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uckcom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之銘言: : 中華一番這部作品已經為人所熟知,也不少人吐過槽 : 在此吐一些不一樣的槽 : 第一集講述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 : 一個從四川跑到成都學藝的超級天才廚師 : 第二集講了小當家在廣州和外國人對決的一些事 : https://i.imgur.com/tmpevt7.jpg
: 雖然說西方開始食用蕃茄確實是在十九世紀中期 : 但在之前蕃茄就已經因為觀賞這理由傳到很多國家 : 中國大概十七世紀就開始種植了 : 並不是他所提到為了歐洲人食用才引進的 : 套一個簡單的命名原則 : 漢至唐這段時期傳到中國的物種或物品很常冠「胡」字 : 「番」字則是十七、十八世紀,「洋」大概是十九末以後的 : 不過馬玲薯比較特別,雖然和番薯差不多時間傳至中國 : 但十九末二十初的日本人叫它馬玲薯,所以它就改名馬玲薯了 : https://i.imgur.com/4yATKZ5.jpg
: 根據西方人及日本人在中國的觀察日記、記事 : 當時的中國沒有在桌上用桌巾的 : 至於旁邊那隻狗就不吐槽了 : 愛吃狗的廣東人會不會讓「活」狗在餐廳閒逛,我是很好奇啦 : 不過因為聽親戚說巷子口的自助餐以前其實是賣狗肉的 : 而且有時候也會有狗去吃客人丟下的狗骨頭時… : 所以有狗在餐廳裡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這樣很髒(戰) : https://i.imgur.com/hHrRZ1F.jpg
: https://i.imgur.com/JXe9xXo.jpg
: https://i.imgur.com/7K5bmWV.jpg
: https://i.imgur.com/XZSQetu.jpg
: https://i.imgur.com/LS9k2v7.jpg
: 在此要吐槽的是 : 部份西方人對當時中國食物有所排斥 : 但理由不是這位法國大廚說的什麼切得隨便之類的爛理由 : 十九世紀西洋人對中國食物的印象主要有二 : 一.是在中國洋人實際心得以及在歐美中餐館實際心得 : 十八九世紀美國大量的中國移民,在挖不到金及鐵路蓋完後 : 轉行開餐廳或是洗衣店,所以當時部份美國人有中餐館的經驗 : 二.是根據上面那些實例到處傳的刻板印象 : 大概類似台灣人講到德國就是豬腳,講到英國就是炸魚薯條那樣 : (或是仰望星空派?) : 我們只講第一點的實例就好 : 不論是在中國的洋人還是洋人從美國餐館所獲得的經驗 : 這些人的共同心得一定有「髒」跟「亂」 : 而髒亂這兩個結合在一起就是「不衛生」 : 自十七世紀發現細菌,西方人開始研究它 : 十八世紀西方進入工業化社會 : 鄉村農民移入都市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傳染病自然也越來越嚴重 : 因此歐美諸國為了富國強兵也都開始重視公共衛生 : 英國公共衛生法案後,各國也接連模仿 : 十九世紀末現代醫學起始點也是根源於此 : 此時如果有洋人認為中國市場髒亂不堪其實也很正常 : 當時不管東洋人還是西洋人的筆記都是這樣記錄 : 畢竟今天的中國都還有隨地大小便的習慣了,何況十九世紀 : 如果只是市場及餐廳髒亂不堪那還算小事(?) : 在此講一下1863年一位姓名縮寫為P.G.L.的西方人在廣州遇到的事情 : PGL住廣州時,有帶一些東西過去,包括心愛的馬匹 : 這匹馬死去後,PGL將其埋葬 : 結果當晚就發現有中國人將牠挖出來,結果是為了取肉… : 害他不敢吃肉,怕不小心就吃到奇怪來源的肉 : 美國傳教士亞瑟史密斯在1890年出版一本很暢銷的書《中國人德行》 : 裏面有提到中國人不會在乎「肉」的來源為何 : 就算是死貓死狗,也不會在意牠們的死因,照吃不誤 : 包括他看到被人用馬錢子毒死的狗,都被拿去煮 : 英國駐上海領事麥華陀在1872年出了一本書《炎黃子孫:華人移民史》 : 裡面提到他親眼看見船夫們為了爭搶一匹染病被射殺的馬而打架 : 英國駐寧波領事艾倫也有提到類似的事 : 他發現中國人賣給他們的牛和驢是都是得病的 : 使得他們寧願改吃從澳洲運過去的醃牛肉 肉的問題是屬於清末時期因戰亂所導致的物資缺乏 以及的確的對於衛生條件、快餓死、沒商德所導致。 吃死豬肉這事情,在民國50年代,外省眷村附近還是有不少缺德商人提供 此類「物美價廉」的食材。 --因為事實上還有許多其他致病、致命因子,這東西就可能不儘然如此要命 但若往前牽扯 比方以宋朝好了,東京夢華錄裏記載著各類飲食鋪賣小點,供應從事商工文業 的居民解決三餐(無暇煮飯)的價格來看。 以文員一個月三千文錢的收入 (約合台幣一萬五) 一道點心大概15到20文,有葷有素有功夫菜有簡單的 其實和現在價碼差不了多少..... : 除了吃的之外,喝的問題也不少 : 歐美人習慣喝牛奶 : 但由於中國沒有喝奶的習慣,牛隻泌乳量本來就少(品種的關係) : 為了應付這些洋人,中國人解決辦法就是滲水 : 滲水就算了,還是不衛生的河水 : 這事怎麼發現的呢 : 住漢口的商人奧利弗.雷迪喝到一半發現裡面還有一條小活魚… : 除了上面因為不衛生或是來源不明導致不敢吃之外 : 還有其它洋人不敢吃中國食物的原因 : 眾所周知,十九世紀中國跟很多國家打過仗 : 所以仇視洋人的中國人其實也不少 : 在食物下毒搞到名留歷史的莫過於1857年香港毒麵包案 : 相信不少人都認識只進了半斤砒霜卻能賣一斤給人的回春堂朱二 : 這個比芝麻糊還要稠的砒霜其實算用很少了 : 1857年的毒麵包案,依醫師推斷 : 這四百多人份麵包所用的砒霜大概有20磅,也就是大概快十公斤砒霜 : 但也因為比芝麻糊還稠 : 砒霜下太多結果反而是讓人一吃就吐,所以沒人被毒死XD : 因為上面所提的那些事,讓不少洋人對中國食物都有點保留 : 但也不是所有洋人都那麼有錢到吃外國運到中國的食物 : 還是有不少人(傳教士及士兵)因為金錢的因素而吃當地食物 : 更別說庚子拳亂之時,受困的洋人連草都吃了 : 上面提到的十九世紀洋人心得來源是 : 《東食西漸: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飲食文化》第三章部份內容 : 有興趣可以自己找書來看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113494 不過說到喝水這事情,倒是要替中國人/華人討個公道。 因為華人喝水,基本上會先煮過,所以儘管是河水 (井到哪去了?) 再如何還是比20世紀初始未久仍多是直接喝給水處的生水的洋鬼子好。 至於這些給水處的水源來自何處,是否和下水道系統排水處同一個... D台有節目介紹過,相當驚人! 不必牛奶裡有魚,喝的水就有了! 洋人的解決法,是後來在水中加氯,用氯來殺死微生物 但直到美國有人冒大不韙,冒險的以激進手法在水中固定持續加氯 才解決了美國喝水喝到霍亂死人、喝啤酒比喝水安全的問題.... 固定在自來水中加氯的方法,才又逆推回原始發明加氯殺菌的歐洲去...... 回到這漫畫 到底,這些個長毛、髮匪要何時才會被清政府正法 穿的不守婦道的丫頭們何時才會被浸豬籠? 再由不裹小腳,可以推知這些人是客家人, 客家小炒啥時出來啦? -- 新四大發明--衛生紙、墨鏡、牙刷、文官考試選拔制度 ....結果通通中途失傳、弱化,沒個可以收授權費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139.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ckcomic/M.1516209378.A.D46.html
yuponkimo: 不是冒大不韙嗎 01/18 01:22
感謝指正,這字用少了
yahoo5422: 雖然一般都認為明清女子要綁小腳,但其實大多是家世經 01/18 01:27
yahoo5422: 濟比較好的人家會綁,窮人家需要勞動力,那能養綁小腳 01/18 01:27
yahoo5422: 的大小姐,所以那些人都是窮人(誤) 01/18 01:27
不是窮人哪需要出來學藝?去考科舉去了。 ※ 編輯: unclefucka (36.227.139.87), 01/18/2018 01:31:03
darkbrigher: 沒錢也考不起科舉啊...窮文富武是騙人的 01/18 01:57
darkbrigher: 想考科舉要先送去讀私塾十多年 可能還不夠 01/18 01:58
alisha2224: 以前筆墨這麼貴,書還是珍稀物品,養一個讀書人,等於 01/18 06:26
alisha2224: 是要讓一個青壯勞力不賺錢至少二十年,普通家庭養不起 01/18 06:26
lbowlbow: 我記得現在餐廳裡的有豆乾的客家小炒是台灣菜吧? 01/18 13:37
enjoytbook: 客家人都來幾年了,都變台灣菜啦@@ 01/18 13:54
cching1021: 也沒有大小姐才能綁小腳 我阿祖一個為了生活數度再婚 01/18 15:55
cching1021: 的務農貧窮女人也有綁 大清邊疆之地台灣都如此了 01/18 15:56
shihpoyen: 書沒到珍稀物品吧 01/18 16:06
ilohoo: 綁紅頭巾沒留辮子的是太平天國的人 01/18 16:45
sakubo: 客家人兩岸都有 01/18 18:53
a2935373: 以前是有點規模的家族去養幾個有前途的 別說舉人 秀才在 01/19 04:55
a2935373: 地方上就能夠讓家族有立身之本 01/19 04:56
a2935373: 出了舉人的話就更不用講了... 01/19 04:57
a2935373: 書很貴沒錯 要入手家族湊一湊不是什麼問題 考試用書才幾 01/19 04:58
a2935373: 本啊...窮酸做法是用抄的 紙墨沒那麼貴高貴到用都用不起 01/19 04:59
loser1: 沒錢買書……用背的。反正有錢買還是要背。 01/19 08:15
a2935373: 通常還是會自己手抄一本 01/19 09:02
yahoo5422: 抱歉我表達的沒很好,倒不是一定要有點錢或很有錢才綁 01/20 00:11
yahoo5422: 而是經濟沒很差的會綁小腳。我曾外婆跟曾祖母還有曾曾 01/20 00:11
yahoo5422: 祖母都綁小腳,但曾外婆那邊也是農家(不過自己有地),父 01/20 00:12
yahoo5422: 系那邊倒是富有然後我曾曾祖母出嫁時是有陪嫁ㄚ鬟的 01/20 00:12
yahoo5422: ㄚ鬟聽說就沒有綁腳了。而據我所知,會當人奴僕的都是 01/20 00:13
yahoo5422: 很窮很窮的人家。 01/20 00:13
yahoo5422: 當然其實我也搞不清楚究竟要窮到怎樣的經濟狀況才不綁 01/20 00:14
yahoo5422: 但我之前的推文主要是針對原文(雖然原po是半開玩笑)說 01/20 00:15
yahoo5422: 沒綁小腳的是客家人這點回應。 01/20 00:15
yahoo5422: 綁小腳即使盛行,扣除部分如客家人或滿蒙等原本就不綁 01/20 00:15
yahoo5422: 小腳的族群,沒綁腳的女子還是有的。 01/20 00:15
yahoo5422: 我廢話很多而且離題了,跟原po還有大家說聲抱歉m(_ _)m 01/20 00:15
senshun: 古人識字否和考科舉倒是沒有關係,古代中國幼兒啟蒙(識字 01/20 23:20
senshun: )算是引領世界的普及 01/20 23:20
killeryuan: 引領世界的是鐵血宰相的國民義務教育 跟中國哪有關係 01/20 23:44
killeryuan: 古中國文盲率粗估是99.99% 01/20 23:45
a2935373: 0.01%的人識字這數字太鬼扯 萬分之一耶... 01/21 01:50
a2935373: 幾千萬人口中只有幾千個識字? 明代最大估計值不過兩億 01/21 01:51
a2935373: 往前推到宋朝幾千萬了不起 而且宋明對書籍的需求就已經 01/21 01:52
a2935373: 高到有考試用書以外的書籍流通 萬分之一人口識字????? 01/21 01:52
a2935373: 那麼大面積只有幾千人的需求能形成產業 你虎我啊? 01/21 01:52
科舉到清朝時,大概分為如下狀況 讀書識字--童子試(每年)--院試(三年兩次,秀才)--鄉試(舉人)--會試(貢士) --殿試(三甲名單) 一次三甲名單,共有三百多人。 清朝末年,全中國有一千三百多個縣, 各縣每次考秀才,大縣可以選拔出三四十人,小的縣也有十來人。 由於以前不像台灣現在律師考試這樣變態,第一次上了名次不好還發神經考第二次 所以若取成熟期的考生來算--15年好了。(15到30歲間) (有能力的十多歲就考上了,但曾國藩老爸考了17次,43歲考上) 共舉行了10次院試,一萬三千多個縣次,平均下來每縣算20人。 也錄取了26萬人的秀才。 那還不說有些連童子試都沒考過、學會基礎文字就可投入商貿、從事皂吏賤業、 家族有刑名師爺傳統的..... 二十個念過書的出個秀才也不為過。那也有520萬以上的讀書人 以中華帝國在清末有四億人來看,大概也占了百分之1.3。 雖然沒到十分位數,但也不至於可憐兮兮到萬分之一。 萬分之一,是每次考試產生的秀才人數吧..... 袁世凱有秀才資格,蔣介石也可能考過童子試、胡適十歲考童子試.... ※ 編輯: unclefucka (114.24.98.104), 01/21/2018 05:46:46
PsMonkey: 歷史課聽到「啤酒是可靠的乾淨水分來源」,著實嚇到 01/21 15:00
enjoytbook: 是說那中國的飲用水怎麼來的@@ 01/24 21:13
a2935373: 喝茶囉 01/25 02:43
axiall: 水比酒難保存很多吧 01/29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