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atist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針對上次的問題傳了一個圖檔 https://imgur.com/a/nU7z4hZ 事實上我發現更有趣的問題 (但對於我的論文是一點也不有趣) 因為要做CFA,因此在量表收集後,我在每個構面都做了CFA 因為二階的因素負荷量似乎也可以解釋該因素對於構面的重要性 如最大的圖,可以發現B>A>D>C 但是當我量表做完驗證性因素分析後 要做現況的報告,所以我做了每個構面的變異數分析 結果得到了那個表格 最後我把四個構面組合起來,並和其他量表做整個結構圖 結果如最小的圖的左下那個構面 權重變成B>D>C>A 所以我應該怎麼解釋? 我自己認為構面的變異數分析 其統計分法是以構面中的因素分數加總後去跑SPSS 如果有差異,其重要性都會是以得分的高低為主,但這是符合填答的狀況 而在CFA的權重,我則認為是參考每個觀察變項反映在該因素的重要性 我認為是最準的 而在最後的結構中,其ABCD應該是藉由該構面因素的分數加總 因此若論真實反映應該不若CFA, 只是因為是整個結構圖,對於整個研究來說應該是要看最後一個突來說明其重要性? 真的有點複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97.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atistics/M.1572669727.A.A14.html ※ 編輯: waterman0125 (58.114.97.244 臺灣), 11/02/2019 12:43:41
jasonfun44: CFA只是為了看你的測量是否充分能反映構面 11/03 12:17
jasonfun44: 做SEM的目的是想看各latent variable的關係 11/03 12:19
jasonfun44: 除非你的測量對構念很完美,才有可能做sem也一樣 11/03 12:21
waterman0125: 謝謝jason哥 11/05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