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rage_Z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u880308 (littlebuizel)》之銘言: : 如題,只是純粹好奇問問,我在各大購物網站上都只看到SSD的外接硬碟,卻沒看到隨身 : 碟 : 如果有的話可以讓傳輸更快一點,常在學校帶檔案回家,雖然usb3.0是夠快了,但還是好 : 奇有沒有速度更快的thunderbolt 3的隨身碟 如果是堅持要USB拇指碟形式不太可能 且聽筆者解說: 一.要如何達到超出單顆SATA 6Gb/s的速度? 首先USB3.0的速度在5Gb/s和SATA 6Gb/s相差不遠,這邊大略就算剛好 需要Thunderbolt或USB3.1 G2就是超過一顆SATA SSD的頻寬了 這種方案要不就是SATA SSD RAID 0或PCIe SSD 二.體積要怎麼縮小? A.SATA SSD RAID 0體積肯定不小,就算是mSATA或M.2介面也沒辦法做到拇指碟形式 除非全都焊死整合在單PCB上(如USB3.0早期的Super Talent RAIDDrive) 而且兩組SATA SSD RAID 0極限頻寬也才1000MB/s 更不用說"SSD本身組RAID 0"+"會隨意插拔的平台"這組合的可靠度會是個問題點 b.因此比較可行的是用輕鬆超越1000MB/s的NVMe PCIe SSD 當然要做到拇指碟形式也不太可能,除非全都焊死整合在單PCB上 用戶自己可以土炮最小的是M.2 2242 NVMe轉USB3.1 G2的外接盒 (目前還沒看到縮小到2230的外接盒,M.2 2230的NVMe SSD速度也不超過3000MB/s) 要Thunderbolt那市售的外接盒也不會太小,通常都是給你裝M.2 2280的款式 市售完整TB3 SSD也幾乎都是M.2 2280轉接的 三.假設真做出了拇指碟形式的NVMe SSD外接方案,那散熱怎麼辦? 玩家把主流NVMe SSD裝進主機不上散熱片都要哇哇叫了 要做到小那散熱肯定是個難題 雖然USB3.1G2跑不滿可能不會操到太熱 但能跑好跑滿的TB3就是個難題了 假設真的能做到全整合起來的超小體積那散熱怎麼辦? 總不能前面2GB/s跑爽爽到後面必須降速吧 ========== 假設真的需要超過1GB/s的寫入速度 建議還是用USB3.1 G2外接盒或是Thunderbolt 3外接盒自組外接SSD 要將NVMe SSD用到滿速就是Thunderbolt 3 但Thunderbolt 3前提: 工作場所電腦有支援TB3,自己的電腦有支援TB3(還要沒掰咖20Gb/s那種喔) 因為Thunderbolt外接裝置沒辦法和一般的USB訊號相容 (新一點的TB控制晶片會支援向下相容到USB訊號) -- 咕嚕靈波(●′∀‵)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126.2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604896516.A.AD2.html
jack860719 : 我覺得TB3周邊價格高導致普及率不高也有關 11/09 12:56
jack860719 : 一樣3000多買TB3外接盒 純Type C HUB可以在犧牲速度 11/09 12:56
jack860719 : 的前提 提供非常豐富的I/O擴充 但這個價格的TB3可能 11/09 12:56
jack860719 : 只有純SSD外接功能 同價格大家寧願選後者方案產品 11/09 12:56
twnndnpdnc : C大好文,推推 11/09 18:58
gaade : 如果覺得 外接盒組裝麻煩 直接買我說的那個 挺方便 11/10 14:21
gaade : 的 跟蘋果生態相容度很好 速度很不錯。如果是吃飯 11/10 14:21
gaade : 工具 值得入手 11/10 14:21
sixf0ld : 其實Titan Ridge就開始支援 USB Fallback了,只是 11/16 00:23
sixf0ld : 大部分TB3外接裝置都還是用Alpine Ridge,如三星X5 11/16 00:23
Cubelia : 沒太注意TB控制晶片,沒想到已經有雙用的了 11/16 17:48
※ 編輯: Cubelia (114.40.57.50 臺灣), 11/16/2020 18: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