   行政院得設人事行政局。   前二項機關之組織均以法律定之,在未完成立法程序前,其原有組織法規得繼續適用 至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6)對於大陸地區人民之權利義務及其他事項設立之法源依據 第十條   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 自此中共因為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廢除及第一次修憲不再被當作"叛亂團體" 也因此事實上承認中共於大陸的治權 大約是第一次修憲之原因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2.141.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21759397.A.10E.html
rles5566: 推 雖然有點頭昏01/20 21:29
jacko0107: 推 第一次看到那題有點傻眼...01/20 23:53
※ 編輯: fttgfd (223.142.207.100), 01/21/2015 1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