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huangH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根據原文版友xiuxinme提供的Road版舊文 https://myppt.cc/QtU1zA 提到: 景平里是因為景平路而得名 ......................... 景平路是日治時期的板橋景尾道 景字的由來 可能就因為這個原因 按:從光復初期的舊地圖來看,景平路約從枋寮的中和派出所開始的景新街到安樂路口 一帶接現在的景平路到秀朗橋,確實是當時板橋到景尾的要道! 景尾是日據時期的說法,表示清代引自新店溪水的水圳(瑠公圳)在今景美老街附近有一 跨越今景美溪,約近百公尺的木梘橋梁。先民將「木梘」的起頭端稱為「梘頭」,將「 木梘」的結束端稱為「梘尾」。所以,「木梘」渡水橋在景美這端稱為「梘尾」;新店大 坪林那端稱「梘頭」。而在清代時就已形成的附近聚落稱為梘尾街,即今日景美老街之所 在。 日據後,以閩南語諧音雅化為「景尾」,但在1904年古地圖上,仍可看到景尾溪對岸「梘 頭」的地名;台灣光復後,當局以「景尾」頗有窮途末路之意,便以「景美」作為設鎮的 雅稱。 http://www.observer-taipei.com/book2021/item/985-2022-06-07-03-39-32 無獨有偶的是在永和復興商工一帶,也有以「木梘」為名的地名,叫做景腳! 起因是清初灌溉中和南勢角、永和秀朗一帶的永豐圳,為了將圳道從秀朗拉到國立台灣 圖書館所在的潭墘莊,由板橋林家出資修建架高的「木梘」水道(當地人稱浮圳仔) 以通過永和國小前的低窪地區,靠復興商工這邊「木梘」的起頭端稱為「梘腳」 https://j-media.tw/Article/Detail/8921 日據後,以閩南語諧音雅化為「景腳」! 另外,除了景平里是因為景平路而得名, 國立台灣圖書館所在的四號公園在光復後 被劃分為安樂村,安樂路因此而得名,而我在前一篇所發表的文章 [閒聊] 國立台灣圖書館原址是葡萄園 代碼(AID): #1cBcaeKk 所指稱「安樂葡萄園」也是因此而得名的! ※ 引述《qtduck ( )》之銘言: : 大家好我松山歐巴桑 : 想跟雙和板板友請教景安路景平路景德街等等路名的”景”是怎麼來的? : 是景美嗎?但就地緣景美是鄰近永和新店,重劃區後的命名也不是。 : 幾個新北熱點區域路名都很好聯想地緣關係,像板南路、車路頭街、淡金路、成泰路、尖山路,或是威權象徵的中山中正中華,重劃區的三峽大系列、林口的文化系列、新店的中央系列等等,基本上路名都有跡可循。 : 有沒有瞭解中和背景的板友可以分享?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1415 文創工作坊:填補台灣130年來所經歷戰爭記憶的斷層 http://cs2nn.nhu.edu.tw/news_ii.html?id=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70.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huangHe/M.1714467959.A.8E6.html
WadeWen: 有趣的史料 04/30 17:36
KirkSynder: 原po是地方耆老來著 好強大 04/30 21:59
godofsex: 推 04/30 22:34
itsdelovely: 謝謝分享 04/30 22:55
qtduck: 謝謝T大補充,葡萄園這篇我當時看了就覺得超級有趣。 05/01 00:11
swallowz: 網路上那邊有中和的光復初期的舊地圖呢?想比對一下, 05/01 00:43
光復初期的舊地圖來囉! https://ibb.co/dLxL8Dy
swallowz: 謝謝 05/01 00:43
ideekao: 推 05/01 01:52
xiuxinme: 超猛文史考究! 05/01 03:03
nottt: 推 看路名理解歷史故事很有趣 05/01 06:24
johnny5411: 推 05/01 06:49
xxxcv: 推,好酷 05/01 07:13
EDWB: 推 05/01 07:57
LOTON: 小小建議:前面寫日治,後面寫日據~會令人錯亂!實際是應該是 05/01 08:36
LOTON: 日治!因為台灣是被割讓的!並不是韓國是被日本佔領佔據的 05/01 08:37
LOTON: 所以說日治才是最正確 05/01 08:38
suzhou: 但韓國當地是寫日帝XD 05/01 09:12
※ 編輯: talin5814 (219.71.195.7 臺灣), 05/01/2024 10:04:34 我認為用「日據」一詞並無異議!130年前日軍並非接收割讓的臺灣,而是以武力征服之 。事後,日方也不諱言。 如日人寫的《近衛師團南國征討史》、《臺灣征討記》、《明 治二十九年臺灣征討史》 等皆有「征討」字樣。 連日本官方的正式文書《the Statistical Summery of Taiwan At the time of theJapanese occupation of the island》,也自稱是「occupation」,即「入侵」、 「據有」的意思。 所以中日馬關條約雖割讓台灣,台灣根據當時的萬國公法第二百八十六章:『割地須問居 民能順從與否?』又云: 『民必順從,方得視為易主』獨立為台灣民主國,抵抗日軍接 收!但最後仍是日本攻佔了台灣全島,用「日據」一詞並無異議, 謝謝 ※ 編輯: talin5814 (219.71.195.7 臺灣), 05/01/2024 11:01:29
borntoeat: 推 05/01 13:11
luciferii: 珍貴考據,推 05/01 13:28
peterlee97: 原po這文可以放去歷史版嗎 有趣 05/01 14:44
peterlee97: 另外景“平”與景“安”的由來是? 純粹湊個平安? 05/01 14:45
ahg: 推 05/01 16:55
SeanShiau: 原po認真囉! 05/01 17:30
KingChang711: 吵日治日據的人真的很無聊,我遇到一律封鎖 05/01 17:55
Apologize924: 肥豬景平放頭前 05/01 19:45
toofat: 好強大 感謝讓記憶延續 05/01 21:49
LOTON: 抵抗日軍接收是沒錯!但這不代表著日本攻打過台灣啊? 05/02 07:37
LOTON: 台灣只是因為中國簽屬馬關條約就被割讓了!日本甚麼時候 05/02 07:38
LOTON: 有用武力強奪台灣?? 但韓國不一樣!~韓國是在二戰時被日本 05/02 07:39
LOTON: 用武力占領,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韓國人不喜歡日本的關係 05/02 07:41
LOTON: 相反的台灣不是被日本用武力攻下的!所以台灣人現在根本不會 05/02 07:41
LOTON: 討厭日本!台語有說"日本時代"而不是說"日本佔領時代"可見一 05/02 07:42
LOTON: 般!以上是個人觀點 05/02 07:43
panrong: 在地人長知識了 05/02 12:39
u96873: 純噓日據,照你這麼說支那也可以用 05/02 13:03
peterlee97: 呃 日軍攻打過台灣阿 牡丹社不算? 05/02 13:21
peterlee97: 而且日軍在甲午戰爭已經在和談時還直接搶澎湖欸 這不 05/02 13:22
peterlee97: 算侵略喔== 05/02 13:22
peterlee97: 另外要說中原王朝侵略台灣這邏輯討論...還是一句老話 05/02 13:24
peterlee97: 原住民比較適合這樣講 如果是閩南人客家人 那都算是 05/02 13:24
peterlee97: 你口中的侵略者... 05/02 13:24
luciferii: LOTON你沒仔細看他的回應,當時雖然馬關條件將臺灣讓 05/02 19:33
luciferii: 給日本,但當時的國際法有規定要被割讓地的居民同意。 05/02 19:35
luciferii: 臺灣居民不同意,在點交前成立了臺灣共和國。如果清朝 05/02 19:35
luciferii: 平定了共和國再點交,那就回到割讓,但清廷不管,那就 05/02 19:36
luciferii: 台灣實質獨立了。最後日本消滅了這個臺灣共和國。 05/02 19:36
luciferii: 更正:臺灣民主國。 05/02 19:38
luciferii: 回歸爭論本身,這其實是跟日本無關的假議題,會吵這個 05/02 19:42
luciferii: 只是要強調自己對中國的立場而已。客觀來說,日本對臺 05/02 19:43
luciferii: 灣是據而後治,日據日治根本不是相對的名詞。 05/02 19:43
luciferii: 現在人吵得很高興,五百年後來看只會覺得現在人有病。 05/02 19:47
luciferii: 補:日本打下臺灣民主國的條目請參考乙未戰爭。 05/02 22:04
peterlee97:轉錄至看板 historia 05/07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