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4R8W9v 2.原文內容: 1968年也曾流行病、種族與政治衝突齊發!標普當年漲7% (來源:MoneyDJ新聞 109/06/02 10:34:48) MoneyDJ新聞 2020-06-02 10:34:4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雖然大流行病、種族衝突、政治騷動齊發,動盪程度寫下歷史高,美國股市卻不畏混亂持 續攀升。這聽來很像2020年?分析人士直指,1968年也出現過類似景況。 CNBC 1日報導,DataTrek Research共同創辦人Nicholas Colas指出,雖然現下的確有很 多看空股票、公司債等高風險資產的理由,但歷史顯示,市場經常忽略動盪事件,數十年 皆然。「這也許背離直覺、甚至不"公平",但現實就是如此。」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968年。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都在這年遇刺,越南也發動「新春攻勢」(Tet Offensive),同年的總統選情則 極為分歧,由民主黨韓福瑞(Hubert Humphrey)對上共和黨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當 時,全美及世界各地都出現抗議活動,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季奧運的黑人權力致敬事件。當 時全球還爆發了「H3N2」香港流感大流行病,將近10萬名美國人染疫死亡、全球數百萬人 喪命。 然而,在1968年,標準普爾500指數雖於1-3月下挫9%、之後卻大漲24%,年底漲幅合計仍 有7.6%。時間拉到2020年,標普500年初迄今雖仍跌約5.7%,但3月觸底後卻已反彈36%。 話雖如此,Colas警告,若有更多跡象顯示經濟基本面已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 、又稱武漢肺炎)損害,市場勢必得做出反應。不只如此,若近來爆發的種族衝突與政治 動盪開始傷害消費者信心,股市走跌的時間恐怕會長於1-2週。 相較之下,全球最大避險基金集團橋水投資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創辦人達里歐 (Ray Dalio)則認為,隨著長期債券循環進入尾聲,各國央行也將逐漸喪失扭轉經濟衰退 的能力,跟1935-45年代的情況非常相似。當時央行壓低利率後,嚴重通膨到來,導致利 率在80-82年飆高,金價則隨通膨壓力飆漲,債市進入大熊市。(全文見此) 散戶螞蟻搬象 英國金融時報5月29日報導,John Hancock Investment Management共同投資策略長 Emily Roland表示,市場上的確出現「害怕錯過行情」(fear of missing out, FOMO)的 情緒。除了因疫情受惠的科技股外,景氣循環股、小型股過去一週也走強,代表有愈來愈 多人決定加入買股大隊。Capital IQ資料顯示,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本益比(P/E)目前已超 過23倍、創2000年初以來新高。 缺少專業金融知識的散戶是支撐這波漲幅的推手。據摩根士丹利計算,美股展開反彈以來 ,免費下單軟體Robinhood用戶持有的羅素三千指數(Russell 3000)股票,增加了超過一 倍之多。最受Robinhood用戶歡迎的前十大股票包括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 Group Inc.)、嘉年華遊輪集團(Carnival Corp.)。 3.心得/評論: 不管分析師們如何看空,恐嚇警告景氣十分惡劣 但全球股市依然展現了散戶螞蟻搬象 台灣大媽搬鯨魚 外資小兒,還是只有認錯的份 小兒 再賣啊!!! -- ██ ▄ ▄▄▄ ▄ ▄ ________ (Nintendo)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2.100.2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91066637.A.91A.html
a2470abc : 越爛越噴 06/02 10:58
YLTYY : 好難玩喔QQ 06/02 10:58
ck326 : 世界的大媽戰勝世界的小兒 06/02 10:59
bezlin : 錢印到不得不買股 06/02 11:00
CaTkinGG : 炒底大軍來了!! 06/02 11:03
shinyi444 : 螞蟻大勝利 06/02 11:08
Rin5566 : 螞蟻不只搬象,還要征服世界了 06/02 11:11
x512319 : 那時候沒現在這樣印錢 06/02 11:12
cblade : 我就爛行情 06/02 11:12
F0r : 金價要漲了嗎? 06/02 11:12
casoyosac : 哎呀呀~ 被你發現買了金條呢~ 嗯哼~ 06/02 11:19
zick8932511 : 上看三萬點 06/02 11:53
sunnyhung : 跑Y 06/02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