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rage_Z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一陣子沒有注意SSD的發展了 最近考慮購置才驚覺產品大都是以TLC為主 想當初我買MLC還覺得怕怕的 現在QLC的時代都快要來了XD 當然我看了各種說法 都會用計算的方式告訴你其實正常用度下用到過保是沒問題 只不過我還是覺得其計算方式有些地方我還是有疑問 例如我以TLC舉例 通常網路會假設一顆120G的SSD 如果可以寫入1000(實際上是500-1000可他都用1000算)次 那壽命就是120G*1000 的總量 然後就舉例一天寫60G 可以用2000天大約是6年 可是這裡面似乎還是有疑慮 比方說 SSD控制晶片有聰明到能夠跨槽去平均嘛?? 如果不行 那麼假如你把SSD分為兩槽60G 那麼壽命不就剩一半? 又比如 長期占用的檔案晶片也能夠挪移嘛?? 假如不會 那麼C槽60G假如有30G是系統 那麼空間就只剩30G了 壽命又要折一半 另外就是 即是控制晶片真的是全面的聰明平均抹寫 SLC的抹寫次數是MLC的10倍以上 價格根本不到10倍 MLC的次數也是TLC的7-10倍 價格TLC也沒有便宜那麼多啊 這麼說來 與其我一直用大容量去衝高使用壽命 反而不如買一顆小小的SLC 他的C/P值反而好不是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44.2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502438589.A.DDC.html
Cubelia : MLC寫入壽命根本就不是TLC的7-10倍 08/11 16:14
Cubelia : Wear Leveling運作在更底層,基本不會被分割所影響 08/11 16:15
Cubelia : 大廠TLC產品起碼都1500 P/E起跳,目前看測試還有逼近 08/11 16:16
Cubelia : 3000 P/E的 08/11 16:16
Cubelia : MLC的話家用級就3000 P/E,少數舊產品才5000 08/11 16:17
Cubelia : 要再上去如10K就要到eMLC的企業級產品 08/11 16:17
Cubelia : (真的爛的除外,如Micron 16nm 2D TLC) 08/11 16:20
louis0407 : MLC實測記得也很多都高於3000一大截 08/11 19:33
louis0407 : 廠商抓低標標示而已 08/11 19:33
ilanese : 弄個RAM disk,起碼把瀏覽器暫存目錄指向RAM disk 08/11 19:40
ilanese : ,SSD的壽命能延長一些。 08/11 19:40
nissptt : 借問C大,如果平均讀寫在作用在最底層,那檔案表的 08/11 22:47
nissptt : 部份,也會被平均讀寫機制"照顧"到嗎? 08/11 22:47
spfy : 除非真心想研究其中的技術 不然一般使用者根本不用 08/11 22:55
spfy : 管平均讀寫什麼的 正常用到退休都還不一定壞 08/11 22:56
nissptt : 會這麼問,是因為NTFS有所謂的 "時間標記",每次檔 08/11 23:01
nissptt : 案變動都會更新記載。這樣BT抓檔是分各區塊寫入,理 08/11 23:01
nissptt : 論上,完成一個檔案時,雖然所屬各別cell頂多就寫入 08/11 23:01
nissptt : 一兩次。但"時間標記"卻會變動很多次。會寫壞cell 08/11 23:01
nissptt : 嗎? 還是我多慮了?用FAT32是不是就沒這問題了? 08/11 23:01
Cubelia : 這我就不知道了,值得討論 08/11 23:16
kla184 : 一般來說,"時間標記"對SSD來說,也是user data的 08/12 00:11
kla184 : 一部分,照搬不誤。 08/12 00:12
nissptt : 謝謝解答。 08/12 00:29
xerxess : 好的FW對於FTL也會做Wear Leveling 08/12 02:09
galic : Wear-leveling本來就針對FTL做吧 是好的連GC也會做 08/12 12:36
lhhjimmy : 因為沒有研究時間標記的寫入量,但是 估計也是KB級 08/13 17:24
lhhjimmy : 的,以目前主流的4K-mapping慘一點時間標記給你佔 08/13 17:24
lhhjimmy : 掉一個page也才16K,所以請不需要擔心 08/13 17:24
lhhjimmy : 目前QLC看起來用SLC Cache比較簡單,所以對QLC的寫 08/13 17:28
lhhjimmy : 入量也不需太擔心,不過真的又麻煩又慢 08/13 17:28
nissptt : 主要是我的BT軟體很兩光,印象中沒看到buffer這個 08/13 17:54
nissptt : 選項,所以,若是下載很慢,每4K就對該檔案寫一次, 08/13 17:54
nissptt : 這樣,1M的檔案會分256次寫入,1G檔案會分4096次寫 08/13 17:54
nissptt : 入,時間標記(甚至其他屬性)就會變動並寫入4096次。 08/13 17:54
nissptt : 我不清楚NTFS資料結構是不是將時間標記寫在某個固定 08/13 17:54
nissptt : 地方,例如$MFT或檔頭;也不知道SSD平均耗損機制會 08/13 17:54
nissptt : 不會處理這個。所以才有此疑問。 08/13 17:54
nissptt : 時間標記要是寫在檔尾就沒這問題。 08/13 17:55
nissptt : 最主要,我真的用SLC的SSD來下BT, 一直平安。將來免 08/13 18:02
nissptt : 不了換成QLC, 不知道還能不能這樣惡搞。若定點寫入 08/13 18:02
nissptt : 損壞了,雖然有保固,但來回寄送還是麻煩。不如換軟 08/13 18:02
nissptt : 體先。 08/13 18:02
lhhjimmy : 每家FTL設計不同,很難完全確定;但是分次寫入不會 08/13 18:05
lhhjimmy : 讀出來在寫進去,所以寫入量並不會1MB變成256MB, 08/13 18:05
lhhjimmy : 如果一次寫4K資料+4K時間標記,也能1page完成,總 08/13 18:05
lhhjimmy : 而言之 不需要太擔心 08/13 18:05
nissptt : 謝謝你,那我就放心使用了。 08/13 18:44
linlongchau : 1024K x 1024=1M 1024M x 1024=1G 08/17 13:05
linlongchau : 1024G x 1024=1T.....一般240G ssd 都會 08/17 13:05
linlongchau : 有 60T以上的壽命(TBW有的更高),沒有看到 08/17 13:06
linlongchau : 50T以上都不必跳腳,即使見到50T也不用跳腳 08/17 13:06
linlongchau : ,除非有拖慢情況才做處置(我還沒遇過) 08/17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