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18/1/20 :所得稅法三讀通過採行乙案。 股利的邊際稅率如下: 所得淨額 稅率 甲案實質稅率 乙案實質稅率 乙(一) 股利941176元 以內 超過 ------ ------------ ----- ------ 0 ~ 520,000 5% 3.15% -3.5% 不適用 520,001 ~ 1,170,000 12% 7.56% 3.5% 12% 1,170,001 ~ 2,350,000 20% 12.60% 11.5% 20% 2,350,001 ~ 4,400,000 30% 18.90% 21.5% 30% 4,400,001 ~ 40% 25.20% 31.5% 40% 千萬級距將取消,不列 上行可代入乙(二)28% 上方表格的圖床支援 https://imgur.com/evkcXNk (上面連結裡的表,乙(一)下面的『上面可代入乙(二)26%』,請自行改成『…28%』) 甲案:37%定率免稅,63%計入所得總額,實質稅率=63%*稅率。 額外加計63%現金股利,剛好跨稅率級距上限而適用二稅率者,按金額 相對比例與實質稅率計算個人股利之實際稅率。 乙案 乙(一):股利併入各類所得計稅,但有min(股利x8.5%,80000)的抵減。 因為抵減8.5%,但每戶有80000元上限,可知80000/8.5%=941176。 故,股利未超過941176元部分,實質稅率如上表所示; 而,股利超過941176元的部分,則照原稅率計稅。 舉例:有1,000,000元股利,但有其他所得而適用30%稅率,其股利 之邊際稅額 = 1百萬*30% - min[1百萬*8.5% , 80000] = (1百萬-941176)*30% + 941176*21.5% = 220,000 如不含股利之各類所得淨額適用某一稅率,後加計股利所得, 需跨二稅率者,比如各類所得淨額(不含股利)為100萬,外加現金 股利110萬,該股利部分之稅率,按下步驟計算: 1.將股利110萬拆成 941176元及 158824元。 2.因各類所得已達100萬, 故股利中941176元 = 170,000 (適用乙(一)第二級實質稅率3.5%) + 771,176 (適用乙(一)第三級實質稅率11.5%) 3.股利中的158824元適用第3級原稅率20% 4.把2、3的金額按相對比率及適用稅率計算實質稅率: (17萬*3.5% + 77萬*11.5% + 15.8萬*20%)/110萬 乙(二):股利分離課稅,其稅率28%。 但某些情形下,適用40%稅率者,乙(二)未必比乙(一)節稅,比如: 無其他所得,股利5百多萬,扣除免稅額、扣除額後,有5百萬所得淨 額,其乙(一)下稅額 = 5百萬*40%-829,600(此為累進差額)-80,000 =1,090,400 乙(二)下稅額 = 5百萬*28% = 1,400,000 簡言之,股利構成各類所得之大部分情形下,因所得跨各級累進稅率計 算出的實質稅率,有可以比單一稅率28%還少。 反正,如果將來採用乙案的話,乙(一)、乙(二)在網路申報電腦會幫你 算好好的。紙本申報,沒精算下,誤以為乙二稅較少而溢繳者,只有5 年內溢繳的稅才可申請退稅唷… 結論: 1.適用5%、12%稅率,其股利金額通常不大者,乙案明顯較優。 適用20%,視個別情形;通常股利不大,乙案略優。 適用30%,甲案較優。 適用40%,幾乎沒差,好吧,也可說甲案少0.8%略優。 2.營所稅稅率將上調至20%,甲案、乙案個人股利邊際稅率最高為25%、26%, 可以降低利用投資公司名義投資誘因。(註:兩稅合一下,公司獲配國內 其他公司之現金股利,不計入課稅所得;但取消兩稅合一後,此後應該會計 入課稅所得。推文裡有版友認為不會刪,也是有可能的,好比說因兩稅合一 而產生的未分配盈餘加徵所得稅制度,目前方案在刪除兩稅合一後,也沒全 部刪掉未分配盈餘加徵所得稅,只變成少徵5%,故兩稅合一刪除後,公司獲 配國內其他公司之現金股利,未必會恢復計入營利事業所得額。 3.非境內居住者及境外公司,投資國內公司獲配的股利,以往採就源扣繳,扣 繳率20%,將來將上調至21%,降低設立海外紙上公司避稅誘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88.1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04439392.A.DDA.html ※ 編輯: kkkppp (114.44.188.197), 09/03/2017 19:51:08
phterm : 你的頭腦比其他發文的清楚多了 09/03 19:57
KuraHoshi : 推 超清楚 不過看來採用乙案比較能平息民怨 09/03 19:59
※ 編輯: kkkppp (114.44.188.197), 09/03/2017 20:03:51
zwxyzxxx : 幫你推最清楚的一個 09/03 20:06
fgdgd : 整理得很清楚 推一個 09/03 20:09
※ 編輯: kkkppp (114.44.188.197), 09/03/2017 20:12:16
a06030501 : 哇!你好用心,大推 09/03 20:14
teremy : 感謝~ 09/03 20:14
ji32k7a8u8 : 很清楚! 09/03 20:21
humbler : 讚! 09/03 20:22
GigiBuffon : 我懷疑公司收到其他公司股利會計入課稅耶? 09/03 20:25
GigiBuffon : 這樣的話應該是滿大筆的稅金收入 公司不太可能不出 09/03 20:26
GigiBuffon : 來靠北 09/03 20:26
ji32k7a8u8 : 反正對40%大戶來說甲乙哪一個過都會比現在優 09/03 20:26
ji32k7a8u8 : 如果過甲就是單純惹惱散戶, 過乙機會應該較大 09/03 20:27
nobody0522 : 推 謝謝 09/03 20:39
shiz : 09/03 20:43
Dannyx : 09/03 20:50
vbn22 : 你的發文真好 前面的發文一堆自以為 09/03 20:51
Libz : 乙(一)的例子應該是22萬? 09/03 20:54
huming103 : 強者kp大 09/03 20:57
vbn22 : 本篇 差額稅率應該還要扣掉 09/03 20:59
Insatiable : 推 09/03 21:01
vocation : 建議版主把前面一堆亂算的文章通通刪除以免誤導 09/03 21:02
eugene11124 : 讚 09/03 21:09
thecoolbill : 推 09/03 21:30
sallybird : 推 09/03 21:32
feaheresy : 清楚簡單 09/03 21:35
willy4907 : 股利併入綜合所得 80萬+80萬股利不是就跳一級了 09/03 21:47
willy4907 : 就應該是20%-8.5% 應該這樣算吧 09/03 21:48
willy4907 : 你這所得淨額應該是要含股利 不含就真的大減稅了 09/03 21:51
xmanhman : 推清楚明瞭 09/03 21:53
opthr1215 : 有啊,他不是跟你說那個級距乙案是11.5%? 09/03 21:59
csjan : 推 09/03 22:19
amazon10810 : 09/03 22:24
hink2003 : 推 09/03 22:24
reebox : 幫推 09/03 22:31
willy4907 : 現在不就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 很多公司抵減高 09/03 22:34
willy4907 : 於8.5% 這是在變相增稅吧 09/03 22:34
※ 編輯: kkkppp (114.42.187.81), 09/03/2017 22:58:34
willy4907 : 就股利按8.5%計算可抵減稅額,抵減其應納稅額 09/03 22:39
opthr1215 : 現在抵扣稅額減半,你要超過17%才會變成增稅。而且 09/03 22:40
opthr1215 : 現在抵扣稅額多了好幾萬,你要真的增到稅還不容易。 09/03 22:40
opthr1215 : 最後,這篇是在比較甲跟乙在同樣收入淨額的情況下, 09/03 22:40
opthr1215 : 股利不超過94萬的話,股利的稅率是多少,你講現行政 09/03 22:40
opthr1215 : 策幹嘛XD 09/03 22:40
airsky12 : 終於有一篇簡潔明瞭的了 09/03 22:40
willy4907 : 只有股利 這表搞得像全所得都減 09/03 22:41
bring777 : 股利所得不是併入全戶所得去作稅率計算嗎? 09/03 22:45
bring777 : 是不是應該把工作所得納進來? 09/03 22:46
opthr1215 : 他第一句就講股利的邊際稅率了你還能誤會XD 09/03 22:51
opthr1215 : 所得是全部所得啊,但這篇是講所得這麼高的情況下, 09/03 22:52
opthr1215 : 股利的稅率。 09/03 22:52
opthr1215 : 工作所得+股利=這篇的所得淨額。 09/03 22:52
f204137 : 3k大惠我良多 09/03 22:52
opthr1215 : 甲跟乙的稅率=股利稅率。 09/03 22:53
※ 編輯: kkkppp (114.42.187.81), 09/03/2017 23:03:45
thindust : 太棒了 感謝整理 不然實在看沒懂 09/03 23:10
CATTOS25 : 推~不然看一堆亂算的會花 09/03 23:37
keltt : 所得淨額 = 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特別扣除額 09/03 23:46
opthr1215 : 對,還要減扣除額,我剛剛上面沒有打上。 09/03 23:56
ycsheaven : 太神啦!推這篇!猛 09/04 01:39
korn2237386 : 股板清流 內容充實 必須推 09/04 01:47
Watanabe : 推分享 09/04 05:59
frankshih : 推整理,超讚 09/04 06:58
IanLi : 推這篇 09/04 07:05
NANJO1569 : 謝謝整理 09/04 08:28
※ 編輯: kkkppp (114.44.184.131), 09/04/2017 08:46:07 ※ 編輯: kkkppp (114.44.184.131), 09/04/2017 08:50:41
backtoback : 推推 09/04 08:52
※ 編輯: kkkppp (114.44.184.131), 09/04/2017 09:12:29
ups : 推 09/04 09:50
skizard : 只覺得政府搞這麼複雜真該死 09/04 10:28
vocation : 乙案這樣還算複雜? 甲案比較簡單 繳多點你要嗎? 09/04 12:03
vocation : 剛開始推出本來就會有些地方還沒有宣導夠 09/04 12:05
skizard : 你陷入只有甲乙案可選的困境了嗎 不會都不要嗎 09/04 14:01
sligiho : 富人大減稅,長年預算缺口由全民揹債補足 09/04 16:58
GrahamInvest: 都不要得可以期待你推出方案給你們家立委嗎? 09/04 18:08
BAIIPLUS : 超猛 09/05 00:52
※ 編輯: kkkppp (114.44.177.101), 01/20/2018 13:58:50 ※ 編輯: kkkppp (114.44.177.101), 01/20/2018 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