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無意潑冷水,只是點出現實面的問題 :) ※ 引述《bleed1979 (十三)》之銘言: : 私以為: : 有別於科技業的軟體業來說,將來唯一不會被強國打趴的只有IT這塊。 : 因為IT這塊的需求對於大型傳產來說必須客製, : 而客製就必須融入在地的文化,這是難以被取代的地方。 : 但也因為是客製,要量產就不容易,甚至不行。 我不反對這個理論,但我有種感覺,之所以不會被強國打趴,是因為 餅太小…不值得來打 :o 而餅夠大的中國大陸是用強雄的方式坦住 餅小,能否撐起足夠的基數以造就金字塔的頂端? : 解套方式的確也是討論串著眼的基礎教育這塊。 : 對於資訊基礎教育的建立,配合台灣國教的延續,適合的時間點在國中二年級。 : 如果可以,我希望一路上到高二,共四年時間,然後再接續大學的四年時間。 我贊同這個方向,然而,有一個失敗的例子: 英文教育... 英文從國一開始上,上到高三共六年,教出來的水準「有目共睹」 :o 而英文閱讀能力對軟體技術學習有極大的影響 從基礎教育開始是好的,但若是同一套按表操課表面功夫的教育系統 ,大概兇多吉少 (當然,這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起飛,簡體中文的科技資料會愈來愈多,是故,將 來 *可能* 不需要懂英文也能把軟體技術學好,不過這可能性不大就 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8.4.112.17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oft_Job/M.1409812742.A.D5D.html
ggg12345: 所謂使用者界面,文化屏障.DOS轉Win95的時候就證明買通台 09/04 18:13
ggg12345: 灣的中文人才,洋公司就可仗系統主幹及薪資打穿文化障礙 09/04 18:16
ggg12345: SAP的末微客製是由外包商進行的,外皮撼不了系統骨架! 09/04 18:19
ggg12345: 軟體業的屏障是佔有市場的專業知識與人才,關鍵是人才能 09/04 18:33
ggg12345: 否纍積,彼此互援可以長大,還是內鬥被從外利誘瓦解. 09/04 18:36
TonyQ: 不過我覺得英文教育整體來看不是失敗吧 09/04 20:03
我認同「有作比不作好」,也認同「30 分好過 0 分」,且,我對台 灣英文教育制度的印像是十五年以上的舊資料,或許這些問題已經被 修正了 在我的經驗裡,台灣的英文教育制度像是全民 SCJP 大拜拜,「通過 考試」才是最高優先權;且,真正有實用價值的知識、技能完全沒有 (因為考試不考) ,例如,查字典、查同義字、查片語的方式,也完 全沒有進階的練習內容;課文內容題材八股, 且,教材進度全國統一 ,老師想因材施教也極困難。 花費了 4 hr/week * 4 week/month * 8 month/year * 6 year * MagicNumber(3) = 2304 hr MagicNumber: 通常,一小時的授課內容,需要兩小時的練習時間 最後結果,卻是拿著 SCJP 卻寫不出 "Hello, world", 我稱此種按 表操課表面功夫的制度為「失敗」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00:36:32 同樣的, *如果* 資訊科技用同樣的教法,從計算機概論,先講算盤 再講超大型積體電路,那就真的是失敗中的失敗,大失敗! 給小孩子一個好玩的電腦遊戲,秀給他看,用編輯存檔的方式可以把 遊戲裡的錢從 0 變成 65535 ;秀給他看,如何使用 diff 工具,比 較存檔資料;然後不要去管他,我保證,十天之內,這小孩自己會學 會十六進位,且一輩子記得 big-endian vs. little-endian 接下來他想開始學 programming 寫 bot 時,想擋也擋不住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00:49:18 然而,所謂「按表操課」極有可能是「必要之惡」,因為,除非大部 分選民同意應該把經費通通灌注到教育上,編教材的人也只能依「最 小公約數」來編;更不要說,政府公家機關在挑選教材時各種綁手綁 腳的規定,以避「圖利特定廠商」之嫌;最後,人人有書唸,通通 30 分,公平公正公開 ^_<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road_to_hell_is_paved_with_good_intentions hakuna matata matafaka! :D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01:03:27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01:04:31
andymai: 但是英文和程式最大的不同就是英文是和人溝通~程式是和電 09/05 04:26
andymai: 腦~不管是想在哪方面要更進一步~英文幾乎不能不學~但程式 09/05 04:27
andymai: 不同~不是每個人都會有興趣~很多人看你秀出的漂亮成果只 09/05 04:28
andymai: 會想用~但不會想學~身邊親戚應該隨便看都有...吧? 09/05 04:30
andymai: 話說回來~其實不管教材好不好~有時老師本身就是個"問題" 09/05 04:31
andymai: 很多老師就是照本宣科~根本就不適任! 09/05 04:32
是的,很久之前在這版上有討論過大學教育,我的看法是「大學生要 為自己的教育負起絕大部分的責任」;相對地,在基礎教育,我認為 老師要負起絕大部分的責任;然而,整個社會與選民不見得能了解這 事情的重要性,是故基礎教育系統沒有足夠的經費,只好用表面功夫 應付了事。
TonyQ: 我覺得還好欸,我75 年次的,英文教育至少帶給我單字跟文法 09/05 10:46
TonyQ: 的認識。 09/05 10:46
TonyQ: 即使我英文很差,但面對美國出差還能夠上手跟瞭解。這個底 09/05 10:48
TonyQ: 子對我是功不可沒的。題外話,SCJP 如果今天考試不用錢, 09/05 10:48
TonyQ: 我也是會推薦大家加減考,只是當指標很蠢而已。XD 09/05 10:48
是的,我完全同意,「有比沒有好」。但 2300 個小時是 57 個工作 週,大約 1.27 工作年,投資與報酬不成比例。 更慘的是,整個教育方針是以「考試」為最高優先,而非「實用」。
bobju: 英文跟英語要分開來談,拜升學教育之賜,其實一般看原文書的 09/05 10:53
bobju: 英文能力都還算可以,但要跟美國人用口語溝通就有障礙 09/05 10:54
「一般看原文書的英文能力都還算可以」 請教: 有沒有針對台灣大學生英文能力(說聽讀寫)的統計調查資料? 我幾年前在 GameDesign 版試辦過一個「英文讀書會」,第一週有不 少大學程度以上的人來報名,接下來幾週內就完全潰散掉;後來沒時 間精力去分析原因與做實驗找出問題癥結。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11:25:23
bobju: 潰散掉是指? 考不及格被刷下來? 還是沒興趣就不再來了? 09/05 13:04
非前者 後者的「不再來」是有的,但原因不明 * 有可能是如同你說的「沒興趣」 * 也有可能是我帶團能力太差 * 也有可能是我準備的教材很無聊、太簡單、太難
bobju: 其實很容易判斷, 就台灣工程師要吸收美國那邊的資訊, 最普 09/05 13:07
bobju: 遍的管道還是透過英文閱讀, 而不會是透過英語聽力 09/05 13:08
bobju: 若要進一步達到雙向交流, 恐怕還是用寫的比用講的多了些 09/05 13:09
是的,我同意,就吸收、交換知識來說,英文 (讀寫) 的投資報酬率 大於英語 (說聽)
andymai: 我猜是沒動力~跟運動一樣~開始替自己找一堆藉口推拖不去 09/05 13:11
我覺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我若生為女則無 Emma Watson 之正、生為 男也無金城武劉德華之帥
TonyQ: 我覺得反過來說,要說報酬的話要先做過統計吧。XD 09/05 15:47
是的,我的立論大部分來自於己身經驗,偏向主觀,不見得客觀
TonyQ: 聽起來我們都認同英文教育的貢獻,只是貢獻有沒有達到期待 09/05 15:47
TonyQ: 的問題。那這個前提是我們要拉出我們彼此的期待是什麼。 09/05 15:47
TonyQ: 是能夠閱讀、口說,還是要能演講般的流利。 09/05 15:47
TonyQ: 不然這個基礎來檢視,聽起來是沒有一個基礎學科能過關XD 09/05 15:48
是的
TonyQ: 英文、國文、數學、歷史、地理,都有這個問題。 09/05 15:48
TonyQ: 當然如果你要說這些都有問題,我也可以理解,只是確定一下 09/05 15:48
是的,通通都有問題。 或許,面對現實,只能先求有再求好,先把資訊科技教育納入基礎教 育,之後再來看對整個教育制度的改革。 之前我有發過一篇對台灣美國高中教育制度的文章,可以看出我是推 崇美國制度的。美國制度有它的問題,但我極中意它給予的自由度, * 最基本的英文、數學、科學、國民文化;這些課,強制大家都要上 ,我雖不喜歡,但覺得合理;這些課只佔整體授課時數 1/3 弱 * 接下來,不需要去上自己沒興趣的課;但,對自己有興趣的課,可 以全力衝刺 * 實戰。 物理課,實驗是要親手作,親手算,親手估算實驗誤差;實驗失敗 也無妨,只要能精確分析誤差的來源、原因、改進辦法,一樣拿 A 教鐘擺原理時,很簡單,從天花版上綁繩子,掛垂一重物,選一位 置在地上坐好,將重物移至面前,不施加外力,鬆手 看著該重物從你面前向遠方盪去,再盪回來,卻如鐘擺原理所預測 的,在你面前,鼻尖前停下來;這學生一輩子會記得何謂鐘擺原理 ,並親身體驗到科學精神: 假設、實驗、重製驗證 ========================================================== 電腦課,從第一天起就是寫程式,成績 75% 來自於寫程式,沒有 人在講算盤與超大型積體電路;就如化學課不會從「已知用火」講 起 成績 25% 來自於筆試,主要目的是確認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 以然」而不是完全依賴 a posteriori knowledge 講完好的來講爛的 * 教師公會;想要開除一個爛老師,一個字,難。 * 教師薪水,就其所負責任與工作難度來看,偏低 * 言論 *太* 自由;當有人出來說,要教「創世論」,這樣才能跟「 宇宙大爆炸論」提供平衡的觀點時,會考慮我們是否該直接拿根棒 棒 X 塞住他的嘴;當然,最後,還是尊重言論自由 * 回扣、官商勾結、官僚氣息;爛人是不分國界的 * 人人有獎;一、二十年前流行的是魔鬼教練,後來趨勢反彈變成人 人有獎,比賽人人有參加獎的獎盃 (是的,獎盃,不是獎狀) 該是趨勢再反彈,回到魔鬼教練的時候了 ============================================================ 結論: 或許,面對現實,只能先求有再求好,先把資訊科技教育納入基礎教 育,之後再來看對整個教育制度的改革。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23:16:45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23:21:48 → TonyQ: 聽起來我們都認同英文教育的貢獻,只是貢獻有沒有達到期待 09/05 15:47 → TonyQ: 的問題。那這個前提是我們要拉出我們彼此的期待是什麼。 09/05 15:47 推 TonyQ: 是能夠閱讀、口說,還是要能演講般的流利。 09/05 15:47 對於「期待」,我目前沒有確實的想法,還需要整理。然而,我知道 我「不想要的」的東西: 「甘肅蘭州」 這是我在台灣讀國小五年級 (或六年級),地理課上學到的 「中國地理中心位置: 甘肅省,蘭州市」 現在還是記得,因為「考試會考」。 這完完全全 100% 是無用知識。我可以拿出漫畫「MMR神秘調查班 」,然後出來說「世界地脈中心: 日本東京」,一樣是毫無意義。 ============================================================ 英語教育不應該是背單字,不應該是背音標,不應該是背文法。而是 30 分鐘內把 slashdot.org / Hacker News / reddit / 4chan / 任何有實用價值的 news site 掃一遍的能力 或著,挑一個有趣的題目,把該題目的 wikipedia (或其 simple English 版) 讀完並理解的能力, 低年級照著中英對照讀也無妨,高 年級讀完後讓他們把英文版用中文寫出來, 同時練習翻譯 不是為了「閱讀測驗」而寫出來的閱讀測驗短文,這類八股閱讀測驗 短文沒一個能打的! ============================================================ 不過,當年我的「英文讀書會」就是這樣辦, 100% 實戰取向, 最後 大潰散 :D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23:50:29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5/2014 23:51:54
TonyQ: 不過字彙我覺得是要達成這件事情很重要的目標之一... 09/07 06:50
TonyQ: 音標跟文法我還可以同意,像我近幾年一直苦於字彙量不足。 09/07 06:51
是的,單字的量很重要; 有想過這樣的一個軟體工具: 單字量分析儀 * Input * L = A set of known / familiar words * T = An article / blog post / paragraph * Output * K = A set of unknown / unfamiliar words *with* their definitions / translations 讀一篇文章前,用此工具算出 K; 毫無技術量需求,就只是兩個 set 相減而已. 先把 K 讀完一遍,再來讀該文章 甚至可以把 K 再餵進此工具,算出 K', 先把 K' 讀完,再來讀 K 如果 K -> K' 是發散而非收斂,那代表該使用者的 L 太小,無法 有效閱讀 T; 請自己想辦法擴大 L 如此,可免去「讀一句,查一字」的 context-switching overhead, 並有效觀察 L 的分佈與成長 甚至可進一步作文法分析,自動化「一句話只有一個動詞」的文法分 析; 幫助學習者 stay in the zone, 大量地閱讀 ============================================================ 其實網路上有現成的, 如 WordNet 一類的東西, 英文文字 parser 更是多,但後來我還是沒動手作,因為 1. 懶 2. 懶 3. 懶 4. 我自己已經用不到了, 更加沒動力去作 5. 除非是活在天災人禍戰亂飢荒的地方,不然, 學英文最根本的問 題在於 self-motivation; 最有效的方式應該是從軌道用核彈把 所有動漫漢化組炸光,只留英文翻譯版 (誤)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8/2014 08:42:07 ※ 編輯: AmosYang (68.4.112.174), 09/08/2014 08:46:39
Allyssa: 台灣英文教學其實最大的問題是: 老師們程度根本不夠格教 09/13 21:48
選民(納稅人)不想花錢在這方面投資,一分錢一分貨
Allyssa: 多少高中英文老師碰到外國人也啞巴? 亂用片語貽笑大方? 09/13 21:49
Allyssa: 我們的英語教育光師資培育就有很大問題,台灣又不像大陸 09/13 21:49
Allyssa: 可以吸引到大量的外師,來台灣教英文的外國人 09/13 21:50
Allyssa: 濫竽充數的也多,結果現在搞到小三開始學英文 09/13 21:50
Allyssa: 根本是把殘害英語能力時間大大提前,從小教導不良習慣 09/13 21:51
Allyssa: 老外學英文跟我們學中文一樣,就是靠大量的閱讀累積字彙 09/13 21:52
Allyssa: 台灣人說自己的大學生可看原文書,英文程度OK根本是鴕鳥 09/13 21:53
Allyssa: 我們的英文水準大概,連國外小學生都可以狂電我們 09/13 21:54
Allyssa: 閱讀量不足,又愛亂背單字片語填鴨,字彙量很不夠的 09/13 21:55
Allyssa: 碰上軟體產業變動快速,要快速吸收新知,英文是罩門 09/13 21:56
Allyssa: 要追上國際腳步,前者有英文超好的印度人跑前面 09/13 21:58
Allyssa: 後面有英文也很好的大陸人夾殺,不蓋你,很多大陸工程師 09/13 21:58
Allyssa: 雖然口音很重,但要他們即興用英文講解給外國人 09/13 21:58
Allyssa: 都是有辦法開口的,印度人也只是口音重,英文其實很好 09/13 21:59
Allyssa: 這兩國人的對提升英文能力跟接收新知的企圖心很高 09/13 22:01
Allyssa: 台灣人則是太安逸,圈在島內以為不抬頭世界也不會變... 09/13 22:02
無知即力量 :D ※ 編輯: AmosYang (68.4.199.75), 12/25/2014 02: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