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l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weetsss111 (..)》之銘言: : 先說我因爸媽關係, 從小就接觸戲劇演出, 氣場比較超齡 : 但我只想當個上班族, 全英文工作ok 厲害的演員 表演者 懂得分場合 將自己的角色融入其中 也懂得分析情境氣氛 甚至主導現場的氣氛 有些演出者 自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反而容易造成突兀 尷尬的演出 (而不是突出的演出....) 你可以回想一下 自己在戲劇演出的過程 是偏向前者還是後者? : 原以為面試不是個問題, 第一份也順利在外商實習 : 但沒想到我在第二份轉職面試就卡住了 實習面試和正職面試的要求標準本來就不同 所以實習順利並不能保證你正職工作會有多順利 : 幾次面試下來, 面試官情緒普遍是緊張的 : 我希望面試官能放鬆, 多聚焦在專業而非個人 看了一下你的回文 大概能理解為什麼你遇到的面試官會有這些反應 面試官透露反應的恐怕不是你認為被妳氣場壓迫的緊張 而是面試官感到面試對話情況有異 雙方無法即時產生信任感 另一種常見的說法就是 話不投機 : 而我給HR的也很足夠, 一開始就附support docs : 薪資稅單前主管感謝函等, 所以也沒credit疑問 實習感謝函 如果是在業界頂尖難以申請實習的公司實習 那就有加分效果 但如果只是普通實習 實習感謝函就只有在原實習企業有比較大的幫助 實習感謝函並不能代表對方能馬上信任你的能力 你會這樣認為 代表你對業界的理解有落差 : 但就是Face-to-face時, 面試官感覺情緒很浮動 : 講話不自然多試探, 猶疑不定或是欲言又止, 感覺有很多想法 這可能代表的是 你的認知和面試官的想像有落差 你提出的說法和證明 面試官覺得有所疑慮 : 但從旁觀角度來看, 就會顯得我比面試官氣場強 : 這對新人來說並不是好事 有很大的可能性 並不是你比面試官氣場強 而是雙方氣場不合 : 而因為家教, 我是不太會透露隱私的 : 但偏偏面試有的喜愛從家事與個人問題切入 : 反而更加重了這個氛圍 隱私部份確實台灣面試過程很容易被問太多 尤其是在應徵比較基礎工作的職位 往往會被問到更多 如果你真的在實力上 夠強 大可篩去過度詢問隱私的公司 通常業界還是有面試流程比較專業的公司存在 (重視面試各環節的公司 通常也比較有好的管理體制) : 我希望面試官多聚焦在工作與專業上 : 談工作公司產業, 要present也可以 : 也才能多瞭解工作本身 : 但有些HR或面試官, 可能過於愛觀察求職者 : 分析心理還有肢體語言比例過高了, 反而沒聚焦工作本身 看你投的職位性質 庶務性質越高或是得經常與人溝通合作的職位 面試過程透過對話和提問來看面試者反應 這是很正常的 相對的 某些專業性質的工作 有時只要提出專業工作成果 證照 有力的推薦證明 就可以免去多數面試的試探過程 (但剛畢業的人要有這種專業程度的 少之又少....) : 加上我不喜歡回答隱私與家事, 而且我很容易察覺 : 所以可能沒出現他們要的預期效果 : 但我不是故意的, just doesn't work for me : 甚至有些想用氣勢壓過展現權威的 : I'm ok to follow leaders : 只是面試走向也往往這樣就歪掉了 那又如何呢 面試時氣場不合 又何避勉強 到時在一起工作不是徒增彼此痛苦? : 我上一份主管是老外, 在之前都是對教授 : 他們都沒這問題也不會對別人過度分析 : 所以我第二份工作, 才來面對這個問題 因為你之前的是實習.... 不是正職啊 在學校 學生和教授關係又不像職場那樣 (而且台灣現在多數研究所 因為缺學生 教授對學生的要求....) : 我曾試著揣摩面試緊張生澀的樣子 : 但怎麼練習都不自然, 就這樣卡關了 : 這問題比較特別, 但應該也有人有這種經歷吧? : 想知道一般人面試的心情是什麼呢? :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面試官自然點的方法 想辦法讓自己好相處一些吧? : 多聚焦在專業而不是個人呢? : 低調請教, 感謝 想要具焦專業也行 把自己專業能力練到同業前5%強 自然會有機會出現讓你聚焦在專業討論上 英文好 可以多在Linkedin上發表你自己在專業領域的進展和成果 就有機會收到專業面試邀約 另外同業強者雖然彼此競爭 但也會有更多互相推薦的機會 透過互相推薦 很多面試情境會順利的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7.1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29735787.A.AEC.html
edcs: 話不投機可以理解為自己氣場太強,還蠻厲害的 06/23 15:26
khaos: 佛心回文,但我懷疑當事人是否會看得懂或是接受 06/23 17:21
xvited945: 她不會接受的 06/23 18:34
zorohpjtr: 推氣場不合就別勉強了 06/23 19:32
faniour: 終於看到比較中肯的建議了 06/23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