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rage_Z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CPU是I7-3770 RAM 16GB 主機板上沒有m.2,只有SATA 6G 原本的SSD是Sandisk U100兩顆Raid 0合併成一顆 U100標示大概是單顆400mb/s 兩顆raid 0理論應該超過500吧? 新買的MX500大概是500mb/s 理論上沒有差到很多 實際上差很多 原因是現在WINDOWS開機後 跑的東西都是System 但是C:都會100% 不管開甚麼都會Lag 後來換了以後開機後HDD使用率根本才不到10% 另外IOPS也是差超多 Sandisk是1000 IOPS,就算兩顆也才2000 IOPS MX500 是9萬 IOPS 這一點應該是回春感最大的地方 現在開機沒玩遊戲的日常操作(上網/看片) 真的很接近另一台裝i7-9700+ 970 evo plus (970 evo plus IOPS 50萬但我的操作應該沒有load那麼重,所以差異不大) 本來前幾天真的慢到想下定決心買新電腦 但是怎麼看CPU使用率跟RAM使用率都不到50% 想說先換個硬碟試試看 結果真的就是換硬碟就好了 所以還有裝老硬碟的人先看一下你覺得慢的時候cpu/ram有用滿嗎? 沒有的話換個硬碟試試看 就算SATA 6G+MX500還是可以讓你有買新電腦的感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36.1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648779639.A.6A0.html ※ 編輯: cka (1.160.136.156 臺灣), 04/01/2022 10:24:22
greg7575 : 所以你有用滿嗎 04/01 10:35
ayichen : 跟你配置一樣,感覺還能用很久 04/01 11:20
cka : 沒有 本來是128X2 總容量250/還剩50G左右 04/01 11:30
cka : 其實日常上網跟看片,3770只要不壞以現在的情況 04/01 11:31
cka : 我覺得完全不用換 我也有用I7 12700的電腦操作過 04/01 11:32
cka : 上網跟看片也幾乎感受不到差異 04/01 11:32
huckebein12 : 早期SSD的4K讀寫印象中連20MB/s都沒有吧,MX500讀 04/01 11:34
huckebein12 : 取則是有40以上,寫入更有8、90左右 04/01 11:34
chang0206 : 我工作的主力機種也不過就i7-3770 (嘆 04/01 11:39
cka : U100的4K大概10MB而已 但我覺得IOPS影響比較大 04/01 11:43
cka : 重點是沒想到早期的SSD跟後期的用起來這麼懸殊 04/01 11:44
fujisawa : 跟早期沒啥關係 單純就是U100定位就是超低接 同時期 04/01 11:50
fujisawa : 中階SSD IOPS 8-90K的很多 系統運行吃重的就IOPS 只 04/01 11:53
fujisawa : 是廠商就愛標循序 畢竟比較直觀數字又漂亮 04/01 11:53
ltytw : 低階SATA SSD 4K讀Q1T1 低於20MB/S 04/01 12:51
ltytw : 中階SATA SSD 4K讀Q1T1 20~25MB/S 04/01 12:51
ltytw : 高階SATA SSD 4K讀Q1T1 高於25MB/S 04/01 12:51
ltytw : 我是這樣分的 04/01 12:51
AISC : 隨機讀寫才是重點 現在大量讀寫的伺服器 有些廠商 04/01 12:53
AISC : 會建議你用ssd加速 04/01 12:53
cka : 順便說一下 以前剛買是W7 沒覺得那麼慢 04/01 12:53
cka : 我覺得是因為WIN10很愛在背景偷下載WINDOWS update 04/01 12:54
cka : 偷安裝,IOPS才1000的SSD撐不住背景狂下載又同時操作 04/01 12:54
cka : 才會升WIN10以後跑超喘 但沒有在更新的時候還OK 04/01 12:55
fmp1234 : 前一台i5-2500k原本是SATA SSD就有不錯的體驗,後 04/01 12:57
fmp1234 : 來改刷BIOS換成M.2 NVMe SSD,雖然只有gen2x2,但 04/01 12:57
fmp1234 : 已經爽到翻過去。後來因為有多開虛擬機需求才換掉 04/01 12:57
fmp1234 : 。單純上網看片其實已經足夠。 04/01 12:57
cka : 在I7-3770的年代U100不算超低階啊 起碼算中高吧 04/01 12:57
franchy : 已知用火 04/01 13:16
fujisawa : 12-13年的中階SSD起碼該是520/M5s/M500吧 U100就是 04/01 13:17
fujisawa : 拿來給筆電廠商聲稱有SSD行銷用的 光是去看他官方文 04/01 13:18
fujisawa : 件寫"Competitive cost"就知道定位是什麼了 04/01 13:19
greg7575 : 就低價隨身碟等級的讀寫齁。 04/01 13:22
huckebein12 : 美光M4數據也是差不多這樣,那M4也是超低階嗎? 04/01 13:26
fujisawa : M4跟U100 IOPS差這麼多 哪裡差不多 還是你覺得循序 04/01 13:31
fujisawa : 差不多就算是數據差不多了 04/01 13:32
huckebein12 : 啊,我記錯顆了 xD 04/01 13:36
huckebein12 : 糗 04/01 13:36
greg7575 : 有的寫入一下還要停下來想,降速到零 04/01 13:55
greg7575 : 有的慢歸慢但是不會卡死 04/01 13:56
huckebein12 : 重新查了一下,M4速食跑分雖然不好看,不過4K確實 04/01 14:36
huckebein12 : 是沒U100這麼慘烈 xD 04/01 14:36
fp737 : 現在正在用的這台老電腦 X3 460 BX500 4Gram 04/02 12:30
fp737 : 一般使用/720P 用起來都不慢了 04/02 12:31
prussian : 10年前SSD廠商也是還民智未開,只會拿循序速賽豬公 04/03 00:39
prussian : 控制器都是很貧弱的那種,IOPS慘不忍睹 04/03 00:40
prussian : U100的4K"讀取"也才7000,換算28MB/s 04/03 00:41
cvn21 : 3770 m6001tb 32g ddr3 960 很卡 04/19 03:40
cvn21 : Yt跳多就轉圈圈 04/19 03:40
cvn21 : edge點進去看密碼會卡兩三秒 04/19 03:40
cvn21 : 換12600K續用SSD上述操作基本無卡 04/19 03:40
cvn21 : 3770還是太舊了 04/19 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