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l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聞來源: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news/classic/412270 〈壹流人物〉張忠謀:「世上沒有非他不可的人」 這篇給我很多感觸, 第一,有很多人不離職是因為擔心自己對公司責任未了, 但是連張忠謀都說這世上沒有非他不可的人, 還有誰敢認為自己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 第二,大家都擔心人才外流, 最近公司也走了兩個優秀年輕人,說是要去東南亞, 張忠謀說得沒錯,如果教育能培養夠多好人才, 或是如果台灣的經濟能夠吸納更多好人才, 就像當年他從美國被台灣吸回來一樣。 人才就不是流失,而是正常流動。 第三,挫折有時、失敗有時, 悲劇是化上苦難妝的祝福。這句說得真好。 今天覺得的挫折或許是明天的祝福。 本文節錄: 如果當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資格考通過了。 如果當年福特公司願意多加薪一塊美金。 如果當年德州儀器的董事會容得下他。 這些如果只要有一個成真,就無法成就台灣的晶圓教父張忠謀。 創造出佔台灣4% GDP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6月以86歲高齡退休,外界視為 一個強人時代的結束,但強人的前半生也充滿挫折。 挫折有時、失敗有時,悲劇是化上苦難妝的祝福,本刊專訪張忠謀時他提 到1999年跟曾任美國駐北京大使溫斯頓.羅德(Winston Lord)一起聽台 灣音樂家彈奏蕭邦的曲目,他說:「台灣人彈不出蕭邦歌曲的精髓。」羅 德問他為什麼,張忠謀說:「因為波蘭人蕭邦嘗過亡國之痛,台灣人彈不 出那種悲痛。」 如果沒有挫折,也沒有如今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年輕時曾想當作家, 多次投稿學校刊物,但因父親反對而放棄,他申請到美國哈佛大學讀了一 年,之後轉學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原本打算直攻博士當一個安穩的 教授,卻在博士資格考落敗,只好頂著MIT碩士到業界求職。 當時美國車商福特跟另一家半導體公司希凡尼亞錄取了張忠謀,但希凡尼 亞比福特的月薪高了1美元。美式作風的張忠謀主動跟福特爭取這1美元, 福特卻回他:「我們不接受討價還價,不來就請便。」,讓他負氣進入希 凡尼亞的半導體部門工作。 後來張忠謀轉進德州儀器,1972年當上全球副總裁(時年41歲)。但因為跟 董事會不合,且當時孫運璿、李國鼎等都力邀他返台,1985年回台擔任工 研院院長,1987年創立台積電。他創造當時業界不了解的晶圓代工經營模 式,也帶動全球的IC設計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間接帶動智慧型手機快速 出現。 (原文很長,只貼我覺得有感觸的段落,有興趣可以點連結去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32.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28512730.A.172.html ※ 編輯: whyptt (36.227.32.118), 06/09/2018 10:55:36
ckpss91114: 推推 06/09 11:02
cityhunter04: 超級中肯,醒醒吧奴工主管們.... 06/09 11:12
BreezeX: 台積電真的非張老不可阿 06/09 11:30
tony15899: 事實上要取代某些人可能需要好幾個人 06/09 11:31
hidenseek: 但台積電卻不能沒有張 06/09 11:39
squard: 1987年一個是中國的經濟開放,台灣是有台積電,時間點真剛 06/09 12:04
squard: 好,好險有李國鼎。 06/09 12:04
nendi: 也許每個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的,但取代的成本可不一樣阿 06/09 12:06
carrotkaka: 張創立台積電的時候已經五十六歲,很多他同年紀的人 06/09 12:27
carrotkaka: 早就規劃退休,而他是拼了三十年,性格體質跟平凡人就 06/09 12:27
carrotkaka: 是不同,能夠七八十歲保有鬥志 06/09 12:27
milk830122: 他一輩子幾乎都在工作 一般人能嗎 06/09 12:34
MadCaro: 對啊我爸五十幾想著退休 06/09 13:18
Domtoretto: 讚 06/09 13:54
shinmin1226: 強人 06/09 14:30
howwhy: 也許每個人是可以被取代的,但取代的成本不一樣~說的真 06/09 16:22
howwhy: 對 06/09 16:22
HanHan0530: 傳奇 可以去看台灣演義拍的很棒 06/09 17:53
roder: 中肯 06/09 18:54
myaku524: 覺得他是個會照顧員工的好人,很多地方都看得出來 06/09 19:08
zero09107: 要輪班的公司算照顧員工嗎 雖然跟爛的比的確算比較好 06/09 19:34
cpc21478: 輪班該給的有給 不凹人 就算照顧員工惹 06/09 20:22
danny9372: 看一下產業特性跟業務量吧...不輪班這麼大量的需求給 06/10 05:44
danny9372: 的出來嗎,而且輪班不是沒有津貼阿 06/10 05:44
seny: 不輪班的公司就會照顧員工嗎?不是這樣看的 06/10 09:08
kirry: 有些產業特性就是需要輪班...不然機台開開關關就飽了.. 06/11 08:03
Pagan: 他思考的方式就不太一樣,成功人士的思維值得學習 06/11 08:38
edward0811: 張也是可以被取代的,只是何必冒險去試著取代他 06/11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