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G_DEB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鑑於好的資料應該留存,故轉貼於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種邏輯謬誤】 第一條:稻草人 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 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這是一種 極端不誠實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了理性的討論,也影響了你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因為如果 你可以負面的歪曲別人的觀點,你就有可能從正面歪曲自己的觀點。 例子:小明說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展教育行業,小紅回應說:“想不到你這麼不 愛國,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讓外國有機可乘。” 。 第二條:錯誤歸因 從兩個事物可能存在相關性,就得出一個事物是造成另一個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兩個事物同時存在,就覺得其中一個事物是另一個的起因。你的錯誤在於,同時 存在的兩個事物未必有因果關係,可能這兩個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兩個事物根本沒有 因果關係,它們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一個事情比另一個事情先發生,同樣不能說明兩個 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紅指出,過去幾個世紀全球海盜數量減少,全球溫度在升高,從而得出是海盜的 數量的減少造成了氣候變化,海盜能夠降低全球溫度。 第三條:訴諸感情 試圖通過操作別人的感情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懼、嫉妒、憐憫、驕傲等等。一個邏輯嚴謹的論述可能激起別人 的情感波動,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邏輯論述,那你就犯了訴諸感情的錯誤。每個 心智健康的人都會受感情影響,所以這種謬誤很有效,但這也是為什麼這種謬誤是低級和 不誠實的手段。 例子:小紅在飯店看到小明吃狗肉,於是上前訓斥:“你怎麼可以吃狗肉,小狗多麼可愛 ,就像小朋友一樣,你忍心傷害小朋友嗎?”。 第四條:謬誤謬誤 看到別人的論述水平很低,或者別人的論述裡面有謬誤,就認為別人的觀點一定是錯誤的 。 很多時候,辯論的贏家獲勝並不是因為觀點正確,而是因為辯論技巧更好。作為一個理性 的人,你不能因為別人的論述中存在謬誤或者錯誤,就認為別人的觀點一定是錯誤的。 例子:一個提倡健康飲食的人在電視上發表了很荒唐的飲食理論來推廣健康飲食理念,小 紅看後覺得健康飲食就是騙人的,於是開始每天暴飲暴食。 第五條:滑坡謬誤 如果A發生了,那麼Z也一定會發生,以此來表示A不應該發生。 你不討論現下的事物(A),而是把討論重心轉移到編造出來的極端事物(Z)。因為你沒 能給出任何證據來證明A的發生一定會造成極端事物Z的發生,所以這是一種訴諸恐懼的謬 誤,也影響了人們討論A時候的客觀性。 例子:小紅反對同性戀婚姻,因為她認為如果我們允許同性戀結婚,那麼就會有人想要和 桌子、椅子結婚。 第六條:人身攻擊 討論時針對對方的人格、動機、態度、地位、階級或處境等,而進行攻擊或評論,並以此 當作提出了論據去駁斥對方的論證,或去支持自己的論點 人身攻擊時不一定是直接進行攻擊,也可能是通過背後捅刀子、暗示聽眾等等方式來造成 對對方人格的質疑。你試圖用你對別人人格的攻擊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 例子:當小明提出了一個很合理的關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提議的時候,小紅說她不相信任何 小明說的話,因為小明不愛國,經常批評政府,不懂得感恩。 第七條:訴諸虛偽 不正面回應別人的批評,而是用批評別人作為回應——“你不也曾經.....” 你想要通過用批評回應批評的方式,免去你為自己辯護的責任。你通過這種方法來暗示對 方是個虛偽的人,但是不管別人虛偽與否,你都只是在迴避別人對你的批評。 例子:小明在和小紅爭論的時候指出小紅犯了一個邏輯謬誤,小紅不正面捍衛自己,反而 回應:“你之前也犯了邏輯謬誤。” 。 第八條:個人懷疑 因為自己不明白或者知識水準不夠,就得出一個事物可能是假的說法。 一些很複雜的概念,比如生物進化等等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解和知識。有些人因為不理解這 些複雜的概念,而覺得這些東西是錯誤的。 例子:小紅指著塊石頭說:“你說進化論是真的,那你讓這塊石頭進化人給我看看。”。 第九條:片面謬誤 當觀點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用特例來給自己開脫。 人類都不喜歡被證明是錯的,所以當他們被證明是錯的時候總會想辦法給自己開脫。人總 是覺得自己以前覺得正確的東西必須是正確的,所以總能找到理由讓自己阿Q一下。只有 誠實和勇敢的人才能面對自己的錯誤,並且承認自己犯錯了。 例子:小紅說自己有特異功能,能用塔羅牌算出未出生小孩的性別,但是孩子生下來後發 現錯了,於是她就說是算命的人缺乏信仰。 第十條:誘導性問題 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加入了誘導的成分,使得對方只能按著你的意思來回答。 你試圖用誘導性的問題來逼對方回答你提出的低級問題,從而破壞理性的討論。 例子:小紅懷疑自己的丈夫搞外遇,為了一探究竟,於是就問他:“那個xx女人的屁股上 是不是有個胎記?”。 第十一條:舉證責任 認為舉證責任不在提出觀點的人,而在於質疑觀點的人。 當有人提出一個觀點結果被人質疑後,你認為舉證的責任不在提出觀點的人,而在質疑者 。不能證偽一個事物,或者舉出反例,並不能證明這個事物的合理性。當然,如果只因為 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一個事物是合理的,並不能肯定的說明它是不合理的。 例子:小紅說她相信宇宙是一個叫KengDie的全知全能神創造的,因為沒有人能證明 KengDie不存在,所以KengDie是存在的。 第十二條:語義模糊 用雙關語或者意思存有歧義的語言來歪曲事實。 你使用雙關語或者意思存有歧義的語言,當你被別人批評的時候又利用這些有歧義的語言 作為自己的擋箭牌。 例子:地上一個猴,樹上若干猴,一共幾個猴? 第十三條:賭徒謬誤 認為隨機事物的發生和之前發生的事情是有相關性的。 有人在看到獨立的隨機事件(比如拋硬幣)時,總覺得會和前面的事情有相關性(前面連 著五個正面,下一個肯定要是反面了)。 第十四條:樂隊花車 試圖說明因為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相信同一件事物,這件事情就是對的。 一個事物/觀點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沒有關係。地球是球形的,在人們相信地球 是平的時代地球也是球形的,地球才不管你信不信它呢。 例子:看到《貨幣戰爭》這本金融科幻小說那麼暢銷,小紅就相信一定是羅斯柴爾德和共 濟會在背後操縱著整個世界。 第十五條:訴諸權威 利用一個權威人物/機構的觀點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 要證明一個觀點,只是摘錄別人的觀點是不夠的, 至少要知道所提到的權威為什麼有那 樣的觀點。因為權威人物/機構也是會犯錯誤的,所以不能無條件的假設合理性。當然, 權威人物/機構的觀點有可能是對的,所以不能只因為對方使用了訴諸權威的謬誤就認定 這個觀點肯定是錯的。 例子:小紅不知道怎麼反駁進化論,於是就說:“我老公是大科學家,他覺得進化論是錯 的。”。 第十六條:合成謬誤 認為一個總體的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性,對於這個總體的其它部分也是普適的。 很多時候,對於一個組成部分存在合理性的事物,對於其它組成部分並不具有合理性。我 們常能觀察到事物之間的一致性,所以當一致性不存在的時候也會不自覺的以為一致性仍 然存在。 例子:小紅買了輛自行車,當她看到自行車的車座是人造皮革的時候,她就覺得自行車的 其它部位也是人造革的。 第十七條:訴諸純潔 提出了一個觀點,受到了別人的批評,就試圖用“訴諸純潔”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觀點。 你試圖通過馬後砲和修改標準的方式來維護自己那有缺陷的觀點。 例子: 小紅:“所有荷蘭人都喜歡喝胡辣湯”。 小明:“小孫就是荷蘭人,他就不喜歡喝胡辣湯。” 小紅:“好吧,所有"真正的"荷蘭人都喜歡喝胡辣湯。” 第十八條:基因謬誤 通過一個事物的出身來判斷它的好壞。 你試圖逃避正面的討論,而轉而討論事物的出處。這種做法和本文第六條“人身攻擊”類 似,都是想試圖通過已有的負面印象來從側面攻擊對方,卻不能正面的回應對方的論述。 例子: 小明:“小孫不喜歡喝胡辣湯。” 小紅:“小孫是荷蘭人,怎麼會不喜歡喝胡辣湯?” 第十九條:非黑即白 把黑和白作為僅有的可能,卻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你使用了簡單粗暴的假二分法,來掩蓋其它可能性的存在。你想通過非黑即白的選擇來誤 導討論,破壞辯論的建設性。 例子:在談到反恐戰爭時,總統說如果你不支持反恐戰爭,你就是支持恐怖分子。 第二十條:竊取論點 採用循環論證的方法來證明一個被包含在前提裡面的觀點。 這是一種邏輯智商破產的低級謬誤,因為你把你的前提假設默認為真的,然後利用循環論 證的方式來證明它。 例子:KengDie教的經文《KengDie Sutra》裡面說的東西都是真理,因為在《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裡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 第二十一條:訴諸自然 認為一個事物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合理、必然並且更好的。 一個事物是自然的並不一定代表它就更好。互相殺戮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大 多數人都認為我們不應該互相屠殺。 例子:小紅認為吃草藥肯定比吃人工製造的藥有效,因為草藥更加“自然”。 第二十二條:軼事證據 試圖用個人經驗或者單獨事例來取代邏輯論述或者有力的證據。 比起複雜而確鑿的證據來說,耳語傳言更容易獲得,但是卻要粗淺很多。在絕大多數情況 下,量化衡量的科學數據/確鑿證據比個人經驗/耳語傳言要更加可信。 例子:小紅爺爺是個30年的老煙槍,現在80多歲身體還很健康,小紅因此得出吸煙對身體 無害的結論。 第二十三條:德克薩斯神槍手 在大量的數據/證據中小心的挑選出對自己的觀點有利的證據,而不使用那些對自己不利 的數據/證據。 你先開了一槍,然後在子彈擊中的地方畫上靶心,搞得自己真是個神槍手一樣。你先決定 了自己的立場,然後才開始找證據,並且你只找對自己有利的,而對於那些對自己不利的 就選擇性忽略。 例子:基金會為了證明自己盡到了職責,到處宣傳自己撥出了xxx萬元的善款,卻隻字不 提自己公款消費的情況。 第二十四條:中間立場 覺得兩個極端觀點的妥協,或者說中間立場,肯定是對的。 雖然大多數時候,真理確實存在於兩種極端的中間地帶,但是你不能輕易的認為只要是處 於中間立場的觀點就一定是正確的。謊言和實話的中間地帶依然是謊言。 例子:小紅認為疫苗會造成兒童自閉症,小孫從科學研究的結論中得出結論認為疫苗不會 造成兒童自閉症,小明認為兩者觀點的妥協——疫苗會造成兒童自閉症,但不是全部的兒 童自閉症——才是正確的。 本文原始內容來自英文網站http://yourlogicalfallacyis.com 原始簡體中文內容,來自知乎專欄/謝熊貓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47.2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G_DEBATE/M.1442493462.A.808.html