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ENIORHIG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聞標題:我們活得很好!光實習就月領7萬 ◎新聞來源:商業周刊 – 2015年9月9日 ◎新聞日期:2015/9/9 ◎新聞內容: 作者田習如、蔡亦欣、謝宇婷、陳筱晶 | 商業周刊 – 2015年9月9日 下午4:32 當台灣學生遇上「中國學霸」,真的只能當待宰羔羊嗎? 5年前,中國首度開放台灣學測頂標生,直接申請中國的大學。在中國校園裡,台生常開 自己玩笑是「學弱」(很用功、成績卻不好)或「學渣」(不用功、成績也差),成績排 名多在系上屬中間偏後。而「學霸」則是形容既用功、成績也好的學生。 如今,第一批直接申請進入北京大學(簡稱北大)、北京清華大學(簡稱清華)兩所中國 頂尖名校就讀的台灣高材生,如今已畢業一年,就業升學情況如何? 台生 + 北大學歷 新創公司搶著要 陶欣亞,北大國際關係系畢業。他2010年台灣學測65級分,屬前5.2%的成績,可申請台 大,卻直接申請上北京大學化學系。當時想法是先拿北大這名校學歷,畢業後再去歐美念 MBA。 但陶欣亞的大一成績卻是同屆150人中最後一名。「那一年很不開心,覺得怎麼念都跟不 上他們,滿自卑的,」當時懷壓力大到呈半放棄狀態,書念不下去。 學業考試拚不過「中國狼」,台生用「獼猴」般的靈活度,尋找其他出路。第二年陶欣亞 轉到國際關係學系,再次從大一讀起。雖然成績仍落在中後段,但他積極參加創業相關社 團,到新加坡的大學交流,去微軟的北京分公司、葛蘭素藥廠的上海分部實習。 現在他在北京新創公司行云智網絡任職,公司主力產品是手機上的社交App「碰碰」,一 年內融資就拿到新台幣逾6億元。行云智CEO田行智認為,台灣在自由環境下,年輕人較有 創意,他曾到台灣徵求人才,但台灣年輕人多半不想離家到陌生環境,因此像陶欣亞這樣 有北大學歷的台生,就是他想用的人。 和上百人搶實習 薪水是台灣三倍 呂國豪,北大經濟系畢業,念研究所同時在金融業實習。他一心想在中國金融投資業發展 ,升上北大經濟研究所,一邊念碩士,一邊累積實習資歷。 他回憶,自己直到大三暑假才開始找第一份實習,只有中國人壽旗下的財產保險公司錄取 他,但那還不夠獲得正式工作機會。其後,他陸續在北京一家手機遊戲公司、台灣的安侯 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大四暑假終獲得一個重量級的實習工作,即《富比世》雜誌中文 版去年評價為中國私募基金第一名的鼎暉投資。 我們側面打聽,外資投行給實習生的月薪可高達新台幣20萬元,內資投行實習生月薪也在 新台幣7萬元以上。呂國豪透露,光是他實習期間的薪水,就是台灣金融業新人的2、3倍 。這是台灣不及的市場現實。 首批北大、清華台生畢業 存活率75% 追蹤第一批用學測申請到北大、清華兩校的其他台生現況,包括作家李敖的兒子李勘,去 年從北大經濟系畢業後,已到美國華盛頓大學讀研究所;總計11名台生裡,3位沒念完學 位就提前返台,2位在校直升研究所,3位申請到歐美名校碩士班,1位回台讀碩士,2位在 北京工作。 在中國各省狀元環伺下,第一批台生「存活率」還有7成5,算是不錯表現。這群台灣狀元 ,放下自尊,接受「人外有人」的事實,盤點客觀條件,然後善用中國名校的豐沛資源, 包括學術網絡、交換學生、實習機會、就業人脈等,重塑自身優勢。 台生赴陸的故事持續進行,對這群年輕人來說,中國只是過程,未必是終點;我們也不必 爭論,兩岸學生誰厲害?事實是,只要不怕競爭,就一定有舞台。 ◎原始連結:https://goo.gl/7BhFy7 ---------------------- 潮爽der,去中國光實習就賺夠了,再回來直接買房成為勝利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0.220.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41791369.A.32C.html
blazestep: 這群台灣狀元we 09/09 17:39
shun01: 有時真的只缺膽識啦! 09/09 17:47
SMILE79: 是要去中國比較好的意思嗎XD 09/09 17:48
nccu0911: 看的面向大小跟台灣比應該差蠻大的~ 09/09 18:36
yayahappy96: 臺灣狀元? 09/09 18:38
despairF: 羨慕薪水!不過說實在要不是中國的統戰策略給了機會, 09/09 18:56
despairF: 按這新聞上的分數確實沒有那麼頂尖。像我這同班有個雅 09/09 18:56
despairF: 思8,在校成績也名列前茅的同學,學測考差70級分去申 09/09 18:56
despairF: 請港大就被刷掉… 09/09 18:56
therr: 阿瑞學神 不用功 成績好 09/09 19:13
shaoweihuang: 原來65就可上北大化學了哦 09/09 20:05
hc974411: 從去年開始就要75才行了 09/09 20:08
CareyMuligan: Zzz啊瑞不用準備就第一 09/09 20:32
heykissass: 第一屆試水溫...才能那麼低就能上北大.... 09/09 21:50
heykissass: 65級只能成大上下 去北大本來就是越級打怪... 09/09 21:52
ytrewq8655ok: 65是三小 09/09 22:17
nexus75566: 你最棒 09/09 22:43
j0958322080: 比樓上幫太多了 09/09 22:48
nexus75566: 幫? 09/09 23:04
holishing: 噓那些看到65就噓的 09/10 00:10
mathafaka: 我65北大阿 阿 我是台北大學 09/10 01:30
AAAC: 不論哪一年,學測65去北京大學本來就是越級打怪,入學等級本 09/10 07:30
AAAC: 身就輸那些中國學生一個檔次了(能去北京大學的中國學生可不 09/10 07:31
AAAC: 是僅3%、5%那種等級的),只能看看入學後有沒有辦法靠「努力 09/10 07:32
AAAC: 」補救。這並非瞧不起願意留學中國的臺灣學生還是怎樣,這是 09/10 07:34
AAAC: 事實 09/10 07:34
j0958322080: 錢多才是真的好嗎 09/10 13:36
ontherun3325: 支那棒棒喔 09/10 18:53
andy5656: 65呵呵 09/11 01:18
kria5304: 好意思喔 商周自己實習生薪水多少說看看啊(怨 09/11 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