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標題:台積技術亮點總整理!一次掌握 Hybrid bonding、CFET、矽光子新進展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technews.tw/2024/05/24/tsmc-2024-taiwan-technology-symposium-t echnology/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May 24, 2024 by 林 妤柔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May 24, 2024 by 林 妤柔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台積電 23 日舉辦技術論壇,台積電業務開發資深副總裁張曉強分享台積電目前最新技術, 包括先進邏輯製程技術、先進封裝、未來電晶體架構 CFET,及矽光子或最新解決方案等。 對此,本報也將這次論壇重點簡單進行整理,讓讀者們一次了解台積電的最新進度。 本文章將依序進行介紹: 先進製程相關技術:N3 家族 / N2 製程 / NanoFlex / A16 / 超級電軌 / CFET 先進封裝相關技術:SoW / 3DFabric / SoIC(&Hybrid bonding)/ CoWoS/InFo 特殊製程相關技術:矽光子 先進製程 N3 家族 N3E 已於去年第四季進入量產,至於今年下半年準備量產的 N3P,良率表現接近 N3E,目前 已經客戶產品設計定案(tape-out)。台積電指出,由於 N3P 在效能、功耗、面積(PPA) 表現更優異,大多數 3 奈米產品都將採用 N3P 製程技術,未來可看到更多高階產品進入 3 奈米時代。 產能部分,受惠 HPC、手機需求,台積電今年 3 奈米產能比去年增加三倍多,其實還不夠 ,還在努力滿足客戶需求。 N2 製程 N2 製程採用奈米片(Nanosheet)電晶體,提供更優異能源效率。目前 2 奈米技術進展順 利,奈米晶片轉換表現達到目標 90%、轉換成良率也超過 80%,預計 2025 年量產。 未來會有更多 N2 家族出現,包括 N2P、N2X 等應用。 NanoFlex 台積電 N2 技術將搭配 NanoFlex,在設計技術協同優化有新的突破。NanoFlex 為晶片設計 人員提供靈活的2奈米標準元件,這是晶片設計的基本構建模組,高度較低的元件能節省面 積,並擁有更高功耗效率;高度較高的元件則將效能最大化。 過去設計很難把不同高度的元件整合在一起,而台積電最新技術能幫助客戶在相同的設計區 塊中優化高低元件組合,可提升 15%的速度,進而在應用的功耗、效能及面積(PPA)之間 取得最佳平衡。 A16 A16 技術將使用下一代奈米片技術結合超級電軌(Super Power Rail)架構,預計 2026 年 下半年量產。這次會採用不同佈線,台積電認為這是高效能運算(HPC)產品的最佳解決方 案。 相較於 N2P 製程,使用超級電軌的 A16 在相同 Vdd(工作電壓)下,運算速度增加 8~10% ,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 15~20%,晶片密度提升高達 1.10X。 超級電軌 隨著晶片堆疊層數越來越多,供電逐漸成為問題,因為需要穿越 10 到 20 層堆疊才能為下 方的電晶體提供電力和數據訊號,且互連線和電源線共存的線路層架構也逐漸混亂,加上傳 統製程涉及打洞,會消耗掉電晶體面積,因此背面供電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 台積電的「超級電軌」將供電網路移到晶圓背面,使晶圓正面釋放更多訊號網路的布局空間 ,提升邏輯密度和效能,另改善功率傳輸,大幅減少 IR 壓降。台積電也表示,這項技術是 業界首創,保留柵極密度與元件寬度的彈性。 CFET 電晶體架構從平面式(planer)發展到 FinFET,再轉至奈米片架構,下一個製程之一是「 互補式場效電晶體」(CFET),即將 nFET 和 pFET 垂直堆疊。 這項技術將矽(Si)和鍺(Ge)等不同材料從上下方堆疊,使 p 型和 n 型的場效電晶體更 靠近。透過這種疊加方式,CFET 消除 n to p 分開的瓶頸,將運作單元活動區域(cell ac tive area)面積減少 2 倍。 台積電指出這項技術可大幅改善零組件電流,使 CFET 密度提升 1.5~2 倍。目前台積電已 成功驗證在晶圓上,可把 nFET 和 pFET 放在電晶體上。 張曉強過去也在 ISSCC 2024 分享台積電實驗室成功做出的 CFET 架構,當時他表示「這是 在實驗室做出來真正的整合元件,可以看到曲線多麼漂亮(下圖左),這在推動電晶體架構 的創新上是一大里程碑」。 先進封裝 SoW(系統級整合技術) SoW 採用台積電 InFO 和 CoWoS 封裝技術,用整個晶圓將邏輯裸晶(Logic Die)和 HBM 記憶體整合起來。台積電希望不只是 Chip Level,希望透過 System level 使性能、速度 等面向都有所提升。 目前採用 InFO 技術的系統級晶圓已經量產,計畫開發並推出採 CoWoS 技術的系統級晶圓 ,整合 SoC 或 SoIC、HBM 及其他元件,預計 2027 年量產。目標用於 AI、HPC 領域,擴 充下一代資料中心所需的運算能力。 3DFabric 台積電 3DFabric 技術家族包含 SoIC、CoWoS、InFO 三大平台,包括 2D 和3D 前端和後端 互連技術。 SoIC SoIC 平台用於 3D 矽晶片堆疊,並提供 SoIC-P(Bumped)和 SoIC-X(Bumpless) 兩種堆 疊方案。SoIC-P 是微凸塊堆疊解決方案,適用行動應用等講求成本效益的應用。 另一個 SoIC-X 解決方式採 Hybrid Bonding(混合鍵合),適合 HPC、AI 領域,此解決方 案好處是接點間距(Pitch)可做到幾微米(μm),增加兩個晶片間的互連接口(intercon nect interface),使互聯密度達到新的層級。 張曉強指出,台積電目前 Hybrid Bonding 的鍵合間距(Bond pitch)密度目前可做到 6 微米,未來可到 2-3 微米;同時推進微凸塊(Micron Bump)技術,目前在三十幾個微米, 未來目標是降到十幾個微米。 台積電透露,目前看到客戶對於 SoIC-X 技術需求逐漸增加,預計到 2026 年底將會有 30 個客戶設計定案。 CoWoS/InFO CoWoS 包括 CoWoS-S、CoWoS-L 和 CoWoS-R,主要是根據中介層材質不同,成本也不同。C oWoS-S 中介層是採用矽(Sillicon),CoWoS-L 使用 LSI(本地矽互連),CoWoS-R 中介 層使用 RDL 布線來連接小晶片。 根據產品需求,SoIC 晶片可與 CoWoS 或 InFO 整合。 台積電和 Nvidia 合作推出的 Blackwell AI 加速器,採用 CoWoS-L 技術,為 2 個採用 5 奈米製程的 SoC 和 8 個 HBM 堆疊整合在一個模組。 此外,台積電 CoWoS 技術可將先進的 SoC/SoIC 與 HBM 進行整合,滿足市面上 AI 晶片的 嚴苛要求。台積目前 SoIC 已透過 CoWoS-S 量產出貨,並計畫開發一種 8 倍光罩尺寸的 S oIC 晶片(採 A16 製程)和 12 個高頻寬記憶體堆疊的 CoWoS 解決方案(下圖的中下方) ,預計 2027 年開始量產。 矽光子 張曉強指出,矽光子主要有兩個部分,其中一個為光子部分,如光波導等,不需要非常高的 製程,65 奈米製程即可;另一個是電的部分,電光要進行轉換,電必須越來越快,因此需 要 7 奈米、甚至 5 奈米先進製程加入。 針對矽光子的布局,台積電正在研發 COUPE(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將電子裸晶(EIC) 透過 SoIC-X 的 3D堆疊技術,堆疊在光子裸晶(PIC)上,使功耗帶來巨大改進,疊起來後 面積也會縮小。相較傳統堆疊,這種方式能使裸晶對裸晶介面有最低電阻及更高能源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透過 SoIC-X 的銅對銅(Cu-Cu)Hybrid Bonding,可實現超高速 RF 射頻 訊號。 張曉強解釋,之後 COUPE(即光子引擎)會再與運算晶片(Compute Die)整合起來,也需 要很多纜線進來接上,因此 3D 堆疊技術相當重要。 台積電計畫 2025 年完成小型插拔式連接器的 COUPE 驗證,於 2026 年整合到共同封裝光 學元件(CPO)的 CoWoS 封裝基板,使 EIC/PIC/交換器在封裝層高度整合,這有助於降低 2 倍功耗、延遲降低 10倍。 此外,台積電也打算將 COUPE 整合進 CoWoS 中介層中,進而將功耗再降低 5 倍、延遲再 降低 2 倍。目前 COUPE 產品主要適用於 HPC 領域或資料中心。 (首圖來源:台積電) 心得/評論: 今年用N3E 明年用N3P 後年用N2 GAA 看不出來intel要怎麼贏?三星要怎樣彎道超車? 以前是台積逆向工程看intel。現在早就都是intel跟三星再逆向工程看台積了吧! 1000似乎算便宜的 ※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74.1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16537341.A.EBD.html
jalai : 今年缺電 明年再缺電 後年更缺電 05/24 15:56
thetide0512 : 銅電繼續漲 05/24 16:01
saisai34 : 只需要看AI的需求 有沒有放緩 @@ 05/24 16:06
fake : 樓下說只會噴 05/24 16:06
phoenixcx : 只會噴 1000只是低點 05/24 16:08
WolFDragoN : 再不買,八字頭的台積電快看不到了。 05/24 16:17
kausan : 不要在吹了 斷氣.... 05/24 16:17
wju1230 : 外星人科技 05/24 16:21
aimlikenoob : NV衰退,台積都還會活著 05/24 16:43
TIPPK : 阿公阿嬤已經喊到3000點了 05/24 16:45
supertjf : 越疊越爽的概念 05/24 17:03
mopa : 黑科技這麼多,看來只能買GG 05/24 17:20
takuma : 1000不算什麼 上看2000 05/24 17:20
qoosmsm : 嗯嗯 跟我想的一樣 05/24 17:54
Merman19 : 十 05/24 18:06
cutearia : 隨便 反正噴就對了 05/24 18:33
pp520 : 我覺得比較扯的是 GAA 下一代 CFET 台積電都做出來 05/24 18:35
pp520 : 了,這個領先已經是甩過好幾個山頭 05/24 18:36
pp520 : 現在要祈禱的是政府在能源部分不要扯後腿 05/24 18:37
soar625 : 「矽光子」!會是下一個主流嘛?? 05/24 19:25
abbasmart : 講了二十年矽光子終於要上場了 05/24 19:39
cecille : CFET我相信三星牙膏應該也都有做出實驗樣本來。但 05/24 20:43
cecille : 是把它拿到正式的技術論壇上發表,那個把握度應該 05/24 20:43
cecille : 遠遜GG 05/24 20:43
imba789 : 發展出不用電製程再來 05/25 01:19
operatorm : GG黑科技超強 05/25 03:03
gin666 : 台股未來股王 05/26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