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irChen (vanilla tobacco)》之銘言: : : : 為什麼成為一名工程師這麼難 —— 從程式新手到準工程師的必經之路 : : 簡單的心得: : : 年薪 N < 1M:你要做出功能 : : 年薪 1M < N < 2M:你要做出效能 : : 年薪 2M < N < 3M:你要做出商業價值 : : 細分還可以很多小階段,大方向是這樣 : 想拿高薪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大概只有名氣最大的那幾家才有可能。 不求新人年就拿高薪的話, 只想破百的話其實選擇不少. 手上現金多的公司, 「一般而言」談薪也會比較大方. 至於哪些是現金很多的公司, 這個眼力要自己練... 譬如定義上來說... HTC 算現金很多的公司, 但是..............好吧, 眼力要自己練. : 然後是近幾年的網路新創公司我不熟,期待高手補充 : 推 sedgewick: 我是覺得新創公司這幾年有被迫給高薪的傾向... : → sedgewick: 就「股票其實才是該期待的」這件事來說, 不甚妙 : 推 nitero: 新創通常服務國際市場,以國際標準來看給薪有很高嗎? 來跟大家聊我這五年所觀察到的心得. 我待的是 IC 設計業, 很多鄉民會想像裡面的價碼是億來億去的. 但實際上不是, 大宗的談判單位還是百萬... 千萬級的就會慎重對待. 先說一件最近在我們業內所發生的併購案: 一間迷你公司被吃了. 這件迷你公司有個好玩的地方是技術非常先進, 先進到什麼程度呢? 有一份權威的產業研究報告, 會把它跟一堆老公司排在一起分析. 而這份產業報告, 一份拷貝薄薄兩百多頁要價台幣十二萬. 另外, 這件迷你公司在被併購之前還努力掙扎了一下. 它的最新一輪募資標的是台幣三千萬............而已. 所以我們從三千萬出發開始談新創公司好了. 一間在國際上有名號有業績(損益攤平與否不知道)有技術實力. 而且身處在人力成本為最大宗的產業裡... 這樣一間公司, 只要三千萬的資金就可以判生死. 請記得第一件事, 大部分新創公司都不會是這種等級的體質. 所以, 生與死的門檻通常不到三千萬, 六七百萬差不多... 設想一下某個員工的百萬年薪, 對比六百萬... 這種比例偏差就會出問題, 什麼問題哦?什麼都是問題. 公司有 25% 的棺材本是花在一個年薪百萬的傢伙身上. 然後他還覺得自己被低估了很委屈... 科科. 「古典的新創公司」開出來的薪水大概都是四萬上下, 年薪大約五十萬. 低的還可以低到三十萬, 一般來說是中間有這一道棺材本的考量. 不能給過高的年薪, 又怎麼叫人來?簡單, 發股票. 談股票的陷阱就多了. 正常來說, 新創公司拿技術股要拿到有決定權的程度才值得打拚. 五張十張的股票不叫股票, 那太少會變成壁紙. 10%~15% 才算是有防禦能力, 拿到 30% 的上限那是最好. 為什麼五張十張還嫌少?明明當年還在發股票的時候都是一張兩張而已. 哦, 那是因為人家是上市公司, 每張股票的權益都有保證. 至於股票隨便印的新創事業, 只有幾張拿了也是白拿. 鄉民可能覺得, 變壁紙是因為公司倒閉... 我努力奮鬥讓他不要倒就對了. 問題在於公司就算成功上市, 還是會變壁紙的. 大致的情節可以參考「社群網戰」那部電影. 不過跟哪一部電影不太一樣的地方是, 每一輪增資都可能會把股票變壁紙. 而且電影裡那個呆呆的配角是自己沒看清楚... 我們現在講的則是「連看清楚的機會都沒有」. 請注意, 是每一輪哦... 只要沒有防禦的能力, 股票就可能是壁紙. 而且不到清算那天, 還不見得知道手上的三十張股票只能賣五千. 甚至會想「哇, 新的金主進來要每股四十耶, 那我這裡有一百多萬... 」 講白話一點, 就是每一次的經營危機都可以讓股票作廢. 不是只有倒閉那一次......純粹看董事會狠不狠而已. 這種事情等 VC 進來鐵定還會玩一次. Venture 操作的手法都會要求「股權結構單純」. 絕對不會放大筆的出去. 這個時候熱血宅可能會拿到這樣的 offer. 「我們覺得你值年薪一百二十萬. 不過現在只能出九十萬給你... 剩下的用股票補, 你覺得如何?」 一年五張十張或廿張... 等等, 不要太離譜的都可以隨便開啊. 熱血宅當然會說好, 就算放著等它翻上櫃也賺啊! 問題就是賺不到. 另外常逛 ptt 的聰明熱血宅可能還會跳出來問我, 要是沒有 VC 呢? 如果看起來業務也無力的話那就慘了... 這種「老派」經營手法有可能是跟地下錢莊借錢的, 塊陶吧! 總之新創事業發小額股票... 比分紅費用化之前的那種「搶劫股東」的行為還狠. 搶劫股東好歹要先做一些業績... 這種的不用, 光是靠清算條款就吃死熱血宅了. 所以我才說現在新創事業體的風氣很奇怪... 配給工程師那種永遠拿不到的股票, 然後用相對比較高的價碼徵人. (所謂相對比較高也只是相對新創事業體. ) 那我真的覺得, 與其接受這種條件幹嘛不直接去大公司應徵啊? 當然我想也是有體質好的新創事業體. 從出生的那一天就從來沒遇過經營危機... 或者就算有經營危機, 但是也沒危及到董事會必須出賣人格的地步... 那麼手上的股票還是可以期待的. 去新事業有其他的好處... 譬如可以學會從校長到撞鐘的工作, 也容易升官. 不過說起來, 這些好處其實跟領多少錢沒關係. 也就是說, 去新創事業, 說錢的時候論薪水不論股票... 真的很奇怪. 而且是大宗的股票哦, 算趴數的不是算張數的. 但是最近這幾年好像是反過來的, 好像. -- 新詩練習:新鮮。踩破初春裡的狗大便;不經意的滄桑,滿溢著嫩黃的喜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0.131.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43382833.A.D68.html
ntddt: 推拿未上市股的觀念~ 09/28 09:21
Samael: 09/28 09:48
NDark: 台灣大公司比較看"資歷"核薪,創業不算資歷. 09/28 10:28
NDark: 所以回鍋都會無語問蒼天. 09/28 10:28
NDark: 創業如果沒有成功的好處只剩下可以拿抬頭... 09/28 10:29
NDark: 以及自己認為的全面能力提升,畢竟小公司甚麼都要自己來. 09/28 10:30
NDark: 簡單點說,創業後回鍋修養會比較好,比較有同理心. 09/28 10:30
NDark: 創業還有一種變成以創業為工作,這種在台灣很容易走偏 09/28 10:31
arenda: 推 09/28 10:37
arenda: 三千萬真的太少了 是不是被坑了阿? 09/28 10:38
robler: 修業完修養會比較好 比較有同理心 ? 我怎覺得相反 09/28 10:50
robler: 很多人當過老闆就回不去了 回去上班對同事也是用老闆心態 09/28 10:50
robler: 畢竟老闆時代官大學問大 講什麼都很少人反駁.. 09/28 10:51
arenda: 或是空有技術還沒獲利就在募資 這樣就很吃虧 09/28 11:00
bobju: 技術宅通常只能憑運氣 剛好跟對公司跟對老闆 不然這麼會分 09/28 11:41
bobju: 析或是對產業這麼清楚的根本是極為少數 09/28 11:42
sedgewick: 三千萬應該視為「兩年現金儲備」, 不是併購價啦. 09/28 12:10
sedgewick: 併購的價碼我倒是不知道, 我猜落在三到六億之間. 09/28 12:11
sedgewick: 不過沒獲利就拿技術出來換錢的是真的很虧... 09/28 12:16
sedgewick: 而且一個不小心, 正派經營的還會被打成仙人跳... 科科. 09/28 12:16
sedgewick: 至於創業沒成功, 我覺得代價其實也沒那麼大啦... 09/28 12:18
sedgewick: 看到的東西真的是不太一樣, 淺而廣... 就個人而言. 09/28 12:19
arenda: 最大的不同就是要逼自己面對市場了 不是只面對程式 09/28 12:21
sedgewick: 所以說以大公司內部核薪的基準, 一陣子後會調整回來. 09/28 12:21
sedgewick: 對啊, 從技術到經營到管理到市場... 通通都是戰場啊! 09/28 12:23
name2name2: 推 09/28 12:49
dream1124: 推 09/29 20:28
Ekmund: 受教 09/30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