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分享我所了解美歐日韓台太空研發相關的一些資料。中國的部份找不到資料,但我估計 不論人員或經費,應該跟美國同個量級甚至更多。這是我在2017年底在一場非公開演講的 部份內容,因此資料也許有些過時,但應該都有附上資料來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XtDqsC37BUg9xMgwjSKOLrp_1FdAZE8x/view?usp=dri vesdk 發展太空產業最重要的目的並不是利潤,而是國防自主。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 CCD的成像比較好,福衛五號的鏡頭為什麼要用CMOS而不是CCD?因為在國際上軍規以上的 CCD全都是管制品,有錢也買不到。而CMOS是考量台灣產業的長處,認為比較有可能自己 研發成功,因此當時做了這個決定。太空規的元件很多都屬於出口管制品,都有可能碰到 類似的狀況。 一般規跟太空規的差別在於,衛星向陽時會有上百度的高溫,背陽時卻在零下一二百度的 環境。以福衛二號為例,它的軌道高度892公里,繞地球一圈約100分鐘。也就是說有50分 鐘處於極高溫的環境,另外的50分鐘卻處於極低溫的環境。而太空沒有空氣,所以只能依 賴傳導跟輻射的手段來做溫控。福衛二號一天繞地14圈,一般近地衛星任務週期是5年, 所以衛星必須經歷14x365x5=25550 次這樣高低溫的循環還能正常運作。更別提太空中有 一堆高能粒子隨時可能損壞電子元件。然而為了保證它可以活5年,所以實際設計會以10 年為目標,畢竟衛星沒法維修,要是出了問題至少幾十億就報銷了。這就是為什麼一台桌 上型電腦只要幾萬,但衛星電腦可以賣幾千萬。 這新聞並沒有提到發射載具,不明白為何有些人要批評這點。但既然提到了,就分享一下 我了解的一些事情。五號跟七號的發射合約採公開招標,但都是SpaceX標到。五號的發射 費用約14億台幣,佔計畫總經費1/3左右。據說這價格「非常有競爭力」。而射福衛五號 的Falcon 9當時載有3個payloads,五號不是primary payload而是secondary。粗估Falco n 9射一次可以帶來約4-50億台幣的營收。我是蠻想買Space X的股票,但似乎沒有上市。 至於探空火箭,主要負責高度在50-400公里間的科學任務,比一般發射載具要低。相對的 ,成本也少很多。台灣發射一系列的探空火箭,一枚成本大概就幾百萬台幣。 題外話,當初一號還是二號發射時有買保險,如果發射失敗可以獲得賠償。成功或失敗是 有明確定義的,例如軌道高度差必須小於某個數值等等。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他就要有能 力評估任務的風險,當然台灣沒有任何一間公司有能力承保。當初是去英國買的,我想保 費也是個天文數字來著。 從新聞內容來看,10顆衛星總經費251億。平均一年射一顆,照這樣算發射成本就要吃掉 經費一半以上了。我不了解三期計畫的內容,但我猜實際應該只會發射3-5次。像合成孔 徑雷達一定要兩顆一起上不然沒用。這樣推估三期計畫的發射成本約50-70億,經費佔比 約1/4。 跟世界各國的投入相比,太空三期10年251億的經費當然是在搞笑。這並不是什麼擴大投 資,而是真實的經費就只有這麼多。但這是因為台灣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嗎?我不認為。我 們總共花了3300億蓋了個從沒使用過的核四,但國際熱核融合反應實驗堆總花費100億歐 元,7個國家攤,美國的國家點火裝置40億美金。核四投下去的錢足以讓我們兩邊押寶都 還有剩。不過10年251億還是比起每年七千萬搞量子電腦有誠意多了。 經費是問題,但我認為台灣的問題主要在於制度。有問題的制度造成有問題的管理,最終 產生有問題的結果。例如說編制的問題,太空中心是200人,要自主研發,怎麼說人都太 少了。雖然嚴格說來太空中心不是正式的政府單位(科技部的財團法人),但因為一半以 上的經費都來自政府預算,所以內部行政還是按政府規範走,不能自行決定要擴編,儘管 這在民間企業是常態。於是變成了一樣的人力,卻要負擔更多的工作。 2號到5號,總共花了10年的時間(有一小部分是SpaceX造成的)。以納稅人的角度來說, 不論原因為何,這都讓人無法接受。10年才射一個衛星,廠商要是只做福衛的生意早就餓 死了。合成孔徑雷達搞了好多年還在搞requirement,不知道在搞什麼。投入預算太少當 然是問題,但在制度與法規面的障礙不排除,我是不看好。 PS. 關於衛星的租借使用,我們遙測衛星的影像本來就有販售,國內外的客戶都有,只是 無法損益兩平。 ※ 引述《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惽?)》之銘言: : 如果說. : 今天要發展太空產業鏈. : 例如外星的零組件,或是晶片,或是能源的研發代工等等. : 那當然有搞頭. : 問題是. : 為啥我們自己要發射火箭衛星上去啊?? : 人家冷戰開始就瘋狂累積的資源. : 台灣今天突然要去跟人家參一腳? : 意義在哪裡? : 喔,意義不重要....義氣也不重要. : 但最重要的是... : "利潤"在哪裡?? : 你發射火箭/衛星的利潤到底是甚麼? : 你是認為台灣自己發射火箭衛星之後,就不用跟米國租借衛星使用?? : 甚至,你是認為你發射了,其他國家會來跟台灣租借使用?? : 你是文組的還是沒出社會? : 有沒有搞清楚狀況??? : so.... : 發展太空產業鏈,絕對沒有問題. : (其實台灣一直都有在幫太空產業做一些代工) : 但是自己搞全套要弄火箭衛星上太空. : 這..... : 文組可不可以乖乖回去口號發大財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5.209.9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77627578.A.309.html
soar625 : 怎沒送韓總上太空? 人家要征服宇宙耶..12/29 21:53
cosmite : 推分享12/29 22:03
shauyuan : 推這篇...12/29 22:10
observer0117: 推,做衛星和發射衛星是兩回事12/29 22:25
redhot99 : Thanks for sharing12/29 22:32
tctv2002 : 我記得是要做關鍵元件 不是做整套的12/29 22:53
spirit119 : 推12/29 23:10
sdbb : 有看有推12/29 23:11
jay0117 : 推專業 臺灣散戶以前也不看好台積電 這事都結果論12/29 23:16
jay0117 : 輸贏12/29 23:16
kuma660224 : CMOS上太空後,理論上未來更有降價空間12/29 23:25
kuma660224 : 而衛星注定是幾年就淘汰的消耗品12/29 23:25
kuma660224 : 隨著民用市場擴大,也許CMOS能卡位12/29 23:26
kuma660224 : 搞低成本衛星版聯發科,提供配套方案12/29 23:26
justin037666: 推個12/29 23:48
ZachBritton : 我們衛星影像那種解析度有人要買喔?現在沒有0.5公12/30 00:00
ZachBritton : 尺沒競爭力吧12/30 00:00
其實要看應用。以五號兩米解析度的影像,其中一個應用是農業。像法國之前就會買福衛 的影像來監控穀物的生長情況(好像是看紅外波段的吸收光譜)來決定最佳收割時間,那 個面積都不小。解析度高,相對的影像所涵蓋的面積就會比較小。假設原先一個pixel的 解析度是2米x2米,提升到1米x1米後,面積就會少四倍。也就是說需要四倍的影像張數才 能覆蓋原先的目標,亦即成本提高四倍。但有些應用例如國防就需要高解析度的影像,這 是我們目前缺少的。若要說到盈利,其實原始影像不太值錢,後端的加值服務比較有價值 ,畢竟重要的是影像所透露的intelligence。
kuma660224 : 大部分民用用途無須高解析12/30 00:13
kuma660224 : 1分錢1分貨,未來成長快的可能是低階廉價的12/30 00:19
hoaliy : 都送上衛星還用低解析度不覺得詭異嗎?12/30 00:48
SantanaJohan: 推12/30 00:51
HRyan : 推12/30 01:10
wayaba : 捍衛利益 不用滿嘴仁義 照著國防自主邏輯 也該研發12/30 02:56
wayaba : 航母 留於仰光12/30 02:56
kyova : 台灣做航母幹嘛...要去打誰?? 整天留於仰光有病嗎12/30 03:18
hitlerx : 遊戲 像模擬飛行之類的也不用多高解析度吧?12/30 05:23
ken720331 : 唉唉同意有問題的制度12/30 06:32
HenryLin123 : 我也不懂那個整天留於東南亞的是怎樣12/30 07:05
mantislin : 推知識分享12/30 07:29
givar : 推12/30 08:39
dragonjj : 推一個就說是技術問題!12/30 08:52
kenro : 推 這是很好的分享12/30 09:45
asole : 推分享12/30 09:59
bazucaoc : 推12/30 10:49
linbryan : 太空產業不是我們局外人能置評.更何況國際間這產業12/30 11:25
linbryan : 更是守口如瓶.你的CCD,CMOS認知有點像台灣天文攝影12/30 11:26
roy1100012 : 推12/30 11:43
windfolg : 推12/30 12:39
kuma660224 : 很多太空影像客戶更在意便宜與快速提供12/30 19:01
kuma660224 : 衛星圖代理商很多服務是以週為單位12/30 19:02
kuma660224 : 像拍攝油輪漏油,也無須清晰到能數甲板人頭12/30 19:04
kuma660224 : 快點交貨又便宜能持續更新比較實際12/30 19:05
Aurorra : 推12/30 19:20
※ 編輯: superalf (27.147.21.165 臺灣), 12/30/2019 20:40:00
CLH1031 : 厲害的 12/31 07:51
ZachBritton : 謝謝回覆 太專業了! 12/31 17:44
OSDim : U文 12/31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