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arkzog21 (玉米)》之銘言: : ※ 引述《TonyQ (自立而後立人)》之銘言: : 不好意思,看到這篇一時手癢,也希望可以深入討論,所以重開這串討論。 : 希望不會太晚才回文(隔了快一個月XD) : 這個文章其實是一個很經典的非IT專業與IT專業的對話, : 重點小弟認為最後只是環繞在"藍海"/"紅海"之爭, : 原原po的敘述不夠精確,導致篤信規格導向的IT從事人員心裡大概都在想: : "這傢伙到底在講什麼鬼?" : 小弟由於學歷及興趣,十分了解這樣的對話常常會發生。 : 他的問題無非兩個,我翻譯一下: : 1.我們有沒有方法,可以幫助IT產業找到並協助轉型, : 成為下一個"台積電"這類的高科技產業 : (他談的是面,希望能尋找出下一個藍海) : 2.在這個過程當中,非IT產業人員(非政府,因為目前的公民普遍不相信政府) : 可以如何幫助IT產業人員? : (有這兩個看法以後大家再回頭看他po的文章,是不是不出這個範圍之外?) : 但TonyQ大大在這裡誤解他的意思(或者看不懂他在說啥?), : 所以TonyQ大大很直接的回答: : 1.請直接告訴我下一個世代我們要努力的方向跟IT未來的趨向? : (也就是希望出現一個台灣賈伯斯) : 2.我們產業內部也在努力的進步,並不是像原原po所說的IT產業已成夕陽產業。 : (紅海競爭) 我覺得沒有誤解欸,我的意見講白點就是先論述 「作為非 IT 專業的人憑甚麼覺得自己能幫助IT 業的人」。 我沒有說一定不能,但至少講一下自己認為憑甚麼能。 如果你是會計、可能有些財務資訊經驗, 如果你是CEO、可能有些管理或經營策略等等等。 原文什麼都沒看到,這已經不是溝通不良的程度了, 這是看不懂他想幹麼的程度。 我覺得每個想挑戰這個問題的人都應該問自己, 自己到底想從哪個角度切入、有什麼籌碼,目標是什麼。 不管是你有個 model 也好,有個企業也好, 甚至是個創投或怎樣都好,這是前提吧。 討論這麼大的題目,要花時間的欸? 非 IT 專業還要 IT 專業進來說我們需要什麼, 然後又不討論現況,這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這是找藍海的討論方式嗎?我不認為。 他今天又不是直接提一個新 model 出來。 : 接下來講我的一點拙見... : 以上面哪一個問題來當作系列討論其實都可以討論的很深入, : 但是如果像綠豆糕一樣,你說你的問題,我回答我的答案,平行時空般的對答, : 對於這個題目有興趣的人會覺得很可惜的QQ : 站在尋找下一個藍海這種廣視角的角度,來看人才流失問題,他們一點都不擔心。 : 因為他們覺得找到了下一個藍海,重新培育人才就好, : 現在流失的都是紅海殺戮戰場的人才。 錯,現在流失的是基礎教育。這是全面的。 軟體業與科技業的本質就是思考跟與創新, 現在一來沒有敢冒風險的環境,而來思考與教育體系僵化。 好啦,如果你的藍海可以跳脫思考跟創新這兩個層面的話, 那你可以說這種人才流失沒有關係。 我的想法還是荒土培養不出什麼好植物, 不管你要什麼海,基本建設不好就是作不出來。 : 站在紅海這端專業為王的角度,來看人才流失問題,就覺得很恐慌。 : 對於非IT的產業來說,也開始感受到IT產業有點後繼無力的感覺, : 所以希望能幫上IT產業一點什麼忙也好。 : 但如果拋出的是業內人才能解決的需求,非IT的人會覺得很無奈的。 我想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有心或無奈就能解決的層次。 : TonyQ跟原原po的這幾篇文章的對答都有給我這樣的感覺。 : 所以在我看來,這篇文章應該延伸討論的點是: : 1.對於IT產業(軟、硬體或各種高科技產業)來說, : 希望能從其他產業(非政府)得到什麼幫助嗎? : (例如溝通:美國歐巴馬的做法是叫全民都去學程式,弭平溝通落差) : 2.如果不想為了轉型而轉型,我們應該如何因應台灣在IT產業逐漸失去競爭力的情況? : (如何創造產業環境已讓台灣人才不流失、做出來的東西品質冠居全球,一樣別想靠政府) : 不知大家看法? 1. 先能夠回答軟體到底對各種企業來講站什麼樣的角色。 (又回到最原本的問題,我會一直強調這點, 就是因為這就是現在最大的問題。) 2. 我的看法仍然是我們並不是完全逐漸失去競爭力, 有些領域變弱了但也有些領域變強了, 我們需要的是尋找現有(但隱藏或能見度低的好企業), 那些邁向"目前"藍海的企業中,建立一個好的指標企業。 讓慢慢起步在下一波趨勢賺錢的公司能夠賺更多錢,帶動產業的循環。 (其實這些意見在過去版上的討論中都寫過,只是再寫一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49.2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oft_Job/M.1409519516.A.217.html ※ 編輯: TonyQ (61.230.49.23), 09/01/2014 05:12:47 ※ 編輯: TonyQ (61.230.49.23), 09/01/2014 05:15:20 ※ 編輯: TonyQ (61.230.49.23), 09/01/2014 05:17:13 ※ 編輯: TonyQ (61.230.49.23), 09/01/2014 05:19:09 ※ 編輯: TonyQ (61.230.49.23), 09/01/2014 05:19:54
MOONY135: 不了解產業的人提這件事情 感覺就只是喊喊方向口號 09/01 07:56
MOONY135: 問他要怎樣做 他會說我們可以再討論 09/01 07:56
ggg12345: 專家也要能聽懂普羅民眾的語言.否則如何化願望為需求?! 09/01 08:41
GoalBased: 版主這篇讓我想到 最近版上有一篇資訊人想競選議員的 09/01 09:28
mapleone: 該說原作者和IT界之間缺少1位顧問或PM的角色當翻譯嗎 XD 09/01 09:34
TonyQ: @ggg12345 不是聽不聽得懂的問題,他說得我都懂啊......XD 09/01 13:51
ggg12345: 他說的是勞資引發外流,想要集資對產品加標記或認證,強調 09/01 15:47
ggg12345: 非血汗.類似禁童工,或無毒作物履歷.需指出早都有,走不遠 09/01 15:58
ggg12345: 大陸讓人覺得政治力管制可以萬能,但老共卻不幻想是萬能. 09/01 16:01
ggg12345: 您都懂他說的,但他不懂他說的為何行不通或不是關鍵? 09/01 16:05
bxxl: 專家要聽得懂外行人的需求,是因為外行人是客戶,有出錢... 09/01 19:20
bxxl: 或者是潛在客戶(一樣意思) 09/01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