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vaccination (question mark)》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這篇其實主要是想提出一個早年耶魯大學在社會心理學方面實際執行過的 : 一個相當有名的社會實驗-米爾格倫實驗(權力服從研究)來應證這一串有關 : 許多公司主管,即使覺得公司的制度不合理,但仍替這不合理制度擔任 : 執行者的現象。 是這樣沒錯,但其實問題不只是這樣。 我用自己的經歷來說明好了: 可能跟很多人不同,我參與軟體業的初衷,不是為了喜歡寫程式, 或是想追尋夢想和成功,而是為了自由。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作一位科學家,但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 很早我就接觸了社會主義和社會思想,又跟一些博士班學生談過, 在國中時就放棄了,受制於國家經費和學術界現況的科學工作, 不是適合我的理想環境。 而當時剛興起的軟體業,才是我所知最能結合自由、興趣和理想的領域, 不過很快地,我也就知道了,台灣和美國的狀況完全不一樣。 於是我想創業,想要建立一個可以讓大家追求夢想且自由平等的環境, 真的很早,從我高中時就這麼想了。 然後大學沒念完,二十出頭就合夥第一次創業,結果問題一堆爭論不斷, 到了公司開始賺錢擴張後,就發生合作夥伴把助理當傭人使用的狀況, 這正是我退出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時我以為是個別的觀念問題,於是第二次創業就一個人自己主導, 但因為一開始資本不足胡亂募資,公司股東自始至終都是問題。 由於是一整個創業團隊不分階層,所以常有大家一起工作到半夜, 最後一堆人睡在公司,醒來繼續工作,甚至不眠不休搶修系統的狀況。 沒有加班費,所有人的薪資也是壓到最低,而這樣的創業團隊, 應該要全體成為股東,作為一個不能打散的整體。 但沒有投資人要接受,最後只能自行收購原股東的股票,但就更缺資金, 而勉強找到的金主入資之後,什麼講好的都不算數,公司等於被接管, 一切按照出錢的大老闆的意思來,可以說極度慘烈。 這時我終於發現,過去的自己真是太天真,錯得太離譜了。 第三次創業從頭到尾都在寫計劃和找錢,最後計劃搞太大不了了之, 就不多提。 最後第四次創業,開始還算順利,但隨著規模膨脹,管理也愈來愈複雜, 自成官僚體系,原本沒有上下班時間規定,不加班,大家自己管理工時, 事情做不完就相互協調,沒有硬性指標,不得已要加班就事後多休假, 然後莫名其妙地從個別單位開始,要求上班時間,下班也愈來愈晚, 勸說大家早點下班,卻只是大家口頭說好,實際卻沒人理會... 到最後整個公司,就跟其他公司沒有分別,許多制度都是自己冒出來, 由最小的管理單位開始,逐步擴散到全體。 等到這公司膨脹過度,熬不過景氣寒冬垮了之後,我再也不想創業了, 一點意思也沒有,雖然很大部分是我的能力問題,但這個社會變成這樣, 就是有它的原因。 看看我親身經歷的這些例子,從投資者、高階管理者、中低階管理者, 甚至是勞動者自己,每個階層都可能是造成不合理勞動狀況的來源。 所以,真正的關鍵來自於大家的「認知」,若沒有共同的思想和主張, 個人是沒辦法跟整個社會的風氣對抗的,我自己就是創業者比較幸運, 更多的是異議者被逼退,還要被恐嚇再鬧就沒辦法在業界待下去, 那些其實不怎麼「進步」的法規,甚至成為我們僅存的武器。 有人帶頭以勞動法規作為一個底線,是一個很好的「改變認知」的開始, 但希望不要僅僅變成一種階級鬥爭,跟假想中握有權力的壞人對抗,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不是重點,改正錯誤的制度才是重要的。 這不只是權力和服從的問題,而是我們作為勞動者,必須得到合理的對待, 以及作為專業知識工作者,必須得到適當的尊重。 當然,也不只是加班費問題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8.0.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51661869.A.F05.html
miyusuea: 你創業經驗豐富 人家會請你當員工嗎? 找到什麼樣工作? 01/01 23:32
會啊,多數是要我帶團隊或執行新計劃,不過一直沒碰到什麼合適的, 常常是對方畫大餅,自己評估後覺得沒有成功機會,或是一看就覺得很恐怖, 太累太辛苦壓力太大,我不太想為了高薪拚命。 一般都是做不用每天上班的顧問和自行接案,畢竟這樣比較自由。 通常做顧問的同時,也會接公司裡頭較短期的計劃或外包的案子。 舊案的維護工作和同單位發包的新案子也很多。 我知道這樣不穩定,但我還有自己想做的研發計劃,而目前沒有誰可以支持, 就必須維持足夠的自由時間。 ※ 編輯: capita (218.168.0.90), 01/01/2016 23:55:58
typepeter: Reader推 是說問題是出在:大家覺得加班是合理的 01/01 23:42
問題在於為什麼大家如此順服,以致於不合理的狀況可以在任何地方形成。 連大家都沒走所以不敢早下班的狀況都常常看到,這樣當然更不敢要求加班費了。 於是甚至會產生沒有人說不發加班費,沒有人說必須加班的情況下, 就莫名其妙出現大家都在免費加班的怪現象。 吊書袋一點來說,一個眾聲喧嘩的開放體系,不會讓不合理的制度輕易形成。 勞動者本來就是企業的主體,如今卻失去了自身的主體性, 應當通過不斷對話、集體發聲,建構群體的共識,也改造自身的認知, 形塑本該具有的主體性。 只是這些話似乎不太容易說明白,階級鬥爭只是其中最原始最好懂的形式, 方向是對的,但也有些危險,在支持的同時也該保持警醒。 (我還在尋找新的論述方式,這篇不太成功...)
miyusuea: 之前錢都快花光了 怎麼有錢做第四次創業? 01/01 23:54
就因為沒錢,所以全部由投資者出資,但保留 50% 的 option. 後來吸取教訓,最後兩次的投資者都很好,全面支持不多管不廢話並提供幫助。 早早離開的第一家公司正準備上 NASDAQ,所以當時我的 credit 還算不錯。
ykjiang: 看推文才發現是 reader! 01/02 00:07
目前已經不用 reader 這個 ID 了 ※ 編輯: capita (218.168.0.90), 01/02/2016 01:39:10
landlord: 懂你想表達的觀念,實務上有很多折衷的空間是雙贏的 01/02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