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ENIORHIG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恕刪) 本人擔任多年數學家教,今年剛好有兩個學生要考 於是就跟著報了數A數B,順便看新制的非選會怎麼改 結果數A打鐘的時候,我還有約3.5題沒寫完 (2.5題多選+1題選填,有一題多選做出前3個選項) 回家又花了20分鐘才解完這份考卷 所以我個人大概需要兩個小時才做得完這份考卷 (PS.在考場寫的時候我沒有帶錶,沒有做時間分配) 先講幾個我覺得這份考卷比較不優的地方 1. 單選沒有像以往會有的"基本題" 換句話說,就是那種可以區分"有念一點書"跟"完全來裸考"的題目 比如去年第一題考一個二階矩陣的4次方,硬乘就有答案 今年的單選,我找不到這種題目 2. 還在考舊課綱的東西 我看到第1題的當下,真的覺得不太OK,怎麼會考重複組合... 雖然說不用H這個符號,還是可以用討論得解 只是對於新課綱"把排列組合與機率編在同一章"的情況下 我自己是已經沒有教重複組合的概念了 (時間真的不夠...高一下怎麼塞進那麼多東西的...) ※翻了一下新課綱,排組的文字敘述是「直線排列與組合」...OK 3. 跟試辦考試的難度差異太大 因為第一屆的關係,我自己是用試辦的難度在抓這次的難度 試辦那份的難度,我覺得是有比以往學測再稍微難一點,然而這份... 當然,我也不同意數A的難度跟以往學測一樣 都分數A數B了,我是把數A的難度定位在以往的學測-指考數甲之間 不過這份我覺得已經約等於數甲了 更何況數甲是80分鐘寫11題選擇/選填 + 2大題非選 這個是100分鐘要寫17題選擇/選填 + 1大題混合 怎麼想都覺得,寫不完... 至於「數A是否需要有基本題」這個論點 我覺得還是需要,因為所有高中生都會考學測 不像指考/分科的定位是給「覺得學測沒考好的人」再一次機會 那時候沒有基本題我就覺得無所謂 因為真的只是要隨便填大學的,應該不會去考指考/分科 或許不用像以往那麼多,不過覺得今年這樣過少 另外關於「語意不詳」這點 我覺得是"很多題目用短短的幾句話,就希望你自己推得很多東西出來" 最明顯的就多選9.10.12跟選填16.17,我覺得都算這種 這種我不覺得算語意不詳,比較像是出題教授希望你自己弄詳 (然後就要花很多時間) 而確實也有些題目明明兩三行就可以講完,偏要加一些冗言贅字 像選填15的三角形土地,如果用純數學的方式來寫 (只講邊長多少.哪裡平行.角度多少) 不要多加什麼土地.協商.徵收的詞 應該會好讀很多 (我那題大約做10分鐘才做出來) 非選的敘述我覺得還好,只是在"被前面的題目轟炸完+時間緊迫"的條件下 "非選題幹看不懂"的條件機率可能就會趨近於1 但我自己是先看非選,我也跟我學生說要先"看完"非選題目 比較沒有看不懂題目的問題,倒是我想了很久掃描棒到底會怎麼動... 結論,大概就是時間不夠吧 確實很佩服出這份題目的教授們 藏了很多細節在文字裡面 散布圖可以配合標準差&直線投影來考 平行六面體可以配合柯西(或是三角的疊合) 還很無情地在非選考扇形面積跟極坐標(萬萬沒想到..) 如果這份考卷有120分鐘,或140分鐘可以寫的話 那應該會好很多 最後 先祝今天要考數B的各位考試順利 再幫下屆and下下屆要考數A的高中生默哀 連我自己都有點不知道,接下來要用什麼難度幫學生準備數A了 然後,不論接下來有沒有要考分科,如果是要唸理工電資的 高三下第一章(複數/複數平面)到大學還是很重要,記得好好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1.44.10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642877921.A.308.html
reye: 可能就當成數學能力競賽來報考吧! 01/23 05:42
reye: 為了篩出最前段考生,必須有難題 01/23 05:42
reye: 非選就三角形OAB以O為圓心逆時針轉 01/23 05:43
reye: 直到B與C軸重合 01/23 05:43
reye: AB的軌跡就是所謂「掃描棒」軌跡 01/23 05:44
reye: 土地徵收那題只是把簡單概念藏在文字敘述裡 01/23 05:44
reye: 那題其實是國中程度題目 01/23 05:45
reye: 用到相似形和三角函數定義而已 01/23 05:45
reye: 16題需要空間想像力,數字其實好算 01/23 05:46
reye: 17題就要背公式,寫出體積式子 01/23 05:47
reye: 寫出後不難看出要用柯西解 01/23 05:47
reye: 9是難題,能答對值得這分數 01/23 05:52
reye: 10是新課綱,敘述看起來很清楚 01/23 05:53
reye: 12乍看難,需要冷靜觀察被除式除式 01/23 05:55
reye: 12題出得相當有鑑別度 01/23 06:33
reye: 第9題和109數甲多選4類似 01/23 06:36
reye: 第12題和110數甲多選5類似 01/23 06:37
chiaofan: 比數學能力競賽數奧還難考,時間壓力上。 01/23 07:20
cmrafsts: 難道樓上考過? 01/23 07:53
kougousei: 2. 不認同 01/23 08:26
kougousei: 完全不需要會舊課綱的東西就能解得出來(也沒比較慢) 01/23 08:26
kougousei: C(15,2)+15我不覺得有很難想到... 01/23 08:27
iuh123776: 我建議你的學生換一個老師比較好 01/23 08:33
chiaofan: 推起來 01/23 08:59
wen17: 如果沒有快很多 讓學生熟練理解C的意義比用H重要多了 01/23 09:00
chiaofan: 推語焉不詳又得使用正確方法解題。難怪考生笑稱只有通 01/23 09:17
chiaofan: 靈一途了,這樣出題真的很厲害。 01/23 09:17
chiaofan: 想推敲不清楚的描述,但是時間已到。 01/23 09:47
hebeblackfan: 這份就是採用數乙敘述數甲難度的考卷,以後只接比照 01/23 09:50
hebeblackfan: 數甲教 01/23 09:50
hebeblackfan: 非選一其實在引導你,而且全部選項中也只有一個答案 01/23 09:52
hebeblackfan: 長度是1。所以題幹讀不懂,還有題目會引導 01/23 09:52
hebeblackfan: 我也是想了很久掃描棒會怎麼動,但考過指考物理的考 01/23 09:53
hebeblackfan: 生,可能就會覺得好想 01/23 09:53
chiaofan: 15分誤一生囉01/23 09:54
chiaofan: 給予分科測驗無限動力與希望01/23 09:55
LA8221: 重複排列用C去做比較容易理解吧01/23 10:16
messi5566: 這邊建議你學生換個老師捏01/23 10:21
hebeblackfan: 第一題不要被制約,以前的H也全部都能用C取代掉,所01/23 10:24
hebeblackfan: 以第一題我認為出得相當好。懂含義比死記好01/23 10:24
dogayo: 我也建議你的學生該換老師XD01/23 10:46
dogayo: 學生寫不完就算了 當家教老師還寫成這樣 程度比前段高中01/23 10:49
dogayo: 生差了吧01/23 10:49
wen17: 不好說 家教重點是講解到學生能懂且看到題目能反應算法01/23 10:53
wen17: 大學之後的考試其實不怎麼要求計算速度了01/23 10:54
wen17: 至少我就認識一位朋友計算速度不快 數甲寫不完01/23 10:55
wen17: 但碩論能拿講 現在出國念數學phd了01/23 10:55
balabalawhat: 換個老師吧,你可能不太適合當家教01/23 11:09
louiss72: 笑死 數奧跟這種東西比01/23 11:10
我對第一題這種懂含義而非死記的概念是支持的 只是這次轉的彎剛好是兩屆課綱的差異 一個有教,一個沒教 讓這屆的考生比較吃虧 或者換句話說 某一年學測第一題考空間中的軌跡判斷 那題我就覺得出得滿好的 另外是有人覺得我寫太慢不適合當家教 但我會報考的最大原因是想知道 新制非選的改法(給分)跟以往的差異 以及之後在這種有非選的狀況下,要怎麼給學生建議 所以我花滿多時間在非選的作答上 我也不是來拚分數的,所以沒帶錶 邊寫邊想,如果之後要檢討這題,我應該要怎麼教 個人淺見 我遇過很多家長跟我抱怨前一個老師 自己解得很快,但沒去在意學生根本跟不上 跟我在很多大學看到那種 研究做得很強,但上課爛到炸的教授 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這種家教老師還真的很多... ※ 編輯: kabber2780 (112.78.89.88 臺灣), 01/23/2022 11:56:14
xiaopengyou: 你是不是平常幫學生解題動不動就卡住阿...01/23 11:53
不會,倒不如說我現在寫題目都會邊寫邊想這題要怎麼教 有些自己過得去的地方,學生可能過不去,就要想該怎麼講 所以真正在寫題目的速度,比起高中的時候還要慢很多
chiaofan: 考數奧太年輕,幼稚博君一笑囉01/23 11:56
※ 編輯: kabber2780 (112.78.89.88 臺灣), 01/23/2022 12:01:56
wen17: 但我完全不覺得舊制度就開用H解耶... 01/23 12:03
wen17: 能用越少方法且可行的速度下解越多題才適合考試 01/23 12:03
wen17: 尤其是程度沒那麼好的學生 還要教一堆方法她先GG 01/23 12:04
wen17: 用C並沒有比較吃虧. 用H用錯才會死 01/23 12:04
wen17: 但話講回來 你既然就不是來拚分數的 01/23 12:06
wen17: 說你兩小時才能寫完 就沒啥意義啊... 01/23 12:06
wen17: 否則我乾脆說我邊聊天邊回文邊寫可能要3小時 01/23 12:06
kabber2780: w大你這麼說是有道理,但我可能比較糾結在有沒有教過 01/23 12:07
kabber2780: 重複組合這個概念上 01/23 12:07
cvn21: 這題我一開始就是想到C再加上15 01/23 12:07
cvn21: 後來才發現咦就是H嘛 01/23 12:07
cvn21: 一般高中生類似這種需要簡單討論的排組題應該練過很多啦 01/23 12:07
wen17: 沒教過就沒教過啊... 會又不會比較吃香 01/23 12:08
kabber2780: 也是,講我花多久好像真的沒什麼意義,在非選花了很多 01/23 12:08
kabber2780: 真正考試時不會花的時間 01/23 12:09
wen17: 又不是打比賽 不要追求巧解吧 01/23 12:09
twggyy: C比較有一招打天下的感覺 雖然我寫105== 01/23 12:09
kabber2780: 不會比較吃香嗎?可是像自然先學過高三的東西不也比較 01/23 12:09
kabber2780: 好解嗎? 01/23 12:09
wen17: 我自己是覺得教學生的重點在於 要讓學生能理解 01/23 12:10
wen17: 看到題目有什麼關鍵字/特點 就該馬上反應到用什麼解法 01/23 12:10
wen17: 而這種反應是需要練習的 所以除非多開一種反應能算快很多 01/23 12:11
wen17: 否則沒必要多開一條反應 讓學生熟練已有算法比較重要. 01/23 12:11
wen17: 用H算的題目用C都可以算 而且速度幾乎沒慢 01/23 12:11
wen17: 那就沒必要多學C 當然學生程度很好可以作為補充啦 01/23 12:11
wen17: 但程度很好的學生... 你說第一題會錯我不信啦XD 01/23 12:12
wen17: *沒必要多學H 01/23 12:12
reye: 單選1沒教H一樣能解的 01/23 12:19
reye: 單選1是這份的簡單題 01/23 12:19
kabber2780: 後來想想我反倒不是在針對有沒有教H符號這件事,而是 01/23 12:26
kabber2780: 有沒有教重複組合的概念,或者說這是不是新課綱會上到 01/23 12:26
kabber2780: 的東西。如果有上過然後用C去解那沒差,H刪掉也罷 01/23 12:26
wen17: ... 可是解起來就沒用到重覆組合的概念啊 01/23 12:27
wen17: 不如說用到的是排除例外,例外部分用窮舉or特別算 01/23 12:28
kabber2780: 不過因為這題只有15取2,確實只要多一點推理就好,題 01/23 12:28
kabber2780: 目也有括號提醒說可以選同種口味 01/23 12:28
wen17: 規則內的直接(用C)算 01/23 12:28
wen17: 這在排組是很常見的解法吧. 01/23 12:28
wen17: 其實以這題的題型 改成100取2算法也沒變啦= = 01/23 12:29
wen17: 除非玩成取3球 那就會有點複雜了 01/23 12:29
PPCYes: 單選2跟4不就是硬算就有答案嗎 01/23 12:35
iuh123776: 你連基本題都定義不清了 什麼叫裸考 我的認知是沒念過 01/23 12:39
iuh123776: 書才叫裸考 我認為基本題有1 、2、3、5、6、8、9、10、 01/23 12:39
iuh123776: 13、15、非選 這種不是課本講義出過類型不然就是國中 01/23 12:39
iuh123776: 生就可以解了 還有不懂你為什麼一直糾結第一題 你知道 01/23 12:39
iuh123776: 只有台灣有教H嗎? 難不成國外不教H就不能解重複組合? 01/23 12:39
reye: 這份難題只有9/12/17而已啦 01/23 12:44
reye: 其他都沒有繞太多彎 01/23 12:44
kabber2780: 我覺得基本題沒有那麼多,尤其第9題還需要很多的推理 01/23 12:45
kabber2780: 。你也要考慮到學生有沒有辦法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看 01/23 12:45
kabber2780: 完一題敘述後解完再把答案填上。 01/23 12:45
iuh123776: 9 (1)明顯錯誤 (2)平分就知道錯了 (3)(4)畫圖—> 01/23 13:01
iuh123776: 比例 (5)明顯錯誤 或代入行列式 發現可能< > 01/23 13:01
iuh123776: 如果前面向量觀念鋪得好 根本不用二分鐘 01/23 13:01
iuh123776: (2)平方 01/23 13:01
wen17: 我覺得16題也需要不錯的空間概念才能解吧... 01/23 13:07
kabber2780: 我只能說,你的想法過於主觀。那題我解很快,但我知道 01/23 13:07
kabber2780: 這算難題,因為我知道學生會在哪邊卡住 01/23 13:07
wen17: 這樣說吧 大考難題通常不是指算法很複雜什麼 01/23 13:08
wen17: 而是程度中等篇上的學生可能想不到解法 01/23 13:08
wen17: 所以你丟出解法說解法很簡單r 01/23 13:09
wen17: 沒啥意義 會算當然很簡單啊= = 01/23 13:09
kabber2780: 16題我覺得就要想到L是交線跟兩平面垂直,這會不會被 01/23 13:10
kabber2780: 說是語意不詳啊@@ 01/23 13:10
wen17: 11:56:14的回文真準.jpg 01/23 13:10
iuh123776: 抱歉 就是向量一開始講的向量比例式 後面都是國中算術 01/23 13:10
iuh123776: 如果要這樣講很複雜我也沒辦法 01/23 13:10
wen17: 哦對啊 問題就是我覺得學生未必能想到兩平面垂直啊= = 01/23 13:10
wen17: 我是腦袋中跑出圖行轉了一下發現只有垂直才ok 01/23 13:11
kabber2780: i大 你很厲害,但你可能不太了解學生在哪邊會卡住 01/23 13:11
wen17: 9的(1)(2)不難 但(3)(4)(5)學生會卡啊 01/23 13:12
wen17: 不知道如何下手 01/23 13:12
wen17: 我不是說解法複雜 是說學生會沒想到要這樣解 01/23 13:12
bertrend: 土地那題出的蠻爛的 撇開路寬是什麼講的不清不楚 整個 01/23 13:13
bertrend: 題目根本國三數學程度就能處理 不知道考那題要做什麼 01/23 13:13
wen17: 不是你丟一個解法學生就能懂哦這題要這樣算otz 01/23 13:13
bertrend: 16、17題我覺得沒什麼問題 不算難吧 01/23 13:15
kabber2780: 第9題我覺得未知性太高,兩個未知數,相加不是1,面積 01/23 13:15
kabber2780: 也不是都從同一點出發 01/23 13:15
kabber2780: 光是a,b誰大誰小,兩個向量長度跟方向會不會影響到選 01/23 13:17
kabber2780: 項的正確性,我覺得大多數人就需要在腦袋處理很久了 01/23 13:17
cmrafsts: 那個第九題不是標準的平面向量內外積嗎? 01/23 13:28
reye: 以高中畢業超過20年來說,9/12/17 01/23 13:30
reye: 確實不是第一眼能想得到。其他題順著題目都不太繞彎 01/23 13:30
reye: 抽卡和道路都是國中程度 01/23 13:31
reye: 六面體體積和向量張出的面積公式 01/23 13:33
reye: 久沒用確實會忘01/23 13:33
reye: 12題出的蠻不錯的,題意清楚01/23 13:34
reye: 需要的是依條件去理出g(x)的極值01/23 13:35
reye: 結合代數和幾何意義,這題真不錯01/23 13:36
NTUMED1122: 別誤人子弟吧01/23 14:20
justyeeit: 哪有需要特別教過重複組合才能解...01/23 14:20
justyeeit: 現在的方向就是在往減少計算量 考方向為主 觀念越清楚01/23 14:23
justyeeit: 越容易在題目中看到重點01/23 14:23
這份計算量確實不大 難的是要讀懂題目想要你知道的額外資訊 進而求出答案 多項式那兩題最為明顯 至於讀懂題目這點... 就真的因人而異,樓上有人覺得一題只要兩分鐘 但我覺得對於大多數人,那題看了10分鐘可能還是沒感覺 突然很好奇一點 如果第一題改成是「從15種取3種」的方法數 或是取5種,10種,..... 這樣大家覺得還算基本嗎? 確實只考「取兩種」不需要會重複組合 但我在想出題教授之後如果有考取三種以上的可能 那學校老師可以依然不教重複組合嗎? (不是指H這個符號,而是這個概念) ※ 編輯: kabber2780 (112.78.89.88 臺灣), 01/23/2022 16:02:10
rushingguy: 不就變二項式定理 有點雲 01/23 20:19
justyeeit: 所以他只出兩種啊 事實上出題教授可能根本就沒有想到H 01/23 20:23
justyeeit: 題目都引導你先算不同球的數量 接下來正常來說都會想到 01/23 20:23
justyeeit: 把重複的15個加回去 01/23 20:23
justyeeit: 數學一直以來都是不用超綱就能考倒學生 沒有必要超綱也 01/23 20:25
justyeeit: 不會超綱 坦白說就是根本沒有必要學H 01/23 20:25
reye: 數學很容易考倒學生的 01/23 20:39
reye: 國中競試題給一堆高中生大學生做 01/23 20:39
reye: 都不一定做得出來了 01/23 20:39
doa2: 12題設計的非常漂亮,但是我做的時候就知道學生死定了 01/23 20:57
doa2: 要馬上看出f(x)是四次式,對學生來說不容易 01/23 20:57
doa2: 而且看出是4次還是有學生不知道怎麼往下做 01/23 20:58
reye: 12題可以考出學生的推理能力 01/23 21:09
reye: 高下在此就區分出來 01/23 21:09
iverson32: 建議先暫時不要收目標是考頂標的學生 速度跟理解題目 01/23 21:57
iverson32: 有待加強 01/23 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