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W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才看到這一篇討論文,坦白說,多數人一面倒的怪罪媒體, 可是多少人認真、公平的看待整件事? 又多少人了解媒體、記者採訪時的心情和專業? ※ 引述《airgame (瘋)》之銘言: : 前幾天在新聞媒體上看到這個消息,覺得有點難過。 : 兒童的個人、家庭、學校等資料全部都公佈出來, : 兒童的容貌直接上媒體,這樣對兒童好嗎? 先說這一個討論點。 或許版友看到這則新聞和澄清文,有很多質疑媒體失職的地方, 但有沒有想過,記者也猶豫過這個問題呢? 知不知道跑兒福議題的記者,最清楚弱勢兒少背景能否公開這件事? 知道,卻還是這麼做,理由一定是老闆指示、整個生態扭曲嗎? 可能大家看完報導的印象是:媽媽好垃圾、都不照顧子女長輩, 這個家好可憐喔、好貧困喔? 可是一如社工澄清文提到,家扶的初衷是表揚〔自強〕兒童。 社福團體希望透過報導,以正面態度讓這個社會有向上的能量, 所以家扶都會說,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家境、名字、臉都可以曝光喔! (更正一點,名字好像不建議曝光,但有的可以) 也因為家扶允許,媒體才會露出,才會得到允許,追蹤到住家地址去。 這些都是經過商議的,既然可曝光,就表示不該存在負面的棄養疑慮, 但讀者反應如此,相信媒體和家扶都很錯愕。 而這該怪誰? : 在新聞媒體的宣染下,兒童校園的人際關係、 : 家庭的互動與兒童本身的心情等將會面臨衝擊, : 且嚴重影響到兒童的日常生活。 : 就算是幫兒童募款,也不需要這樣吧!媒體沒有顧及到兒童的實際利益, : 社福機構對兒童的保護也有所疏失。 說對兒童保護疏失,家扶已是在台耕耘兒少福利最具代表性的機構, 不可能完全不懂得這樣對兒少的傷害吧? 而媒體未顧及兒童實際利益.....試問如果您真心想用一個例子, 鼓勵社會上所有陷入逆境的孩子振作,您會想到自己正在做傷害人的事嗎? 我覺得,只能說,讀者的反應總是出人意料, 一如青年公益慈善家沈芯菱,明明是很正面的人物, 鄉民也可以抓出她家曾經富裕過(但因環境影響,在她上幼稚園前就變弱勢), 所以她不是完全從逆境中站起,她騙人!這樣的結論.....豈不令人咋舌? : 同時,大筆善款的注入,沒有合適的上限金額,實在不符合募款的本質, : 以目前學校開立的「儲蓄專戶」募款金額若在兒童小學畢業時捐款還沒拿完, : 讀國中時依然可定額領取這筆費用, : 但若募款金額過高,會不會到國中、高中、大學都沒用完? : 希望這筆善款能獲得妥善的使用。 : 且過多的金錢只會造成衝突、麻煩與依賴。 這部份就是蘋果的問題了,不過這存在兩個價值觀。 多數學者和社福團體,主張的是將善款給予機構,讓機構依需求作分配, 如同聯合勸募一般,是集資後,透過審查可信的小機構,再分配經費, 因為如果太多善款進入單一個案,金錢使用方法和家庭價值觀都會受影響, 更間接導致其他個案的補助減少。 不過另一個年輕世代或不認同中介機構的價值觀, 卻主張善款應該直接挹注給有需求的單一個案,一如蘋果作法, 公布帳戶,或者專款給這個個案,雖然會更直接的幫助到個案, 但也會造成如這篇版友提到的後遺症。 這兩個方法,各有利弊,很難說哪一種才正確。 : 希望社會大眾不會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這位兒童身上, : 而是認識、知道在我們生活週遭有很多亟待他人伸出援手與適當的關懷。 : 另外,很實際的,大家來討論或思考一下 : 1.若社工師考試依此狀況出倫理議題的考題,大家如何撰寫。 : 2.社工管理對於此次募款的情況,該如何因應與管理。 : 其他議題想到也提出來討論吧 這個問題我不會....= =" 然而我想說,事實上,社工與媒體,二者之間常常是合作夥伴, 沒有站到對立面去;如果說多數記者素行不良,我不會去為他們正名, 因為的確很多有問題的記者、媒體,可是專注於兒少、社福議題的媒體人員, 我還是持正面態度,我認識的多數這領域記者,都是熱心且採訪前反覆思量的, 更有很多人的主管老是對他們說:〔跑弱勢正面新聞哪會出頭天?不如調醫藥、 社會、政治,哪天跑個大獨家,鑲金一下?〕 結果是,一調線,這些人失去新聞熱情,離職或轉換跑道,到社福機構去, 或考國考,進入社會局從事相關業務。 希望看待這類議題時,版友、讀者是公平的,不要先入為主作評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39.23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W_Job/M.1416458222.A.581.html
airgame: 我個人關注的是兒童面貌與個人資料全部公開。你會想要公 11/24 13:08
airgame: 開自己的資料嗎?請想像一下兒童的處境。兒童與家長若無 11/24 13:08
能公開的個案,是與案家討論過,簽署過協議的,不會為了什麼正面目的直接公開。
airgame: 媒體運作效應的判斷力,那誰該注意。講偏的點例子,有人 11/24 13:09
airgame: 想去自殺,他自己同意了,那我就讓他去嗎? 11/24 13:09
airgame: 不會否定好媒體的辛勞,但有些事不是努力做,就是對的事 11/24 13:12
airgame: 情。如果隱藏部份兒童資訊就好了。 11/24 13:12
yishiunzan: 這事件家扶要負最大的責任 批判媒體完全模糊焦點 11/25 11:05
我覺得讀者或觀眾的想法,才是問題點,新聞內容和家扶作法沒什麼問題啊? ※ 編輯: notoriousii (220.137.10.129), 11/25/2014 13:15:26
yingrain: 單看文章就大概會知道有這樣的效應了 不認為媒體惡意要 11/25 23:46
yingrain: 傷害 但通常都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11/25 23:46
A19870720: 家扶需要負很大的責任 11/26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