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uperHero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剛看完這部電影 我認真覺得這部電影真得很好看,但你必須做好準備是 這部電影的蝙蝠俠可能只是個被用來推進劇情的工具。 我大略看過電影板的負雷文有提到這部電影會讓你印象深刻的角色不多, 而這正是我看完的感想之一。 但我後來認真想想也許這是因為這部片的劇情太精采了,情節環環相扣, 觀眾隨著蝙蝠俠的視角,對這些疑案抽絲剝繭,過程中還有拳拳到肉的毆 打壞人,或是精彩刺激的飛車追逐,更甚者還有懸疑的氣氛營造,讓你忽 略了裡面的角色,不管是蝙蝠俠、貓女、阿福、戈登、企鵝、謎語人,他 們的魅力似乎都被電影本身的其他事物給掩蓋。 但這未必是不好就是了,因為這部片還是相當流暢,我個人覺得不管武戲 或文戲都毫無冷場。雖然整部片都是晚上居多,甚至很多打戲都是黑鴉鴉 的,但我還是覺得動作非常流暢,甚至比諾蘭的強太多了,不知道是不是 該歸功於導演的運鏡。 配樂總會讓我想到是不是改編自以前電影的蝙蝠俠登場音樂,但似乎只截 取了前半段。感覺還是很好聽。 以上是無雷心得,下面就是有雷了,先空個一頁 這部蝙蝠俠完全不拖泥帶水,一開始就不用弄個偉恩夫婦被暗殺了,反正大家都知道 他們就是死了,才會讓布魯斯偉恩當起蝙蝠俠。 這部分倒是跟荷蘭蜘蛛人一樣直接略去班叔的死亡。 就跟以前老套的懸疑偵探片,先讓主角本身的獨白不時出現在電影裡,我突然想到 守護者也是這樣,羅夏的獨白也是貫串在電影裡。 說起來這部做為新的起源電影真的省略掉滿多東西的,例如說為什麼戈登這麼信任蝙 蝠俠,蝙蝠俠怎麼學會格鬥技巧,怎麼弄出蝙蝠洞穴,怎麼得出讓高壇惡棍害怕他, 也直接讓馬康尼勢力消失。 在前面電影已經演過的劇情,在這部就完全省略,只知道上述那些事情可能發生在電影 時間點的前兩年內,而有趣的是阿福的設定是MI6然後他教布魯斯偉恩戰鬥技巧。但身為 蝙蝠俠的專屬迴轉椅支援,這部分卻沒啥在電影中有表現,只有一開始的解謎。 而在這部電影的布魯斯偉恩的戲分也少得可憐,大多數都是蝙蝠俠的查案過程,雖然這 部的蝙蝠俠還是跟諾蘭版的一樣被反派牽著鼻子走,完全猜不到反派的下一步,都是事 後才知道,認真說起來就只是比警察聰明了那麼一點。 說到和謎語人的決鬥就不能不想起方基墨和金凱瑞的對決,至少方基墨版的可是有想出 一些計策才去對決金凱瑞的謎語人,但這版的蝙蝠俠卻得從頭到尾都照著謎語人的指示 走,也難怪謎語人會說這計畫會成功是我們一起完成的,他太聽從謎語人的指示了。 不過就跟很多偵探作品一樣,偵探這角色都是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推論出發生的原因,和 造就這原因的兇手,沒辦法先一步的阻止陰謀,身為最偉大的偵探的蝙蝠俠也不免俗, 只能在事情發生以後盡可能的彌補,別讓損害擴大。 但這部確實有個精神是從私刑者復仇者,轉變成英雄。 蝙蝠俠以為利用恐懼讓城市的反派害怕他就好,所以他決定成為人人都害怕的復仇者, 但他聽到謎語人也講出他最開頭對那些小混混說的話(我是復仇者)的時候,他才開始深 思,然後在電影的結尾處說到我要成為人民希望的象徵成為一個英雄。 這等於諾蘭三部曲蝙蝠俠的心態演進濃縮而且淺白的放在一部三小時的電影。 謎語人可以說是蝙蝠俠的終極粉絲,所以他也成為私刑者復仇者,懲罰那些富人那些腐 敗分子,可能不是為了改造整個城市,單純是仇富,可以想像是鄉民的行動力加強版, 跟小丑那部電影有點像,都是下面階層的人的反動,一種發生在高壇的革命。 但被蝙蝠俠一個人擺平了就是了,也讓謎語人心碎了,他憧憬的蝙蝠俠原來不是復仇者 ,而是蒙面義警。 是說當謎語人當著蝙蝠俠的面說出布魯斯偉恩,真得讓人以為該不會他也推理出來了吧 ,結果不是,發現不是的時候羅伯的表情有演出鬆一口氣的感覺,這點滿有趣的。 雖然角色確實不夠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有個演員真得很厲害,我說得就是企鵝。 完全看不出來是柯林法洛,那種充滿野心的梟雄角色,能屈能伸真得演的不錯。 整部電影的色調有點黃色,是不是為了象徵火焰呢。雖然是溫暖的黃色調,但因為整部 電影都在下雨,無時無刻都在下雨,所以反而讓人覺得冷瑟,配樂也是營造這樣的感覺 ,一種哀傷的感覺,但又不像小丑刻意用高音調來營造出壓抑的感覺,看蝙蝠俠的感覺 是比較舒服的。 整部電影其實換成別的偵探角色,也沒什麼大不了,我會覺得是部好看的懸疑動作片, 但卻無法讓人對於蝙蝠俠有更深的了解,或是深刻的印象,這點滿可惜的。 謎語人的計畫環環相扣,又有謎語輔助,我ㄧ開始以為謎語人是那個被殺害的記者的小 孩所以才要復仇,但沒想到他就是個孤兒,這點總讓我覺得可惜。而且到底為什麼他會 知道那麼多,連蝙蝠俠都知道的比他少,他從哪裡知道那麼多內幕。 我可能沒看那麼多70年代的電影,所以看不出電影的懷舊符號,但身為一個外行人,看到 動作鏡頭不會亂晃又很清楚,就覺得很開心了,劇情也不無聊,一整個流暢的敘事,我對 這部電影真得很推薦,只是我真的不覺得這是一部蝙蝠俠電影。 然後小丑有出現wwwwww跟謎語人當室友,應該說那就是小丑了吧,只是不知道會不會有 續集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27.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perHeroes/M.1646493775.A.B9E.html
kee32: 你評價這麼高?至少最後汽車追逐拍得讓我看不太懂,暗濛濛 03/06 10:58
kee32: 的,分鏡也不順。好吧,也可能是我蠢。 03/06 10:58
beckseaton: Edgar Wright有發文稱讚那場汽車追逐 03/06 11:01
t13thbc: 我在戲院覺得就算黑,可是關鍵還是很清楚,雖然有些鏡頭 03/06 11:16
t13thbc: 確實有點模糊,但還是不錯啊 03/06 11:16
chingswn: 看到企鵝開心喊「I got you!」完被打臉就夠了XD 03/06 11:32
t13thbc: 我還蠻喜歡企鵝看著蝙蝠俠背後是火海朝企鵝走來的鏡頭 03/06 11:35
sunny1991225: 那場飛車戲的分鏡跟拍攝巧思很多,不過就是70s thr 03/06 11:48
sunny1991225: iller style 03/06 11:48
t13thbc: 看得出來,所以就算視線不佳還是覺得很刺激驚險 03/06 11:52
sunny1991225: 我那天看試片時有把分鏡順便速寫下來。它整場追逐 03/06 11:53
sunny1991225: 只有大約三顆鏡頭是你能在車外的鏡位看見兩車出現 03/06 11:53
sunny1991225: 在同一顆鏡頭中的 03/06 11:53
sunny1991225: 它高明在大多數時間鏡頭只拍駕駛座側邊機位、駕駛 03/06 11:55
sunny1991225: 座前方的遮擋物還有駕駛座內部的pov 03/06 11:55
sunny1991225: 換句話說,「看不清楚對方追你追得多近」的緊湊感 03/06 11:56
sunny1991225: 反而是它的重點 03/06 11:56
sunny1991225: 這是很old school的剪輯跟拍攝思維,跟「希望拍得 03/06 11:58
sunny1991225: 清清楚楚但畫面方位有問題」不大一樣(因為如果是這 03/06 11:58
sunny1991225: 種拍法,需要切很多遠景,但這一片拍飛車完全不用 03/06 11:58
sunny1991225: 超大遠景...(對比玩命關頭之流 03/06 11:58
sunny1991225: 只是就這種拍法最早在70s登場時,代表作是The Fren 03/06 11:59
sunny1991225: ch Connection那場金哈克曼開肌肉車追火車的戲 03/06 11:59
sunny1991225: 後來有特效跟進一步的特技輔助後,比較容易強調飛 03/06 12:01
sunny1991225: 車奇觀本身(車子可以跟特技人一樣飛天遁地 03/06 12:01
t13thbc: 確實沒什麼花俏的特效,但整個速度感急迫感都營造的相當 03/06 12:06
t13thbc: 棒 03/06 12:06
kee32: t13thbc,對,就是關鍵很清楚,過程挺模糊。但是評價那摸 03/06 12:42
kee32: 高,我就覺得過譽。 03/06 12:42
kee32: 蝙蝠車剛現身,在旁邊鬼叫的樣子真的很嚇人,最後企鵝說I G 03/06 12:45
kee32: OT YOU,然後被打臉,翻車後躺在車裡,看阿蝙走過來,這些 03/06 12:45
kee32: 都很棒,但是中間真的很多地方讓我霧沙沙。 03/06 12:45
t13thbc: 我是覺得瑕不掩瑜 03/06 12:50
kee32: 當然,影片開始十幾分鐘我就覺得這部片厲害了。但是一些小 03/06 12:55
kee32: 問題,讓我覺得說是神作,真的就過譽了。 03/06 12:55
protess: 我記得那段不是在公路上嗎,搭配路燈和來車的車燈,追逐 03/06 15:01
protess: 大部份鏡頭都是給企鵝第一視角或特寫企鵝,然後用後照鏡 03/06 15:01
protess: 表達羅伯緊咬在後面,那追逐大概是整部少數幾個燈光最亮 03/06 15:01
protess: 的情節,真要說這段裡面我唯一覺得糊的地方是一個出現大 03/06 15:01
protess: 概1秒的會車,其他地方要說糊我不這麼認為就是了 03/06 15:01
protess: 概1秒左右的所有車撞在一起的鏡頭,其他部份個人覺得蠻清 03/06 15:03
protess: 楚的 03/06 15:03
protess: 抱歉,無視會車那段推文 03/06 15:03
sunny1991225: 主要是看是否對物理位置清楚的飛車奇觀有執念 03/06 16:17
sunny1991225: (這是目前好萊屋比較主流的拍法 03/06 16:17
sunny1991225: Reeves他們這邊要的就是追撞的模糊與緊張感,這部分 03/06 16:18
sunny1991225: 的處理,就我自己拉片筆記重看覺得是沒什麼問題 03/06 16:18
sunny1991225: 但要注意的是,這不見得是觀眾想看的事情 03/06 16:19
sunny1991225: 畢竟視聽典範本來就會隨時間轉移,何況是在追著觀眾 03/06 16:22
sunny1991225: 跑的好萊屋... 03/06 16:23
kee32: 不只是觀眾想不想看的問題,觀影習慣也有差。以打電動來比 03/07 00:30
kee32: 喻,假設大部分玩家都習慣第三人稱上帝視角的遊戲,也預設 03/07 00:30
kee32: 立場等下飆車的場景會是第三人稱上帝視角拍法,結果突然用 03/07 00:30
kee32: 的大多是接近第一人稱的近身拍法,觀影經驗沒那麼豐富的人 03/07 00:30
kee32: ,一下子看不太懂,是很正常的。 03/07 00:30
kee32: sunny大神還能抽空做筆記,我們一般人哪有辦法~ 03/07 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