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huangH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哈囉!我是地方賊,喜歡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圖文網誌版:https://reurl.cc/AAkLE 可以順便偷走賊的臉書按讚,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好久沒有寫中和的文章了,上次應該是半年多前,那篇文章的文化襲產還滿有趣的 這篇主要是放在枋寮老街,中和人可能熟悉也可能不熟悉(看年紀吧!) 希望大家可以幫忙糾錯,或是分享自己對枋寮街的記憶! [地方 #枋寮老街] 偷走不在屏東,而在中和的枋寮老街 #中和 Zhonghe / 新北市 New Taipei 好久沒有生部落格的文章了,這裡應該結蜘蛛網了吧。對有在看賊賊文章的朋友,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前陣子住院一個月,住院雖然很閒,但是腦袋卻很空,想要寫文章卻力不從心啊!好不容易出院了,又因為免疫力太差不能亂跑,要有新東西還真難。 這次趁著元宵節要買湯圓,請了地方賊的美編載我去中和廟口買林得利純米湯圓。不愧是老店,雖然只有小湯圓,但真的滿好吃(不是業配啦!)當然,都到中和最早開發之地,當然要好好晃一下囉。整篇文章所寫的範圍不大,是以枋寮老街為中心,以及北方的福和宮,和南方的廣濟宮和枋寮市場。如果是想觀光的,對枋寮老街不要期待太深,老街已經是個寧靜的住宅區;若想看老屋的,也很抱歉,可能只剩下一棟了吧! 不過中和最早開發之地這個頭銜,還是值得讓人來走走,順道拜拜福和宮與廣濟宮。在進到枋寮老街前,讓我們先了解中和地區的微歷史。中和地區在史前時代便有凱達格蘭族擺接社與秀朗社居住與移動,並發現了兩處考古遺址:尖山遺址以及員山子遺址。道光時期,中和與板橋、土城同屬擺接堡的範圍,當時的擺接堡有一街十六庄。那一街便是枋寮街,足見枋寮街曾經作為鄰近地區的重要貿易中心。而中和正式成為地名,要到大正九年(1920年)的中和庄,才正式出現。 既然枋寮老街曾經風光一時,那不了解它就說不過去了,那就和賊賊一起偷走枋寮老街的故事吧! 枋寮老街位在福和宮對面,是條比較少人車通過、平凡無奇的小巷子。若非來找老街,賊可能永遠不會走進這條巷子。事實上,枋寮老街可是中和最老的街道,開發歷史可能比板橋還久。那為何枋寮老街會在這裡呢?其實與河運也有關。靠著新店溪的支流「廟子尾溝」(或稱中和溝),清代移民便在此地靠岸聚集、開墾,形成聚落,而這也是枋寮街的雛形。 乾隆時期,林成祖墾號,除了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左右,開鑿大安圳與永豐圳外,也設了租館於枋寮街,市街進而成型。道光時期的《淡水廳志》,也指出枋寮街為擺接堡唯一的街肆。在林成祖墾號因沒落,在道光年間邀請枋橋的林本源家族接手。可能因林本源家族落腳於枋橋,枋寮街的地位與發展都受到影響。日治時期,艋舺至板橋的鐵道興建後,當時的中和庄枋寮街已經大不如前。 不過庄役所仍設在枋寮庄,枋寮街依然是中和中心。因為煤礦的開採,大正年間日本政府興築了數條手推台車軌道,先從南勢角礦區運送至枋寮街,而後再經由枋寮枋橋道以及水尾津渡,分別往枋橋和艋舺分送。因此,更加確立了枋寮皆在日治時期已經退居為中和地區的貨物集散中心。對了,忘了說枋寮這地名怎麼來:有一說是煉樟腦的工寮;另一說則認為是當時為了防平埔族人所設,用以守望的班寮。 雖然拚不過板橋,但在戰後,因為有兩間重要大廟群聚,這裡也形成很熱鬧的廟口夜市,後來因道路開發而沒落。而枋寮街的商業機能,在城鄉移民湧入中和地區,秀山、南勢角以及員山地區相繼發展下,重要性也日漸下降。現在的枋寮老街只剩下福和宮南段的小巷,其實沒剩什麼老房子。可能這間有著上下疊窗,大正年間興建的老屋是唯一可看的,還可以看到上面的裝飾呈現的巴洛克風格。 話說枋寮老街目前的空間型態很詭異,靠廟那端非常寬敞,尾端則很狹窄,保持著原初的模樣。這是因為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發佈了中永和第一個都市更新案,將老舊房子拆除,改成非常突出的集合式大樓。在建商和中和市公所協調下,為了保留老街特色,建商將臨枋寮街一側的一二樓改成仿騎樓式立面和廊道。不過枋寮街以前立面真的是這樣嗎?而且這立面與後方的枋寮街很不協調 講完莫名其妙的仿古立面,在它對面的便是「福和宮」。賊一直覺得奇怪,福和宮應該是在福和路上才對,後來發現這裡有條新福和路,也就釋懷了。福和宮創建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興建目的是為了庇佑枋寮街上的生意人,也難怪它正對老街。福和宮原先位置在現在廟美街57號附近,是座土造小廟。日治時期,由中和出生的漳派大師陳應斌主導修復,並遷於現在的位置。 陳應彬是誰呢?如果對廟宇有興趣的,應該會知道吧!他是台灣知名的大木匠師,繼承了漳派的大木作技術。他最有名,也是他成名的作品應該是北港朝天宮,不過賊賊曾經介紹過的泰山區的頂泰山巖,也是他的作品喔!民國九十一年(2012年),因都市計畫的需求,枋寮街這段的中和溝加蓋,原先與枋寮街相接的福和宮,被新蓋的新福和路切斷。 話說新福和路當初在命名時,有小小的爭議。當地人士認為馬路既然在福和宮前,就應該叫福和路。但永和已經有符合錄了,最後只好以新福和在日治時代,福和宮因為有中和溝圍繞,再加上廟內的鐘聲,被選為中和庄八景「福和鐘聲」,可惜原有的地景,早已被高樓大廈所取代。對了,馬偕在枋寮禮拜堂興建前,曾經入住於福和宮,這也讓枋寮老街多了些故事。 廣濟宮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左右建立,廣濟宮祭祀開漳聖王 ,被認為分靈至福建漳州的廣濟宮。廣濟宮一開始只是有著茅草頂的土牆廟宇,直到嘉慶十六年(1811年)才重建,而略具規模,也完成了這座廟宇的主殿結構。光緒六年(1880年)二次重建,主要修建結構的匠師為陳應倫。他是陳應斌的二哥,廣濟宮也被認為是應斌成為匠師前的技術養成之地。 廣濟宮結構以木作為中心,並且採用「對場」方式而建,仔細看可以發現風格不大相同。廣濟宮最早是由擺接堡最初十三庄的漳州移民共同祭祀,又稱「聖王公廟」。廣濟宮內,還另祀來自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溪北六興宮、新港奉天宮和北港朝天宮的天上聖母分靈,所以稱為「五港媽祖」。每年媽祖聖誕時,都會吸引許多北部信徒參與,廣濟宮也常被信徒稱為「媽祖廟」 雖然廟口夜市已沒落,但早上的時候,廣濟宮對面的騎樓可是人潮洶湧,這全都仰賴後面的中和枋寮市場。香火鼎盛的福和宮和廣濟宮,讓周圍地區形成一個商業空間,枋寮市場應運而生。不過,一直要到民國六十五年(1976年)市場建築建成使用後,枋寮市集的攤販才有遮風避雨的地方。整修過後的枋寮市場是一座現代化後的市場,有著中央空調、採光雨棚等,應該滿受中和人喜愛。 枋寮市場據說有一百多個攤位,現場看起來好像沒這麼多。不過滿有秩序的蔬菜區、肉類、水果、服飾類都自成一區,裡面也有熟食,市場逛餓了可以吃一下。不過枋寮市場賣衣服的,跟一般傳統市場比起來算多了。不知道中和人是不是有到市場買衣服的習慣,不過這種綜合型的市場,對婆婆媽媽來說,也是挺方便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7.44.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huangHe/M.1550800870.A.8EE.html
flycloud: 我認為老師就是導遊,提醒遊客這邊要看,推薦要怎麼看 02/22 10:23
flycloud: 希望社大老師以後轉型成社區中心課程嚮導,帶大家登山 02/22 10:25
flycloud: 帶大家撿撿其他遊客落下的垃圾、修修步道 02/22 10:27
yamax: 推 02/22 10:49
eric00169: 枋寮街以前有間滿好吃的牛肉麵不知道搬到哪去了 02/22 11:53
lesleylui: 就住在廣福路上每天在這走來走去,小時候看過廟口夜市 02/22 13:26
lesleylui: 的熱鬧! 02/22 13:26
barbarian72: 小時候看過+1可惜了啊 02/22 14:03
OldSpeaker: 記得這附近有精彩的漳州泉州人械鬥的老故事XD 02/22 17:19
ballcat: 5樓,枋寮街的牛肉麵,m01最近有人發文說是他兒子 02/22 19:29
ballcat: google : 創業開牛肉麵店賺大錢可行嗎???? 02/22 19:32
ftwing: 小時候很愛逛廟口夜市,超懷念的!網路上都找不到廟口夜 02/22 21:30
ftwing: 市的照片,請問有人有廟口夜市的照片或圖片嗎?有的話能否 02/22 21:30
ftwing: 分享給我~感謝:) 02/22 21:30
toofat: 廟口夜市鐵皮屋拆掉時 我有從雜物堆收集了幾個套圈圈當紀 02/24 08:41
toofat: 念 02/24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